APP下载

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驱动型创意方法研究
——以宜兴紫砂壶为例

2022-08-16何晓佑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意设计紫砂壶创作

何晓佑

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变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针对新时代我国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工艺美术的发展只有努力走创新之路,发挥特色优势,使自身更好地融入新时代,才能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让自身发展壮大。本文以传统紫砂壶创意设计为例,阐述了吸取当代设计的新观念、新方法,使传统工艺美术焕发出当今生活美学的设计特色,既适应现代生存方式,又助力产业振兴和国际推广。设计驱动型创新是传统工艺美术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实现路径。

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方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我们研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指引了方向。在“新时代”的时空坐标体系中,研究作为几千年中华农耕文明物质体现的工艺美术,如何与现代、时尚、科技、便捷的当代生产和生活方式相结合,推动工艺美术回归生活美学,再塑一种质朴的趣味、优雅的生活、人文的科技、绿色的生态这样一种新中式生活方式,以获得全新的价值定位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业界与学界都在探讨的问题。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与制作分离是一个常态,而在传统工艺美术领域,设计与制作是一体的,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的。在当今社会,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是否需要汲取现代工业化进程中设计与制作既分工又协同的造物形态呢?设计的本质是将现有的状态向更好的方向引导,因而设计要不断地发现新现象、新问题、新事物、新功能,或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概念、新可能。设计是以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为目标,依据文化的和技术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创意设计与实践。因此,积极运用设计思维,去转变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思想体系,用设计来驱动触发创意,是一条可以实践的路径。

以宜兴传统紫砂壶创意设计为例,我们提出“设计师壶”的概念,以表达现代设计师与传统工匠的分离与协同,从而创造出既保持传统工艺、材料的特色又呈现出现代面貌和生活情趣的用品。

《对印壶》设计稿 创作:2016年

《对印壶》成品,获“2016第三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金奖”

宜兴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产生于元代,成熟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宜兴的紫砂壶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设计与制作分离的情况,并且对紫砂艺术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代表性人物是陈鸿寿(1768—1822年),字子恭,号曼生等,曾任溧阳知县。因与宜兴靠得比较近,他在攻诗文、书画的同时,非常喜好设计壶。他主张制壶要创新,因此他自己设计了很多紫砂壶的造型,由著名工匠杨彭年制作。陈曼生对壶界有两大贡献:第一,他凭着天赋,随心所欲地设计了诸多新奇款式的紫砂壶,为紫砂壶造型的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其二,他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来,在壶上用竹刀题写诗文,雕刻绘画。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有“曼生十八式”“曼生二十八式”之说。陈曼生使紫砂陶艺更加文人化,有“文人壶”之称,对后世影响很大。

下面以本人设计的紫砂壶实践分析引入现代设计师参与传统工艺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和可实现性。

1.体验式创意设计

“体验设计”的概念产生于“体验经济”。从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提出“体验经济”之后,体验设计也成为热门话题。体验设计力图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其目的是在设计的产品或服务中融入更多人性化的东西,让用户感受到更加方便、更加舒适、更加愉悦。这是一种强调以用户需求为目标而进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保证对用户体验有正确的预估,认识用户的真实期望和目的。要做好体验设计,必须把“用户体验”贯穿于产品整个开发流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必须与消费者有更多的互动,以尽量感受消费者的体验需求。

案例:《对印壶》

设计构思:“传家宝”是指从祖上传下来的重要物件。传家宝首先要有传承的功能,它即使历史蒙尘,仍能光耀后世。“传家宝”是一个家庭传下来的重要纪念物,它不在于有多贵重,而是承载着对亲人的念想。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家族的概念在生活中逐步消弱,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已经消减了“传家宝”的价值。但是“传家宝”中所包含的亲情概念,是人类生活体验过程中的情感亮点,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造型设计:采用立方体的茶壶造型,合起来是一把壶,在结构上用金属卡条卡住,可以一个人使用,分开是两把壶,可以夫妻两人对口使用。在壶上刻上夫妻两个人的名字,有情有趣。以后子女或者后辈看到上面有父母或祖辈的名字,就产生要留存的意愿,自然形成了“传家宝”的样貌。之所以使用方形造型,是为了体现“方印”的感觉,便于刻字刻画,易于展示。

案例:《水汪壶》

《水汪壶》设计稿 创作:2017年

《水汪壶》成品,特邀参加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

油画《记忆的永恒》以及“达利钟”产品

设计构思:茶客在饮茶的过程中,茶案上往往放置了几把壶,一边饮茶一边欣赏。如果有一把壶,上面汪着一片水,是什么样的视觉体验?同时,茶道中要有公道杯的使用环节,是否也可以壶来替代?

造型设计:以苹果的形态造型,使壶面形成一个浅凹。洗壶时,可以留下一汪水,使喝茶的过程增加了趣味和话题。“鸡年春节自在翁,本命新生应不同。玩壶品茗窗前月,水中梅花别样红。”

2.借鉴式创意设计

设计师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多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样可以使你的设计更加具有生活气息,具有足够的现实基础,也会更加贴近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取其精华,形成自己的创作思维。借鉴式设计如果使用在同类产品上,易于产生抄袭的印象。我们说的“借鉴式设计”往往来自不同领域的借鉴,主要是借鉴设计理念,从而获得设计的灵感。

案例:《达利壶》

设计构思:萨尔瓦多·达利是著名的西班牙画家,因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于1931年创作的油画《记忆的永恒》,非常典型地体现了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都松垮下来,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达利钟”成了这幅世界名画的代名词,并被模仿借鉴到真实产品之中。

造型设计:以“达利钟”为紫砂壶的造型元素,直接借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紫砂茶壶造型,同时也增添了议论“艺术转换设计”的话资。因为壶的造型进行了90度弯曲,所以需要设置专门的放壶台,从而构成茶案上的“雕塑”,具有展示意义。

《达利壶》设计稿 创作:2018年

《达利壶》成品,2019年特邀参加“首届世界壶艺大展”

《醉壶》成品,2012年特邀参加“南京全手工紫砂壶展”

《斗茶壶》设计稿 创作:2017年

《斗茶壶》成品,2021年特邀参加中国美协陶瓷艺委会主办的“2021界·尚——第六届中国当代陶艺实验作品邀请展”

案例:《醉壶》

设计构思:醉心于喝茶,茶壶也醉了。借鉴于人喝醉酒时“东倒西歪”的感觉,将此用在茶壶设计上,以达成“茶醉”的感觉。

造型设计:将正常的茶壶“歪”一下,使视觉感觉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从而形成“新”的壶形造型。“好壶好水饮好茶,静身静气品紫砂。饮茶饮得人心醉,壶身一倾歪回家。”

3.情趣化创意设计

时尚与情趣,是现代商业设计中的追求,是满足消费者情趣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在人与产品交流的过程中,最直接的就是通过视觉和触觉。所谓视觉情趣就是通过产品的视觉要素如造型、色彩和材质等来表现产品的情趣;触觉情趣则是通过产品的触觉要素如材质和使用方式来表现产品的情趣。在设计中常常运用拟人、夸张、排列组合等手法将一些形态再现,从而给人以新的心理感受。

案例:《斗茶壶》

设计构思: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品评分高下。斗茶,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具有“雅斗”的趣味。

造型设计:采用拟“水雷”和“战士”形象的集合,形成一个“小斗士”的造型感觉,既拟物,又拟人,具有趣味性。“东西南北斗茶盏,前后左右湿衣衫。端起迎来新岁月,放下送走旧河山。”

案例:《兵壶》

设计构思:“有棱有角闯标营,有滋有味当小兵。人生本是过路客,未必非得当将军。”

造型设计:同样采用拟“水雷”和“战士”形象的集合,形成一个“小兵”的造型感觉,具有趣味性。

4.应景式创意设计

应景式设计,往往是针对一种命题进行创作,也可称之为主题创作。这类型设计的指向性非常明确,它不是任由设计师自由发挥,而是要针对具体的人、事和对象的设计。

案例:《天下粮仓——双嘴提梁壶》

《兵壶》设计稿 创作:2017年

《兵壶》成品,特邀参加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天下粮仓——双嘴提梁壶》》成品,获得“2021‘艺博杯’陶润乡风礼敬百年主题作品设计创新大赛金奖”

设计构思:这是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创作。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用“天下粮仓”的概念来设计一把壶,寓意“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这种场景,不仅仅反映在政治层面,更是一种生活的应景。大河有水小河满,大家努力工作,就是为了家庭生活的美满。“一生劳作忍痛伤,只为填满家中仓。有粮就可添新火,泡壶暖茶斗冷窗。”

造型设计:以农村粮仓的造型,转换成茶壶的功能和形态。竹编方式的壶身象征着粮仓,整体为了显示对称,采用提梁双嘴壶的方式,以显示“正”形。

案例:《红星壶》

设计构思:这也是以建党百年为主题的创作,以壶作为载体,展现“红星”所特有的力量和美感。

造型设计:壶体造型选用圆的形式,对称式排列。以五个正“圆”来表达在党的领导下,在红五角星的引导下,国家越来越圆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圆满。

5.方式型创意设计

方式设计是一种注重产品功能的使用方式的设计。它以人的生理和心理方式为基础,对产品进行改良或创新。在方式设计中,产品是实现人的需求的中介,其意义在于怎么更好地为人服务,寻找人与产品之间沟通的最佳方式,发现人与产品之间的相关联系。以创新为目标的方式设计,以新的使用方式对应人们的原有方式,往往给人带来新颖、有趣、耳目一新的感觉。

案例:《圈壶》

设计构思:这是将壶把手“藏”起来的一种设计,既能满足提壶的使用要求,采用“正提”的方式,而不是通常的侧把和提梁,第一眼看不到把手在哪里,增加使用的趣味感。“远离江湖在家玩,大圈小圈扣茶盘。乍看无把提不起,细看原来藏内环。”

造型设计:壶体造型选用“圈”的形式,层层套排,壶把手和壶盖都采用了突破传统壶的把手和壶盖的使用方式,使得壶的造型简洁、新颖。

案例:《腊八壶》

设计构思:腊八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腊八喇叭哗啦啦,佛粥本应寺庙扒。七宝五味换泡茶,茗香独饮宅在家。”

《红星壶》设计稿 创作:2021年

《圈壶》设计稿 创作:2019年

《腊八壶》设计稿 创作:2020年

《双嘴壶》,特邀参加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和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第二届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作品被中国 国家博物馆收藏。

造型设计:壶体造型选用“圆”的形式。壶把手和壶底都采用了突破传统壶的使用方式,底部的放置方式采用了底托兜住的方式,使壶的造型可以正圆。整个造型表现出一种“佛系”的味道。

6.概念型创意设计

所谓概念是人对能代表某种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意义所形成的思维结论,而设计概念则是设计者针对设计对象所产生的诸多感性思维进行归纳。因此在设计前期阶段设计者必须对将要进行设计的方案作出周密的调查与策划,分析出客户的具体要求及方案意图,以及整个方案的目的意图、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等,再加之设计师独有的思维素质产生一连串的设计想法,才能在诸多的想法与构思上提炼出最准确的设计概念。简言之,概念设计即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

下面是一些壶的概念设计案例,在此不再详述。但由于紫砂壶造型的直接性,可以看到这种现代设计方法的运用,使传统紫砂壶呈现出新的面貌。

《双嘴壶》:“圆圆正正两壶嘴,左右逢源两面水。虽无提手茶还有,终了离席留香味。”

《溪泉壶》:“层层山石有尽时,潺潺溪泉无尽诗。把着山石伴香泉,身松神散心甜适。”

《叠层壶》:“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茶叶聚满壶;一层一层又一层,层层茶色香满屋。”

《神灯壶》(创作于2016年):“天圆地方道常在,四季轮回花常开。品家本是游侠客,神灯伴茶好悠哉。”

《片石壶》:“片片小石归林丛,淡淡清泉入壶中。饮茶自有神仙趣,静心养气自在翁。”

《养思壶》:“假日慵懒起身迟,漫步林中捡细枝。读书无论年老少,持笔伴茶无尽时。”

《元宵壶:一壶一杯》:“正月十五月圆夜,合家团聚应天阙。莫道世间如云烟,涤去浮尘留明月。”

《骑马壶》:“马儿悠悠留印痕,浪游处处皆销魂。此君若是忘家客,孤骑独步离城门。”

《半裸壶》:“一壶茗香砂两片,犹抱琵琶半遮面。静品闹饮随性来,水淫小诗哼百遍。”

《溪泉壶》,2012年特邀参加“南京全手工紫砂壶展”

《叠层壶》,特邀参加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工艺美术作品展”

《神灯壶》,特邀参加江南大学主办的“格物致知——江南大学教师于兼职教授紫砂作品展”,2018年

《片石壶》,创作:2015年

《养思壶》,创作:2018年

《元宵壶:一壶一杯》,创作:2018年

《骑马壶》,创作:2018年

《半裸壶》,创作:2016年、2019年

《半竹壶》,创作:2019年

《中秋茶思》,创作:2018年

《扁壶》,创作:2017年

《半竹壶》:“修竹摇曳随春风,竹篮打水未必空。似漏非漏照样饮,管它东西南北中。”

《中秋茶思》:“浓茶饮不醒,望天空无穷。早早盼落日,持杯随夜风。一生求自由,路途别样红。圆壶携秋意,月亮伴丹枫。”

《扁壶》:“种种折磨只是道弧线,扁扁壶盘终托起圆点;世间不会总让你无限,磨砺反练出心中老茧。”

7.结语

孔子说“叩其两端”,这是一种对事物的认知方式。我们需要“叩”住历史与未来,重新激活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中的智慧,激活中国造物文化自身内在的意义,启迪我们的创新思维,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不断创新产品的内在意义,创造出符合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产品,使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相融合,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设计师壶”是由现代设计师加入到传统工艺美术的创作之中,与工艺美术的制作工匠合作,将现代设计的理念与设计方法引入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创意设计。各行其责,协同创新,这是传统工艺美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十分有诱惑力的思路,也是中国传统造物在当代应用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研发路径。

猜你喜欢

创意设计紫砂壶创作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Jazz
乐在紫砂壶
诚诚&嘟嘟成都生活
首届山西省文化旅游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火热进行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最好的自己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