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趣解

2022-08-15梅会林河北

散文诗世界 2022年12期
关键词:怀王房玄龄庞涓

梅会林 (河北)

汉字很奇妙,很有趣,充满生活气息,富有人生寓意,蕴含着古人匠心独运的智慧,诠释着大千世界万物生存之理。现摭拾几个汉字,做一趣解。

“嫉”是一种疾病

“嫉”始见于篆文,嫉妒、憎恨之意。因为别人才貌地位比自己好而怨恨。“嫉”字左右结构,由“女”和“疾”组成。疾即病。表示嫉妒是女人的一种疾病。

把嫉看成是一种疾病,反映出嫉之危害。当然,这种疾病不是生理功能方面的,而是属于心理状态和情感层面的毛病,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病态的情绪。其症状就是充斥着戾气和负能量,脾气变坏,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如果不加克制,任由其野蛮生长,未免就失去理性,走向极端,害人害己。

把这种毛病界定给女人,想想也对也不全对。说对,因为女人天生心绪细密,对外界敏感,易生嫉妒之心,别的女人穿戴好过了自己,就心生不快;别的女人漂亮盖过了自己,就心生怨恨;别的女人得到偏宠,更是心绪难平,等等。《史记·外戚世家》记载了一个“避面尹邢”的故事:汉武帝同时宠爱尹夫人与邢夫人。武帝知道女人嫉妒心重,为避免惹起是非,就下诏不许二人见面。谁知,尹夫人却再三恳求武帝,希望能见一面。哪料,相见后,尹夫人“乃低头俯而泣,自痛其不如也。”表明尹夫人自愧弗如,愤懑,不甘,心生怨艾,说到底就是羡慕嫉妒恨。

如果说尹夫人嫉妒是自寻烦恼,那么700年后房玄龄之妻的嫉妒却是唐太宗李世民招惹的。据《朝野佥载》:李世民想赐美女给房玄龄以示褒赏。但房玄龄拒不敢受。原来房玄龄是“妻管严”,老婆卢氏很强势,不允他纳妾。李世民便派人几次前去做工作,可卢氏就是不给面子。李世民非常尴尬,心生一计,取出一壶毒酒,摆在卢氏面前,说:“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喝下毒酒,要么同意房玄龄纳妾。”卢氏宁可死也不肯屈服,她不能容忍再出现与丈夫同床共枕的女人,毫不犹豫将毒酒一饮而尽。女人对自己有多狠,就是对分享自己丈夫的别的女人有多恨。幸亏李世民怜香惜玉,给卢氏喝的是“醋”,要真是毒酒,卢氏恐怕就一命呜呼了。经此故事,食醋从生活的调味料,进入到人们的心理活动和道德关系之中。“吃醋”成了嫉妒的代名词。

武侠小说家古龙说过:“世界上不吃饭的女人或许会有几个,而不吃醋的女人却没有一个。”女人间争风吃醋,有时嫉妒到蛇蝎一般,非拼个你死我活。《芈月传》里楚怀王对新纳的美妾魏姬十分宠爱,引起其他妃子的嫉妒。其中有一位妃子郑秀向来被怀王钟情,对魏姬受宠从嫉妒到恨,暗下报复之心。她告诉魏姬说怀王不喜欢她的鼻子。随后魏姬见到怀王就一直掩面。怀王问郑袖其中原委。郑秀趁机离间说是魏姬嫌弃大王有腋臭。怀王不由大怒,命人削去魏姬的鼻子。可怜美人魏姬遭人嫉妒暗算,香消玉殒。

说不全对,因为嫉妒之心不唯女人,人皆有之。把嫉妒这一毛病强加给女人,是旧时代男权主义作祟的体现。其实,男人嫉妒之心绝不亚于女人。女人之嫉多在男女间的争风吃醋上。男人之嫉,突出表现在因名誉、地位及影响力诸方面而引起。有些人嫉别人,有些人被人嫉。嫉人者,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如唐代柳宗元《骂尸虫文》所言:妒人之能。别人业务能力强、工作水平高,嫉妒;别人表现优秀、受到领导褒赞和肯定,嫉妒;别人得到晋级升职,嫉妒。被人嫉,就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样的嫉和被嫉,到头来往往祸害自己,祸害别人,影响团结和事业发展。

战国时屈原“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被贵族嫉妒诋毁,诽谤排挤,政治主张不被采纳,被逼投河自尽。贤才不受重用,楚国终遭灭亡。

《资治通鉴》载:齐国人庞涓和孙膑是鬼谷子门下的师兄弟。庞涓性格稳重,只求必胜的结果;孙膑天资聪颖,奇变百出。庞涓学成出师,魏惠王对他极为赏识,委以重任。庞涓数次领兵作战,战无不胜。他想把孙膑引荐给魏惠王,但二人一番长谈后,庞涓发现孙膑兵法之妙远胜于己,顿生嫉妒之心,欲把孙膑废掉。暗中指使官府对孙膑施以重刑,砍掉其膑骨,额头上刺字。后来孙膑获知真实情况,便设法逃脱,决心伺机复仇。孙膑来到齐国,受到齐威王重用。一次,庞涓统领魏军联合赵国军队攻打韩国。齐军前来救援,孙膑为军师,采取诱敌深入之计,在马陵谷设下伏兵。天黑时分,庞涓追到此。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知败势无法挽回,拔剑自刎,临死前叹息道:“遂成竖子之名!”意思是让孙膑这小子成名了!临死还嫉妒着孙膑的名声。

嫉妒自古就是顽疾,是国人内心存在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劣根性。吃醋过多会伤心,如果醋意发作,嫉心萌生,不妨往醋坛醋罐里兑些水,先稀释下来。

“懑”全因心求太满

“懑”字最早出现在篆书中。《说文解字》注:懑,烦也。上边“满”、下边“心”。古人在造这个字之始,就清清楚楚晓谕世人:烦恼不快全是因为心上太满。

什么是心上太满?就是思虑太重,计较太多;过于追求完美,苛责过甚。

想得太多,看重得失,就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件事还没开始干,就想这个困难,那个问题,徒增忧虑和包袱;干事中放不开手脚,担心领先了遭人妒忌,落后了被人耻笑,随大流又流于平庸,顾虑重重。有的家长对孩子溺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抱在怀里怕碰了,满脑子都是儿孙,结记这个,挂念那个,自己一天到晚处在焦虑之中,唯独失去自我。还有的是完美主义者,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完全契合,主观上追求尽善尽美,对自己要求标准高,在具体工作中又往往用这种追求和标准去衡量别人,看似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实际上常常导致别人产生怨愤,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又因为事事不满意,不免自己内心感到烦闷。《尚书》告诫我们:“满招损,谦受益。”《红楼梦》中对妙玉有一段描写:“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作者感叹气质、才貌俱佳的妙玉因为“太高”“过洁”而招致祸端,自寻烦恼。

心满,有的是由生活杂事和物品太满而引发。看到家里犄角旮旯堆满杂物,衣柜里塞满过时的衣服,冰箱里储满容易串味的肉蛋蔬菜,无疑会让人心情烦躁;邻居间东家长、西家短闲议论,无事生非,自然让人不得安静;面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脏乱环境,也会让人不快。就像人们常说的“堵心”“如鲠在喉”。

有道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自古以来,太满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满与半相对,中国人遵循“半”字中蕴含的哲理。半,就是还有腾挪空间,还有回旋余地。留有宽广的舞台,才能更好地展现身手;在空旷的山谷,声音才会回荡,传得更远;坚持断舍离,营造简洁简单的生活环境,心情就会变得轻松惬意;撇开一地鸡毛的杂碎,心中就会盛开诗意的莲花。宋代无门慧开禅师有首《颂平常心是道》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在待人处事上,中国人讲究“七分茶,八分酒”,就是给客人斟茶斟酒时不可斟得过满。因为茶水酒水若倒得太满,端起来极不方便,容易洒出。洒到人身上便是失礼,还不如只倒七八分满,留下二三分人情,意谓越喝越有。

历代名宦骚客向来深谙忌满“留白”要旨,从而造就了名传千古的优秀文化艺术精华。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这样写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含蓄羞涩、没有展露无遗的神情,正是中国女子秀外慧中的典型形象。宋代徽宗赵佶曾出过一道“深山藏古寺”的考题。考生们有的在山腰间画座僧寺,有的把寺庙画在丛林深处,有的庙宇显示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抑或一段断垣残壁,状似若隐若现,但都没有入得徽宗皇帝的法眼。真正受他青睐的是一幅无寺之作。画面上有一股清泉从崇山峻岭中飞流直下,泉边有个老和尚一瓢一瓢地舀水倒进桶里。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自然让人联想到附近一定有座寺庙,且老和尚年纪老迈,仍得孤身汲水,可以想象那寺庙必是座已有些年代、人烟稀少的古寺吧。画面上不见寺,“藏”字就跃然纸上。看了这幅画,谁又能说山中无寺呢。画中留白,非但不会给人一种“此画有缺、不完满”的观感,反而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能将画纸上没有显现的东西透过这些空白一一传输到人的大脑里,从而充实了画外意境。的确如此,中国画的绝妙之处,不在于笔墨填满,而在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空置;音乐的最高境界,不在于用音符填满空拍,而在于“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默休止;文学的最高境界,不在于洋洋洒洒几万字,而在于不着一字,“言有尽而意无穷”。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之事,凡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便好。“难得糊涂”就是不要因过于追求完满而失魂落魄。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他的书房取名为“求缺斋”,表达了追求“花未全开月未圆”的人生境界。对于我们来说,不无启沃。

人生要“留白”,给心灵留下广阔的空间,让生活游刃有余,让生命焕发光彩。

猜你喜欢

怀王房玄龄庞涓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压低别人并不能让自己更高
钱人寿
楚怀王逻辑很混乱
“吃醋”曾经是佳话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房玄龄的为相之道
《九章·思美人》新探
孙膑与庞涓
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