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专业发展的“精气神”

2022-08-15祝刚王语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家 2022年48期
关键词:专长精气神适应性

祝刚 王语婷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集体备课制度是我国在探索校本化教师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财富。集体备课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集体式专业发展方式,通过“教—学—评”之间的一致发展提升教学的质量。在长久以来的实践中,广大中小学教师群策群力,形成了形式多样化的集体备课模式。如四川开江中学实验学校所形成的集体备课“五步走”模式(精细备课研初案—深入交流共研讨—集思广益成共案—注重实践传个案—加强反思促教学),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着力于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技能水平,成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

毋庸置疑,集体备课制度对提升教师的技能与水平具有多重促进作用。然而在现实中,集体备课制度也遭遇了诸多困境。如集体备课形式大于内容,零敲碎打多于系统深入探究。同时,集体备课后的教学反思力度不够,教师难以平衡教学中的共性与个性发展等。近年来,集体备课制度成为某些教师眼中的“鸡肋”,关于其存废问题一度争议颇多。

在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集体备课为青年教师的创新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这意味着“学科实践”将逐渐取代之前的“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基本知识学习”向“核心素养生成”转变。同时,随着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集体备课制度将实现从“机械拼盘式”到“融合创生式”转变 ,助力教师从“浅层教学研究”向“深层教学研究”迈进。可见,在当下及未来的教育发展中,集体备课需要向着高质量、有实效转型,以减少中小学教师集体备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各种问题和误区,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助推器”作用。具体而言,青年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应突出“精”“气”“神”,把握集体备课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实现集体备课的形神兼备。

集体备课的“精”

从医学的角度看,人体中的“精”指构成人体健康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类各层次元素。在教育视角下,集体备课的“精”指的是青年教师参与集体备课这一集体专业发展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规律与要求,以奠定专业发展的基础能力。集体备课可以看作是教师集体学习的一种方式。荷兰教育学者罗德斯(Lodders)认为,教师的集体学习意味着教师之间互相协作并有意识地形成共享成果的学习过程。教师集体学习的维度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在具体的备课实践中,教师通过分析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教学结构、优先顺序、教材、学情、教法等,可打破传统教学实践中的“孤立主义”与“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引导教师之间实现知识、经验与智慧的共享。

在日常的备课活动中,“精”是集体备课的生命源泉。没有“精”的集体备课活动,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与实践价值。近年来,集体备课之所以为广大教师所诟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众多教师没有从教学活动自身的规律出发,充分厘清集体备课所蕴含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教师集体学习的质量,罗德斯认为教师集体学习有四个核心元素:探究性对话、共同愿景、集体行动以及评估和反思。与此类似,完整的集体备课活动也应包含上述四个部分。

探究性对话意味着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采用基于开放问题的专业学习方法,分享有关教育实践和经验的信息。通过对共享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促进彼此之间的深度学习。共同愿景是教师群体对他们集体备课过程中希望共同发展和所构建的内容之间所形成的共同理解。通过对“为什么”和“如何做”等问题的持续关注,共同愿景支持教师在集体备课中构建适切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学科育人价值。集体行动意味着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围绕共同的目标、理解与承诺,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评估和反思即教师在后续的集体备课活动中,对先前的认识、实践与经验进行“行动中”与“行动后”的反思,从多个角度考虑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优化的环节,为之后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

集体备课的“气”

从医学的角度看,人体中的“气”指原始的气态精华能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与此类似,作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气”指的是教师的“适应性专长”。“适应性专长”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教师专业学习的新视角,是透视教师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教师“适应性专长”也被称为教师的“适应性能力”“适应性倾向”,体现为教师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在新情境中的适应性改变、学习、创建新知的能力以及元认知等行为。常规性专长让教师主要做一些重复性、循规蹈矩的工作,容易让教师陷入“穿新鞋,走老路”的误区。当下集体备课缺乏活力、失去应有效果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日常的教学研讨活动过于依赖教师的常规性专长,没有充分调动教师的“适应性专长”。

“适应性专长”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能量,是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不满足于仅仅运用已有的常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超越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发明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在常规与创新之间不断寻找动态的平衡点。为了提升教师集体备课中的“气”,教师需要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培植相应的“适应性专长”,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情境与教学期待,游刃有余地发展自己的灵活教学技能。通俗来讲,“适应性专长”让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自来人”。这样,教师在面对挑战性、创新性、有意义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就能不断拓展应对新问题和新情境的知识与能力,从而让教师的集体备课“元气满满”。

集体备课的“神”

从医学的角度看,人体中的“神”指人体中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中医学强调形神合一、形与神俱。对教师而言,教师的“神”意味着教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样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集体备课固然有其固有的过程与规律,但是集体备课也不能陷入“千人一面”的同质化发展困境。近年来,集体备课之所以陷入“可有可无”的境地,就是因为过于注重共性层面的追求,缺乏个性特征与鲜活的生命力,没有给教师的自主、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青年教师由于具备不同的个性特征、教学理念与教学专长,理应根据集体备课的内容,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特色化发展路径。如某些青年教师乐于尝试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尝试翻转课堂教学、逆向教学设计与基于深度理解的教学模式等。

同时,集体备课的“神”也意味着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在探讨的话题范围方面,要紧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切的“真问题”,杜绝“假大空”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年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所探讨的专题包括:打造有温度的云上班集体、基于线上课堂观察数据下的教学调整、基于思维发展型课堂下的学习问题链设计、线上教学中开展思维可视化、习惯显性化的研究、分层作业下的线上指导策略的研究、线上综合主题活动与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生线上学习行为适应的指导与评价等。上海民办彭浦实验小学所探讨的集体备课专题,不仅适应当下混合型教学的发展态势,更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所关注的真实问题。这些鲜活的问题,一方面打破了不少集体备课活动中暮气沉沉、人云亦云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让教师有话说、说真话,给集体备课带来了众多实践智慧,提供了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专长精气神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焕发出劳动奋进的精气神
以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眼镜店的当务之急:宣传引导 彰显专长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引领作风新常态 提振干部精气神
教师教学专长研究:概念、方法及启示
凝聚老区人民的“精气神”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