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休闲渔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以庄河市黑岛镇黑岛村为例

2022-08-11赵乙丞焦晓燕

河北渔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渔村渔业发展

赵乙丞,焦晓燕

(大连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3)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国内农业、渔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关专家与学者对渔业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在海洋渔村建设方面,杨子江等从公共政策客体角度出发,提出了应从渔业、渔村现代化和渔民三个方面建设发展海洋渔村。张霄鹏认为新型渔村的发展,应跟新型农村建设一样,从产业、环境、人才三个方面发展进行。

在海洋渔村发展模式方面,伍应燕等在前者的研究基础上对休闲渔业其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一种模式是经济实力较差或一般的渔村,该类型实行统一管理运作;另一种模式是经济水平发展较好的渔村,该类型实行自主监督运作。周作为从北部湾地区的特点角度出发,提出了极有创意的3S模式,即海洋(Sea)、沙滩(Sand)、阳光(Sun)。

现如今,渔村振兴的发展模式主要有5种类型(如表1所示)。

渔业开发发展模式是当前我国渔村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类模式主要是渔区内的水产品进行养殖捕捞,并对其相关渔产品进行生产加工。通过不同渠道进行销售进而提升渔业产值,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增加渔民收入,还能够促进渔民就业,提升渔村经济。

表1 渔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是将现代渔业生产与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进行有机结合,是对渔业产业的深入挖掘,休闲渔业的发展让人们能够体会到渔民的生活同时享受海边的自然风光,进而提升渔民的收入,促进渔村振兴。休闲渔业发展主要有4种类型(如表2所示)。产业聚集发展模式主要是结合当地的产业优势以及特色,充分调动当地企业、渔民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渔业以及相关产业的产业化水平,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这类模式不但能够延长产业链条,还能够实现产业规模经营,让渔村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文化传承发展模式主要针对拥有历史文化底蕴景观的渔村,如传统文化发源地、古建筑、古村落、战争遗址等,将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对其进行传承保护发展,既能够弘扬传统文化并传承,还能够为渔村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环境整治发展模式主要是从当地生产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角度出发,对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区进行环境整治,如:村村通公路、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这类模式能够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为渔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表2 休闲渔业发展类型

1 庄河市黑岛镇黑岛村基本情况

黑岛村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黑岛镇,全村总面积31.14 km,三面环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村辖管理14个自然屯,现居住有1 100户家庭,人口3 982人。黑岛村被誉为“大连黑岛赶海第一村”,素有“大连蓬莱仙岛”美誉。黑岛村村民主要以渔业经营为主,同时发展农作业经营以及休闲旅游业。

2 海岛渔村黑岛村休闲渔业发展SWOT分析

采用SWOT分析模型,对庄河市黑岛镇黑岛村休闲渔业发展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威胁(Threat)4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黑岛村的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2.1 黑岛村休闲渔业发展优势

2.1.1 自然条件优越 黑岛村自然条件优越,是一处有山、有海、有岛、有礁石、有古迹于一体的地区。村内拥有一处500 m×300 m的天然海水浴场,滩平沙细,海水清澈。黑岛村地处北半球温暖带地区,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0.5 ℃,非常适合旅游出行游玩。海水水质清新,盛产赤贝、牡蛎、文蛤、杂色蛤、毛蚶、赤甲红、黄蚬子、白蚬子等多类海产品,并拥有黑岛文蛤、黑岛虾酱两个水产品牌。

2.1.2 旅游资源独特 黑岛村全村目前拥有各类度假村、渔家旅店达50余家,年均旅游接待人次达10 000余人次。黑岛村十分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没有过度开发耕地面积,保留了原生态资源,其绿化的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

黑岛村以生态旅游为导向,以大海为依托,村内环境优雅,风光秀丽。附近主要景点有北吴屯古人类遗址、老人石、海珠彩岩长廊、林永升塑像、仙境海隅、迎潮通天洞、美龄礁、凤凰山、明朝抗倭古城遗址等。黑岛村的旅游资源有着浓重历史文化底蕴,北吴屯古人类遗址经考古学家的考察发现是庄河最早的人类繁衍栖息地,现已发现旧房址8座,出土了各类文物约600余件。

2.1.3 渔业发展蓬勃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让黑岛村的渔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20年,黑岛村全村总产值1.5亿元,其中水产业产值达到了7 100万余元。全村养殖主要以沙蚬、杂色蛤和文蛤为主,年产值500万余元,年产量600 t。养殖海参年产值1 000万余元。全村捕捞年产值达到了1 400万余元,共有渔船140余只,渔民有650人,渔民人均年收入2.5万元。黑岛村拥有两座育苗室,共4 000 m水体,主要育虾苗、扇贝苗、海参苗等,年产值1 200万余元,利润能够达到600万余元。拥有两座水产品冷冻加工厂,年产值3 000万余元。

2.2 黑岛村休闲渔业发展劣势

2.2.1 产业结构单一,融合发展难以实现 黑岛村渔业产业在发展模式上较为单一,主要是以养殖水产品为主,在水产品加工以及休闲服务业的发展上仍比较落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整体仍处于萌芽阶段,产业的结构层次较低,第三产业分布上不均衡,彼此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不能够将渔业、人文、环境、旅游等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无法满足多层次需求,这对多产业融合形成了较大的阻碍,进而导致了黑岛村的休闲渔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为低下。

2.2.2 整体缺乏规划,产品同质化较严重 休闲渔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我国当前的发展过程当中时间较短、经验尚缺,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休闲渔业发展的速度非常迅猛,整体上缺乏统一产业规划。一方面,国家和地方的整体规划不足,在如此大环境之下,黑岛村的休闲渔业发展模式仍处于探索和模仿阶段,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特别是“渔家乐”形式在黑岛村休闲渔业发展上占领了主要地位,这仅改变了传统渔业的收益模式,但并没有完整将渔业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利用起来。另一方面,黑岛村对于休闲旅游发展的理解不够,存在着产品层次低、规模较小等问题,这也使得黑岛村休闲渔业的产业竞争力不够,不利于黑岛村特色休闲渔业品牌化的发展。

2.2.3 专业人才短缺,从业人员专业度低 黑岛村休闲渔业的经营者多为当地的传统渔民,其从业门槛很低,这些渔民的文化素质程度普遍不高,在经营理念上较为传统保守,非常依赖于渔业政策补贴,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并不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以及技术,导致了黑岛村在休闲渔业开发以及产品的包装上创新力度不足,很难让游客真正体会到渔业文化、渔村建设、渔民生活,因此对回头客的维护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2.3 黑岛村休闲渔业发展机遇

2.3.1 政府和政策大力支持 我国和辽宁省以及大连市的一系列政策助力着黑岛村休闲渔业的发展。2020年3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20年渔业渔政工作要点》,要点中明确部署了“加强休闲渔业发展模式总结和推介”并提出了“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2016年6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辽宁省渔业发展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打造出渔业科普、渔俗节庆、渔俗文化、渔事体验、海底观光、水族观赏、休闲垂钓、都市渔港、精品购物、特色餐饮十大类休闲渔业品牌。2022年2月大连市多部门联合印发《大连市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中指出,要将海洋牧场、渔港码头、渔业园区充分利用起来,加快发展都市观赏型、文化娱乐型、展示教育型等多元化、观光体验型、精品化现代休闲渔业。一系列的政策出台,能够看出渔业未来会向着产业融合方向进行发展,这也为黑岛村休闲渔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

2.3.2 休闲旅游需求量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另一方面,法定假日的增多,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精神层面的愉悦,绿色低碳成为时代主旋律,亲近回归自然的需求也开始与日俱增。在如此环境之下使得休闲渔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如图1、图2所示为2020年我国休闲渔业发展情况。2020年2—4月,全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出行旅游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休闲渔业的接待游客数同比上年同时期下降了23.87%,产值同比上年同时期下降了25.90%;5月后,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生活秩序逐步恢复,休闲渔业的发展下降趋势有所缓解,短期周边旅行成为更多人的旅行选择;5—10月,休闲渔业接待游客数同比上年同时期下降了14.25%,产值同比上年同时期下降了11.72%。休闲渔业的快速回暖,体现了我国休闲渔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这也为黑岛村的休闲渔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图1 2020年同2019年相比全国休闲渔业接待游客数量

图2 2020年同2019年相比全国休闲渔业产值

2.4 黑岛村休闲渔业发展威胁

2.4.1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不确定性制约着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更影响着黑岛村休闲渔业的发展。2011—2020年我国休闲渔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图3。

图3 2011—2020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

从图3中能够清晰地看到,2011-2019年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逐年上升。2011年休闲渔业产值为256.01亿元;2019年休闲渔业产值达到943.18亿元。2019-2020年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从2019年的943.18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780.57亿元。如此看来,休闲渔业的发展仍有着比较良好的态势,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成为休闲渔业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这对黑岛村的休闲渔业发展也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2.4.2 资源环境受到破坏 休闲渔业开展一般集中在“夏季”和“小长假”,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旅游旺季时游客数量会骤增,这种短期人流数量的骤增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然而黑岛村休闲渔业的经营者多为传统渔民,他们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轻视生态效益,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在经营过程当中存在着大量垃圾、废水排放、游船漏油等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部分游客有着不文明行为,这些因素让海洋资源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环境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黑岛村休闲渔业的发展。

3 黑岛村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优化建议

3.1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多产业融合发展

黑岛村现有的渔业产业,是发展休闲渔业的巨大优势,只有将黑岛村现有的渔业产业与休闲渔业进行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够形成黑岛村特有的全新产业发展模式,才能够从现有产业结构单一向多元复合发展,才能够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才能够真正实现渔村振兴。大连市内有众多休闲渔村,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就要结合黑岛村自身优势,继续将“大连赶海第一村”做强做大,以赶海旅游特色为主,海洋观光、民俗体验、海上运动为辅,加深游客对于渔业产业的认知程度,让更多的游客体验到黑岛村休闲渔业的真正乐趣。

3.2 制定统一规划,实现多产品分类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应因地制宜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因此黑岛村应对国家、省、市发布的有关休闲渔业相关文件进行深度解读,将黑岛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特色整体化规划,避免产品内部同质化恶性竞争。与此同时,黑岛村应积极学习其他休闲渔业发展先进地区的经验,如借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中国渔村”先进发展经验,将规划理念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度假区精品,体现出自身的“海滨海洋游”和“渔文化民俗游”休闲旅游特色。在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同时黑岛村要充分挖掘自身渔业的资源优势,将休闲渔业活动形式创新,形成自身独特的黑岛村休闲渔业品牌。

3.3 转变运营模式,实现多方位人才振兴

当前,黑岛村从事休闲渔业的经营者多为小商户和零散个体经营者,其规模普遍较小,分布上较为分散。若想使黑岛村休闲渔业得到蓬勃发展应及时调整运营模式,整合资源,发挥龙头企业效应,以黑岛村龙头企业海洋牧场公司为依托,升级黑岛村休闲渔业经营模式,同时这也需要引入专业化的团队进行管理,这就对从事休闲渔业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黑岛村应定期对休闲渔业的从业者以及经营者进行专业化知识讲解和技能培训,树立起先进的服务理念,以适应游客多样化需求,进而实现黑岛村休闲渔业人才振兴,推动黑岛村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渔村渔业发展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渔家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City of Dreams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意料之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