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桂枝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2022-08-10闫秋虹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4期
关键词:风团荨麻疹柴胡

闫秋虹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 太原 030024)

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也是皮肤科的顽疾之一。该病发病时皮肤和黏膜受到多种因素(如食物、药品、感染、精神、内分泌和遗传等)影响,导致血管扩张、渗透性升高,产生局限性、暂时性水肿性斑块,多在2 h内逐渐消退。该病易反复发作,且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切,任何年龄、季节、男女皆可得,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金匮要略》言:“邪气中经,则身痒而发为瘾疹。”“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发痒。”阐述风邪是荨麻疹发病的必要条件和症状特点。众多医家对荨麻疹中医证型的分类各不相同[1],笔者认为临床需“观其脉证,随证治之”。本研究探讨柴胡桂枝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14~52岁,平均(37.94±4.50)岁;病程3~30个月,平均(10.00±2.05)个月。观察组男28例,女8例;年龄16~56岁,平均(38.86±5.00)岁;病程2~28个月,平均(9.83±2.12)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的相关伦理要求[2]。

1.2 诊断标准 参考《皮肤性病学》[3]《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无特定原因的突发风团,颜色或白或红,少数水肿性斑块,可以见血管性水肿;皮疹一般不超过24 h自行消退,无痕迹,皮肤划痕症试验阳性;风团每周发作至少两次,时间超过6周;皮肤瘙痒,可伴随发热、腹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4~65岁;性别不限;病程均超过2个月;有明显荨麻疹的体征和症状;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哺乳和妊娠期女性;因某些原因诱发的荨麻疹者;严重肝、肾、心脏疾患者;代谢性疾病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在入组前7 d内使用抗组胺药物和入组前30 d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临床资料不完整,或依从性差者;对试验药物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治疗。盐酸西替利嗪片(成都恒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1,10 mg/片)每日10 mg,睡前服用,连服30 d。

2.2 观察组 给予柴胡桂枝汤合升降散口服治疗。方药组成:柴胡20 g,桂枝8 g,黄芩片8 g,赤芍8 g,清半夏8 g,党参片8 g,大枣2枚,生姜8 g,蝉蜕10 g,僵蚕10 g,姜黄6 g,酒大黄3 g,徐长卿30 g,甘草片5 g。上述中药由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草药房提供,30剂,水煎两次,每剂300 m L,每日1剂,早晚饭后20 min分服,连续服用30 d。

2.3 注意事项 嘱患者饮食清淡,忌食生冷发物。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症状积分。对瘙痒、风团等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分值范围0~3分,具体如下:0分,为不痒、无皮疹;1分,为轻度瘙痒,对工作生活无影响,皮疹<20个,散在分布,风团直径2 cm,仅出现淡红色斑,没有风团和紧张感,每日发作1次,时间小于1 h;2分,为可忍受的瘙痒,对工作生活有影响,但对睡眠无影响,皮疹20~50个,集中出现在头面和四肢,风团直径2~5 cm,除红斑还有风团,每日发作3~5次,时间1~12 h;3分,为不能忍受的瘙痒,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皮疹>50个,均匀分布于全身,风团直径5 cm或融合成片,大部分为紧张性风团,每日发作多于5次,时间超过12 h。②临床疗效。治愈:瘙痒消失,未出现风团或红斑;显效:皮损减少>60%,或皮损减少、再发时间间隔显著增加;有效:30%<皮损减少≤60%,瘙痒减轻;无效:风团、瘙痒无明显缓解。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复发率。停药4周后进行门诊或电话回访,记录有无病情复发。复发率=该组愈显后复发例数/该组愈显总例数×100%。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时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以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M(Q1,Q3)]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1)症状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M(Q 1,Q 3)]

(2)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33/36),高于对照组的61.1%(2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复发情况比较 停药4周后,观察组复发10例,复发率为30.3%(10/33);对照组复发13例,复发率为59.1%(13/2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食物及其添加剂、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精神因素、免疫异常及特发性等)导致皮肤黏膜小血管暂时扩张及通透性增加,进而发生的局限性血管反应,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凝血机制、免疫机制、炎症机制及维生素D缺乏等[5]。该病依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后者是前者反复发作、逐渐形成,风团发作每周至少两次以上,持续超过6周[6],病程中可伴有明显瘙痒,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均可用于该病的治疗[7]。对于无确切病因者,临床大多无特效治疗,即使超大剂量的抗组胺药仍无法控制症状,需要联合使用免疫调节剂或生物制剂等药物,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中医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有一定优势,可能是新的治疗突破点。

荨麻疹属于中医“风疹块”“鬼饭疙瘩”“瘾疹”范畴。《诸病源候论》言:“风入腠理,与气血相搏,结聚起相连,成瘾疹。”该病多见于素体禀赋不耐,复感风邪郁于腠理,或因气血亏虚不能卫外,或情志内伤导致营卫不和,或脏腑失调导致阴阳失和,或饮食不洁、湿热由内而生。太阳、阳明、少阳为人之三阳经气,人体阳气可出可入,少阳为枢纽,所主半表半里。风邪袭表,太阳经首先受邪,风邪不能从表疏解,随即内藏少阳肌腠,时而随人体阳气鼓动出表,与卫表营血相搏,发为瘾疹。因此,有学者认为,慢性荨麻疹因风而起,邪入少阳,还出太阳而作[8]。

荨麻疹皮损虽然表现为风团,但与人体的气血阴阳失调密切相关,有证即有方。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治疗太少两感之轻症,为肝胆郁滞、营卫失和之证。柴胡、黄芩疏肝胆之郁,调中枢之气;桂枝、白芍益气敛阴,调和营卫;人参、生姜、大枣扶助正气,祛邪外出。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柴胡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有镇静、退热、抗炎、杀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9];黄芩对炎性介质的释放有抑制作用,且能稳定肥大细胞组胺释放[10];桂枝中含有的挥发油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补体活性,起到抗过敏的作用[11];生姜、大枣和党参均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12-14];徐长卿中的丹皮酚和黄酮具有抗过敏、抗炎和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15-16]。

升降散最早见于《万病回春》的内府仙方,在《温病条辨》更名为升降散,并得到大力推崇。方由酒大黄、僵蚕、蝉蜕、姜黄4味药组成,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僵蚕、蝉蜕升清阳中之阳,一降一升,内外通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升降散具有抗炎、免疫调节、镇静、抗过敏等作用,目前常用于过敏性疾病的基础治疗[17]。大黄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18]。蝉蜕对非特异性免疫有抑制作用,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及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也有明显抑制作用[19]。四药皆归肝经,或升或降或通,消邪于无形。

慢性荨麻疹高发病率、低治愈率,成为皮肤科目前的一大难治疾病,单纯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以及患者个体差异,在以内服为主治疗的同时,结合应用针灸、自拟方等多种方式治疗该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及复发率[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柴胡桂枝汤合升降散治疗慢性荨麻疹收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本研究样本例数有限,观察时间不足,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后续将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风团荨麻疹柴胡
箕的琴弦
讨厌的荨麻疹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突然来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