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的女儿
——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

2022-08-10杨好学

中华魂 2022年8期
关键词:黄文秀大山家乡

文/杨好学

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闪光;誓言不但要铿锵,更在于践行。

——题记

黄文秀是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她被授予“七一勋章”,但是,她无法到场,因为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9年6月16日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作出重要批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的颁奖词说:有些人从山里走了,就不再回来,你从城里回来,却再也没有离开。来的时候惴惴,怕自己不够勇敢,走的时候匆匆,留下最美的韶华。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

是啊!如诗岁月,似花年轮,30年短暂的生命历程,她每一步的脚印都刻在了人们心里!她是大山的女儿,大山和她血肉相连,她牵挂这里的贫困,心心念念,要为改变这里的面貌而奉献一切。所以,她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初心。

看看她的成长历程吧!

她懂得,家乡的大山最需要她,因此,她初心如磐,要做那个要“回来”的人。

1989年4月18日,黄文秀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区巴别乡德爱村多柳屯。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就像德爱村的名字一样,黄文秀的骨子里赓续了红色基因。在那山石林立的红色沃壤里,她听着革命者奋斗的故事奋力成长,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她自强不息,刻苦学习,努力奋进,是老师同学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深得人们赞许。高中毕业后,她考入长治学院学习政治教育专业,经不懈努力,后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读硕士研究生,于2016年毕业。这时,她面临着人生的第一个重大选择,用导师郝海燕老师的话说:“她本有很多选择,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她却志不在此。大山里走出的黄文秀,她时时刻刻都挂念着那块土地和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她明白那大山更需要她,因为在她求学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扶贫资助才使她完成了学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她学成后要回报这块土地,帮助更多像她一样的困难群众,这是她的心愿。所以她对她的老师说:“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所以,她初心如磐,毅然回到家乡。有同学问她:“为什么要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贫穷的家乡?”她说:“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多么朴实的语言啊!这是一个心有所系、不忘家乡、立志改变家乡贫穷面貌的青年人的铿锵誓言,掷地有声。

她懂得,青春之花应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因此她肩负使命,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

回到家乡后,她被分配在百色市委宣传部当干部,她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写写画画,过安逸的生活,但她却又有了一个更出人意料的选择,到扶贫最困难最艰苦的地方当“第一书记”。这样的选择是出于一种使命担当,完全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这种选择出于对国家、民族利益的最大考量,要倾情地奉献自我。这个选择的时间是2018年3月,她把这个日子当成了自己走长征路的起点。这在她对朋友的话中得到了印证——“长征中,战士死都不怕,在扶贫路上,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前行?”“作为第一书记,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就这样,黄文秀扎根百坭村做起了倾情奉献的“第一书记”。

人生活在世上,喊几句口号,说几句时尚话并不难,难的是把誓言付之于实践,切切实实地办几件事。黄文秀从赴百坭村脱贫攻坚第一线任“第一书记”起,就把这里作为战场,一心扑在脱贫攻坚上。

百坭村位于深山之中,共有472户、20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883人。2017年未脱贫的有154户、691人,因学致贫和因残、因病致贫占比最高。11个自然村屯分散在村中,最远的屯距村部有13公里。为提高工作效率,黄文秀将在乡镇挂职时贷款买的私家车当工作车用,并选择住在村部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里办公住宿。为了融入到群众之中,到村后,她要么帮助村民扫院子,要么一起干农活,并学说方言与村民沟通。黄文秀刚来时,大多数村民看不起这个小女娃娃,认为她是来镀镀金,办不了什么事。但慢慢地,村民感觉到这个时时面带笑容,和气亲热的小姑娘不一般,她真诚、锐智、坚毅,是真正来帮助他们的,因此便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进村两月后,黄文秀已走访了所有贫困户,并且绘出了全村的“民情地图”,日记里清楚地记录着每一户贫困的原因和所面临的问题。

面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村民吃水困难、行路更是艰难的问题,黄文秀作出了一个个解决的规划。她积极争取资金,为村里修了1.5公里的水泥路,安装了47盏路灯,使村民出行方便了许多;她各方协调,修筑了4座蓄水池。

百坭村有种植果树的传统,黄文秀把精力集中在种植产业上,动员有种植传统技术的村民种植脱贫。不到一年,杉木从8000余亩增加到2万亩,砂糖橘由1000亩增加到2000亩,八角由600亩增加到1800亩,还种植枇杷500余亩。2018年,全村销售砂糖橘4万多斤,收入22万元,每户增收2500元。当年103个贫困户中有88户脱贫,使全村贫困率降到2.71%。

工作有了初步的成果,黄文秀心里乐了,更有底了。她在日记中写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乐!她知道,扶贫的任务是艰巨的,路是很长的,近一年的奋斗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她有更大设想,更远谋划,要坚持奋斗下去!

正如她在2011年入党申请书里所写的那样:“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她正在践行自己的诺言。

她知道人间有真爱,更有大爱,为了大爱,既使付出生命也心甘情愿。

黄文秀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她心里有父母,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时,她利用课余打工挣钱,圆了父亲到首都北京看一看的心愿。工作后,她经济并不富余,但她千方百计给母亲制作了一副嵌有“女儿 爱”的银手镯。在遇难前,黄文秀去看望手术后的父亲,侍奉吃药,当父亲叮嘱她有暴雨不要上路时,她心系群众,不忘肩负的责任,毅然赶赴岗位。她惦记父母,更惦记和父母同样的父老乡亲,把小爱变成大爱,要去孝敬村上的父老乡亲,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体现了新时代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第一书记”的胸中大爱。平时,她十分关心村里小学生的学习,经常给他们送纸笔和一些小东西,还一心想着在村中心建一所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享受城里孩子的良好教育。

她是大山的女儿,生于斯而归于斯。2019年6月16日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黄文秀心急如焚,驱车赶路,不断询问村中的情况。她清楚,一有暴雨,有些村民就面临危险。但谁知在路上,汹涌的洪水淹没了公路,黄文秀进退无路,在发出最后一条微信后失联了。

山在呼唤她,没有回音;父母呼唤她,也没有回音;同志们呼唤她,更没有回音!

6月18日,人们在她路经的一条河的下游不远处,找到了她的遗体,她牺牲了!大地含悲,青山哽咽,乡亲们更是泣不成声,声声呼唤着他们的好书记。那位失去丈夫,生活困难的妇女,看着文秀帮自己贷款开办的小超市和农产品加工作坊,情不自禁,哭喊着,想说一声“文秀妹妹,谢谢你!”但文秀听不见了!

种植橘子致富的班统茂多想给文秀书记说一声谢谢!但她已经听不见了!走在百坭村明亮路灯下的人们,不时抬头张望,路灯好像文秀书记明亮的眼睛在注视他们!文秀,你是大山的女儿,你回到了大山的怀抱,给了无数人奋力前进的不竭动力!

多少次果断的选择!30年无悔的青春!

大山说:文秀,你是我的女儿!

猜你喜欢

黄文秀大山家乡
春天的大山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黄文秀“我想回去建设家乡”
黄文秀
西华县审计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会议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