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调cyclinD1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2022-08-09王雅洁王文斌费年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年15期
关键词:左心室心肌细胞心肌梗死

王雅洁 王文斌 费年华

(咸宁市中心医院 1老年病科,湖北 咸宁 437000;2甲状腺乳腺外科)

心肌梗死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1〕。研究发现,心肌细胞肥大属于一种渐进且复杂的过程,是心脏前后负荷增加的多种病理性刺激代偿反应,在早期心肌细胞肥大现象对心脏正常功能具有代偿意义,但随着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进展,心肌细胞肥大是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的危险因素〔2〕。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在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等终末分化细胞中表达,且参与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3〕。本研究探讨下调cyclinD1对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研究动物:选取45只SPF级SD健康大鼠,由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鼠龄4~10 w,平均(7.1±1.3)w,体重210~260 g,平均(235.6±10.2)g,饲养温度22~25℃,室内湿度35%~40%,饲养室定时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统一喂标准饲料,允许自由活动,饲养时间为1 w。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主要试剂:Lipofectmine 2000转染试剂盒(北京义翘神州科技有限公司);RPMI1640培养基(武汉纯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小G蛋白RhoA激酶(ROCK)1、ROCK2抗体(佰思诺(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yclinD1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cyclinD1基因转染 取大鼠心肌细胞放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在恒温为37℃、含5%CO2的培养箱中做培养处理,当培养瓶中细胞融合率达到80%~90%时使用0.25%的胰酶消化,传代。按照Lipofectmine 2000转染试剂盒操作说明书对大鼠心肌细胞进行转染,根据转染物的不同将大鼠心肌细胞分为siRNA-cyclinD1(下调)细胞、siRNA-对照序列细胞。将转染后的大鼠心肌细胞放置于恒温为37℃、含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进行后续实验。

1.2.2建模及分组 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上调组、下调组各15只,参照文献〔4〕构建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所有大鼠腹腔注射10% 35 ml的水合氯醛做麻醉处理,使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大鼠,在气管插管后连接小动物呼吸机,打开大鼠胸腔,使用撑胸器撑开,将心脏充分暴露出,使用8-0无创伤四丝线合针在大鼠肺动脉圆锥与主动脉交界处大约2 mm处穿过并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模成功标志:大鼠结扎线以下心肌波动减缩、颜色变苍白且心电图显示ST段明显抬高。10 min后将转染后的大鼠siRNA-VEGF-B(下调)心肌细胞局部注射于下调组大鼠左心室游离壁上、下、左、右4个部位,siRNA-对照序列(上调)心肌细胞局部注射于上调组大鼠左心室游离壁上、下、左、右4个部位,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注射完成后常规胸腔滴注利多卡因以预防大鼠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吸进胸腔积液后将呼吸机断开,常规关闭胸腔,在各组大鼠苏醒后将气管插管拔除,常规喂养,连续3 d注射青霉素预防感染。

1.2.3心功能检测 腹腔2% 40 mg/kg戊巴比妥钠以麻醉大鼠,使用Vivid7 Dimension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大鼠心功能指标,使用探头为13 MHz,深度为3.5 cm,速度为200 mm/s,在取得满意的二维图像后,在乳头肌将M型取样线垂直于室间隔和左心室后获得M型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舒张压(LVDP)、左室收缩压(LVSP)、心率。

1.2.4左心室重量指数检测 最后1次给药后禁食12 h,将大鼠称完体重后处死,取其心脏,去除心外膜脂肪组织、大血管及心房和右心室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待吸干心脏多余水分后,称得左心室重量(LVW),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大鼠体重(BW)。

1.2.5心肌酶水平检测 取所有大鼠尾部静脉血3 ml,采用美国Olympus公司AU64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大鼠心肌酶水平,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

1.2.6病理组织学观察 在大鼠心功能、心肌酶测定完成后,选取各组5只大鼠采用断头法处死,立即取大鼠心肌组织,将提取的组织制作标本,使用40 ml/L的多聚甲醛进行固定,常温下使用15%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脱钙,脱水后进行石蜡包埋,制作3 μm的组织切片,做苏木素-伊红(HE)染色处理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

1.2.7心肌细胞肥大情况检测 选取各组中5只大鼠,参照Nozato〔5〕所用方法测定各组100个心肌细胞表面积,取9~10个视野,取均值。

1.2.8心肌组织中ROCK/cyclinD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检测 Western印迹检测心肌组织中ROCK/cyclinD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提取各组中剩余5只大鼠心肌组织样本,提取样品总蛋白,使用二喹啉甲酸(BCA)法定量分析,50 μg蛋白样品上样后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之后转至聚偏氟乙烯膜,避光封闭1 h洗涤,将1∶1 000比例稀释的ROCK1、ROCK2、cyclinD1一抗稀释溶液,4℃下过夜,洗涤,将1∶5 000比例稀释的ROCK1、ROCK2、cyclinD1二抗稀释溶液加入,温床孵育1 h后洗涤,发光液ECL加入,曝光3次,取重叠值,分析蛋白条带灰度值,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为内参蛋白。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行F、t检验。

2 结 果

2.1病理组织学观察 对照组心肌细胞坏死、变性,局部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存在炎性细胞浸润;上调组可见局部心肌细胞坏死,细胞核固缩、碎裂,部分心肌纤维断裂、溶解,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下调组可见心肌组织形态清晰,少量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纤维排列较为整齐,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见图1。

图1 3组心肌组织(HE,×100)

2.23组心功能比较 上调组LVDP、LVSP水平显著低于空白组,LEVDP、心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LVDP、LVSP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LEVDP、心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LVDP、LVSP水平显著高于上调组、LEVDP、心率显著低于上调组(P<0.05)。见表1。

表1 3组心功能及心肌酶水平比较

2.33组心肌酶水平比较 上调组CK-MB、CK、HBDH、LDH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CK-MB、CK、HBDH、LDH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CK-MB、CK、HBDH、LDH水平均显著低于上调组(P<0.05)。见表1。

2.43组心肌细胞肥大比较 上调组LVW/BW、心肌细胞横断面积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LVW/BW、心肌细胞横断面积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LVW/BW、心肌细胞横断面积均显著低于上调组(P<0.05)。见表2。

2.53组心肌组织中ROCK/cyclinD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比较 上调组心肌组织中ROCK1、ROCK2、cyclinD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心肌组织中ROCK1、ROCK2、cyclinD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下调组心肌组织中ROCK1、ROCK2、cyclinD1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上调组(P<0.05)。见表2、图2。

表2 3组心肌细胞肥大情况及ROCK/cyclinD1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比较

图2 ROCK/cyclinD1信号通路蛋白

3 讨 论

心肌梗死的发生多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为基础,在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大量饮酒等因素的诱导下增加心肌耗氧量或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最终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6,7〕。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肌梗死好发于老年人群,致死率较高,且45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8〕。

cyclinD1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1q13,包括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长度大约为15 kD,编码相对分子质量为34 000的蛋白质〔9,10〕。研究发现cyclin D1基因属于一种较为重要的可调节细胞周期基因,可与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发生结合作用并激活其激酶活性,促使pRb磷酸化,释放E2F,进而诱导细胞从G1期进入至S期,最终促进细胞增殖〔11,12〕。在机体处于正常情况下,细胞进入S期后cyclinD1基因会迅速分解,进而维持细胞正常的增殖过程,但当机体处于病理状态下,cyclinD1基因分解异常,进而导致细胞异常增殖〔13,14〕。李敬美等〔15〕研究发现,细胞周期调节因子cyclinB、cyclinD、cyclinE与H9c2心肌细胞肥大相关。本研究结果说明,下调cyclinD1基因可抑制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改善心功能,抑制疾病进展。

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发生后会出现心肌细胞肥大现象,属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心肌细胞肥大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率〔16〕。ROCK属于小G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研究已经证实小G蛋白超家族与心肌细胞肥大相关〔17〕。研究发现小G蛋白家族包括Ras、Rho、Rab、Ran、ARFs五个亚族,其中Ras、Rho与心脏相关〔18〕。RhoA属于Rho亚家族成员之一,RhoA/ROCK参与心肌细胞肥大过程,其经降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或减少eNOS磷酸化,抑制一氧化氮(NO)生成,进而抑制心肌细胞肥大〔19〕。研究显示RhoA/ROCK经激活ERK1/2-GATA信号通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20〕。而cyclinD1属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在心肌梗死发生后表达升高,可进一步促进心肌细胞肥大。本研究结果提示下调cyclinD1可能经作用于ROCK/cyclinD1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最终起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猜你喜欢

左心室心肌细胞心肌梗死
CMR single shot true-fisp-PSIR序列在心律失常伴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蟾毒灵对低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
微小核糖核酸-125b-5p抑制Caspase 2蛋白酶活性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的研究
FGF21作为运动因子在有氧运动抑制心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人造鳐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