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EDD4L和ULK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2022-08-09吴松郝小康张振华高晓杜伟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14期
关键词:阴性阳性检验

吴松,郝小康,张振华,高晓,杜伟平

(1.三二〇一医院 医学检验科,陕西 汉中 723000;2.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陕西 咸阳 712082;3.三二〇一医院 心胸外科,陕西 汉中 723000;4.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 病理科,陕西 咸阳 712000;5.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检验科,陕西 延安 716000)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每年发病患者约180 万例,死亡约159 万例[1]。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虽然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改善了NSCLC 患者的生存预后,但5年总体生存率仍较差,仅20%左右[2]。NEDD4 样E3 泛素蛋白连接酶(NEDD4L)的编码基因位于18q21.31,其编码蛋白属于HECT 域E3 泛素连接酶的NEDD4 家族成员,能将E2 泛素结合酶转移到蛋白质底物,从而降解特定蛋白质进行溶酶体[3]。有研究表明,NEDD4L 在肿瘤中发挥抑制肿瘤的功能,通过抑制促癌因子(如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抑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胃癌及卵巢癌等恶性肿瘤中NEDD4L表达下调,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4-5]。UNC-51 样激酶1(ULK1)编码基因位于12q24.33,编码蛋白参与ULK1 复合物构成,整合不同磷酸化和泛素化的信号传导,是促进自噬起始的主要因子[6]。有研究表明,肿瘤中ULK1作为一种促癌基因,在乳腺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能使磷脂酰肌醇3 激酶复合物磷酸化,促进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7-8]。本研究通过检测NSCLC 癌组织中NEDD4L、ULK1 的表达,初步探讨两者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88 例NSCL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5例,女性33例;年龄36~79岁,平均(59.2±7.8)岁;病理类型:腺癌60 例,鳞癌28 例;肿瘤直径≤5 cm 52例,>5 cm 36例;肿瘤TNM分期:Ⅰ、Ⅱ期57 例,Ⅲ期31例。病理分级:高中分化49例,低分化39 例;有淋巴结转移19 例,无淋巴结转移69 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为NSCLC,由2 位病理科医师共同诊断;②初次诊治,无放化疗、靶向治疗史;③临床及随访资料完整;④患者和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能够配合完成随访。排除标准:①伴肺炎等感染性疾病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②伴其他恶性肿瘤;③心肺器官衰竭,体能状态较差,KPS 评分<70分。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兔单克隆NEDD4L 抗体、兔单克隆ULK1 抗体购自美国Abcam 公司,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显微镜购自日本Olymbus 株式会社。

1.3 方法

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放入10%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石蜡包埋,切片,二甲苯脱蜡2遍,10 min/次,梯度酒精脱水,每个梯度5 min。切片放入柠檬酸缓冲液中微波炉加热至煮沸,维持5 min 抗原热修复。避光室温滴加3%过氧化氢去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一抗4℃避光过夜(NEDD4L 稀释比1∶500,ULK1 稀释比1∶400),二抗室温30 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30 s,苏木素核染2 min,盐酸酒精分化5 s,梯度酒精脱水,中性树脂封片。200 倍显微镜下观察阳性表达部位的染色强度和范围,染色评分根据染色强度(0 分为无染色,1 分为染色浅,2 分为染色深)和染色面积(0 分为≤25%,1 分为>25%~<50%,2 分为≥50%)的乘积评估。总分<2 分为阴性表达,≥2 分为阳性表达。应用R 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NSCLC 及其癌旁组织中NEDD4L 和ULK1 mRNA 的表达差异。患者随访3~36 个月,平均(30.1±4.3)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比较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 法;Kaplan-Meier 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用log-rank 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用单因素或多因素Cox 回归模型。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NSCLC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NEDD4L、ULK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NSCLC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NEDD4L mRNA 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32 (3.62,5.02)、5.46 (5.14,5.79),ULK1 mRNA 分别为4.63(3.92,5.35),4.27(3.98,4.56),经Mann-Whitney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433 和3.793,均P=0.000),癌组织NEDD4L mRNA 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ULK1 mRNA 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见图1。

图1 NSCL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NEDD4L、ULK1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

2.2 NSCLC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NEDD4L、ULK1蛋白表达及阳性表达率比较

NSCLC 癌组织中NEDD4L 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和细胞膜,ULK1 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见图2)。癌组织中NEDD4L 的阳性表达率为26.1%(23/88),癌旁组织为73.9%(65/8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1,P=0.000),癌组织低于癌旁组织。癌组织中ULK1 的阳性表达率为75.0%(66/88),癌旁组织为25.0%(22/88),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00,P=0.000),癌组织高于癌旁组织。

图2 癌组织NEDD4L、ULK1蛋白表达 (×200)

2.3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癌组织中NEDD4L、ULK1阳性表达率比较

有无淋巴结转移、不同TNM 分期患者的癌组织NEDD4L、ULK1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NEDD4L、ULK1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癌组织中NEDD4L、ULK1阳性表达率比较 例(%)

2.4 NSCLC患者NEDD4L与ULK1表达的相关性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EDD4L 与ULK1 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87,P=0.000)。

2.5 癌组织中NEDD4L和ULK1表达对NSCLC患者生存预后影响

随访期间死亡32 例,3年总体生存率为63.6%(56/88)。NEDD4L 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87.0%(20/23),NEDD4L 阴性表达患者为55.4%(36/65),经Log-rank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08),NEDD4L 阴性表达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较阳性表达患者低。NEDD4L 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2.2±5.0)个月,NEDD4L 阴性表达患者为(21.4±4.2)个月,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5,P=0.000),NEDD4L 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患者长。见图3。

ULK1 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为54.55%(36/66),ULK1 阴性表达患者为90.91%(20/22),经Log-rank 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4,P=0.002),ULK1 阳性表达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较阴性表达患者低。ULK1 阳性表达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3.4±5.3)个月,ULK1 阴性表达患者为(20.7±4.6)个月,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41,P=0.000),ULK1 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较阴性表达患者长。见图3。

图3 NEDD4L和ULK1表达对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2.6 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影响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

将年龄(<60 岁= 0,≥60 岁= 1)、性别(男= 0,女= 1)、肿瘤直径(≤5 cm= 0,>5 cm= 1)、病理类型(腺癌= 0,鳞癌=1)、病理分级(高中分化= 0,低分化=1)、TNM 分期(Ⅰ、Ⅱ期= 0,Ⅲ期= 1)、淋巴结转移(无= 0,有= 1)、NEDD4L(阳性= 0,阴性= 1)、ULK1(阴性= 0,阳性= 1)作为自变量,将NSCLC 患者随访过程中的生存状态作为因变量(死亡= 1,存活=0),做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

表3 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参数

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EDD4L 阴性表达[=1.878(95% CI:0.961,2.995)]、ULK1 阳性表达[=1.679(95% CI:0.785,2.884)]及肿瘤TNM分 期Ⅲ期[=1.937(95% CI:1.131,3.317)] 是NSCLC 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参数

3 讨论

NSCLC 作为肺癌的最常见类型,约占85%[9],大多数NSCLC 患者初次诊断时癌细胞即发生转移[10-11]。在过去20年里,随着肿瘤生物学和肿瘤进展机制的研究,NSCLC 的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NSCLC 的总体治愈率和存活率仍然很低。因此,需要研究新的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物,以改善NSCLC 的疗效[12]。

NEDD4L 是一种E3 泛素蛋白连接酶,包含1 个HECT 结构域。NEDD4L 的下游靶点多数是膜蛋白,包括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NEDD4L 活性对于维持血压和正常生理机能发挥重要的作用[13]。有研究表明,NEDD4L 在肿瘤中发挥抑癌因子的作用,其通过调控肿瘤信号通路的Dvl2 蛋白质的降解,导致Wnt信号通路抑制,抑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14]。近年来研究表明,多种肿瘤中存在NEDD4L 表达下调,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代谢,促进肿瘤的恶性增殖、浸润、转移[15]。本研究中NSCLC 癌组织中NEDD4L 在mRNA 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WANG等[16]报道结果一致。NEDD4L 表达下调的机制与微小RNA 调控有关。有研究表明,微小RNA-513a-5p能够结合于NEDD4L mRNA 的3’非编码区域,促进NEDD4L mRNA 的降解,抑制NEDD4L 的表达[17]。此外,WANG 等[16]报道Zeste 同源物2(EZH2)介导的多梳组蛋白增强子H3K27 甲基化,能够抑制NEDD4L的表达,敲低EZH2 的表达后NEDD4L 的表达再次升高,进一步证实了EZH2 对NEDD4L 的调控功能。本研究发现,NSCLC 肿瘤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 癌 组织中NEDD4L 表达 较低,提示NSCLC 中NEDD4L 的低表达与肿瘤恶性进展有关。分析其原因,NEDD4L 的表达下调可导致下游靶蛋白SMAD2和SMAD7 的积累,SMAD2 和SMAD7 能够导致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及侵袭,导致肿瘤的进展[18]。此外,JIANG 等[4]发现NEDD4L 能够泛素化降解缺氧诱导因子1A,NEDD4L 表达下调后导致缺氧诱导因子1A 的下游靶点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升高,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恶性发展。

ULK1 是哺乳动物中ATG1 基因的同源物,能与自噬蛋白如FIP200 等形成蛋白质复合物,调节自噬的启动,是自噬过程中重要的细胞质激酶[19]。研究表明,ULK1在人类乳腺癌及胃癌等多种肿瘤中表达上调,作为重要的致癌基因,能够在营养缺乏的环境中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诱导自噬发生,并促进肿瘤的增殖[7-8]。因此,ULK1 是肿瘤中一种具有潜力的重要的诊断治疗靶点。本研究中,NSCLC 癌组织中ULK1 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表明NSCLC 中ULK1 表达上调。分析其原因,ULK1 参与构成ULK 复合物,ULK 复合物诱导自噬的发生。有研究发现,ULK 复合物直接受mTOR 和AMP 活化蛋白激酶(AMPK)的调控,其在肿瘤中的表达促进ULK1 的表达[20]。此外,本研究中NSCLC癌组织中ULK1 的表达与肿瘤TNM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表明ULK1 可能促进NSCLC 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学者报道,肿瘤中ULK1 的过度活化增强线粒体自噬能力,促进NLRP3 炎症小体过度激活,大量趋化因子的分泌导致肿瘤细胞的骨转移[21]。有研究发现,自噬在肿瘤发展的各个阶段会有所不同,在肿瘤发展的早期,自噬通过直接杀伤来限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然而,在肿瘤已经形成之后,对缺血缺氧压力的反应增加肿瘤细胞的存活、侵袭和转移[22]。因此,ULK1 在肿瘤进展期及晚期中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肿瘤促进功能。

笔者进一步分析NEDD4L、ULK1 与NSCLC 患者生存预后关系,结果NEDD4L 阴性表达、ULK1 阳性表达的NSCC 患者生存预后较差,提示NEDD4L、ULK1 是判断NSCLC 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发现,肿瘤TNM分期Ⅲ期、NEDD4L 阴性表达和ULK1 阳性表达是NSCLC 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NEDD4L、ULK1 是重要的NSCLC 的肿瘤标志物,检测NSCLC 癌组织中NEDD4L、ULK1 的表达有助于患者的预后。笔者发现,NSCLC 癌组织中NEDD4L 与ULK1 的表达呈负相关,表明两者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LEE 等[23]报道,NEDD4L 通过降低抑制肿瘤细胞ULK1 的磷酸化激活,抑制自噬和线粒体代谢,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因此,在NSCLC 中NEDD4L 通过对ULK1 活性的调控,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线粒体代谢过程,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NSCLC 中两者的具体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索。

综上所述,NSCLC 中NEDD4L 表达下调,ULK1表达上调,两者表达与肿瘤TNM 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NEDD4L 低表达、ULK1 的高表达的NSCLC 患者预后较差,且是NSCLC 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有望成为新的判断NSCLC 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但本研究样本例数有限,且是回顾性研究,有待今后设计大样本、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阴性阳性检验
食品核酸阳性情况为何突然变多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人-人嵌合抗丙肝抗体检测阳性对照品的研制及应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抛开“阳性之笔”:《怕飞》身体叙事评析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三阴性乳腺癌分类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