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育融入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探析

2022-08-08杨莹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美育新媒体

摘要: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掀起了新闻传播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无论是传播主体、媒介渠道、传播内容,还是接受者、受众,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引入新媒体情景,紧跟社会发展,通过新媒体影视创研实践活动在真实场景中完成新闻传播学实习实践项目,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学习、技能实操、美育德育相辅相成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是当下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创新改革的必然要求。文章立足于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实践,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从专业理论教学、新媒体影视创研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美育创新设计,探索以美育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同时,文章提出产学研互联互动和以新媒体短视频创研活动为载体的新闻传播学实习实践项目,为探索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技术资源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构建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与生活教育、美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效合作的“县校合作”双向互动创新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美育;新闻传播学;新媒体;影视创研;县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3-0054-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教学校级课题项目“美育教育融入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探析”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021,该课题获得2021年北京市学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

一、文化自信与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融入美育的设计构想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大学生美育工作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要求各级教育系统、学校、教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这为探索美育融入新闻传播学创新性课程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闻传播学与文学、音乐、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开展跨学科的专业融合教学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1]。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拓展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机制”[2]。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已成为当下高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三全育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可以通过挖掘新闻传播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德育元素,摒弃简单粗糙的硬切入、直接添加,以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艺术审美、文化隐性模式将美育、思政、德育元素融入专业课堂教学。

二、新闻传播学校内课堂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两级教学活动模式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线索,通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探究中华文化的千年发展文脉,围绕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艺术审美、精神境界等方面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校内第一课堂,将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融入生活案例,拉近专业理论与学生的距离;适时引入中国美育文化元素,选取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充分利用歌曲、影视剧等多媒介形式的视听素材,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同时,积极拓展校外第二课堂实践,通过实践创作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思想认同,进而完成专业课程、美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三重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校内课堂学习与校外实践中开展艺术审美、人文素养以及思想品德精神的美育、德育双重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提升中华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一)自我传播的可能性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美学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最早从传播的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包括“主我(I)”和“客我(Me)”两个“我”的著名“自我”概念。米德认为“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既是“主我”又是“客我”,两者都包括在“自我”中,并在特定情景中互相支持。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鲁默进一步提出“人的自我互动”理论,提出“人的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人的自我传播是“个人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加以整合”。人的自省式思考即自我传播的最高级形式。现代传播学中自我传播类型的提出就是以米勒的“自我”概念、布鲁默的“自我互动”为理论支撑,从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互动和自我觉醒三个层面解释人的内向传播的可能性[3]。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从经典文学典籍中找到大量自我传播、自省式思考的文学实例。中国文化审美特征典型表现在人生美学上,以美育为中介,通过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手段,教导人达到至善至美之境界,有“修身齐家”“格物致知”的个人修行,有“以文化人”“以礼教人”的社会规范,更有“天人合一”“和谐大同”的最高审美。在个人修养层面,无论是儒家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还是道家老子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品格进行塑造的内在文化形式。在新闻传播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品读中国传统文学经典《论语》《大学》《道德经》《逍遥游》等有关人的自省的篇章,详细分析儒家与道家两种不同的人格养成路径,使学生深刻理解潜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哲学,以文学审美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自我成长中所依托的中国文化背景,进而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个人价值,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二)母子依恋的原初本能与家国情怀的精神崇高

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最早提出依恋理论,他认为母子依恋是最原初的本能依恋模式,婴儿在与母亲的本能互动中获得后天习得经验。在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理论学习中,可以通过欣赏当代著名美术家韩美林的“母与子”雕塑,将“母亲”一词提取出来,并让学生思考“母亲”一词的比喻义,多数学生都能联想到“祖国”。

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集体欣赏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曲MV,以声为媒、以歌为媒,寻找“母亲—祖国”的情感联结线索。“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学生沉浸在《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曲的歌声中,教师就无须多言,更不需要喋喋不休地说教,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合二为一,每一个人心中都留下一抹永恒的家国记忆。

通过在课堂上集体欣赏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曲MV,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现代影视剧作品为审美对象,将个体与群体关系结合,通过“母亲”连接“祖国”,将个人价值与国家认同结合起来。在观赏《我和我的祖国·前夜》中众人齐心协力、排除万难,终于保障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的电影片段时,引导学生以“母亲”为情感纽带,以“国旗”为情感载体,通过电影故事感染学生,增强国家集体安全感、荣誉感。

利用最原初的个人本能,使学生将对母亲的依恋上升到家国情怀,需要新闻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美育资源、思政德育元素,提升学生的审美格调与人文素养,同时构建对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和集体荣誉感,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精神境界。

(三)新媒体传播与中国影像故事创编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门有关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号召,学校应积探索课程改革新途径,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带领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走出校园,走进更广阔的中国大地,利用新媒体短视频创作中国影像故事,这也是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尝试。

比如某學校与湖北红安县政府合作,开展“县校合作”。在“红安红色记忆”大学生短视频影视创研实践拍摄中,带领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踏上真实的红色土地,带上手机、相机、摄影机,用镜头探寻红安小城的历史足迹,发现并亲身感受大别山脚下的小城湖北红安。学生在寻找、记录、拍摄红安故事的过程中完成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一次专业校外实践活动,同时,一场震撼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在无声地进行着。在一次实地拍摄中,有学生意外地发现了一处连大多数红安当地人都不知道的无名烈士墓群。学生以其新闻专业的敏锐性,迅速锁定拍摄地点和主题,连夜重新设计拍摄计划,制定拍摄方案。1929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红安边缘的一个小村落建立了第一所红军医院,由于战时医疗条件差,很多重伤员得不到及时治疗而牺牲,人们便将两千多名烈士遗体安葬于医院后面朝南的山坡上。如今,这里形成了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无名红军烈士墓群。学生们静静地听着采访人的真情讲述,静默地低下头,擦拭眼角的眼泪。学生们完成了此次采访拍摄工作,收工返程之时,回头瞭望这片静默的土地,决定将作品《发现陶家边》改名为《无名的陶家边》,“就是要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作品知道陶家边,记住陶家边,怀念陶家边”。最终,学生们连续剪辑28个小时,创作出时长为5分钟的短视频作品《无名的陶家边》,获得了“红安红色记忆”大学生短视频影视创研实践活动微纪录片三等奖。当短视频作品通过微信社群、朋友圈被当地领导、村民迅速传播、得到高度认可时,学生们由衷地激动,作为带领者的教师也满怀热泪、充满感动。

回到校园第一课堂,在新闻传播学专业课堂上集体欣赏《无名的陶家边》这部学生校外实践自主创作的影视作品,并邀请参与的学生分享创作体会,学生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新闻传播专业技能经验以及传播媒介效果研究的现实案例,还有内心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深情感念。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性设计是高校开展新闻传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益尝试,同时对地方政府对外宣传、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当地领导、群众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希望可以继续探索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与地方政府的“县校合作”新模式。

三、美育融入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的创新性教学设计

从丰富的影视视听素材中提炼新闻传播学理论,强化第一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开拓校外实习实践,以影视实践创作辅助课堂教学,开展校内外互联互动学习。通过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以及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围绕思想品德、文化素养、艺术审美、精神境界等方面增加新闻传播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用美的教育洗涤心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在校内课堂,首先将传播学理论知识融入生活案例,贴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拉近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与学生的距离;适时引入中国美育文化元素,选取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播放多媒介形式的视听素材,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增强中国文化自觉与自信。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实践,通过新媒体实践创作,锻炼专业技能,引起情感共鸣和获得思想认同。另一方面,“县校合作”对地方政府对外宣传、文化传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当地领导、群众的广泛好评和高度认可,可以继续探索将高校专业资源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构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与生活教育、美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效合作的双向互动新模式。

四、结语

从热点新闻、流行影视资源中寻找课堂案例,将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从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中提炼专业理论,拉近专业理论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引入中国美育文化元素,选取优秀的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充分利用流行歌曲、影视剧等多媒介形式的视听语言素材,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效学习新闻传播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此外,还要走出课堂小天地,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实践,将第一课堂教学主渠道与校外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通过新媒体短视频影视创研实践活动,将产学研结合,带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在真实的媒介场景中完成新闻传播专业实践项目,实现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美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三重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新时期全面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新闻传播业务能力的大学生,是新时期新闻传播学专业课程创新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王一川.大学美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7-8.

[2] 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zhengce/2021-04/22/content_5601428.htm,2021-04-22.

[3]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 3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1:26-30.

作者简介?杨莹,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电影文学、影视美育、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美育新媒体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