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8-08桑可欣蔡敏郅瑛陈丽丽

贵州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单眼直肌斜视

桑可欣 蔡敏 郅瑛 陈丽丽

(西安市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陕西 西安 710002)

资料[1]显示,斜视于人群中的发病率在3%~5%,其中间歇性外斜视作为儿童最常见的外斜视类型,发病年龄平均为4~5岁,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易出现恒定性外斜视。手术是间歇性外斜视有效的治疗方案。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是斜视常见治疗术式,且近期疗效良好,能改善其视觉功能[2-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间歇性外斜视患儿108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两组男女比例分别为30∶24、31∶23;平均年龄分别为(7.40±1.25)岁、(7.45±1.12)岁;平均病程分别为(6.16±1.40)个月、(6.22±1.35)个月;斜视度数分别为50~60棱镜度、50~59棱镜度。纳入患儿均符合《眼科学》[4]中有关间歇性外斜视的诊断标准;具备正常的听力、智力和语言功能;年龄5~16岁,以往未开展过眼部手术。已排除眼部存在青光眼、白内障和视神经病变等器质性病变者;麻痹性斜视和垂直斜视者;高度近视、远视和散光者;存在肿瘤等重度消耗疾病者;拒绝或者中途退出研究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到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即为患儿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同时指导其开展视功能训练。Ⅰ级视功能训练经部分闪烁法和交替闪烁法开展刺激脱抑制疗法,每次5 min,2次/d;Ⅱ级训练为分开与辐辏训练,每次20 min,1~2次/d;Ⅲ级训练是进入到增视能立体视A盘的方式开展训练,单次时间25 min,1次/d。观察组予以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指导患儿采用仰卧位,予以全麻,采取利多卡因开展结膜下注射,于患儿颞下方穹隆结膜上做parks切口一个,钩起眼外直肌,分离眼节制韧带和肌间膜。采取6-0可吸收缝线对眼外直肌肌止端旁2 mm左右位置开展套环缝合,后离断眼外直肌。于患儿巩膜表面对眼外直肌后徙距离进行测量,固定眼外直肌于浅层巩膜部位,于患儿鼻部下方穹隆结膜做切口一个,将眼内直肌钩起。结合手术前测量的斜视度对眼内直肌开展截除和套环缝合,缝合前应拉紧缝线,固定于眼内直肌肌止端。手术结束,对结膜切口开展间断式缝合。术后采取抗菌药进行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采用Titmus立体视图对两组立体视功能进行评估,参照文[5]中的标准评定为降低、不变、提升。统计两组治疗后6个月的降低、不变及提升人数占比。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采取三棱镜和交替遮盖方法对两组视近(33 cm)和视远(5 m)斜视度开展测量;采用生存质量评估表(IXTQ)对两组进行评估,共两项,总分均为100分,得分高,即生活质量佳。

2 结 果

2.1立体视功能的比较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立体视功能提高47例(87.04%)、不变5例(9.26%)、降低2例(3.70%);对照组提高37例(68.52%)、不变7例(12.96%)、降低10例(18.52%)。观察组立体视功能提高比例高于对照组,降低比例低于对照组(χ2=5.635、0.375,P均<0.05);两组不变比例无差异(P>0.05)。

2.2视近及视远斜视度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视近及视远斜视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视近及视远斜视度均较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54.899、44.500,P均<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视近及视远斜视度的比较棱镜度]

2.3IXTQ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社会功能及视觉功能方面的IXTQ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IXTQ评分均较前升高,且观察组的IXTQ评分高于对照组(t=2.722、7.166,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IXTQ评分的比较分]

3 讨 论

本文主要观察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立体视功能提高比例较对照组高,视近及视远斜视度较对照组低,说明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能提升患儿的立体视功能,降低其视近及视远斜视度,这和张晶议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是单眼外直肌后徙手术能更改眼外直肌张力和长度,使患眼外直肌外展功能下降,从而对外斜视起到良好矫正作用;眼内直肌缩短手术能将部分功能不足眼内直肌切除,提升眼内直肌肌力,加强眼球内转力量,进而能使眼部重新回归到正位[7-8]。联合使用两种手术方式截除患儿的眼内直肌之后,能提升其眼内直肌张力,于较短时间中改善其外斜视。本文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IXTQ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单眼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能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考虑原因可能和观察组术后视觉功能更佳等因素有关。

笔者在治疗过程中体会如下:手术效果与患者年龄、个体、未知神经功能、术者技巧、术者经验有关,需医师于工作过程中结合实际设计出最佳的手术方案,同时术后需加以正位视训练等疗法以巩固疗效,减少眼位的回退。

猜你喜欢

单眼直肌斜视
基于互联网延续护理在单眼孔源性视网膜脱落术后的应用效果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单侧内直肌截除术治疗儿童残余性和复发性外斜视的疗效
目不斜视
发现斜视后应该如何治疗,你知道吗?
食肉动物眼睛向前,而食草动物长两边
直肌返折术治疗水平斜视60例临床研究
单眼视障群体逐步放开驾驶许可
斜视手术后如何防复发
单眼视力障碍者机动车驾驶安全性与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