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推进赣州市蔬菜田头冷库建设的建议

2022-08-06明家琪何庭发蔡明锋尚慧敏

长江蔬菜 2022年15期
关键词:田头预冷冷库

明家琪 何庭发 蔡明锋 尚慧敏

明家琪,赣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西,341000,电话:18317975351,E-mail:645623591@qq.com

何庭发,赣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蔡明锋,龙南市农业农村局

尚慧敏,通讯作者,宁都县农业农村局,江西赣州,342800,电话:18607971570,E-mail:shanghuimin12345@163.com

导读:介绍了赣州市蔬菜产业和蔬菜田头冷库发展情况,提出了建设蔬菜田头冷库的必要性,并指出当前田头冷库存在的问题,从规范建设标准、科学选址布局、合理使用与管护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蔬菜生产快速发展,品种日趋丰富,已经成为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1]。近年来,赣州市致力于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蔬菜产业发展从露地走向设施、从传统走向现代,成为了继脐橙产业之后又一产值超百亿的富民支柱产业。

1 当前赣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特点

1.1 基地面积持续扩张

截至2021年底,赣州市建成3.33 hm2以上规模蔬菜基地1 232个,共2.64万hm2,其中设施大棚面积1.90万hm2,是2015年的16倍,全年播种面积14.63万hm2,产量414.87万t。

1.2 技术力量有保障

赣州成立市级蔬菜产业专家顾问团,邀请山东寿光专家在赣州挂职,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巡回指导。建设“两中心一基地”,组建赣南科学院蔬菜团队、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赣州分中心等本土蔬菜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政府购买服务,聘请268名技术员蹲点一线指导,在赣州农业学校定向培养118名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年线上线下培训菜农、乡镇农技员、种植能手5万多人次。

1.3 引进培育菜农举措

推广宁都“七统一分”模式、信丰“三五”工作法、动员发展以职业菜农为主的种植主体6 446户,累计培育发展职业菜农1.33万户,带动务工就业10万余人。出台《赣州市引进培育职业菜农的若干措施》,招引市外家庭型职业菜农,已引进市外职业菜农589名深入镇村一线开展蔬菜生产,并辐射带动周边菜农从事蔬菜生产。

1.4 市场销售有渠道

“赣南蔬菜”入围2021年央视广告宣传,新闻联播、江西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了赣州蔬菜产业的发展。2019年以来全市分5个批次共26个基地成功申报并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实际种植面积533.33 hm2。宁都、信丰等地专门成立销售队伍,分片对接长沙、南昌、武汉等周边城市蔬菜大市场,建立了800 km销售网络,吸纳320名大小客商长期在本地收购蔬菜,保障了辣椒、黄瓜等的销售。

2 当前赣州市蔬菜田头冷库发展情况

2.1 发展现状

近年来赣州市对田头冷库按200元/m3的标准进行奖补,目前赣州市19个县(市、区)共有123个冷链物流建设主体,有气调库130个,容积2 000 m3;冷藏库325个,容积133 023 m3;冷冻库53个,容积4 595 m3,用地性质主要是设施农用地和农业用地。

2.2 市场缺口

实际上蔬菜生产基地每20 hm2需配备1个实用型田间冷库,占地面积50 m2(高3 m,150 m3)。冷库平均建造成本为1 000元/m2,每个需投资5万元。全市规划设施蔬菜生产基地4万hm2,共需建设实用型田间冷库2 000个,冷库建设资金为1亿元。

2.3 冷库使用情况

目前宁都、瑞金等赣州北部县市的越冬辣椒主产区,茄果类、豆类、瓜果类蔬菜一般4月底开始使用冷库,冷库使用率为40%左右,主要销售距离500 km以上的目标市场。南康、上犹、崇义、赣县等中部县市,冷库使用率低于20%,蔬菜主要销往县城和中心城区。龙南、全南、寻乌等南部县产区基本上3~11月使用冷库,尤其是叶菜类、茄果类品种,冷库使用率在80%以上。此外,赣州地区蔬菜基地采用真空预冷设备一般需预冷20 min,自然冷却设备叶菜类一般需预冷2~3 h,茄果类蔬菜一般需预冷4~6 h。

3 建设蔬菜田头冷库的必要性

目前赣州主要生产的茄果类(辣椒)、瓜果类(丝瓜、黄瓜)、叶菜类等蔬菜已畅销省内市场和长沙、武汉等周边市场,热销广州、东莞、深圳等湾区市场,部分产品实现了“南菜北运”,卖到了重庆、新疆市场。截至2021年底,全市现存50亩(3.33 hm2)以上规模设施蔬菜基地1 232个,建成田头冷库325座,田头冷库覆盖率仅26.38%。鲜活农产品对冷链运输设施要求较高,赣州市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基础薄弱、起步较晚,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不足,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意义重大、迫在眉睫。加快推进蔬菜基地田头冷库建设,有利于夯实农业物质基础装备,破解冷链物流体系“最先一公里”难题,为赣南地区越夏瓜类和秋延叶菜类种植生产销售提供可能。通过田头冷库采后预冷,能有效去除蔬菜田间热和呼吸热,减少水分蒸发造成的蔬菜脱水、萎蔫的发生,能有效将货架期延长3~5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进一步提高赣州市蔬菜产业竞争力和市场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

4 蔬菜田头冷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冷库建设不标准

有些基地在冷库建设过程中,未能合理考虑土地性质,在永久基本农田上建设;有的基地则远离蔬菜生产区,在城区建设蔬菜冷库,增加了采收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有些冷库建设在库容设置上未能充分考虑周边种植规模,存在使用率低或不够用的情况。

4.2 冷库发展不均衡

5个蔬菜重点县共发展冷库82个,容积2.83万m3,其中仅于都县就有24个规模蔬菜基地建设有田头冷库,容积9 183 m3;而非重点县中寻乌县仅建有1个田头冷库,容积80 m3。

4.3 冷库闲置和损毁

赣州以越冬长茬辣椒种植生产为主,西葫芦、丝瓜、茄子等均在距离500 km内就近销售,尚未形成就地预冷管理习惯,一般基地采收分级后直接装车发往销售地。而且赣南地区夏季棚内温度较高,多数种植经营主体还不具备越夏高温蔬菜种植技术,多数基地仍选择闷棚或休棚,避开越夏茬口。不少基地在完成田头冷库建设后,未能对冷库的使用方法进行系统培训;部分冷库长期使用出现问题后,科学有效的保养管护跟进不力,造成冷库出现故障,使得部分冷库无法正常使用。

5 蔬菜田头冷库建设建议

5.1 规范建设标准

冷库建设综合考虑工程特点、工期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经济适用的施工方法。冷库主体结构由库体、库门、制冷压缩机、冷风机、自控元件、电控系统六大部分组成[3]。库体保温材料一般采用聚氨酯,外覆镀塑彩色钢板、不锈钢板、铝合金板等。库板应当具备自动贴膜、灌注、轧筋、成型的特点,以保证保温效果,降低运行成本。冷风机采用吊顶式冷风机,起到保温、通风、排除浊气的作用[4],安装时要保持水平,不得将凝结水水盘排水口抬高,水盘需进行排水试验[5]。冷库保温材料既要求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又要求有较好的阻燃抗压性能。冷库隔热材料可选择加工成固定形状及规格的板块,也可用聚氨酯喷涂发泡喷到待建冷库混凝土仓库中,定型后既防潮又隔热[6]。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材料,制成包括防潮层和隔热层的冷库构件要做到现场组装,起到施工方便、快速,且可移动的效果[7]。冷库大小要根据常年贮藏农产品的最高量来设计,一般是以贮藏产品堆放所必需占据的体积,加上行间过道,与墙壁、天花板之间的空间等计算。容积确定后,合理设计冷库的长度与高度,兼顾必要的附属建筑和设施,如工作间、包装整理间、工具库和装卸台等。

5.2 科学选址布局

冷库一般建于蔬菜种植较集中的地块,应尽量靠近公路,并考虑商品合理流向,选择在货源调入和商品调出交通运输比较方便的城镇附近。库址选择应根据节约用地和不占良田的原则,因地制宜,尽可能利用瘠地、荒地、山地、坡地,不应片面强调平坦、方整。冷库以建在没有阳光照射和热风频繁的阴凉处为佳,小型冷库最好建造在室内。四周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地下水位要低,底下最好有隔层,且保持通风良好。按照每20 hm2种植基地配备1个实用型田间冷库(高3 m,150 m3)的规格建设,集中连片镇村可根据种植面积合理布局。

5.3 合理使用与管护

加强科学指导,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冷链建设规模和使用比例,科学培训冷库使用方法。针对季节性冷库使用,要注意定期检修,确保能有效使用。冷库建设完毕投产使用后,为确保设备长期正常使用,要做好日常维修,定期检修和大修理。当冷库损坏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和人身安全时,必须进行大修理。科学选择种植品种,合理安排种植茬口,错开上市高峰期,坚持适度规模生产,分批采收和预冷,提升冷库使用率,实现产品优质高价。应对突发极端天气,科学管理,适时采收,合理入库储藏保鲜,待市场稳定后实现高价销售,有效降低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

蔬菜在冷库中预冷

猜你喜欢

田头预冷冷库
冷库上“云端” 共享促共富
基于ANSYS的LNG接收站典型管道预冷分析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浅谈果蔬的几种预冷方式
四十余家肉类企业被暂停进口
田头菇属的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与设施问答》摘编
创新政策如何“防漏”——有的政策遭遇漏斗,水到田头干
善良不会被辜负
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