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拉波夫与他的中国情缘

2022-08-05

名家名作 2022年9期
关键词:阿拉音乐学院作曲家

刘 兆

一、生平简介

鲍里斯·亚历山大洛维奇·阿拉波夫(1905 年9 月12 日—1992 年1 月27 日,以下简称“阿拉波夫”),苏联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05 年9 月12 日(俄历同年8 月30 日),阿拉波夫出生于俄罗斯的首都圣彼得堡市一个旧贵族家庭,其外祖父是俄罗斯著名建筑师伊万·梅尔茨(Ivan Merz,1834—1876)。阿拉波夫自幼跟随母亲学习音乐,9 岁开始学习钢琴演奏,10 岁时就开始尝试作曲,展现出了卓越的音乐才华。1921 年,16 岁的阿拉波夫开始跟随苏联传奇女钢琴家玛丽亚·尤金娜(1899—1970)继续学习钢琴,但由于手部意外受伤,被迫放弃钢琴,转学作曲。1923 年,他进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的作曲系。从音乐学院毕业后,阿拉波夫先后在莫斯科中央音乐学校和国家艺术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音乐理论教学工作。1930年,他回到母校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十年后(1940年)晋升为教授,1951 年至1974 年间兼任配器法教研室主任,1974 年至1992 年开始担任作曲系主任。

在创作方面,阿拉波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总体上看,他的创作体裁偏向大型管弦乐作品,主要包括7首交响曲,1 首交响诗,2 首管弦乐组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乐队协奏曲各1 首,大提琴和乐队作品1 首,3 部歌剧和1 部芭蕾舞剧,3 首声乐和管弦乐队作品,7 部电影配乐以及20 余首奏鸣曲和室内乐作品。

从创作风格来看,阿拉波夫继承了苏俄作曲家的优秀传统,作曲旋律生动、配器色彩丰富。此外,他还特别强调民族风格的重要性,善于利用各种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新,他积极研究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和朝鲜的音乐风格,并将其融入自身的创作。阿拉波夫的作品在苏联和国外广泛演出,其中许多作品被灌录成唱片。

在教学领域,阿拉波夫的成果同样丰硕,他的学生包括鲍里斯·阿基曼德里托夫(Boris Archimandritov)、根纳季·班希科夫(Gennady Banshchikov)、列昂尼德·德西亚尼科夫(Leonid Desyatnikov)、亚历山大·纳奈尔(Alexander Knaifel)等一大批优秀的作曲家,其中以被誉为“俄罗斯音乐领袖”的谢尔盖·斯洛尼姆斯基(Sergei Slonimsky)最为著名。

除了在音乐学院工作外,阿拉波夫还在苏联作曲家协会担任理事及在列宁格勒作曲家协会歌剧部担任主席。1944年阿拉波夫因创作乌兹别克斯坦音乐风格的歌剧《霍加·纳斯尔丁》获得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称号;1953 年获得劳动红旗勋章;1957 年获得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称号;1976 年获得苏联艺术家最高荣誉“人民艺术家”称号;1986 年获得列宁勋章。

二、在中国的工作经历

1950 年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关于苏联专家在中国工作的条件之协定》。此后一直到1960 年,教育系统先后聘请苏联专家861 人,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其中音乐领域的专家有31 人,包括担任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的阿拉波夫。

1955 年4 月阿拉波夫作为苏方专家组组长应邀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并兼任院长顾问。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阿拉波夫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为作曲系授课

在中国期间阿拉波夫为作曲系讲授了多门专业课程,在课程中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和渊博的学识。音乐作品分析是阿拉波夫首先重点开设的一门课程,因为当时我国音乐学院中还没有开设作品分析课程,基础几乎为零。阿拉波夫根据苏联《音乐院理论作曲系音乐作品分析》课的教学大纲,系统讲解了各种曲式及各种体裁的套曲,并组织学生分析、研讨了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极大开阔了学员的音乐视野。特别是对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需要强调的是,阿拉波夫的作品分析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分析作品的公式,而是将作品表现的内容、音乐形象和风格历史的发展都纳入讲授的范围内。这门课程的讲义经过整理并经专家本人修改,已于1959 年以《音乐作品分析》的名称由音乐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广泛流传、影响深远的教科书。

作品分析课结束后,阿拉波夫又开设了配器法课程,他本人当时正担任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作曲系配器教研室主任,对配器课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门课程中,他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第一次课开始,阿拉波夫就陆续挑选舒曼、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作品作为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编配,每次课程最后留出时间进行评阅。当学生的作业未达到预期效果时,他还亲自编配作品,进行示范。经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的配器水平大为提升。

阿拉波夫的授课对我国的作曲专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建国后第一批中青年作曲家和音乐学院的骨干教师均受益于此,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整体师资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加强。陈培勋、苏夏、黄虎威、赵宋光、刘炽等均是专家班走出的著名音乐家,专家班还培养出许多音乐教育家,包括前星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施咏康,沈阳音乐学院著名音乐教育家霍存慧(作曲家秦咏诚、谷建芬的老师),中国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张箔青(施光南的启蒙老师)。另外,辛沪光的毕业音乐作品,著名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也是在阿拉波夫的指导下完成的。

(二)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学科改革

在北京工作期间,阿拉波夫除了传授作曲专业知识,同时受文教总顾问马里采夫的委派,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顾问,对学院各项工作负有全面指导的责任。1955年时的中央音乐学院仅成立不到六年时间,学校的各项工作还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围绕教育部门领导提出的“教育正规化”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的要求,以教学为中心的改革提上学院的日程,摆在学院面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兴办这所新型的音乐学院,如何建立一所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不同以往的正规化的音乐学院。如何建设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方面采用何种教学理念、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设置哪些课程、修订哪些教材,在当时都成了中央音乐学院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阿拉波夫参照苏联音乐发展的经验,为中国音乐教育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他在1955 年的“北京作曲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较为完善地总结了他的一系列建议,这篇讲话被完整记录并在当年的《人民音乐》期刊第六期上全文刊登。

(三)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建言献策

歌剧是阿拉波夫非常喜爱的体裁之一,他本人曾创作过三部歌剧,在苏联时还担任列宁格勒作曲家协会歌剧部的主席,他的妻子音乐学家多托洛娃也被中央音乐学院聘请为作曲系毕业班讲授过歌剧课程。在“北京作曲家座谈会”上,阿拉波夫曾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发表过讲话,他认为在民族歌剧的创作中,应力求创造和发展宣叙调,创造人物的音乐特写,即“主导主题”。他指出很多民族歌剧中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之间的区别非常明显,咏叹调采用了抒情性的音乐旋律,而宣叙调则是传统意大利式的。他主张要将咏叹调与宣叙调的风格和民族音乐有机联系起来,力求所采用的民间曲调在风格上、音调上获得统一。

阿拉波夫还特别提到过京剧,他说:“我看了三次中国的京戏,一次比一次更加喜欢。虽然这音乐里没有和声,但是音乐在戏剧的剧情发展中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指出京剧能在民间流传得如此广泛和深远,一定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创作现代歌剧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如何运用这些古代文化遗产服务于新歌剧的创作。

三、与中国相关的音乐创作

(一)《中国民歌主题小曲六首》

《中国民歌主题小曲六首》是1955 年阿拉波夫在青岛休假期间完成的一部带有中国民歌风格的钢琴作品,他将这部作品献给中国作曲家,鼓励他们努力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乐谱分别于1956年和1958年在中苏两国出版。六首钢琴小曲的曲名、民歌来源与曲式形式分别是:

《中国民歌主题小曲六首》在创作上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1)所有音乐素材均来自中国民歌,所选民歌涉及中国不同地区的风格,大多采用了原民歌的整体形式,其和声和旋律也是按照中国民歌调式改编的;(2)在作品中并没有直接采用原民歌的歌名,而是根据民歌旋律的音乐风格和内涵对曲目进行了重新命名;(3)除第一首小曲采用复合结构外,其他都是以小型曲式结构为主,在原民歌的结构基础上进行了编创。

从整体上看,虽然乐曲的名称叫作六首钢琴小品,实际上从这六首小曲彼此间速度、性格、地位的不同上可以看出来,它们更接近组曲。这六首小曲各有特点,在艺术表现上,它们彼此互为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单独拿出来演奏,也可以连在一起演奏。

阿拉波夫的《中国民歌主题小曲六首》体现了作曲家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研究与热爱,在20 世纪50 年代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创作起到了极强的示范作用。

(二)交响诗《自由的中国》

交响诗《自由的中国》是阿拉波夫为庆祝我国建国十周年创作的作品,完成于1959 年国庆前,1959 至1960年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进行了公开演出。

《自由的中国》是一部四乐章连续演奏的交响诗,作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在作品中大量引用了我国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革命歌曲的旋律作为素材,在配器中使用了我国的民族打击乐器木鱼、板子、钹等。

这部作品的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结构紧凑,具有欢快的主题和充满乐观情绪的抒情性副主题,充分表现了建国十周年欢庆的场景,歌颂了我国人民愉快的生活。在发展部中除了发展呈示部的主题,还加入了全新的主题,该主题的旋律来自陕西民歌《三十里铺》。

第二乐章是具有描绘性质的慢板,作曲家将其命名为“山间”,在曲调上借鉴了陕北民歌《兰花花》,旋律带有悲伤的色彩,不禁让人联想起解放前艰苦的岁月。第三乐章“龙狮舞”由打击乐器引出,具有鲜明的中国锣鼓风格,生动表现了民间舞狮的场面。之后乐队奏出“龙舞”的主题,曲调完整,引用了云南白族的唢呐音乐“耍龙调”,整个乐章色彩鲜明且极富表现力。最后终曲乐章的标题是“战斗”,这个乐章首先短暂展示了一段战斗的场面,在音乐不断的发展中《歌唱祖国》和《义勇军进行曲》的音调逐渐加强,由此引出最后的尾声。尾声以《东方红》为主体,用复调手法糅合第一乐章的欢快主题与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辉煌而壮丽地结束全曲。

四、结语

阿拉波夫是一位与中国有着密切渊源的苏联作曲家。他的创作思想和教学理念代表了当时苏联音乐的主流意识,对我国建国初期的音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他也是一位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的音乐家,从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爱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友谊,期待有更多的中国音乐家去学习和演绎他的作品。

猜你喜欢

阿拉音乐学院作曲家
哈尔滨音乐学院“学术期刊”创刊暨《北方音乐》改版启事
Reflec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长大可当作曲家
阿拉更爱雪中人
找阿拉
三个哥哥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浙江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
猫咪成长史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