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8-04焦丽艳刘小娟王小英钱华牛美丽李志锋苗国英李小静

河北医药 2022年14期
关键词:胜任岗位管理工作

焦丽艳 刘小娟 王小英 钱华 牛美丽 李志锋 苗国英 李小静

由于国内新冠疫情的出现,医院感染管理再次成为医院管理关注的重点[1]。目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且有可能较长时期存在,新冠肺炎在我国传播和扩散的风险也将持续存在,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推动了疫情防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岗位胜任力是衡量员工是否能胜利本岗位工作,并且能在岗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产生优秀的知识、技能或者积极影响的综合素质的体现[3]。医院感染管理处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业务部门,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具有管理职能及业务职能的双重身份,是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发展的执行者,其岗位胜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并且高效执行,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本研究通过现状调查旨在了解河北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岗位胜任力现状,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选拔及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依托各地市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进行问卷调查,便利抽取136所医疗机构,其中三级医院20所,二级医院45所,一级医院71所。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②知情同意者。

1.2.2 排除标准:借调人员、兼职人员、不在岗者。

1.3 调查方法 通过手机进行问卷星形式发放、填写、回收。共计发放441份问卷,去除填写错误、漏填的失效问卷18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率为95.92%。总体问卷调查数量满足问卷条目数5~10倍的要求。

1.4 调查工具

1.4.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医院等级、性别、年龄、职称等。

1.4.2 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自评量表:采用《感控人员岗位胜任力自评量表》[4]进行评定,该量表由陈慧斯[4]编制,包括4个维度,分别为感控基本技能、组织协作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个人特征品质,共计47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s 七级评分法按照1~7分计算,总分为 12 ~ 82 分,分数与岗位胜任力呈正相关,分数越高,表示自评胜任力越强。该问卷4 个核心维度的 Cronbach’α 系数分别为 0.968,0.979,0.963,0.965,总Cronbach’α系数分0.989。

2 结果

2.1 岗位胜任力自评结果 为减少各维度得分存在统计差异,对各维度的分值进行标准化(标准化得分=维度总分/ 条目数)。岗位胜任力总得分(58.23±10.32)分;感控基本技能得分(4.51±1.11)分;组织协作能力得分(5.25±1.22)分;专业发展能力得分(4.60±1.35)分;个人特征品质得分(5.80±1.25)分。见表1。

表1 感控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 n=43,分,

2.2 岗位胜任力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医院等级、学历、职称、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感控工作年限、培训次数、医院重视程度等方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专业等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感控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单因素分析 分,

2.3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结果有差异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各个变量进行赋值, 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学历、职称、感控工作年限、培训次数、医院重视程度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影响因素(R2=0.264,调整 R2=0.232,F=5.658,P=0.018)。见表3、4。

表3 变量赋值

表4 感控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河北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为(58.23±10.32),处于中等水平,表示河北省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基本能胜任感控工作,但整体水平低于安徽省得分[5],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其中感控基本技能及专业发展能力整体及各条目得分较低,说明我省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感控基本技能及专业发展能力为薄弱环节,为今后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相关国家规范[6]目前对医疗机构提出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停留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每200~250张床位需要配备一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7,8]。由于新冠疫情的发生,疫情防控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控人员配备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非定点医院原则上按照每 150~200 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 1 名专职感控人员,100 张以下实际使用病床配备2 名专职感控人员。从调查的医院了解到二级以上医院能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室,但多数医院未能按照要求足额配置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部分一级医院未能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仍需要采取措施督促各医疗机构落实政策要求,与欧阳倩等[9]研究结果一致。从调查结果上看,工作年限在0~3年内的专职人员占40%以上,可能与新冠疫情暴发,为满足人数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处人员增设,新调入人员增加有关,说明部分医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的人才梯队建设不完善,由于从事医院感人管理时间较短,工作经验有待提高,并且需要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的系统培训。相关文件要求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人员结构应为护理人员∶医生∶其他人员比例应维持在3∶4∶3[7],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专业背景多为护理人员,占比>80%,专业结构较单一,其他专业人员配比不足,且从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学历较低,研究生学历占比仅为5.67%,对感控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综上可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稳定的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医疗机构如何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提供健全的职业发展规划及晋升机制,优化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专业结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入职门槛,吸引多学科人才进入队伍,减少专职人员的流失,是今后需要把握的重点。

医院感染管理事业的发展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能力密切相关,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除需要掌握医院感染管理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协作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以及优秀的个人品质,需要全方面的培养[8]。研究结果显示,医院等级对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有一定的影响,医院等级越高,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越高,三级医院专职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明显高于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可能与三级医院能为感染专职人员搭建学术交流、进修学习的机会较多,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专职人员的岗位聘任条件较高,三级医院接受省市等上级检查机会较多,能够迅速地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能力水平等因素有关。此外,在三级医院等级评审中,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加深了其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理解与认识。

但王平等[5]研究得出,医院等级不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本研究结果不同,可能与参与调查地区及人员差异有关。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年限、职称与其岗位胜任力成正相关,高年资、高职称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更高,医院感染管理的范围较广,其内容涉及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日常工作需要加强与医务、护理、检验、设备、后勤、药学等部门的合作,同时对医院感染感染专职人员掌握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要求[9],因此高年资、高职称的专职人员在工作中能够积累的更多的经验及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必须始终保持学习才能掌握感控发展要求及趋势,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与岗位胜任力成正相关,参与培训的次数越多,岗位胜任力越高,从调查结果中看到未参加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培训的人员占比12.29%,说明我省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以及需要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线上、线下培训机会,并且需要各级医疗机构高度重视及积极配合。新冠肺炎的发生暴露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是医院感染知识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的实施者,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学习能力十分重要[10]。此外,建议我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资格认证,对医院感染专职人员进行统一考核上岗,使各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接受系统专业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专职人员专业技能。

在新冠疫情常态化情况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出台了一些列文件发展感控事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与发展离不开医院领导的支持,本研究结果指出,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越重视,支持力度越大,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越高。相关研究指出专职人员职业倦怠感与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疫情的关系[11]。因此,医疗机构应当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中,给予政策支持,引进人才,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及发展平台,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12]。

综上所述,河北省感控专职人员岗位胜任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并且全面提升感控专职人员的各方面综合能力,医疗机构应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地位,合理配置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人员结构,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专职人员提供进修学习提高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培养,不断提升其岗位胜任力。

猜你喜欢

胜任岗位管理工作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能源企业人才资源胜任管理研究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