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内涵特征、指标测度与提升路径

2022-08-04王瑞峰孔凡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组态调控维度

王瑞峰,李 爽,孔凡娜

(1.青岛黄海学院国际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427;2.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06;3.东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 150006)

粮食安全问题历来都是我国治国安邦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一再重申将解决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并指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稳步提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前提。粮食主产区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粮食大省、经济弱省、财政穷省”的尴尬困境也使得粮食主产区成为制约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瓶颈。因此,如何客观地把握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所面临的形势,创新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思路,进而提升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就成为了国家粮食安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与本文相关的文献大体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的共性在于均关注粮食供需情况,区别则主要在于国外学者更关注粮食安全保障的结构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影响[1-2],而国内学者则更多关注粮食安全保障各环节的影响因素[3-6]。第二类,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研究的最主要区别在于评估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不同。国外学者多使用国际粮食安全评估模型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7-8];而国内学者多是从不同角度,修订或拓展粮食安全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估研究[9-12]。第三类,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国外学者多是基于特定视角提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策略[13];而国内学者的研究则多以全面的粮食安全观为基础提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策略[14-18]。

基于上述分析发现,尽管已有文献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研究的理论发展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不难发现随着粮食安全内涵的动态演变,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粮食安全的范畴变动较为明显,造成众多已有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国内相关学者基于新的视角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更多的是基于宏观维度的理论阐释,欠缺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系统全面的考察:其一,现有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即多是以粮食安全保障为目标或背景开展相关研究,欠缺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及路径选择纳入同一体系进行系统全面考察的研究;其二,现有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经验研究多是考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变动趋势,因未综合考察不同维度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交互影响途径与效果,所以未能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提出有针对性且有可操作性的适宜路径解决方案。鉴于此,本文拟在对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内涵特征充分界定的基础上,系统构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测度指标体系,进而以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各维度相互协调为导向,探究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1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内涵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20字方针构成了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核心内容。可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概念,是以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为核心的一种综合能力,应该包含“以我为主”的能力、“立足国内”的能力、“确保产能”的能力以及“适度进口”的能力5个方面。

(1)要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立足点,提高基础保障能力

“以我为主”要求我们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立足点放到国内,主要靠国内基础资源来保障粮食安全。尽管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但是人口数量同样众多,受耕地、淡水等自然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粮食出现缺口也是客观事实,但是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必须立足依靠国内解决的基础上,绝不能靠买粮来过日子。因此,如何优化国内现有基础资源,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能力就成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立足点。

(2)要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着眼点,提高市场调控能力

随着国际国内粮食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今后粮食宏观调控的任务更加艰巨。粮食部门如何积极应对形势变化,不断提高粮食宏观调控和监管能力就成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尽管国内粮食市场受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但国内粮食市场稳定的核心始终要坚持“立足国内”,一是坚持抓好粮食收购工作,切实保护种粮农民收益;二是保障粮食市场供需量,稳定粮食市场。立足国内粮食市场,努力提升自身粮食市场调控能力,以保障国内粮食安全免受或减轻国际市场不利因素的影响。

(3)要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着力点,提高生产供给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要保障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要想“确保产能”就必须确保有较高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资源约束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但提升了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夯实了生产根基,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绿色高效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国家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就成为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着力点。

(4)要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平衡点,提高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的能力

“适度进口”是国家粮食余缺调剂的需要,也是粮食市场自由化的需要。“适度进口”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粮食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能够满足国内粮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造成的玉米、大豆等供给的短缺。因此,用好“适度进口”这一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提升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拓展国际粮食市场,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和国际资源,对于促进国内粮食行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5)要把握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关键点,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能力

在资源约束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粮食安全保障最终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只有依靠科技的进步,才能保障我国粮食产能的持续稳步提升。因此,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着力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成为持续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点。

2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选取

为方便处理,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初选指标,具体思路如下:运用系统思维,以评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为目的,从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构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以我为主——基础保障能力维度

近年来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淡水资源较为充足、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而且政府无论从政策还是资金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撑,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借鉴《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王瑞峰[19]、蒋和平等[20]研究成果,选取耕地面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耕地灌溉面积以及农用化肥使用量等作为基础保障能力维度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衡量指标。

(2)立足国内——市场调控能力维度

近年来粮食调销量逐年增加,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为保障农民收益,粮食收购价不断提高、粮食售价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粮食市场的稳定,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提升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在保障粮食流通量稳步增长的同时,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稳定,解决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就成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需要重点关注度的问题。本文借鉴王瑞峰[19]、刘超等[21]研究成果,选择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收购量以及粮食调销量等作为市场调控能力维度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衡量指标。

(3)确保产能——生产供给能力维度

近年来粮食产量连年递增,粮食播种面积也稳中有升,体现出粮食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但地缘劣势以及粮食消费结构的变化都对粮食生产供给提出了挑战,而且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现实,使得其粮食生产加工能力难以满足需求。因此,为提升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必须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同时,充分考虑粮食生产消费结构、粮油企业加工能力等因素。本文借鉴《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刘海龙等[22]研究成果,选择粮食产量、粮油加工企业数量和粮油加工企业总产值等作为生产供给能力维度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衡量指标。

(4)适度进口——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维度

近年来粮食对外贸易为缓解粮食供需结构性不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借助农业“走出去”战略,粮食企业积极接轨世界粮食市场,努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对缓解粮食大量进口,尤其是对缓解大豆进口对国内粮食产业所带来的压力,起到了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本文借鉴顾国达等[23]的研究成果,选取粮食对外贸易数量、境外农业直接投资、粮食FDI以及粮食国际竞争力等作为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维度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衡量指标。

(5)科技支撑——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维度

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但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科技转化率低以及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等现状严重制约了粮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力度提升粮食产业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支撑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借鉴刘超等[21]、姜明伦[24]、辛岭等[25]的研究成果,选取粮食产业机械化水平、粮食产业科技人数和粮食产业科技化水平等作为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维度的粮食生产保障能力衡量指标。

2.2 指标体系构建与检验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由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二级指标,由耕地面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以及耕地灌溉面积等20个三级明细指标构成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food security capacity

为确保构建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文通过对各指标数据可获得性、层次性及逻辑性3个方面进行逐步检验,以保证该指标体系能够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

一方面,为验证上述指标体系的数据可获得性,本文对表1中的三级指标进行分析并收集2009—2019年相关数据。其中,耕地面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耕地灌溉面积、农用化肥使用量、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粮食产量、粮食产值、粮食播种面积、小麦稻谷自给率、粮食对外贸易数量以及粮食产业机械化水平等指标数值均可以从《中国农业统计年鉴》获取;粮食收购量、粮食调销量、粮油加工企业数量以及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等指标数值均可从《中国粮食年鉴》获取;国际竞争力指标可以通过查询UN Comtrade数据库计算获得;粮食产业科技人数可以通过《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查询农业R&D人员折合当量得到;粮食产业科技化水平可以通过《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报告》查询农业科技贡献率获得。可见,上述指标体系的所有明细指标均有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来源,表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具备数据可获得性。

另一方面,为验证上述指标体系的层次性及逻辑性,本文借助层次分析法(AHP),选取11位农业经济管理领域对粮食安全保障熟悉程度较高的专家(1名教授、3名博士、7名硕士)对各指标使用1~5分标度法进行打分判断。进而运用AHP软件进行指标权重计算与验证。结果显示,CR=0.087<0.1,且RI=0.059<0.1,符合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条件。可见,本文构建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综上,本文所构建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备层次性、逻辑性以及指标可获取性,证明上述指标体系对于评估分析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言具有可行性,具备达到预期研究目的条件。

3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3.1 研究设计

3.1.1 方法选取

指标权重的确定关系到每个变量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大小,需要比较客观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熵值法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统计领域的客观赋权方法,不仅由其得出的指标权重值比主观赋权法更具有可信度和精确度,而且由其计算得出的信息熵值能够深刻反映指标的效用价值,进而确定权重。对于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言,影响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主要因素必定也是其中相对变化程度较大的因素。可见,熵值法无论从赋权的客观性角度还是思想的统一性角度,都非常适合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赋值。

3.1.2 数据标准化

为消除不同测度指标在数量级和量纲方面的不一致性,首先对各测度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选择采用min-max标准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处理公式如下:

第i年的第j个指标值所占比重:

3.1.3 计算指标信息熵

j项的指标信息熵计算方法:

3.1.4 计算信息熵冗余度

3.1.5 确定指标权重

3.1.6 合成综合安全指数

上式中,i表示第i年,j表示第j项;Xij表示指标原始值;X′ij表示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max与min分别表示最大值与最小值;m为年份数;n为指标数。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为测度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本文以黑龙江省为例,选取2009—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相关数据进行测度分析,各指标数据的来源及处理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指标来源及处理汇总Table 2 Index source and processing summary

另外,为便于进行熵值法处理,对获取的2009—2019年数据按照公式①进行标准处理。

3.3 权重计算

本文运用Spssau软件使用熵值法对黑龙江省2009—2019年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权重计算,得到熵值法计算权重结果汇总如表3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耕地面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农用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收购量、粮食调销量、粮食产量、粮油加工企业数量、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粮食出口数量、粮食进口量、境外农业直接投资、粮食FDI、国际竞争力、粮食产业机械化水平、粮食产业科技人数以及粮食产业科技化水平总共20项,它们的权重值分别是2.48%、3.31%、3.42%、7.09%、2.90%、7.60%、9.89%、5.75%、8.71%、2.24%、5.10%、3.15%、6.19%、3.45%、4.81%、3.51%、5.42%、3.62%、5.96%和4.38%,各项间的权重相对较为均匀,均在5%附近。

3.4 综合安全指数计算

基于表3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运用公式⑥计算得到2009—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综合安全指数如表4所示。

表3 熵值法计算权重结果汇总Table 3 Summary of weight calculation results by entropy method

由表4可以发现,2009—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综合安全指数由0.251 1提升到了0.567 7,增长了1.26倍。其中,基础保障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呈递增趋势,生产供给能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市场调控能力呈现先下降后提升的U型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09—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的市场调控能力稳定性较差,而且到2019年市场调控能力综合安全指数仅为0.092 7,不足2010年市场调控能力综合安全指数的一半,说明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的市场调控能力提升仍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如何在稳定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同时,大力提升黑龙江省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就成为了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一环。

表4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综合安全指数Table 4 Comprehensive security index of food security capacity

4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组态路径

通过对2009—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测度发现,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的指标权重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差异不大(最大权重31.90%,最小权重11.40%),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都会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对于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言,5个构成维度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影响趋势并不一致,尤其是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短板。因此,为找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的协同提升为导向,构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协调机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组态分析。

4.1 机制构建

基于本文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内涵界定,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可以从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且这5个维度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其中,基础保障能力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立足点,是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高度的决定因素;市场调控能力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着力点,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质量与效果的有力保障;生产供给能力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着眼点,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规模保障;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平衡点,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是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关键点,是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可持续性的关键一环。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路径的组态模型如图1所示。

4.2 必要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是运用QCA方法进行组态分析的前提。通过对所有单个变量进行必要性分析,从而可以检验各变量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影响的必要性。由于前文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已经对各指标的可获得性、层次性等进行了科学验证,每一项指标都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通过熵值法进行赋权之后也并未发现权重显著为0的指标。因此,可以判定本文选取的各指标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言均具有必要性。满足运用QCA方法进行组态分析的条件,可以对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路径构建组态模型进行分析。

4.3 组态分析

由于本文中各指标的数值均已经标准化,包括表4中各指标数据均在0~1的范围之内,符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的指标赋值要求。因此,本文运用fsQCA3.0软件,一致性与频数设置默认0.8和1,PRI一致性大于0.9,分别得到以粮食安全保障综合安全指数、基础保障能力安全指数、市场调控能力安全指数、生产供给能力安全指数、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安全指数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安全指数为输出变量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路径组态路径。

4.3.1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以粮食安全保障综合安全指数为输出变量,以基础保障能力安全指数、市场调控能力安全指数、生产供给能力安全指数、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安全指数、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安全指数为输入变量,得到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条件构型如表5所示:

由表5可见,在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的交互作用下,生成一条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组态路径,并且上述路径的一致性为1,大于0.8,模型解的覆盖度为1,一致性为0.392,表明上述路径已经构成了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的协调发展是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必由路径,仅仅侧重某一项或几项能力提升,而忽略其他能力提升往往会物极必反,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2009—2019年粮食安全保障综合安全指数波动性的原因。

表5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条件构型Table 5 Configuration of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food security capability

4.3.2 粮食安全保障的基础保障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以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安全指数为输出变量,以耕地面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农用化肥使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为输入变量,得到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提升条件构型如表6所示。

表6 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提升条件构型Table 6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the basic guarantee capacity of food security

由表6可见,在耕地面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农用化肥使用量以及有效灌溉面积的交互作用下,生成两条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提升组态路径。尽管上述路径的一致性、覆盖度等数值均不符合QCA方法的充分条件判定标准,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且H2的一致性最好,达到0.665,表明这是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得到的两条组态路径可以看出:①只要着力提升有效灌溉面积,就有可能提升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②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是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4.3.3 粮食安全保障的市场调控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以粮食安全市场调控能力安全指数为输出变量,以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收购量和粮食调销量为输入变量,得到粮食安全市场调控能力提升条件构型如表7所示。

表7 粮食安全市场调控能力提升条件构型Table 7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bility of food security market

由表7可见,在粮食零售价格指数、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粮食收购量和粮食调销量的交互作用下,生成3条粮食安全市场调控能力提升组态路径。尽管上述路径的一致性、覆盖度等数值均不符合QCA方法的充分条件判定标准,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且H3的一致性最好,达到0.634,表明这是粮食安全市场调控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得到的3条组态路径可以看出:①只要保证粮食收购量,就有可能提升粮食安全市场调节能力;②只要保证粮食调销量,就有可能提升粮食安全市场调节能力;③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和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的稳定,即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是粮食安全市场调节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

4.3.4 粮食安全保障的生产供给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以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安全指数为输出变量,以粮食产量、粮油加工企业数量和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输入变量,得到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提升条件构型如表8所示。

表8 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提升条件构型Table 8 Configuration of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upply capacity of food security production

由表8可见,在粮食产量、粮油加工企业数量和粮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交互作用下,生成3条粮食安全市场调控能力提升组态路径。尽管上述路径的一致性、覆盖度等数值均不符合QCA方法的充分条件判定标准,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且H3的一致性最好,达到0.926,表明这是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得到的3条组态路径可以看出:①只要保证粮食产量,就有可能提升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②只要保证粮油加工企业总产值,就有可能提升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③粮食产量、粮油加工企业数量和粮油加工企业总产值的全面提升,是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提升的最优途径。

4.3.5 粮食安全保障的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提升路径

以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安全指数为输出变量,以粮食出口数量、粮食进口数量、境外农业直接投资、粮食FDI和国际竞争力为输入变量,得到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提升条件构型如表9所示。

由表9可见,在粮食出口数量、粮食进口数量、境外农业直接投资、粮食FDI和国际竞争力的交互作用下,生成3条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提升组态路径。尽管上述路径的一致性、覆盖度等数值均不符合QCA方法的充分条件判定标准,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且H3的一致性最好,达到0.628,表明这是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得到的3条组态路径可以看出:①只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就有可能提升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的能力;②只要保证粮食进口数量和境外农业对外投资,就有可能提升利用国际市场资源的能力;③粮食进口数量和粮食FDI,是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表9 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提升条件构型Table 9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use resourc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4.3.6 粮食安全保障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提升路径

以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安全指数为输出变量,以粮食产业机械化水平、粮食产业科技人数、粮食产业科技化水平为输入变量,得到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提升条件构型如表10所示。

表10 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提升条件构型Table 10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由表10可见,在粮食产业机械化水平、粮食产业科技人数、粮食产业科技化水平的交互作用下,生成4条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提升组态路径。尽管上述路径的一致性、覆盖度等数值均不符合QCA方法的充分条件判定标准,但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且H3的一致性最好,达到0.791且覆盖度最高,表明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提升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得到的4条组态路径可以看出:①只要提升粮食产业机械化水平,就有可能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②只要增加粮食产业科技人数,就有可能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③只要提升粮食产业科技化水平,就有可能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

4.4 组态路径结果分析

通过构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组态模型分析发现:①对于粮食安全保障综合能力而言,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5个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均衡发展;②对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而言,耕地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的稳步提升是重中之重;③对粮食安全市场调控能力而言,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和粮食消费价格指数的稳定,即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是粮食安全市场调节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④对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而言,粮食产量、粮油加工企业数量和粮油加工企业总产值的全面提升,是粮食安全生产供给能力提升的最优途径;⑤对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而言,粮食进口数量和粮食FDI,是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⑥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而言,增加粮食产业科技人数,是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的有效路径。

5 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为理论基础,在厘清“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内涵的基础上,从粮食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构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2009—2019年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行评估,进而探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路径。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①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是一个多维度、综合性的概念,涵盖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且各维度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②构建了一个由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粮食产业现代化发展能力5个维度的二级指标,由耕地面积、农业财政资金、农业机械年末拥有量以及耕地灌溉面积等20个三级明细指标构成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③2009—2019年黑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总体安全指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以来近似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基础保障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呈现递增趋势,生产供给能力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而市场调控能力呈现先下降后提升的U型趋势。

④对于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言,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及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5个方面缺一不可,必须均衡发展。如何在稳定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同时,大力提升粮食市场调控能力是今后一个阶段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关键任务。

综合上述分析,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基础保障能力、市场调控能力、生产供给能力、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能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缺一不可,必须均衡全面发展。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引导,强化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制度保障;其次,要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长效机制,立足“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系统提升粮食安全保证能力;再次,要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协调机制,立足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优势”,弥补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证能力的“短板”,协调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最后,要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应急机制,夯实应急保障物质基础、优化应急加工能力布局、完善动态优化机制,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猜你喜欢

组态调控维度
浅谈力控ForceControl V7.2组态软件在自动化控制工程中的应用
楼市调控是否放松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DCS模拟组态技术研究
如何调控困意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组态软件技术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