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

2022-08-02石兴国韩永生

能源与环保 2022年7期
关键词:露天煤矿倾角断层

石兴国,韩永生,赵 斌

(乌海市万企景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乌海 016000)

我国目前露天煤矿数量在增多,煤矿也在扩大产能,这样就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在呼伦贝尔等一些露天煤矿,结构多为软岩边坡;这种容易滑坡,一旦发生后果很严重。如:在2010年发生的事故中,2号露天煤矿就是软岩边坡,在救援过程中又发生了二次滑坡,由第1次的滑坡由8 100 m3增加至9 400 m3,滑坡发生后压煤300多万t,无法进行回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在我国露天矿滑坡事故中,断层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诱发因素,在顺倾层和断层等因素下,会存在很多矿山事故,在现有课题研究中,顺倾层边坡的稳定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且比较复杂。在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因断层因素带来的事故较多,而在顺倾弱层和断层共同作用下,就会发生滑坡事故,滑坡事故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在现有研究中,对于顺倾弱层和断层间的分析缺少较深的研究,对于现存在的问题,以万企景华煤业公司管理的露天煤矿东帮顺倾层状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分析及调研情况,在实际工程基础上建立模型,并通过分析软件,对断层形态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为在实际中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选取的露天矿东帮边坡,帮坡角度20°,高度200 m,构成结构(自下而上)为侏罗系、第四系,其中最下层侏罗系地层岩,成分为煤、泥岩、细砂岩等,含有丰富的煤地层。最上层为第四系,主要成分是砂岩和砂土和半胶结状。对研究的地质进行深入勘测后,在边坡和东帮边坡坡体内部有4条顺倾弱层,倾角12°,成分主要为炭质泥和泥岩,有绝佳的持水和吸水性,可以对其进行软化。同时东帮边坡坡体内还有正断层,与边坡坡面斜交;倾角40°~70°,平均50°,断层与边坡走向有25°~40°的夹角,平均角度30°,落差200 m,长度约5 000 m。研究对象地质情况如图1所示,具体物理学指标见表1。

图1 研究对象地质情况Fig.1 Geological condition map of study subjects

由表1得出,选取的露天煤矿属于顺倾层状边坡,同时还是斜交断层,要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需要对顺倾弱层和受断层进行研究。因此,滑移模式非单一性。如边坡稳定性在顺倾弱层和受断层一起作用时,边坡滑移会因为弱层—断层—圆弧的3种作用遭受到破坏;当边坡稳定性在顺弱层时,滑移模式弱层—剪切圆弧2种作用情况遭受破坏。

表1 工程指标Tab.1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 数值模型建立

利用数值软件FLAC对上述工程模型进行初步构建,采用对研究对象的稳定性和滑移模式进行建模,选用显式Lag算法和离散混合算法。根据实际研究对象,对其建立等比模型,模型高360 m、宽(倾向)1 400 m、长(走向)1 400 m,建立的模型如图2所示。对顺倾角层状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断层走向及倾角进行分析,以断层为轴,边坡走向和断层走向为交角,在改变断层倾角时,建立50°~85°的倾角,倾角间断为5°,在这8种倾角下建立数据模型;在固定好断层倾角后,建立模型交线,以断层走向为轴,建立30°~80°的倾角,倾角间隔10°,在这6种倾角下建立数据模型。以模型为边界,在模型的轴向进行约束,确保在轴向不发生移动,模型的底部作为界面,对其进行固定,确保底界面的垂直和水平位移为0,在模型的坡面和顶部不进行约束,研究模型在坡面和顶部的自由滑体情况。

图2 地质模型Fig.2 Geological model

3 结果分析

采用多探测技术,对以上8种工况和6种工况进行分析,对其稳定性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模型的轴向方向间隔一定距离(200 m)进行切割,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断层的真实情况,对其稳定性的分析能够更加真实准确。在50°~85°倾角8种工况下的断层位移分析如图3所示。

图3 在 50°~85°倾角8种工况下的断层位移Fig.3 Fault displacement analysis under 8 inclination of 50°~85°

由图3可知,得出在断层倾角50°~65°时,破坏模式为弱层—断层—剪切圆弧3种,而当断层角在65°以上时,破坏模式为弱层—剪切圆弧,这种模式下对于边坡的稳定性不利。对于边坡稳定系数与断层倾角之间的关系,在断层倾角为50°时,边坡稳定系数为1.19;在断层倾角为55°时,边坡稳定系数为1.205;在断层倾角为60°时,边坡稳定系数为1.215;在断层倾角≥65°时,边坡稳定系数趋于平缓,约为1.22。由此可见,边坡稳定系数会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加,在断层倾角较小时,坡体内剪切力扩展导致,边坡不稳定;在当断层倾角增大到一定角度后,边坡稳定性系数会趋于稳定,这是在坡体内形成了剪切力圆弧滑面,边坡的稳定性不随断层倾角变化而改变。在 30°~80°倾角6种工况下的断层走向分析如图4所示。从图4可对交角的走向进行研究,对危险滑面和边坡的破坏情况的规律进行分析。当边坡和断层走向的交角在30°和60°之间时,破坏模式为弱层—断层—剪切圆弧破坏模式;当走向交角>60°时,边坡破坏模式为弱层—剪切圆弧,会对边坡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当走向交角为30°时,边坡稳定系数为1.19;当走向交角40°时,边坡稳定系数为1.21;当走向交角为50°时,边坡稳定系数约为1.212;当走向交角>60°时,边坡稳定系数约为1.215。由此可见,在走向交角在30°~60°时,随着交角的增大,边坡稳定性系数逐渐增大,这是边坡走向和断层导致走向区域内位移矢量变化较大,稳定性差,随着交角的增大,稳定性变好;当走向交角>60°时,由于边坡与走向相交的区域变小,边坡趋于稳定。

4 结语

对于露天煤矿的工程分析,得出滑移的面主要是顺倾层。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本文对断层及顺倾角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边坡的潜在滑移模式建立模型,对于断层的稳定性来说,当边坡交角在30°~60°时,边坡的稳定性较差,需要重点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当断层的倾角在50°~65°时,边坡的稳定性较差,需要重点关注,并采取防护措施;而当边坡的交角及断层的倾角较大时,边坡相对很稳定。由此得出,要做好边坡和弱层的治理,在交角和断层倾角较小的时候,对边坡的防护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图4 在 30°~80°倾角6种工况下的断层走向Fig.4 Fault direction at 6 inclination of 30°~80°

猜你喜欢

露天煤矿倾角断层
露天煤矿电气系统的事故隐患与安全措施
页岩断层滑移量计算模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黄土丘陵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熟化过程中团聚体碳氮演变特征
基于RF和连续小波变换的露天煤矿土壤锌含量高光谱遥感反演
如何跨越假分数的思维断层
嘛甸油田喇北西块一区断层修正研究
X油田断裂系统演化及低序级断层刻画研究
地球轴倾角的改斜归正
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匹配研究
系列长篇科幻故事,《月球少年》之八:地球轴倾角的改邪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