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肠癌位置接受腹腔镜下完整肠系膜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预后情况比较

2022-08-02张剑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肠癌结肠癌结肠

张剑

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粪便性状改变、腹部肿块等,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外科手术是治疗肠癌的重要手段。完整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是目前治疗肠癌的一种规范化手术理念,临床效果较好,且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风险,临床应用较为广泛[1,2]。腹腔镜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微创技术,相比于开腹术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3,4]。肠癌根据发病位置主要分为乙状结肠、横结肠和升结肠。目前,临床上CME 对于不同位置肠癌的应用效果差异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次研究考察不同肠癌位置接受腹腔镜下CME 的治疗效果与术后预后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7 月至2018 年10 月在杭州市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肠癌患者124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8 例、女性66 例;年龄43~78 岁,平均年龄(57.21±12.01)岁。纳入标准包括:①经病理诊断为肠癌患者;②年龄≥18 岁;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Ⅲ期患者;④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⑤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并剔除: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②合并肠梗阻患者;③临床基线数据不完整患者;④急诊患者;⑤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根据手术位置的不同分为乙状结肠癌组(44 例)、横结肠癌组(40 例)和升结肠癌组(40 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腹部手术史、ASA 分级及体重指数比较见表1。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检查和肠道准备,全麻后取改良截石位,根据肿瘤位置,应用常规五孔法置入腹腔镜,CO2气腹压力为12~14 mmHg,应用CME,术中严格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并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不同肠癌类型应用相对应的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组患者应用高位直肠前切除术或左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癌组患者应用扩大左半结肠、横结肠及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升结肠癌组患者应用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三组患者的术中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②记录三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三组患者术后1 个月内出现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和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④术后康复情况: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 年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采取门诊和电话随访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见表2由表2 可见,三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34、1.18、0.98,P均>0.05)。

表2 三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2.2 三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比较见表3

表3 三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d

由表3 可见,三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83、1.39、1.25,P均>0.05)。

2.3 三组患者术后1 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见表4

表4 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由表4 可见,三组患者术后1 个月内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19,P>0.05)。

2.4 三组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见表5

表5 三组患者术后3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例(%)

由表5 可见,三组患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26、1.32,P均>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外科手术治疗是临床上的主要手段[5]。CME 是德国医生Hohenberger 于2009 年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基础上提出,其理论基础已延伸至胚胎学层面,科学性较强。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于2011年提出结肠癌环周切缘的概念,对于CME意义重大。相比于传统肠癌手术,CME 能够显著提高肠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6,7]。主要优势在于:①CME采用锐性游离方式,可显著降低肿瘤细胞的转移率;②CME 采用中央血管结扎方式,避免肿瘤细胞远处转移;③CME 符合整块切除原则,能够深层次的将肿瘤侵犯层面游离;④CME 可大范围、深层度的清扫淋巴结,提高淋巴结阳性率[8]。腹腔镜下CME 在清扫淋巴结上针对不同的肿瘤位置有不同方法:针对乙状结肠肿瘤,于根部高位将肠系膜下血管结扎,清扫乙状结肠及左结肠血管附近的淋巴结;针对升结肠肿瘤,清扫结肠右支、回结肠及右结肠附近的淋巴结;针对横结肠肿瘤,清扫结肠中血管区域的淋巴结。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在治疗腹部手术上广泛应用,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粘连少、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升结肠癌、横结肠癌还是乙状结肠癌,给予腹腔镜下CME,三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CME 对于升结肠癌、横结肠癌和乙状结肠癌的临床术中效果均较好。同时,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在腹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和肠梗阻等并发症上,以及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提示腹腔镜下CME 治疗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癌和升结肠癌的安全性均较高。综上所述,腹腔镜下CME 治疗乙状结肠癌、横结肠癌和升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均较好,3 年生存率较高。但由于纳入样本量相对较少,且均为单中心样本,后续应加大样本量,纳入多中心样本,进一步研究论证。

猜你喜欢

肠癌结肠癌结肠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肠癌筛查的效果被高估了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