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杯水包含了什么

2022-08-02游宇明

中外文摘 2022年12期
关键词:名节刺史民心

□游宇明

一杯水能干什么?您或许想不到:历史上有一杯清水曾经被用来饯别。

隋朝的赵轨做过硖州刺史、寿州长史,他一生清正廉洁,不受污财,不治家产。做齐州别驾时,邻家的桑葚落到他的院子里,赵轨毫不犹豫派人送还。某年,朝廷征召他别任,离开齐州时,父老乡亲哭着送别他说:“大人像水一样清廉,我们不敢用酒浆污你清名,就敬持一杯水饯别大人吧!”赵轨含泪接受了这杯水,一口气喝下了它。

这一杯水,呈示的是清廉。官员走上某个岗位,当然得付出辛勤劳动,抓农业,你必须了解田土资源、耕种收获等等情况,出台得力措施,保证生产的持续;抓商业,你应该熟悉商品的流通,活跃交易,使百姓能够赚得应有的收入,国家获得足够的税收……但官员的付出是有报偿的,官员知足,只拿该拿的钱,不取非分、非法之财,便叫清廉;官员贪得无厌,鹭鸶腿上都想刮下三两精肉,便叫贪腐。

这一杯水,显示的是民心。简州刺史安重霸有点权就挖空心思索贿。他的治所附近有个姓邓的油商,家财巨万,安重霸天天叫他下棋,并且只能站着下,故意下得很慢,一天还落不了几十颗子,邓氏每天被折磨得疲惫不堪,在别人的指点下送了三锭金子才得以免除。“围棋献赂”的成语因此而来。安重霸能得到民心吗?这是不言而明的。

这一杯水,象征的是名节。一个人为官一任,当然是要为国分忧、为民造福。清代张伯行说过一句话:“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做官做到别人敬一杯酒都怕玷污你的人格,其清廉之名节,也就抵达让人无法不仰望的境界。

这一杯水,标志的是子孙的幸福。世间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后代,怎样去爱却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一个真正爱自己的子孙,就必须使他们明白:自己的双手永远比长辈的权力和遗产可靠。

世界是公平的,活在权力的幻觉和物质享受中的人,其名字随着职位的失去而黯然无光。活在百姓心头和在时间的长河里闪闪发亮,赵轨如此,明清的海瑞、张伯行和当代的焦裕禄同样如此。

猜你喜欢

名节刺史民心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金文书法作品
党心民心
党员干部要砥砺名节和操守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名节重于泰山
让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民心
晚明社会的文化心态:从万历怠政到文官集团的“名节”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