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教学中的重要性探析

2022-08-01侯少东

科技风 2022年17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游泳运动

侯少东

西安培华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5

游泳属于一项全身心运动,并且也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开展高校的游泳课程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开展高校的游泳课程教学也是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体现,但是想要开展高效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首先就需要发挥兴趣培训的优势和作用,尤其是在背景下更要创新兴趣培养的模式。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兴趣培养的作用和优势来提高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效率呢?这不仅是广大高校教师公共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即将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游泳课程开展的必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想要开展发挥新时代兴趣培养的优势和作用,提高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的效率需要教师对必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比如,下面几点就是兴趣培养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是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游泳属于体育运动项目,属于德智体美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游泳课程的教学效率也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此外,当今人们生活质量有所提升,但很多高校学生的锻炼意识不高,并且很多对体育锻炼项目失去了兴趣,如果教师不能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那么就会导致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影响。而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科学开展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在兴趣培养下的高校游泳课程中学生的游泳兴趣可以得到激发,这样就可以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此可以见,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的开展有着极强的必要性。

(二)是落实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和改革的重要途径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得到了拓展,因此想要开展高效的教学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式,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教学。就像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开展,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体现出了游泳课程教学改革。所以,这也是推动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了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去开展游泳课程教学。

二、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发挥的重要性

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高校游泳课程教师要对这些作用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这是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创新游泳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学生游泳兴趣的前提。

(一)可以强健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

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就是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因为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心态中会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就像在兴趣培养下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游泳兴趣得到了激发,这样就可以使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泳课程的学习中。再加上游泳本身就属于体育运动,因此,这也是培养学生锻炼意识和强健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这样,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就会更加积极地开展体育锻炼,从而发挥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作用,提高高校游泳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可以引导学生对体育锻炼引起重视,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是新课程教育改革对现代化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更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开展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过程。作为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且在充满兴趣的高校游泳课程中学生们的终身锻炼习惯得到了培养,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所以,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游泳课程以及游泳运动的优势

游泳运动有着很多优点,比如,游泳运动可以塑造好的身材,也可以锻炼人的四肢灵活度。因为在水里游泳会受到压力、浮力的影响,并且游泳属于有氧运动,而浮力可以让肌肉更加轻松活动,有助于发挥棘手的伸展效果,减少腰部和膝盖的负担,对肥胖者减肥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水中的抗力和重力训练类似,并且水压也有按摩的效果,在水中运动就等同于全身按摩,可以使人的肌肉得到放松。当然,除了这些突出的优点和好处之外,游泳运动还发挥着其他的优势和作用。比如,人在运动的时候可以锻炼四肢的灵活度,因为在游泳时双手向前摆动,臂力可以得到锻炼,而双腿在摇摆的时候可以锻炼腿部的肌肉,所以游泳对人的腿部和臂力训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再加上高校学生正处在体育技能训练的重要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展高校的游泳课程和培养学生的游泳兴趣对其未来发展和成长都有着绝对的优势。

四、高校培养学生游泳兴趣的策略

(一)组织开展游泳竞赛培养学生的游泳兴趣

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的开展首先需要教师以激发学生的游泳兴趣为目的进行教学,兴趣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兴趣培养下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游泳兴趣当作教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在高校游泳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游泳兴趣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泳竞赛,通过游泳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进行交流,并且了解自己的游泳水平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增进了学生的友谊,使学生可以在竞赛中感受到游泳运动带来的乐趣。比如,高校可以专门在体育课程开展游泳课程,又或者是每个班级选拔出一些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当然也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开展游泳比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在游泳比赛中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为激发学生的游泳兴趣创造了条件。此外,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好胜的心理,因此,在游泳比赛中他们为了赢得别人的关注或者是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比赛,在比赛中不断地成长,感受游泳带来的作用以及提升自己的游泳兴趣,实现良性循环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进而做好兴趣培养下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引入游泳体育名人故事培养学生游泳兴趣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并且经常会模仿和学习体育明星的动作,在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正面引导下也会更加主动地开展体育锻炼。但是就高校游泳课程教学而言,由于一些学校缺乏游泳场地或者是对游泳教学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的游泳兴趣较低,对游泳体育名人故事的了解较少,所以无法受到游泳名人的熏陶,更无法提高学生参与游泳的兴趣。因此,在兴趣培养下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的开展,教师要加强对游泳体育名人引入教学的重视,通过讲述奥运会中游泳健将的故事来引导学生和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开展游泳训练,达到激发学生游泳训练兴趣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引入我国游泳健将的故事,通过引入训练故事和比赛事迹来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游泳训练的兴趣。不仅如此,在游泳健将和明星的引导下学生们会树立榜样的精神,因为游泳本身就属于一项全身运动,并且动作优美,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教师通过讲述游泳健将在比赛中的故事或者是模仿游泳健将在比赛中的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游泳运动的魅力,这对激发学生开展游泳运动的兴趣和做好新时期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游泳积极性起到了帮助。

(三)开展趣味性的游泳教学,培养学生的游泳兴趣

开展趣味性的游泳课程教学是激发学生游泳兴趣和做好兴趣培养激发学生游泳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游泳兴趣的培养,通过开展趣味性的游泳课程教学来调动学生参与游泳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游泳带来的乐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游泳训练中。但是在以往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式单一,很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参与游泳训练的积极性,所以高校游泳教师要创新游泳教学的方式。比如,在开展游泳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的游戏,又或者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游泳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学生开展“追逐类”游戏,可以让一位同学提前开始游泳,然后后面的同学进行追逐,在规定的时间内追上前面的同学,就算后面的同学胜利,反之,就算前面的同学胜利,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游泳课程教学变成趣味性的游泳游戏。此外,教师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扮演奥运会中游泳运动员的角色,然后在班级内模仿“运动会”开展游泳教学,通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和心态中积极地参与游泳训练,实现兴趣培养下高校游泳课程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发挥好教师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激发学生游泳兴趣

在大学期间学生经常会和教师一同开展体育运动,比如和教师一同开展篮球运动或者是足球运动,又或者是和教师一同打羽毛球等体育运动,因为在教师参与中学生们开展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和学生一同运动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升,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教学目的。就像在高校体育游泳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开展游泳练习来调动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在开展游泳课程教学的时候和学生一同进行训练,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和掌握游泳运动的技能。当然,教师在示范和教学中,以及和学生一同开展游泳训练的时候要注重趣味性,并且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进行沟通,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和教师一同开展体育训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学习游泳运动的技能,同时也可以达到激发学生游泳兴趣的目的,实现兴趣培养下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

(五)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校消除对游泳的恐惧心理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游泳技能和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同,而教师在游泳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单一,所以导致学生的游泳积极性受到了打击,影响了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兴趣培养下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开展教学,也就是制订不同难度的游泳教学计划,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满足不同学生的游泳训练需求。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是游泳技能和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而B层次的学生是基础知识掌握一般和游泳能力一般的学生,最后就是C层次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都是对游泳缺乏兴趣和产生反感的学生。将学生进行了层次的划分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层次去制订教学计划。例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制定一些难度较大的训练任务,就像可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游泳训练,从而满足这类学生的游泳训练需求。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设置游泳训练难度的时候制订一些难度一般的训练计划,使他们的游泳技能得到培养,并且感受到游泳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逐渐向A层次的学生靠拢。而对于C层次的学生,教师在设计游泳教学课程的时候可以把激发他们的游泳兴趣作为重点开展教学,例如,可以组织开展游泳比赛,或者是给予一些奖励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这样就可以使不同体质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泳训练方式,避免训练难度较大或者是较为简单而打击了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性,为兴趣培养下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结语

总之,兴趣培养在高校游泳课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高校教师要加强对游泳课程的重视,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来调动学生参与游泳运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游泳的过程中可以强健自身的身体,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可以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游泳运动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不正经运动范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