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堰水库均质土坝除险加固防渗处理与结构计算

2022-08-01

河南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洪水位坝坡坝顶

葛 栋

(安徽新安江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安徽 六安 237000)

0 引言

小堰水库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姚李镇长塔寺村,修建于20 世纪70 年代,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长401 m,最大坝高4.3 m,坝顶高程45.66~46.05 m,坝顶宽度为2.2 m~6.3 m。迎水坡无护坡,坡比约为1∶1.5,背水坡无排水沟,坡比约为1∶2,均杂草丛生。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7.09 km2,河道平均坡降2.2‰,流域平均宽度约1.444 km,水库总库容16.23 万m3。水库设计正常蓄水位43.50 m,10 a 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洪水位45.30 m,50 a 一遇洪水校核,校核洪水位45.75 m。水库枢纽建筑物由主坝、放水涵(兼溢洪)等组成,为Ⅴ等小(2)型水库。工程安全鉴定为三类坝,急需采取加高培厚等工程措施进行全面除险加固处理,以恢复水库灌溉、防洪和养殖等功能。

1 工程地质条件

库区属丘陵低岗地貌,地面高程42.48~46.08 m,地形略有起伏,库区岸坡一般较低矮,高2.0~4.0 m。库区地表均被第四系地层所覆盖,以全新统(Q4)粉质黏土地层为主,可塑,局部为硬塑状,厚度大于5 m,不存在库岸不稳定、库区渗漏、浸没、诱发地震等问题。大坝填筑土料来源主要为附近岗地山坡或农田,掺杂有耕植土,坝基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质黏土层。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坝身填土深部及浅部粉质黏土中,为区内主要含水层。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05 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值为Ⅵ度。

2 坝体质量评价

采取小堰水库坝体具有代表性的土样做击实试验,其最大干密度γdmax=1.64 g/cm3。按照《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189—2013)对压实度不低于0.95 的要求,用平均最大干密度的0.95 即γ控=1.56 g/cm3,作为大坝压实度评价合格的判断标准。坝身填土干密度试验共4 组,范围值为1.52~1.53 g/cm3,其中低于γ控值的有4组,占总数的100%。坝体的黏粒含量为21.0%~22.9%,塑性指数IP=12.9~13.7,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T 251—2015)的规定,坝体填筑材料基本符合规程要求,平均干密度1.53 g/cm3,大坝压实度合格率为0%。大坝坝体填筑土地层为素填土,渗透系数为3.00×10-4cm/s,属中等透水层,坝体存在局部渗漏。坝基土体渗透性主要为弱透水,渗透系数为1.54×10-5~3.12×10-5cm/s,平均值为2.88×10-5cm/s,在允许值3.50×10-5cm/s 以内,产生渗透变形破坏可能性较小,坝基渗漏及坝体稳定安全性问题较小。

经试验分析,坝体现存坝高不满足防洪要求、局部坝体渗漏、坝坡冲蚀破坏、泄水闸过流能力不足等病险,需采取坝体加高培厚、坝坡稳定加固和坝坡防侵蚀加固等措施,全面消除水库安全隐患[1-2],保护和改善区域防洪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水库大坝防渗补强加固处理

3.1 大坝加高培厚

小堰水库正常蓄水位45.30 m,设计洪水位45.30 m,校核洪水位45.75 m。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 m/s,水库计算吹程D=110 m。根据规范SL 189—2013,得出坝顶超高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 计算结果可知,小堰水库坝顶高程由设计洪水工况控制,设计坝顶高程应不低于46.30 m。小堰水库现状坝顶高程45.66~46.05 m,部分坝段不满足防洪要求,设计坝顶高程统一加高培厚至46.30 m。

表1 坝顶超高计算成果

3.2 大坝横断面加固

大坝填筑标准低,经过多年运行,坝坡冲蚀严重,不规整,坡度较陡,不满足规范要求[3-4]。根据规范SL 189—2013,统一加高培厚至46.30 m高程,5 m 宽度;将上下游坝坡比加高培厚至1∶2.5;小堰水库大坝为5 级建筑物,大坝加高培厚填筑土的压实度应不低于95%。大坝加高培厚后的标准横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大坝标准横断面

3.3 坝体防渗加固

3.3.1 防渗加固方案比选。目前,中、小型土石坝垂直防渗加固方法较多,主要包括:黏土斜墙(心墙)、水泥土防渗墙、混凝土截渗齿坎、垂直铺塑等。根据小堰水库大坝的特点和各种防渗措施的适用范围,设计优选黏土铺盖和高喷灌浆截渗齿坎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方案一:黏土铺盖结合截渗齿坎。在水库迎水侧回填黏土铺盖,并在坝脚新建C20 混凝土截渗齿坎,形成一个封闭的整体,从而起到截渗的作用。

方案二:高喷灌浆截渗齿坎。在坝身上连续钻洞,并由高压气流(或液流)切削土体并将水泥粉或水泥浆液与钻孔周围土体进行充分搅拌,形成水泥土墙,从而起到截渗的作用。要求成墙厚度不小于30 cm,墙体渗透系数低于1×10-6cm/s。

两种方案比选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 比选结果可知,方案一投资明显比方案二少,且方案二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故设计优选黏土铺盖结合截渗齿坎方案作为大坝坝体防渗加固方案。

表2 大坝防渗加固方案比选结果

3.3.2 大坝加固后渗流分析。大坝坝身素填土以粉质黏土为主,渗透变形类型为流土,安全系数为2.0,允许水力比降0.48。根据大坝的险情状况,选择桩号0+245.0 m 断面,应用平面有限元计算程序计算上游正常蓄水位(45.30 m)与下游不利水位(无水)、上游设计洪水位(45.30 m)与相应下游水位(无水)、上游校核洪水位(45.75 m)与相应下游水位(无水)的稳定渗流场和水位由正常蓄水位降至死水位(45.30 m 降至43.50 m,24 h),降落时的非稳定渗流场。大坝加固后渗流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 分析结果可知,大坝加固后下游坡出逸坡降值均能满足规范要求。这主要得益于坝体主体采用渗透系数较低的黏土,加固后大坝渗透稳定安全可靠。

表3 大坝加固后渗流分析结果

3.3.3 大坝加固后坝坡稳定分析。根据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坝身、坝基土的力学指标,如表4所示。

表4 坝体和坝基土壤分层力学计算指标

坝坡稳定性分析选择正常蓄水位(45.30 m)、设计洪水位(45.30 m)、校核洪水位(45.75 m)、水位降落期(校核洪水位降落至死水位)(45.30 m 降至43.50 m)和施工期(40.00 m),下游水位均为0 m 的5种工况来验算大坝的坝坡稳定性。坝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分析结果可知,0+245.0 m断面在各工况下的坝坡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大坝加固后抗滑稳定满足要求,大坝坝坡整体安全稳定。

表5 坝坡稳定分析结果

3.4 泄洪建筑物除险加固

3.4.1 泄洪建筑物布置。新建泄水闸设4 孔,宽顶堰孔口,孔净宽3.0 m×4,闸门尺寸为3.0 m×2.5 m,堰顶高程43.50 m,闸顶高程46.30 m,采用手电两用固定螺杆式启闭机,启闭机平台高程49.10 m。闸室段设交通桥与坝顶同宽,桥板为30 cm厚钢筋混凝土板,两侧设护栏。上游连接段铺盖长度4.5 m,铺盖厚度0.4 m,两侧为C20混凝土挡土墙。下游连接段消力池长度17.50 m,护坦高程41.00 m,池深0.7 m,两侧为C20混凝土挡土墙。

新建溢流堰设计为单孔5.0 m 开敞式结构,堰顶高程45.30 m。进口段总长2.43 m,宽6.30 m,两侧设C20 混凝土挡土墙,底部采用C20 混凝土护底;溢流堰为宽顶堰结构,净宽5.00 m,长5.00 m,两侧设C20 混凝土挡土墙,底部采用C25 钢筋混凝土护底;顶部设交通桥,桥板为30 cm厚钢筋混凝土板,两侧设护栏;泄槽段总长度13.20 m,底宽5.00 m,矩形断面,两侧为C20 混凝土挡土墙,底部为C25钢筋混凝土护砌;下游设消力池,消力池长10.9 m,宽5.0 m,矩形断面,两侧为C20 混凝土挡土墙,底部为C25钢筋混凝土护坦。

3.4.2 泄洪能力复核。小堰水库新建泄水闸为宽顶堰形式,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 253—2018)进行分析,如式(1)。

式中:Q为流量,m3/s;m为二元水流宽顶堰流量系数;ε为侧收缩系数;B为溢流堰总净宽,m,B=12 m;H0为堰上总水头。按式(1)计算得小堰水库水闸泄流能力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水闸泄流能力复核结果

从表6 可知,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时,水闸可下泄流量Q分别为63.20 m3/s 和84.54 m3/s,均大于规划流量30.18 m3/s 和64.71 m3/s,水闸泄洪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3.4.3 消能防冲分析。小堰水库新建泄水闸属于5 级建筑物,采用设计标准为10 a 一遇洪水,其相应的消力池计算深度为0.65 m,消力池长度为15.97 m。为确保水闸泄洪安全,取消力池深度为0.70 m,池长17.5 m,海漫长度15.0 m,消力池末端设抛石防冲。

4 结语

小堰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功能的小(2)型水库。因受当时建设技术标准低、投资资金少等因素的影响,水库现存填筑土密实度低、坝体局部渗漏、泄水闸过流能力不足等问题。采取合理的加高培厚、黏土铺盖结合截渗齿坎防渗、泄水闸拆除重建等除险加固工程措施进行修复处理后,坝体填筑土密实度、坝坡稳定性和泄水闸结构应力等均得到极大改善,防渗加固修复和生态效果良好,水库大坝病险问题得到合理处理。

猜你喜欢

洪水位坝坡坝顶
基于贝叶斯参数更新的高土石坝坝顶开裂风险动态评估与预警
运行期土石坝坝顶高程存在的问题及处理
基于水库调洪误差分析的小型水库遭遇大洪水的估算方法研究
基于UG-FLUENT计算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河新泄洪闸泄流数值试验分析研究
库水位骤降偶遇地震作用的土石坝稳定分析
调节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变形监测分析
深厚覆盖层上高心墙堆石坝坝顶开裂特征及原因研究
非稳定渗流场对黏土心墙坝坝坡及心墙稳定的影响分析
水源工程土石坝坝体渗流及坝坡稳定性分析
Neonatal cholestasis and hepatosplenomegaly caused by congenital dyserythropoietic anemia type 1: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