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脑电图对儿童孤独症综合康复治疗的价值分析

2022-08-01颜开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8期
关键词:脑电图发育神经

颜开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枣庄

儿童孤独症为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多见于婴幼儿期,以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等为临床表现,且75%的孤独症患者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对儿童神经、精神状态发育有明显影响[1]。目前尚未明确孤独症的发病原因,多认为与遗传、围产期因素、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异常等密切相关,若未及时治疗会直接影响患者心理状态,且此状态会延伸至成人后,导致患者丧失或减弱人际交流能力[2]。据统计,孤独症发生率为2.8/104~13.4/104,且该病发生率持续增加,目前尚未研发出治疗该病的特效方法及药物,因此临床多采取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脑电图存在异常变化,为明确常规脑电图在评估孤独症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中的价值,本研究选择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儿童孤独症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 例儿童孤独症患者,男28 例,女22 例;年龄2~12 岁,平均(6.52±2.42)岁;住院时间20~30 d,平均(24.15±4.05)d;病程1~5年,平均(2.81±0.44)年;家属文化程度:大专20例,大专以上12 例,大专以下18 例。本研究已经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DSM-5 诊断标准者;②存在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者;③家属自愿进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④临床资料齐全者[3]。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丢失者;②合并癫痫者;③脑性瘫痪者;④遗传代谢性疾病者;⑤家属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⑥脑先天性畸形者;⑦重度营养不良者;⑧智力发育障碍者[4]。

方法:(1)脑电图检查:治疗前后应用日本生产的16 导光电9200 机脑电图仪器进行检查,按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讨论通过的常规脑电图基本操作流程进行检查。(2)综合康复治疗:①根据患者年龄、适应能力、身体状况等指导其进行语言、认知、多感官感觉训练等,治疗期间各训练方法30 min/次,1 次/d。②给予颅磁刺激、脑超声扫描治疗等物理方法治疗,治疗期间各物理治疗方法20 min/次,1 次/d。③使用神经营养药物进行治疗,1 次/d,持续治疗2 个月[5]。④督促训练: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应相互留联系方式,并督促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每日间断训练>3 h;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看动画片、手机小游戏、搭积木等)对患者反应能力进行训练,工作人员每周、每月通过电话、微信等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其康复效果。

观察指标:①根据常规脑电图检查结果评价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及正常情况。②临床指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从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等方面评价;韦氏智力评分,从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社会适应、智龄、发育商等方面评价;言语发育水平评分,采取S-S语言发育迟缓评定量表从语言符号、动作性课题、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等方面评价;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采用孤独症行为检核表(ABC)从感觉、交往、躯体运动、语言、生活自理等方面评价[6]。③评价治疗前后孤独症严重程度,根据社交、刻板行为等评价。判定标准:语言及社交存在严重缺陷,某些刻板行为严重干扰正常生活为重度;语言及社交存在明显缺陷,在特定环境下出现某些刻板行为为中度;语言及社交存在轻微缺陷,在某个特定情境下出现刻板行为为轻度[7]。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后,患儿脑电图异常率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50例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比较[n(%)]

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患儿治疗前CARS 评分、ABC 评分高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韦氏智力评分、言语发育水平评分低于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50例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分)

表2 50例患儿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s,分)

时间 n CARS评分 韦氏智力评分 言语发育水平评分 ABC评分治疗前 50 69.32±30.25 54.25±18.21 60.25±13.52 64.25±2.64治疗后 50 57.52±22.02 62.04±14.52 70.25±14.25 51.25±3.46 t 2.230 0 2.365 0 3.599 7 21.109 9 P 0.028 0 0.020 0 0.000 5 0.000 0

患儿治疗前后孤独症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后,重度孤独症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50例患儿治疗前后孤独症严重程度比较[n(%)]

讨 论

儿童孤独症又称为自闭症,是一种以视觉、听觉反应异常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且以语言理解、表达能力不健全为主要特征的广泛性神经发育不良疾病,孤独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亦可降低其生活质量,导致社会经济压力增加。

研究发现,脑功能异常是诱发儿童孤独症的关键因素,且30%~80%的儿童孤独症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征象,以背景节律减慢、睡眠纺锤波异常、局限性慢波和尖棘波等为显著表现,若检查发现上述征象提示患者大脑皮层广泛性发育障碍和局灶性功能异常。但儿童大脑处于不断发育状态,神经组织具有极强的可塑性,通过功能训练、营养神经等方法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使损伤的脑组织得到修复,从而转变为正常状态,避免其影响患者的神经发育及社交功能[8-12]。

经对比治疗后脑电图正常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重度孤独症低于治疗前,由此证实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修复,同时治疗后CARS 评分、ABC评分低于治疗前,韦氏智力评分、言语发育水平评分高于治疗前,说明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得到缓解,而智力与言语得到发育,表明脑电图变化与病情好转存在明显相关性。分析原因:孤独症属于异质性疾病,其病灶位置较深,常规脑电图存在无法描记的情况,但治疗后检查显示有22例患者脑电图正常,从侧面表明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孤独症患儿大脑功能异常情况。

目前治疗孤独症的方法较多,例如应用行为分析法、感觉综合训练、结构化教育、音乐疗法、图片交换系统等教育训练的实施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孤独症患者病情,但在治疗过程中无法及时对患者病情及预后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影响整体训练方案调整,而脑电图的营养可对脑干上行纤维中存在的功能性障碍进行分析,从而使神经靶细胞区域出现的继发性功能障碍得到治疗,同时该方案可优化儿童器官的输入及输出,既可避免出现严重的感觉输入及输出障碍,亦可达到缓解孤独症患者病情的目的。由于孤独症患儿的大脑一直处于生长及发育状态下,因此整体可塑性较强,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脑电图不仅可对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判断,亦可辅助进行治疗,不仅能为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撑,而且对治疗方案不足之处还可进行优化。但是需要注意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运动方案及强度,避免大幅度、长期训练造成不可逆损伤;在训练中需配合心理疏导等方法,通过联合干预控制病情。

脑电图可作为评估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与非进行性脑损伤的重要指标,本文研究结果提示脑电图可作为诊断孤独症的依据,亦可作为评估孤独症治疗及预后效果的有效指标。

综上所述,孤独症患儿经综合康复治疗后经脑电图检查显示,脑功能好转,但受例数、研究方案设计等影响尚未明确其具体关系,鉴于此后期需优化研究设计方案,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效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脑电图发育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孩子发育迟缓怎么办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神经”病友
刺是植物发育不完全的芽
脑电图在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视频脑电图在癫癎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脑梗死继发癫痫84例脑电图分析
中医对青春发育异常的认识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