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止泻保健药兜防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2-08-01毛俊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18期
关键词:病原体婴幼儿肠道

毛俊玲

448000 湖北省荆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湖北荆门

婴幼儿腹泻是由于多种原因、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致病因素包括体质、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乱,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质改变、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1-2]。婴幼儿腹泻通常发生在6 个月~2 岁,尤其是<1 岁的婴儿占比>50%[3]。婴幼儿腹泻临床上可分为轻度和重度,一般来说,轻微的症状虽然排便次数很多,但一般不会引起脱水,而且可以自愈[4]。严重腹泻的婴幼儿大便频率增加,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需要及时治疗[5]。药物是治疗腹泻的主要方法,治疗原则是控制肠道内外感染,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止泻保健药兜采用外用药治疗内科疾病的用药方式,方便、简单,通过药物作用患处达到治疗腹泻的效果。本研究对小儿止泻保健药兜防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荆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4 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儿基本资料见表1。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符合腹泻的诊断标准;②年龄0~2 岁;③患儿家属均同意加入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2 岁幼儿;②不配合本次研究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胃肠道肿瘤引起的腹泻等。

方法:研究组使用止泻保健药兜,配方主要包括吴茱萸、干姜、广木香、砂仁、白芷、艾叶、藿香、菖蒲、山奈、丁香等,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选择合适的药量。将这些药物研磨后,混合放到肚兜中,佩戴到患儿腹部。肚兜根据患儿选择合适的型号,采用三点佩戴的方法,可连续佩戴7 d。对照组口服方式给药,蒙脱石散[生产厂家: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1 岁1 袋/d,分3 次服用;1~2 岁1~2 袋/d,分3 次服用;服用时将药物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 mL)中混匀快速服完。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过敏、恶心、呕吐。②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包括大便次数恢复正常的时间、大便性质恢复正常的时间、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③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a.显著: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b.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体征恢复正常;c.无效:临床症状没有变化,体征没有变化。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指标比较:研究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比较(±s,d)

表3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比较(±s,d)

组别 n 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 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研究组 22 1.31±0.27 2.74±0.62 1.42±0.43对照组 22 2.44±0.46 3.89±1.01 2.68±0.84 t 9.936 8 4.551 4 6.262 7 P 0.000 0 0.000 0 0.000 0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讨 论

婴幼儿腹泻是指<3 岁的儿童出现腹泻,腹泻次数>3次/d,腹泻常常为大便特征改变,表现为黏液,水样甚至血便[6-9]。该疾病是一组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多病因临床综合征,主要由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引起肠功能障碍,或由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导致肠蠕动增加、大便稀便、水电解质紊乱[10]。感染性腹泻与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有关,非感染性腹泻主要由饮食因素和气候因素引起[11]。婴幼儿腹泻在6 个月~2 岁患儿发病率最高,每年有1~2个高峰发病时间[12]。第一次是6~8月份,主要的病原体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第二次是10~12月份,称为秋季腹泻,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主要是药物治疗,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合理用药,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肠道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道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与肠道黏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增强其屏障功能,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抗分泌药物/脑啡肽酶抑制剂可通过增强内源性腹泻肽,抑制肠道水和电解质的分泌,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体的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

蒙脱石散是临床常用的止泻药,具有良好的止泻作用,主要包括2 点:①对因治疗,针对病原体;②对症治疗,保护肠道黏膜。主要机制为蒙脱石散能使病原体及其毒素、气体等失去致病性,从病原学上去除诱因,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13]。从对症治疗来说,蒙脱石粉能够覆盖肠黏膜,在肠黏膜中形成屏障,不仅促进黏膜的修复,而且增强其防御能力,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但是由于婴幼儿的特殊性,口服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并且口服喂药难度较大,因此外用药治疗内科疾病的方式得到了家属的欢迎。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更优,不良反应低,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性质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较短。止泻保健药兜主要是针对婴幼儿的产品,将吴茱萸、干姜、广木香、砂仁、白芷、艾叶、藿香、菖蒲、山奈、丁香等中药磨成粉状,装入肚兜中进行佩戴。吴茱萸功效主要是温中止痛、理气、燥湿。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作用。广木香具有行气止痛、健脾化湿的功效。砂仁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白芷具有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功效。艾叶有温经散寒、去湿、消炎止血、止咳平喘、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藿香功效主要是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菖蒲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山奈有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作用,丁香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的功效。药方具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调理肠黏膜、增强体质的功效。将药物放入药袋作用在婴幼儿肚脐的皮肤上,通过药物的吸收,达到温中祛寒、健脾止泻的目的。肚脐是先天性营养的通道,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最后闭合、表皮最薄、屏障功能最弱的地方。脐带皮下没有脂肪组织,皮肤直接连接筋膜和腹膜,脐带周围血管丰富,外用药物可以通过肚脐和柔软的皮肤吸收。

综上所述,小儿止泻保健药兜防治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大便性质、便次、体温恢复,不良反应低。

猜你喜欢

病原体婴幼儿肠道
70%的能量,号称“肠道修复菌之王”的它,还有哪些未知待探索?
夏季谨防肠道传染病
常做9件事肠道不会差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要从“肠”计划 肠道SPA三部曲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