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播期对安花系列花生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2022-08-01芦连勇华福平

种业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主茎荚果单株

芦连勇,华福平,王 芳,王 艳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当前,我国油脂油料净进口量已经从2011 年的1 846.3 万 t 增加到 2018 年的 2 630 万 t,到 2020 年,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已由21 世纪初的60%下降到35%左右[1]。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单产与总产均居所有油料作物之首。进一步提升花生生产能力,提高花生产量和效益,对保障我国食用油脂安全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花生产量、农艺性状受播期影响显著,播期显著影响花生前期和中期的发育进程,对生育后期影响较小[2-3]。花生的农艺性状如侧枝长、主茎高在适期播种后,随播期进一步推迟呈现下降趋势[4-5]。播期过早,花生烂果数量增加;播期过晚,单株结果数少,饱果率低;适期播种可以增加花生总分枝数、单株结果数,有利于荚果充实饱满,提高饱果率、出米率及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6-7]。适宜的品种和播期是保证花生壮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干物质有效积累与分配进而实现花生高产优质的有效途径。为此,选取安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5 个安花系列花生品种,综合分析不同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播期,为安花系列花生品种在安阳地区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为安花5 号、安花6 号、安花8 号、安花9 号、安花10 号5 个安花系列品种,由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9、2020 年连续2 a 在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永和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块地势平坦,砂壤土质,有机质含量为16.6 g/kg,碱解氮含量为83.68 mg/kg,有效磷含量为87.21 mg/kg,速效钾含量为158.92 mg/kg。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播期为主区,品种为副区。播期设4月24日、5月5日、5月15日、5 月25 日、6 月 5 日、6 月 16 日、6 月 25 日共 7 个水平,品种设安花 5 号、安花 6 号、安花 8 号、安花 9 号、安花 10 号共5个水平。2019 年和2020 年相应处理的播期和收获期相同,采用机械起垄露地播种方式,小区行长6 m、宽2.4 m,面积为14.4 m2,单粒摆播,每小区种植8 行,穴距20 cm,行距30 cm,种植密度为16.7 万穴/hm2。

2019、2020 年试验田间管理方式基本相同,试验地整地前撒入辛硫磷颗粒剂7.5 kg/hm2防治地下害虫,试验地旋耕后施入硫酸钾型复合肥(N 15%,P2O515%,K2O 15%)750 kg/hm2作底肥,播种后用滴灌带进行灌溉,花生生育期间中耕1 次,除草2 次,防治甜菜叶蛾、棉铃虫1 次。开花下针期追施硫酸钾型复合肥(250 kg/hm2)1 次。

收获前,每个小区选取10 穴(10 株)花生单株,调查单株结果数、分枝数,测量主茎高、侧枝长。每个小区人工单独收获,晾晒干后称质量,根据小区面积折算产量,然后选取100 个均匀一致的花生荚果,测定百果质量,人工剥壳后称籽仁质量,计算出仁率和饱果率。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应用SPSS 12.0 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应用F测验和最小显著差异法(LSD)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播期对花生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由表1 可见,不同播期处理花生品种产量性状随播期推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7 个播期处理花生的百果质量为144.6~198.9 g,百仁质量为56.0~82.9 g,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最高值均出现在播期 5 月 5 日处理,播期 4 月 24 日及播期 5 月 5 日之后的处理均较其下降,播期4 月24 日处理的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较播期5 月5 日处理分别降低1.66%和2.05%,播期 5 月 15 日、5 月 25 日处理的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较播期5 月5 日处理分别降低1.81%、2.56%和2.29%、3.62%,而播期 6 月 5 日—6 月 25 日处理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降幅在6.89%~32.45%;播期6 月25 日处理饱果率仅有66.8%,其他播期处理饱果率为79.2%~87.7%;出仁率除播期6 月25 日处理为67.4%外,其他播期处理整体变幅不大,为72.8%~77.3%;不同播期处理单株结果数为11.25~14.86 个,播期5 月5日处理单株结果数最多,播期6 月25 日处理单株结果数最少,较播期5 月5 日处理减少24.29%,其他播期处理差异不显著;7 个播期处理花生荚果产量为3 109.64~5 691.12 kg/hm2,平均为 4 820.29 kg/hm2,其中播期5 月5 日处理荚果产量最高,较平均荚果产量增加 18.06%,播期 5 月 15 日、4 月 24 日、5 月 25 日处理荚果产量较平均荚果产量分别增加16.36%、11.73%、8.05%,播期 6 月 5 日、6 月 16 日、6 月 25 日处理荚果产量较平均荚果产量分别降低3.36%、15.35%、35.49%;7 个播期处理籽仁产量为 2 012.19~4 356.89 kg/hm2,平均为3 567.65 kg/hm2,其中播期5 月5 日处理籽仁产量最高,较平均籽仁产量增加22.12%,播期5 月15日、4 月 24 日、5 月 25 日处理籽仁产量较平均籽仁产量分别增产 20.25%、14.24%、8.76%,播期 6 月 5 日、6月16 日、6 月25 日处理籽仁产量较平均籽仁产量分别降低4.97%、16.80%、43.60%,不同播期处理籽仁产量与荚果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综合来看,由于播期5 月5 日和5 月15 日处理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最高,可判断为最适播期。在最适播期条件下,花生荚果产量平均为5 650.03 kg/hm2,花生籽仁产量平均为4 323.54 kg/hm2。

表1 不同播期条件下安花系列花生品种的产量性状

由表1 可见,供试5 个花生品种百果质量为156.9~236.9 g,百仁质量为 65.6~91.7 g,安花 9 号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均居首位,安花8 号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最低,较安花9 号分别显著减少33.77% 和28.42%。各供试花生品种间百果质量差异显著,百仁质量表现为安花9 号显著大于安花5 号、安花6 号、安花10 号,安花8 号显著低于其他4 个品种。安花5号、安花 6 号、安花 9 号、安花 10 号 4 个花生品种饱果率差异不显著,均值为87.1%,安花8 号饱果率较低,仅有78.3%。安花5 号、安花6 号、安花10 号出仁率比较高,均值为73.9%。5 个花生品种单株结果数为11.90~17.80 个,安花8 号单株结果数最多,其次为安花5 号和安花6 号,二者差异不显著,均值为14.50个;再次为安花10 号和安花9 号,均值为12.05 个。荚果产量为 4 368.21~4 832.76 kg/hm2,安花 9 号荚果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次为安花10 号;再次为安花5 号、安花6 号、安花8 号,这3 个品种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平均为4 397.22 kg/hm2。籽仁产量为3 329.16~3 492.69 kg/hm2,安花 9 号籽仁产量最高,其次为安花10 号,二者差异不显著,安花5 号籽仁产量最低,安花 5 号、安花 6 号、安花 8 号、安花 10 号 4 个品种籽仁产量差异不显著,分别较安花9 号降低4.68%、2.79%、3.27%、2.11%。综合判断,高产花生品种为安花9 号和安花10 号,其具有百果质量、百仁质量、饱果率高的高产典型特征。2020 年花生单株结果数、荚果产量、籽仁产量较2019 年分别显著提高5.78%、7.98%、4.54%。

2.2 不同播期对花生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 可见,不同播期处理花生单株分枝数为7.55~8.78 个,均值 8.15 个,播期 5 月 5 日和 5 月 15 日处理花生单株分枝数较多,分别为8.78 个和8.52 个;播期4 月24 日和6 月5 日处理花生单株分枝数较少,分别为7.55 个和7.81 个。单株分枝数在不同播期之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花生品种基因型决定单株分枝数,该指标对不同播期的响应不敏感。不同播期处理下,花生主茎高为35.16~45.60 cm,均值为36.06 cm。播期5 月15 日处理花生主茎高最高,播期6 月25 日处理花生主茎高最低,播期5 月5日、5 月 15 日、5 月 25 日 3 个处理花生主茎高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处理。播期6 月5 日之后,花生主茎高随播期进一步推迟而明显降低。不同播期处理花生侧枝长为36.86~49.04 cm,均值为45.30 cm。播期5 月5 日处理花生侧枝长最长,播期6月 25 日处理侧枝长最短,播期 5 月 5 日、5 月 15 日、5月25 日3 个处理花生侧枝长差异不显著,平均值为48.45 cm,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处理。不同播期处理花生侧枝长和主茎高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表2 不同播期条件下安花系列花生品种的农艺性状

供试花生品种单株分枝数为7.51~8.90 个,平均单株分枝数为8.12 个,安花8 号单株分枝数最多,显著高于安花6 号、安花9 号,安花9 号单株分枝数最少。供试花生品种主茎高为40.41~43.92 cm,均值为42.43 cm,安花 6 号、安花 8 号、安花 9 号 3 个品种主茎高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安花5 号、安花10 号。供试花生品种侧枝长为43.81~47.20 cm,均值为45.51 cm,安花9 号侧枝最长,安花10 号侧枝最短,安花5 号、安花6 号、安花8 号这3 个品种侧枝长差异不显著。2020 年花生单株分枝数较2019 年显著增加10.81%,2019 年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与2020 年差异不显著。

2.3 供试花生品种产量性状和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由表3 可见,安花系列花生品种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受播期影响极显著,分别占总变异的84.1%、89.8%,播期为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百果质量、百仁质量受品种影响极显著,分别占总变异的64.1%、48.9%,品种为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的次要影响因素为播期,分别占总变异的31.9%、44.5%。花生单株分枝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品种,占总变异的67.2%;单株主茎高和侧枝长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品种,分别占总变异的37.9%、36.2%,次要影响因素为播期,占总变异的27.2%、29.9%。

表3 安花系列花生品种产量和农艺性状受播期、年份、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影响占总变异的百分比 %

荚果产量受品种×播期、年份×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受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籽仁产量受品种×播期、年份×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受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影响未达显著水平;百果质量和百仁质量受品种×播期、年份×品种、播期×年份、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分枝数受品种×播期、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受年份×品种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受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主茎高受品种×播期、播期×年份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受年份×品种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受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花生侧枝长受品种×播期、年份×品种互作效应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受播期×年份、品种×播期×年份互作效应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以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自主选育的5 个安花系列花生新品种为供试花生品种,进行2 a 的播期试验,结果显示,这5 个花生新品种平均荚果产量为4 710.43 kg/hm2,平均籽仁产量为3 433.03 kg/hm2。其中,安花9 号具有百果质量、百仁质量、饱果率均高的高产典型特征,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 4 832.76、3 492.69 kg/hm2,其次为安花10 号,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分别为4 712.65、3 419.15 kg/hm2;安花8 号单株结果数最多,但百果质量、百仁质量、饱果率均为最低,因此其荚果产量较低;安花5号、安花6 号、安花8 号、安花10 号籽仁产量较安花9号分别降低4.68%、2.79%、3.27%、2.11%。

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安花系列花生新品种的产量和农艺性状指标表现为5 月5 日—5 月15 日>4月 24 日>5 月 25 日—6 月 25 日,可见,安花系列花生新品种的最适宜播期为5 月5 日—5 月15 日,在这一播期内,豫北地区有效积温为2 050.8~2 060.6 ℃,生育期为122 d 左右,花生荚果产量平均为5 650.03 kg/hm2,花生籽仁产量平均为4 323.54 kg/hm2。与最适宜播期(5 月 5 日—5 月 15 日)的平均荚果产量、籽仁产量相比,播期4 月24 日处理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分别降低4.7%、5.7%,播期5 月25 日处理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分别降低 7.8%、10.3%,6 月 5 日、6 月 16 日、6 月25 日3 个播期处理平均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分别降低30.1%、35.5%。通过综合评判安花系列花生新品种在不同播期条件下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豫北地区安花系列花生新品种以安花9 号和安花10 号产量较高,最适宜播期为 5 月 5 日—5 月 15 日,最晚不能迟于 5 月 25 日 。

猜你喜欢

主茎荚果单株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烟草主茎生长动态模拟与异速生长关系分析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基于EDEM的发散带式花生荚果分级机的仿真与试验
不同浓度多?甲合剂处理对花生经济性状的影响
红松种子园单株I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影响间作马铃薯单株块茎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我国鲜食花生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