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昆明特大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2022-07-29黄丽君

创造 2022年7期
关键词:特大城市人口普查昆明

黄丽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经济大幅增长、人口显著增加、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也日益成为昆明市民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2021年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在《求是》第18期上发布了我国最新城市评级,昆明以常住人口846万人、城区人口534万人跻身特大城市。2021年7月3日,《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昆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昆明市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元以上,常住人口达到1000万人左右。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后,发挥好人口作为经济社会基础变量作用,统筹兼顾好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进一步增强昆明配置全球资源、科技创新策源、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能力,实现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能更好提升昆明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开启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新征程。

一、昆明城市人口发展的优势

第一,常住人口规模增长迅速。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昆明市常住人口为846万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202.79万人,增幅为31.57%,高于14个特大城市平均增幅(26.5%)5个百分点,增幅排名第七。10年间,昆明市常住人口增加数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数65.09万人的3.12倍,增幅是第六次人口普查11.26%增幅的2.8倍,人口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第二,迁移人口成为人口增加主要因素。根据《昆明统计年鉴》测算,2010年至2019年10年间,以出生和死亡人数统计的昆明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6.09%,年平均自然净增人口5.34万人,而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昆明年均人口增加20.3万人,说明年均有3/4的净增人口(约15万人)来自迁移增长。以昆明人口第一大区官渡区为例,2020年,官渡区常住人口为160.2万人,户籍人口有53.5万人,区外流入人口为106.7万人。在所有流入人口中,省外流入人口为39.8万人,占流入人口的37.3%;省内流入人口为66.9万人,占流入人口的62.7%。对比其他州(市),10年间,除昆明外,仅有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怒江州人口为增长,丽江人口不变,其余11个州(市)人口全部呈收缩状态。说明随着昆明辐射力与吸引力的持续增强,省内迁入昆明人口可能远大于省外迁入人口。

第三,新增人口红利显著。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昆明15~59岁人口占比70.62%,高于同在特大城市行列里的青岛(64.31%)、武汉(69.72%)、南京(68.27%)、杭州(70.12%)等中东部经济强市,更远高于沈阳(63.16%)、哈尔滨(67.56%)等传统工业城市。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由98万人增加到205万人,增幅为109%,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5305人增加到24235人,增幅58.35%,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为昆明“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昆明城市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昆明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4.4%,低于14个特大城市平均水平(17.0%)约2.6个百分点,仅高于同在特大城市行列里的东莞(5.47%)、佛山(10.52%)、郑州(12.84%)等城市,属于老龄化程度相对较轻的城市。但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2.31个百分点,净增加44万人,增幅56.56%,高于总人口增幅(31.57%)约25个百分点,表明未来10年,昆明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同时,0~14岁人口比重下降0.52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1.79个百分点,也预示未来10年,昆明劳动力本地供给数量相对有限,将更依赖外来人口补充。

第二,人口空间分布不够合理。作为崛起中的特大城市,昆明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体系构建一定程度存在等级上的断层性和规模上的缺失性,第一层级中心城区与第二层级新城、第三层级新市镇之间人口规模相差过于悬殊。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10年间,五城区(五华、官渡、西山、盘龙、呈贡)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55.71%增长到63.17%,其他9个县(市、区)的比重由44.29%下降到36.85%。同时,五城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153人/平方公里,是其他9个县(市、区)平均人口密度199人/平方公里的10.8倍。

第三,公共资源保障面临较大压力。由于昆明产城融合、城市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均等化方面仍有待提升,就业人群和上学人群仍然要在近郊和中心城区之间形成潮汐式交通,使得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典型的“城市病”呈放射状扩张,制约了城乡协调发展和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昆明主城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9,极大地限制了昆明城市人口增长的空间和潜力。

三、推动昆明市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树立“大人口”理念,保持人口持续增长。一要加快完善生育配套服务政策体系。贯彻落实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积极引导总和生育率稳步提升,延续新生人口总量势能优势,提高人口健康素质,为人力资源储备、人口均衡发展奠定基础。二要全面强化人才招引,打造最优人才生态城市。积极抢抓当前人才加速流入的“窗口期”,加强产业人才需求的研究与预测,动态发布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目录和紧缺指数,提高产业人才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以“中国春城”的城市品牌提升人才品牌吸引力,加强“候鸟人才”服务,培植昆明城市发展与各类人才的情感纽带。三要以“人口增多地方得利”为原则统筹调整相关政策。把人口流向作为确定财政转移支付方向和力度的重要依据,统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费随人走”的制度安排,推动公共资源由按城市行政等级配置向按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第二,推进多圈层都市圈发展,增强区域人口综合承载力。一要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打造世界级城市网络体系。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培育建设“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都市圈体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先导作用,提升区域内交通互联密度和便捷化程度,实现交通与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充分协同、高度融合。二要调整完善产业政策,培育多层嵌套产业集群体系。坚持高端、高效的产业发展方向,细化明确城市不同功能空间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合理规划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产业集聚和产业演进中形成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三要健全同城化发展机制,提升大昆明都市圈发展能级。借鉴大北京都市圈和大上海都市圈建设经验,健全常态化协商机制,发挥好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机制作用,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探索建立产业转移承接地间经济指标分算机制、都市圈税收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在法定权限内加强税收优惠政策协调。

第三,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一要系统化构建新发展阶段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抢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要过渡期和宝贵窗口期,在着力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三大基石”基础上,持续夯实“积极老龄化”健康、参与、保障“三个支柱”,构建涵盖养老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政策支撑、需求评估和行业监管的“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二要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加快老龄产业融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推进老龄产业优质化、集群化、创新式发展。充分发挥“春城”生态和气候优势,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深入推进医养康养结合,设计更多的一日游、半日游、短途游和康养游等适合老年人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老年人来昆明康养旅游。三要推广智慧养老应用,强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数字化支撑。充分利用“数字云南”“数字昆明”建设成果,构建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布设互联感知的智慧养老设施,开发与智能设备、医疗设备对接的智联网养老系统,打造一批智慧养老应用示范基地、示范社区和示范品牌,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人群体在技术快速迭代前产生的“晕眩感”,让老年人拥有最美最暖的“夕阳红”。

第四,打造特大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国典范。一要强化智慧赋能和流程再造,系统推进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升级。深入总结COP15第一阶段经验和成果,以网格化管理赋能升级为抓手,线上智慧场景应用与线下业务流程再造相融合为依托,提升“城市大脑”全域感知、全息智研、全时响应、全程协同、全面统筹的精细化综合管理平台功能。二要探索规划—建设—管理有机协同的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路径。构建建设与管理要求前置、规划要求落地与复核同步推进的长效机制。探索成立开发建设运营一体化的专项功能性平台,优选国内外高水平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团队,编制高质量规划建设方案,开展高能级运营管理,确保实现高品质发展。三要加快推动精细化管理标准规范与科学评估体系建设。围绕城市生命体征,优化体检指标,形成科学合理精准、定量定性结合的科学评估体系,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评估制度。全面推动城市治理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让广大市民感受到市容市貌常新、景观亮丽常在、城市温度常留。

猜你喜欢

特大城市人口普查昆明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昆明赏花地图
人口普查学问多
邮票上的人口普查
邮票上的“人口普查”
我国特大城市增至15个
人口普查为什么既要“查人”又要“查房”
跻身特大城市,郑州跨河发展大郑北箭在弦上
特大城市快递垃圾增量占垃圾增量93%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