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青年的一种人生走向:吴品今事迹钩沉

2022-07-28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法政学社晨报

刘 敏

(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

在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晨报副刊》等杂志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手史料之一。不过,当时人们发表文章,通常会使用笔名。笔者在翻阅《晨报副刊》时,多次见到署名为“品今”的文章。经查,“品今”即吴统续,江西高安人。五四时期,他在《晨报副刊》《解放与改造》《法政学报》等著名刊物上发表了100 余篇各类作品。本文拟对其作品略作汇录,对其生平事迹略作钩沉,并简述其思想,以期展示五四青年的一种人生走向。这在深化学界对五四青年个人命运的理解,以及夯实《晨报副刊》等杂志的研究基础等方面或不无裨益。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教。

一、吴品今五四时期作品汇录

“品今”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新诗、杂文等各类文章共计40 篇,详见表1。分析各篇内容大略可知,他曾往欧洲留学,并且对于国际法有较好的研究。根据他在《法政学报》上署名“品今”的文章,以及《法政学报》上的社员一览表可知,“品今”姓吴,原名吴统续,江西人,北京法政学校学生。[1]通过分析《解放与改造》上刊载的吴品今致蒋百里信件以及《梁启超年谱长编》的相关内容,可知其留学欧洲的由来以及与研究系的密切关系。由此,吴品今五四时期的事迹已大略可知。

表1 《晨报副刊》所载吴品今40 篇作品题名汇录表

除《晨报副刊》外,《法政学报》登载了吴品今文章21 篇,《解放与改造》(包括后来的《改造》)登载了12 篇,《东方杂志》等其他杂志则各登载1-2 篇不等。其篇目分别见表2、表3 和表4。

表2 《法政学报》所载吴品今21 篇作品题名汇录

表3 《解放与改造》(《改造》)所载吴品今12 篇作品题名汇录表

表4 其他文章题名汇录

综观吴品今的作品,可见他作为五四青年的整体的思想倾向。他希冀以“时代的精神”改造旧制度、旧社会。用他的话说,“现在底人,自然应当说现在底话,做现在底事,取适应现在底方法和态度,来解放改造一切”[2]。作为国际法的研究者,他对国际政治外交事务有其独特看法。他从世界局势演变情形出发,既反对“国家主义”,也不相信“国际主义”,认为现在只能从学理上提倡“世界精神”[3]。在改造中国社会问题上,吴品今与蒋百里的观点有同有异。相同之处在于,都承认军阀政治之危害,且认为“代军阀而兴者,必为财阀”。不同之处则在于,蒋百里认为改造中国社会应当等待时机成熟,方能有为。吴品今则持论相反,认为“吾人在今日正宜为积极的运动”。具体计划则有两部分,第一是“了解第二、第三国际之真义”,第二则是“于各地自决之下,为国民的生产消费之协作,且于此协作社之中,设普通学校及演坛”。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外国资本之恶缘”以及“财阀政治”的黑暗。[4]

在文学上,他的观点前后有变化。最先受桐城派姚永朴①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桐城人,姚莹之孙。1914 年先后执教北京法政学校和北京大学,乃是北京大学内部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就是新文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章门弟子的对手方。参见品今《耕雨楼随笔》,载《学林》1925 年3 月15 日第1 卷第9 期。的影响,以作旧诗自娱,凡在《法政学报》上发表的诗作皆是旧体诗。自留学日本后,逐渐钟情于白话文学,《晨报副刊》上的诗作则皆为白话诗。《读〈尝试集〉(寄胡适之先生)》可以展现他对白话新诗的赞赏态度。在诗中,他把胡适视为思想界的明星,认为“密士特胡,确有翩然的风度、少年的样子”,而“无限大的小集子”《尝试集》不但有可爱的名字,还闪耀着“宇宙底光芒”,蕴含着人类充沛的感情。他从《尝试集》中认识到,“诗是自由神”,“不自由,毋宁死”。因此,他近来“喜读散文诗”,并且要“只学做几句白话诗”。[5]从宗法桐城转向模仿白话新诗,这种转变展现了一个五四青年的思想变动。这种变动与他自身在北京等处的经历是密不可分。

二、活跃的五四青年

吴品今于1914 年(旧历甲寅年)由江西来到北京,入北京法政学校,并在1918 年毕业后前往日本研究国际法。[6-7]在北京浓厚的新文化氛围熏染下,吴品今成为了一位活跃的五四青年。如下几事展现了他人生的灿烂光华。

首先,创刊《法政学报》,并担任首位主编。[8]该报创刊于1918 年 3 月18 日,结束于1926 年 4 月15 日,它是五四时期存续时间最长的刊物之一。该杂志的创刊,出于两个因素:其一,法政学校学生感到“见弃于社会”,但他们“不敢自弃”,希望以此杂志“唤起同志奋斗之精神”,与“此困苦之境遇激战”。其二,他们将社会混乱腐恶的原因归之于“法律政治之不良”。[9]作为法政学生,他们试图以此“增进学识,共相切磋”,以达到改良法政的目的。吴品今在编辑《法政学报》的同时,也是该杂志的重要作者。他发表诗作、论文、通讯等共21 篇(详见表2),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关于国际法以及国际局势的几篇。其中,《批评英舰Cadmus 号缉捕海盗事件》对于英国侵犯中国主权之事有所批判,从国际法的角度,指出了海盗应由中国政府处理,英国无权过问的事实。[10]

其次,与梁启超、张君劢、蒋百里等研究系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②早在1918 年,吴品今即指出曾受到张君劢“最恳切之教诲”。其事迹已茫然不可考。参见吴统续《去国感言》,载《法政学报》1918 年第5 期。,办理共学社等事务,推进新文化事业。共学社是梁启超等研究系诸人在欧游回国后发起的文化团体,其中最重要的事务是编辑共学社丛书。梁启超、蒋百里等人一度考虑让吴品今负责。1920 年4 月17 日,蒋百里致信梁启超指出,吴品今虽然还未从事译书之事,但是“将来亦有□资格,闻英、日文均佳云”[11]582。对此,张东荪表示了反对,认为“宜译之书目,明日开上,不妨先嘱振飞(即徐新六)、志先(即蓝公武)一开,先生事繁,宜另觅一人专办关于编书之事务,恐品今能力殊嫌薄弱耳”[11]910。虽然如此,从他向梁启超汇报共学社动态等情形可以得知,吴品今在共学社事务上发挥了作用。他曾推荐他的同学担任共学会“书记庶务”一职。[11]582对于编书之事,他向梁启超提出:“所编书籍,自宜以浅近简明为主,其有特别需要之名著,似由评议会决定后,提出交社员译出为佳。”[11]908他的《国际联盟及其趋势》一书也在共学社丛书之中,此后多次重版,到1933 年仍是商务印书馆的推荐读物。[12]除了在《解放与改造》上发表文章外,他还在1920 年为《时事旬刊》(第2 卷第10-16 期)编辑了62 条国际消息,包括“土耳其问题”“德国战事犯问题”“国际联盟会消息”“我国专使团会议记录”等内容。此刊是“亚洲文明学会”的机关刊物,学会会长是与梁启超关系紧密的林长民。

吴品今在共学社的其他活动尚不能得知详情,个中缘由一方面是史料缺乏,一方面是他很快就去往法国留学了。当时,经李石曾等人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蔚然成风。张君劢、梁启超等人为扩充势力,延揽人才,打算选派一批学生赴德留学。在张君劢心目中,所选留学生中第一等是“日本或美国大学毕业者”[11]908。不过,共学社因经费所限,只能优先补助与共学社有关系者。[13]吴统续英文、日文均好,曾往日本留学,又与研究系关系密切,无疑是资助留学的首选对象之一。还需指出的是,吴统续此行还有一重身份,即是北京《晨报》与上海《时事新报》派驻德国记者及特约通讯员。①其中,除吴统续外,陈筑山担任美国特派员,陈溥贤、刘秉麟担任英国特派员,刘延陵担任法国特派员,瞿秋白、俞颂华和李续忠担任俄国特派员。参见《上海〈时事新报〉、北京〈晨报〉共同启事》,载《晨报》1920 年11 月27 日第二版。吴品今大约在1920 年9 月乘船出发,9月30 日到达越南西贡。[14]大约在1920 年10 月到达欧洲后,他与张君劢论学数次,涉及“经济组合”“生计自主”“混合生计企业”以及协作社等问题。[4]或因张君劢在巴黎的原因,吴品今并未直接去德国,而是在法国逗留。1921 年1 月15 日出版的《法政学报》刊登了吴品今在巴黎的通讯地址。[15]回国是1924 年冬季。

以上事实大略可见吴品今作为一位“五四青年”的风采。不过,吴品今在留学回国后,却选择从政,委身于交通系之下,终至默默无闻。

三、交通系小吏

在法国留学期间,吴品今与国内一些政要建立了联系。根据钱昌照回忆,当时王宠惠、郑毓秀住在巴黎,吴品今、陈和铣、魏道明等人住在郊区。魏道明、郑毓秀后来结为夫妇,并获得王宠惠赏识。夫妇二人回国后官运亨通,分别做到了司法部长和立法委员。陈和铣做了江苏省政教厅厅长,吴品今搭上了交通系关系。[16]1920 年代初期,黄郛(字膺白)以考察战后经济的名义出国,由日本转美国,再到欧洲。1922 年在法国时遇到了吴品今。黄郛妻子沈亦云在回忆录中指出:“一次留法同学请茶,一个人手持膺白一本书,到我面前,指着序言里提着我的话,好像我还没有见过而要告诉我的样子,后来知他是吴品今(统续)先生。”[17]沈亦云曾为黄郛《战后之世界》一书“整理材料,抄录作图”[18]。二人所谈当指此事。除了黄郛外,吴品今主要是与叶恭绰取得了联系。按照吴品今的说法,1920 年,交通系要人、时任交通部总长的叶恭绰、郑洪年曾致函吴品今,请其负责铁路职工教育之事。当时,吴品今“对于职工教育,固素有兴趣,但以学尚未成,遂复电不敢率就”。1924 年11 月24 日,叶恭绰再次担任交通部总长,郑洪年担任次长,与刚从海外回国的吴品今在南京相见。叶恭绰、郑洪年继续将铁路职工教育之事相委,于是吴品今走上了官宦之路。[19]

以下是目前可见的吴品今的任官履历。1925 年3 月5 日,交通部恢复了全国铁路职工委员会,郑洪年任委员长,吴统续任总干事。[20]4 月1 日,交通部令吴统续代理总务厅惠工科科长。[21]7 月8 日,交通部派遣惠工科长吴统续赴长辛店,调查工人与杨慕时冲突之事。[22]7 月16 日,交通部因长辛店有军官演讲劳工神圣,听众达5 000 人,于是派遣吴统续等人前往调停工潮,并劝慰工人。[23]9 月,关税会议要从北洋政府各机关调用人员组成专门委员会,交通部即选派吴统续等6 人参与其事。[24]1926 年,为了“研究励行劳工教育方法,以养成健全之国民”,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会选举刘景山、王名烈、吴统续、陈筱庄、吕著青等6 人为劳工委员会委员。[25]1927 年2月26 日,交通部发布第132 号令,派吴统续充任编印处处长。[26]11 月18 日,与慈善家孔祥榕赴涿,面见傅存义,傅允诺释放妇孺。吴统续将难民册携带出城,并与万福麟商议。[27]

1928 年11 月1 日,武汉市政委员会成立,胡宗铎出任委员长,董修甲担任秘书长。他们在市政府会议上提出开办公共汽车的动议,获得通过,后向湖北省银行借款5 万元进行筹备。[28]1929 年1 月,武汉市委会委任吴品今为公安汽车管理局长,令其着手筹办,并定于2 月后通车。[29]筹备时,吴品今向安利英洋行购买车辆16 辆,并与英国交通专家霍克等人共同勘测了3 条路线。2 月10 日开业时,使用了其中的14辆。此后,汽车陆续又有增添。[30]4 月,武汉市市长潘宜之出走,武汉市政府停摆。4 月5 日,蒋介石抵达武汉,任命前敌总政治部主任刘文岛为武汉特别市市长,前公共汽车管理处长吴品今继续留任。[31]1930年,吴品今转任外交部专员,并于5 月12 日陪同出席第十四届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方觉慧等人赴东京参观。[32]1931 年,吴品今担任江苏建设厅视察。[33]1932 年,他作为专家会员,参加了内政会议。[34-35]

当然,吴品今在仕宦之余,也曾发表过一些诗作和时评(详见表 5、表 6)。1925 年,北京《学林》杂志与交通系关系密切,刊登了吴品今数则随笔、诗话和论文。此外,吴品今又在北京创办了《远东》杂志①戈公振指出:“《远东》,于民国十四年十月发刊于北京,为吴统续所编辑,每月二册。以研究远东问题与宣传国际消息为宗旨。用中英法三国文字合刊。与交通系有关系。以改革文学思想及批评社会为主体者。”参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年版,第170 页。,创刊号中刊载了袁祖铭、孙传芳、黄郛、王正廷、张绍曾、吴光新、龚心湛、叶恭绰、姚震、鹿钟麟、张学良、莫德惠、郭松龄、贾德耀、曲同丰、张绍程、王士珍、师景云、陆梦熊等北方军政要人,以及《新天津报》、惠恩济、杨肇炘、青岛大学校长宋传典、张心征、屈映光、李衡山等人祝词。不过这些活动都没有产生多大反响,吴品今也逐渐默默无闻,不知所终。

表5 《学林》所载吴品今作品题名汇录

表6 其他杂志所载吴品今作品题名汇录

四、简短的结语

有限的史料显示:吴品今一生,经历过一次从声光早著的五四青年到交通系小吏的蜕变。五四时期,他创办杂志,留学欧日,受到梁启超等著名知识分子的赏识,在《晨报副刊》等杂志上发表新诗、论文,俨然是时代的弄潮儿。不过,留学归来后,他奔走于权力场中,成为交通系小吏,既然不能看清国民革命的大势,也就落得了默默无闻、无所作为的结局。他的经历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五四青年的人生走向。

猜你喜欢

法政学社晨报
学社奋发担使命 草书千载绘华章——写在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建社90周年之际
从主妇价值到女权主义:日本法政学说史上的家务劳动争论
中国营造学社藏书源流考
厦门市同安丰翼美术学社日记画
未来的晨报
基于Android平台的学社APP设计与开发
刘少奇关于培养合格党员的思考及启示
5个人 50万粉丝 500万营收——都市晨报微信号是怎样炼成的
清末“法政”一词的使用特点
清末“法政”一词的使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