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龄对早产儿24 h肠外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探讨

2022-07-27崔法新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头围胎龄生化

胥 彬,崔法新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早产儿出生时机体的脏器尚未发育成熟,使其无法吸取满足自身需求的充足营养易出现生长发育不良或合并多种并发症[1]。伴随新生儿的重症监护与抢救相关技术的进步,低于胎龄的早产儿存活率显著增长,肠外营养支持是较重要的救治方法,利用静脉输液将营养物质直接输入血液,吸收程度较高,达到机体的发育需求,从而与宫内的正常生长速度同步[2]。本科应用24 h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早产儿,通过对患儿的头围、体重与身长等变化进行观察,以期明确胎龄对早产儿24 h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疗效影响。旨在为临床早产儿制定出更合理营养支持依据,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拟从2018年8月~2020年8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10例早产儿开展研究,出生体重在1.00~2.50 kg,均重(1.92±0.33)kg;胎龄39~35周,均龄(32.31±1.22)周;依照胎龄分为<32周的A组42例,胎龄≥32周的B组68例,A组男23例,女19例;B组男41例,女27例;上述一般资料呈同质性,可作比对(P>0.05)。

1.2 方法

24 h肠外营养支持:在早产儿出生后的第1天开始实施24 h肠外营养支持。在第1天单独使用6%含量的小儿氨基酸(19AA),其必须的氨基酸所含量大于60%,支链的氨基酸所含量需大于30% ;第二天开始应用脂肪乳,在第3天应用“全合一”补充肠外营养,营养液内加有调节钠、钾、氯等电解质的物质。相关剂量:小儿氨基酸由1.5~2 g/kg·d起逐渐递增至3.5~4 g/kg;脂肪乳皆由1 g/kg起逐渐每天递增0.5 g/kg直至到达3 g/kg;葡萄糖早产儿起始4~6 mg/(kg·min),增加1~2 mg/(kg·min),最大12~14 mg/(kg·min);经外周静脉肠外营养时葡萄糖浓度低于12.50%,浓度过高会引发血栓性静脉炎;氨基酸浓度应<3.50%;水溶性以及脂溶性的维生素皆依据1~2 mL/kg进行给予。非含氮热卡在开始应用时最少需60 kal/kg,接着逐渐递增至超过100 kal/kg。选取“全合一”的配制,由患儿外周的静脉实施24 h的均匀输注。在治疗的早期配合使用微量喂养,接着逐渐发展为经口喂养,胃肠的摄入标准需达到口喂养的90 kal/kg,最后逐渐暂停全肠的外营养支持。若患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感染及出血倾向时需减量,严重者需停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胎龄患儿每天的头围、身长与体重增加,恢复到出生时体重的时间以及平均的住院时间。采取患儿2 mL股静脉血,且采血前的2 h未输液与喂养,因血标本具有不抗凝性,在离心取血清后的2 h里选取全自动的血液生化仪进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测定。比较不同胎龄并发症营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胆汁淤积、感染以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不同胎龄患儿头围、体重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不同胎龄患儿头围、体重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不同胎龄患儿停24 h肠外营养支持后生化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胎龄患儿停24 h肠外营养支持后生化结果比较

2.3 不同胎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不同胎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早产儿由于宫内的生存条件导致早产,出生后常出现血脂代谢紊乱,易产生喂养的不耐受,进而使患儿营养欠佳,影响其身体的发育,且对其远期的生活质量产生持久性影响[3]。本研究结果显示:胎龄较小早产儿头围、身长及体重的增加较小,可见:胎龄影响患儿24 h肠外营养支持,胎龄越大该方法效果越佳。分析原因是出生时胎龄较小患儿消化等系统功能发育尚未成熟,导致营养物质的储备极度缺乏,在出生后因大量需求热量,通过肠外的营养支持,为患儿提供营养与热量,促使其有效生长[4]。TG 通过脂蛋白的脂肪酶分解成游离的脂肪酸并加入体循环,能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并储存以及提供能量;TBIL指标增加患儿可能患有肝功能异常;BUN为蛋白质的终末期产物,能评价患儿的肾功能。B组血清TG、TBIL水平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产儿的胎龄与其24 h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有一定联系,胎龄越大生化相关指标恢复越佳。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入组例数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实施24 h肠外营养支持期间,胎龄越大的早产儿效果越佳,患儿头围及体重增长更快,住院时间更短,住院期间产生的并发症更低,因本研究相关样本量较少,仍需实施大量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头围胎龄生化
宫内生长异常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及相关关系对新生儿ICD-10编码影响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产科护理中系统性母乳喂养指导的临床价值分析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与出生体重及胎龄关系的研究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
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脑组织损伤后血清酶变化的胎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