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腐蹄病预防及治疗

2022-07-26才考吉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采日玛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蹄部跛行病羊

文│才考吉(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采日玛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山羊和绵羊养殖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羊肉、羊奶和羊毛等产品在国内的需求量较大。因此,羊养殖业得到较长时间的发展。羊养殖具有投资低、收益高、养殖周期较短等特点,很多养殖户选择山羊或绵羊进行养殖。在山羊和绵羊养殖过程中可出现多种类型的疾病,如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等,可影响羊的多个组织、器官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羊腐蹄病是一种绵羊高度传染性蹄病,很少出现于山羊群体,病变部位主要位于蹄部,随病情发展可导致病羊出现体重下降、羊毛产量降低、跛行等症状,生产性能降低,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羊腐蹄病可由多种病原菌感染引起,如坏死杆菌、节瘤拟杆菌等,在适宜病原微生物繁殖的环境中,绵羊群体的腐蹄病患病率高达100%。通常患病羊的临床表现为慢性经过,或有轻微腐蹄病症状,经一段时间可自愈。羊腐蹄病在全世界均有流行,在绵羊养殖数量较多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腐蹄病是危害美利奴羊的主要疾病。在我国多个绵羊养殖地区该病也较为流行。

一、发病原因

绵羊腐蹄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病原微生物感染是主要原因。病原微生物主要感染绵羊蹄趾间部位,该部位长期处于潮湿和粪便污染物的环境中从而易感发病。在上述环境中大量存在坏死杆菌和节瘤拟杆菌。坏死杆菌主要存在于羊的排泄物中,而节瘤拟杆菌是一种无芽孢厌氧菌,主要寄生于反刍动物腐蹄表皮组织中。该病还可通过直接接触在羊群中传播,而邻近羊群出现腐蹄病也可导致养殖场内的羊群感染。此外,山羊和绵羊混养也可导致山羊和绵羊相互传染。

二、发病机理

在卫生环境较差的羊舍环境中,羊蹄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导致蹄部软化,增强了对坏死杆菌的易感性。绵羊感染坏死杆菌时仅产生轻微的趾间皮炎,当羊舍环境改善,地面干燥时可自然恢复。当节瘤拟杆菌感染绵羊和山羊时可发生趾间皮炎,可通过人为干预缓解病羊症状,但当绵羊感染恶性节瘤拟杆菌时可导致恶性腐蹄病的发生,造成病羊跛行。

三、临床症状

当羊群中的羊出现跛行症状时可怀疑为腐蹄病。羊跛行症状的严重程度及羊群中跛行羊的数量与感染菌株、羊群免疫力、是否发生过腐蹄病等因素有关。在羊腐蹄病流行时,一些感染病原的羊不表现出跛行症状。因此,通过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进行监测是防控羊腐蹄病的重要方式。患腐蹄病的羊若症状较为严重时可出现长时间躺卧、食量减少、体重下降、羊毛质量下降等现象,公羊交配能力降低,母羊产羔率也可能降低。长期躺卧的羊可出现溃疡,感染部位可寄生蝇蛆并传播至羊毛上。相比于正常的蹄部,患腐蹄病的羊趾间可出现大面积炎症,部分羊可出现蹄跟过敏。病变蹄部存在坏死组织,表面有血清渗出,当患病部位出现混合感染时坏死组织发出恶臭味道。此外,根据患病羊的临床症状可将羊腐蹄病分为恶性腐蹄病和良性腐蹄病两种。

恶性腐蹄病的发病率更高、蹄部病变更为严重。患病羊的病变部位可从趾间皮肤至蹄板出现明显的腐烂现象。在某些病例中,感染仅局限于趾间,但病羊仍会出现跛行、躺卧和体重下降等症状。患恶性腐蹄病的羊通常蹄甲病变严重,蹄壳脱落现象较为常见。

良性腐蹄病在羊群中的流行程度很高,但症状较轻,仅有低于2%的病羊可能会出现蹄壳脱落现象,但大部分病羊仅表现出轻微的局限性趾间皮肤炎。此外,部分羊呈慢性经过,蹄部会出现疣状突出物、肉芽肿等症状。

四、病理变化

坏死杆菌、节瘤拟杆菌侵入羊蹄后会引起表皮颗粒层反复性降解,并伴有表皮水样变性和水泡。白细胞进入被感染的蹄部表皮区引发炎症反应。但目前有关羊腐蹄病的相关研究数量有限,关于腐蹄病发病机理还不清楚。

五、流行病学

羊腐蹄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宿主免疫水平、环境卫生情况和病原微生物感染等。羊腐蹄病可出现于绵羊和山羊,但主要见于绵羊,山羊发病率相对较低。此外,牛、鹿等反刍动物也可发病。患病羊是该病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传染源,与其共同生存在同一羊圈舍中的健康羊可通过接触患病羊或被患病羊污染的地面、羊粪等感染坏死杆菌或节瘤拟杆菌。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羊腐蹄病的潜伏期为10~14天,出现症状后因宿主、环境和感染细菌病的共同影响下,病羊可出现好转、自然康复或持续感染等情况。部分康复的羊可成为坏死杆菌或节瘤拟杆菌的携带动物,当免疫力低下、蹄部受伤或其他因素影响时可复发该病。

六、诊断

若羊群出现跛行、趾间皮炎等症状时可初步诊断为羊腐蹄病,可采集趾间样品送实验室进行检测,若发现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杆菌即可确诊。实验室常用的检测方法为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病原菌毒力基因检测及细菌的分离鉴定。诊断时还应与蹄脓肿、蓝舌病、口蹄疫等疾病进行区分。

七、治疗

在治疗羊腐蹄病时,最主要的方式是进行蹄部修剪和药浴。蹄部修剪可能会导致短期内治疗的羊出现跛行症状,但正确的修蹄可提高羊腐蹄病的治愈率。修蹄后应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外敷治疗,如土霉素、青霉素等抗生素,硫酸铜、硫酸锌、福尔马林等防腐剂。如果羊群中仅有少部分羊感染,也可使用药物喷剂或粉状药物,用绷带包裹药物,确保组织能接触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在应用药物足浴的方式进行治疗时,应将感染动物和未感染动物分开饲养,药浴后驱赶至干燥的地面晾干后再进入羊舍,该治疗方法应多重复几次,每隔1 0 天进行1次,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可提高治疗效果。药浴后也可配合福尔马林、硫酸铜进行辅助治疗。也可采取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肌内注射2000~3000国际单位/千克的青霉素,每天2次;皮下注射土霉素20毫克/千克,72小时/次。注射抗生素一方面可抑制患病部位的病情恶化,另一方面也可防止继发感染。此外,也可进行免疫接种对健康养羊只进行预防。

八、预防

通过科学的防控方式根除羊群中的恶性腐蹄病是可行的,但对养殖场人员的操作和羊场疾病防控水平要求较高。羊腐蹄病预防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治疗患病羊只、淘汰慢性感染羊只、隔离新生羔羊、提高羊舍环境卫生水平等。在环境卫生水平较差的羊场,羊腐蹄病的防控难度较大,因此应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卫生问题,从而降低羊腐蹄病的发生。在检疫过程中若发现隐性或慢性腐蹄病的羊只应及时淘汰,从而降低羊群中羊腐蹄病的患病率。

国外总结了一套羊腐蹄病的防治方法,可在羊腐蹄病防治工作中参考。

1.隔离饲养患腐蹄病的病羊,适当修蹄,修蹄器具应在消毒后方可用于其他羊只。

2.定期使用15%的硫酸锌进行蹄浴,蹄浴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周1次,每次重复2~4次。

3.将患病较轻、病情严重和健康的羊分舍饲养,降低羊腐蹄病的传播风险。

4.可通过检疫的方式监测羊群中患腐蹄病的流行情况,对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羊应采取淘汰、无害化处理。

5.当羊群存在腐蹄病暴发风险时,如周边羊场流行羊腐蹄病、羊群过去暴发过大规模的腐蹄病,可在腐蹄病高发期前8~12周接种羊腐蹄病疫苗进行预防。

6.选择抗腐蹄病的羊品种也是一种较好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羊恶性腐蹄病,但同时修蹄、蹄浴等措施也应采取。在高温潮湿的季节,羊腐蹄病高发,应提前接种以预防该病,接种疫苗后应进行抗体监测,现有的疫苗免疫保护期较短,通常为4~12周,因此应及时进行补免。部分羊在接种疫苗后可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降低对羊产生的影响。

九、结语

羊腐蹄病是在绵羊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传染性蹄病,羊群中暴发羊腐蹄病可导致大面积跛行,影响羊的正常放牧、采食等行为,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羊养殖场或养殖户在绵羊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检测羊群中羊腐蹄病的患病情况,发现跛行羊只应及时隔离诊治,防止羊腐蹄病的传播扩散。对患腐蹄病的羊应综合治疗,对患恶性腐蹄病的羊应考虑治疗成本和治愈效果,对经济价值较低或治疗无效的羊可采取淘汰处理。采取疫苗接种、修蹄、蹄浴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控羊腐蹄病,同时采取检疫、淘汰等措施也有利于羊群腐蹄病的净化工作。总之,羊养殖场或养殖户应对羊腐蹄病予以重视,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诊断、治疗和防控,以降低由羊腐蹄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蹄部跛行病羊
羊常见的腹泻性疾病与治疗措施
关于羊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的研究
羊腐蹄病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浅谈奶牛蹄病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奶牛肢蹄病的预防及治疗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
Liu limps off to a trail of tears刘翔腿伤退出比赛 众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