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设计研究

2022-07-25毕昌松

大科技 2022年28期
关键词:可视化管理系统资产

毕昌松

(淮河能源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南 232033)

0 引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形式,在总资产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需要做好资产的分析工作,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资产实施全面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注重核心技术的掌控,对各个功能模块合理设计,保障系统功能能够正常运转,使系统具有完善的功能。同时,还要加强系统的安全管理水平,避免发生信息泄露的问题,提高资产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1 电力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设计原则

1.1 系统性

资产管理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一方面,需要注重管理系统的组成,确保系统功能的全面性,能够基于各个模块对固有资产进行管理,使资产能够得到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应注重资产管理的可操作性,搭建完善的资产管理平台,使各个功能模块能够顺利进行工作,提高管理系统的可操作性,使其能够正常投入使用。电力企业固有资产较为多样且使用频繁,需要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形式,对资产的投入和消耗情况进行分析,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固有资产管理系统是实现资产控制的关键,需要做好系统的设计工作,对系统进行功能性的完善,对系统设计的各项环节进行优化,构建完善的系统设计基础,保障系统的运行状态[1]。

1.2 安全性

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注重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对资产信息的防护管理,解决资产管理的风险问题。电力企业资产信息量较大,需要对各项资产引起重视,打造安全的资产管理环境,防止资产信息被不法人员截获,造成固有资产信息出现泄漏,导致资产信息管理的安全性下降。安全是固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前提,需要基于安全角度展开系统设计,完善系统安全管控的形式,排除系统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系统安全设计方面,需要由身份管理、权限控制等方面展开,提高对系统安全的防控能力,降低安全因素对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影响,防止资产信息发生篡改、丢失等情况,进而增强固有资产管理的安全性,避免安全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

1.3 效益性

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做好资产的效益管理,降低不利因素对资产的影响,保障电力资产的正常运营。由于电力企业固有资产种类较多,应采用针对性的管理模块,通过标签对资产进行标记,对各项资产的种类进行明确,提高资产管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需要注重资产的动态管理,对动态管理模块展开设计,使资产管理过程得到实时监督,防止资产信息管理方面存在遗漏。固有资产管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数据的价值进行分析,利用可视化的分析形式,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整合,保证资产能够得到合理地利用,提高固有资产决策的合理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产浪费,使资产使用与经济效益能够兼顾。

2 针对电力固定资产进行信息化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案

2.1 核心技术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涵盖着较多的核心技术,对系统展开设计时,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运用方法,确保系统构成的合理性,使系统具有完善的框架结构。对框架结构设计时,采用Laravel 和J2EE 框架实现开发,使管理系统具有稳定的框架,使框架能够对资产管理功能进行承载,促进资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在开发语言方面,采用C++、Java、Python 进行综合开发,充分发挥出各个语言的优势,提高资产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数据存储方面,采用MySql 数据库展开设计,实现大量资产数据的存储,对固定资产数据进行统筹管理,使大数据技术得到有效运用。在安全控制方面,需要应用身份识别、权限控制等技术,确保资产信息得到安全访问,提高信息处理的安全性[2]。

2.2 功能模块

2.2.1 平台管理中心

固定资产由平台管理中心实现管理,需要对平台管理中心展开设计,使管理平台具有良好的功能性,保障日常管理过程能够顺利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如图1 所示,具有资产购置、日常管理、专项资产等管理分类,能够对资产管理情况进行统筹,确保平台管理中心功能的全面性。平台管理系统应具有全面功能,对日常资产运营实施管理,通过各个功能选区,对资产状况进行管控,防止资产出现过度消耗的情况。固有资产管理应注重参数设计,确保参数设置符合企业管理的要求,同时注重参数与框架的兼容性,提高平台系统的管理效率。平台管理中心是各个功能模块的管理核心,是实现资产管理功能设计的关键,确保资产状况得到有效把控。

图1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2.2 标签管理

固有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标签管理模块展开设计,保障标签能够得到合理使用,通过标签对资产信息进行标注,保障资产能够顺利投入使用。电力企业固有资产种类较多,需要采用标签进行唯一标识,通过唯一ID 对资产进行编码,再将ID 与资产的状态进行绑定,这样便可以通过ID 对资产状态进行查询,提高对资产的管理效率。标签管理是实现资产分类的关键,需要对资产的组成引起关注,获得资产的详细数据,确定资产管理的各项明细,对资产管理过程进行优化,保障标签能够得到合理使用。标签管理是实现资产种类划分的关键,在标签ID 中蕴含着固有资产的各项信息,便于对固有资产进行整合与识别,进而掌握固有资产的使用详情,了解资产的变化情况。

2.2.3 资产动态管理

固有资产应采用动态管理形式,做好资产变化的控制工作,对资产进行全面地管理,便于资产管理状态的控制。资产动态管理模块需要与实际管理过程相结合,确定资产的申请、审批、变更等流程,沿着资产的运营过程展开分析,使动态管理过程得到落实。通过动态管理能够确定资产的管理质量,对资产进行严格地控制,防止出现资产无法管控的情况,对资产运营状况进行全面地掌控。动态管理需要注重系统之间的联动性,及时对资产变化情况进行采集,第一时间掌握资产的使用情况,提高资产的运用效果。资产变化数据需要及时展开存储,将资产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将资产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对固定资产管理过程进行掌控,保障资产管理信息的完整性[3]。

2.2.4 数据可视化分析

为了对资产进行全面地分析,需要做好可视化分析工作,注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资产数据进行直观展现。数据可视化需要进行数据与图像之间的转换,将数据通过图形、表格等进行展现,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掌握资产变化情况。可视化设计需要具有完善的功能界面,注重人机交互技术的运用,确保可视化界面易于进行操作。数据可视化分析界面如图2 所示,界面由数据、图形等元素构成,在色彩方面较为丰富,通过色彩对资产类型进行划分,便于对资产类型的占用情况进行掌握。通过可视化数据,能够对设备的运行年限、维修情况、信息配置等进行掌握,有助于电力企业固有资产信息整体情况的掌控,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为资产的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图2 数据可视化分析界面

2.2.5 客户端及运维端

客户端及运维端是重要的功能模块,通过客户端可以对数据进行采集,对固有资产信息进行记录,将数据通过网络传递给服务器,借由服务器对资产数据进行整合与管理,提高对固有资产的处理效率。客户端设计应遵循便于使用的原则,基于网络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做好连接状态的验证工作,保障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控制效果。客户端应具有较强录入能力,能够对资产标识进行识别,保障资产能够更好地投入使用,对资产进行全面地管理。在运维端方面,需要对资产列表进行设计,对资产运维信息进行编辑,采用资产集中管理的形式,对固定资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验,掌握资产的运行状态情况,保障资产能够得到有效地管理,提高对固有资产的维护水平。

2.3 系统部署

固有资产管理系统需要合理地进行部署,对系统的各项配置进行优化,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系统应采用集中部署的方式,合理对资源信息进行分配,确保资源信息对系统的适应性,合理对资源管理情况进行投入。管理系统由用户层、Web 服务层、数据库层等构成,需要做好运行层次的分析工作,对层次之间展开连接设计。用户层主要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将固定资产信息存储到系统中,并且与用户建立绑定关系,对用户信息进行妥善管理。用户层与Web 服务层建立网络连接,用于对固定资产数据进行传递和获取,提高信息处理方法的有效性,使资产信息能够得到展示。数据库层与服务层建立连接,用于对资产数据进行存储,保障电力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对接。

2.4 安全控制

2.4.1 身份管理

固有资产管理系统中,需要对用户身份进行管理,对非法登录情况进行控制,确保登录者为电力企业的内部人员,提高身份管理的安全性。身份是用户管理的重要凭证,需要确保用户具有唯一的身份,并且对用户的身份进行核实,保证用户身份的合理性。用户身份需要通过登录模块进行检验,采用“账号+密码”的登录方式,而且,账号与密码应进行保密传输,防止账号会被不法人员捕获,使身份得到严格地管理。身份信息需要存储在数据库中,在服务端从数据库中获取数据,对账号和密码进行检验,保障账户信息能够顺利进行登录,提高对账号安全的掌控效果。同时,需要注重账号信息的动态检验,对用户身份采用额外验证的形式,对身份信息进行全面识别[4]。

2.4.2 权限控制

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用户权限进行控制,做好用户权限的分配工作,防止用户信息受到篡改。用户登录过程中,采用动态分配权限方式,确保权限设置的合理性,对用户完成精准地授权。用户权限包括只读、修改等权限,对于仅对资产信息进行查看的用户,应分配只读权限,防止用户对信息进行修改;对于资产操作的用户,则需要分配修改权限,对资产信息进行添加与调整,提高权限控制的严格性;对于临时开启的用户,则需要配置临时权限,确保用户权限仅一次有效;对于不具备权限的用户则无法查看资产信息,使资产得到全面管控,在权限方面对固有资产的管理进行限制。

2.4.3 安全检测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要进行安全检测设计,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安全性能的要求。首先,需要对系统漏洞进行检测,防止系统处于风险状态,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逻辑层次,为系统安全设置检测线,提高系统安全防范的标准化程度。其次,检测系统的网络状态,确保系统防火墙的安全,构建完善的系统防范形式,保障系统能够稳定地运行。同时,需要对网络攻击进行模拟检验,对资产管理系统进行安全测试,避免出现网路远程安全漏洞。最后,需要对资产数据进行检测,防止数据发生篡改、丢失等情况,并且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便于对数据的状态进行恢复。

3 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是电力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严格做好资产的管控工作,合理对资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与运用,充分发挥平台管理的作用,对固有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固有资产管理系统采用集成化设计,有助于对资产的全面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使资产能够依据各个功能模块展开设计,构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环境。

猜你喜欢

可视化管理系统资产
基于CiteSpace的足三里穴研究可视化分析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思维可视化
基于CGAL和OpenGL的海底地形三维可视化
“融评”:党媒评论的可视化创新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