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勾股模糊集的水中目标威胁评估方法*

2022-07-25肖红江郭三学王明用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22年5期
关键词:蛙人威胁决策

肖红江,郭三学,王明用

(1.武警工程大学装备管理与保障学院,西安 710000;2.广州市声讯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0000)

0 引言

舰船、潜艇、港口设施经常受到来自蛙人等水中目标的威胁。面对这种威胁,防御体系设计采取基于声波驱散的非致命拒止策略,技术方案如图1 所示,目标的预定距离50 m、200 m、500 m 设置拒止区、预警区和发现区3 个区域,拒止方式采取声波阵实施驱散。对于水中目标的威胁评估是实现技术防御的基础。威胁评估是依据信息源测得的目标属性和状态进行推理、判断和预测的一种信息融合技术。威胁程度是一个模糊性的概念,可以运用模糊理论进行处理。勾股模糊集限定范围宽广,能够有效克服直觉模糊集的局限性。本文采用勾股模糊集理论对水中目标进行威胁评估,通过离差法确定动态属性权重,结合TOPSIS 理论,通过勾股模糊集距离测度进行威胁度排序,设计了非致命主动拒止防御系统发现、预警、拒止的时机。该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入侵目标的运动态势,优先选取威胁度较大的目标,合理分配系统资源,使系统决策更加科学。

图1 防御体系技术方案

1 相关概念

2 勾股模糊集理论威胁评估

2.1 评估属性勾股模糊化处理

影响水中目标威胁评估的属性有很多,通常有目标类型、数量、距离、速度、加速度、航向角等多个方面。威胁评估并不是基于所有属性进行,而是依据特定评估环境,从全面性、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出发,选取适当数量的主要属性。近岸水下主要防御对象为蛙人,目标类型是固定的。结合非致命主动拒止防御系统的性能和防御特点,选取目标距离、深度、速度和航向角作为主要威胁评估属性。目标速度越小,威胁度越小,为效益型属性;目标距离、深度、航向角越小,目标威胁度越大,为成本型属性。

2.2 离差法确定动态属性权重

属性的权重是属性值对威胁度的影响程度,反映了各属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合理地确定权重是威胁评估的关键。离差法确定动态属性权重,能够综合考虑目标运动态势,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属性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可以用勾股模糊理论的距离测度来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2.3 勾股模糊TOPSIS 法威胁度排序

TOPSIS 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在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它通过对比评价目标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差异程度,来进行综合评判。结合TOPSIS理论,采用勾股模糊集距离测度确定目标威胁度。具体步骤如下:

3 主动拒止防御系统决策时机设定

当目标进入防御区域后,非致命主动拒止防御系统实时对目标进行威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与临界威胁度进行对比。当目标威胁度大于等于相应临界威胁度时,系统根据比对结果快速决策,具体的动态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主动拒止防御系统决策流程图

表1 临界属性值矩阵

临界威胁度随着目标运动态势动态变化。当多个目标入侵时,由目标属性值矩阵确定属性权重;当单个目标入侵时,可由目标属性值和临界属性值构成评估矩阵,确定临界威胁度。

4 实例分析

假设某时刻t,主动拒止防御系统探测到6 个蛙人目标,分别为A、A、A、A、A和A,获取目标属性值矩阵Y 如表2 所示。

表2 目标属性值矩阵Y

4.1 威胁评估分析

将目标属性值矩阵Y 转换勾股模糊属性值矩阵P,如表3 所示。

表3 目标勾股模糊属性值矩阵P

离差法确定目标属性权重为

计算蛙人目标勾股模糊属性值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加权距离,并计算蛙人目标威胁度综合评价指数,威胁度排序结果如下页表4 所示。

表4 蛙人目标威胁度排序

计算结果表明,目标A距离防御区域点最近,且持续抵近运动,威胁度最高;目标A虽然比目标A距离防御区域点近,但因其速度较慢,且航向角较大,有游离的趋势,因此,威胁度排序在目标A之后;目标A距离防御区域点最远、航向角较大,威胁度最低。

目标的运动态势如图3 所示,通过图3 和表4综合分析,目标A虽然距离防御区域点仅有232 m,远小于目标A,但其正以0.7 m/s 的速度游离。随着时间的推移,目标A威胁度将越来越小,而目标A的航向角仅有10°,正向防御区域点做抵近运动,因此,目标A的威胁度大于目标A的威胁度。最终排序结果为C(A)>C(A)>C(A)>C(A)>C(A)>C(A)。基于勾股模糊集理论威胁评估的方法,能够综合考虑目标态势变化对威胁度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准确。

图3 目标运动态势

4.2 主动拒止防御系统决策处置

根据主动拒止防御系统设定的临界属性值,计算临界威胁度,如表5 所示。

表5 临界威胁度

将目标威胁度与系统临界威胁度进行对比,得出系统决策结果如表6 所示。

通过表6 和图3 综合分析,目标A虽然已进入发现区,但其航向角较大,威胁度低,未达到发现临界威胁度;目标A虽然距防御区域点已达到232 m,但其航向角为105°,正以0.7 m/s 的速度游离防御区域点,因此,对防御目标不构成威胁,系统未采取处置措施;目标A虽然在预警区外,但其速度较大,正以1.3 m/s 的速度向防御区域点做抵近运动,威胁度超过了预警临界威胁度,系统实施预警。

表6 系统决策处置

传统的防御区域划分通常由距离来界定,在系统决策过程中很难实现系统资源的合理优化。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得出,本文所提出的非致命主动拒止防御系统发现、预警和拒止时机的设定方法,能够综合考虑入侵目标的运动态势,使系统决策更加科学。尤其是多个目标入侵时,通过威胁度对比,优先选取威胁度较大的目标,忽略威胁度较小的目标,使系统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从而达到系统效能的最大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担负的任务,科学设置临界属性值,使系统决策处置符合防御目标的需要。

5 结论

蛙人由于其目标小、隐蔽性强、恐怖袭击代价小等特点,是近岸水下防御的重点目标。本文构建的勾股模糊评估方法,设计的非致命防御体系技术方案以及决策流程,能有效实现对威胁目标的防御;提出的系统处置时机的设定方法,为非致命主动拒止防御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猜你喜欢

蛙人威胁决策
人类的威胁
做决策也有最佳时间段
决策大数据
水下奇兵
诸葛亮隆中决策
蛙人
搞笑图片
《管理就是决策:第一次就把决策做对》
战斗蛙人出发了(下)
蛙人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