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系统危重患者应用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

2022-07-23邓茜婕

黑龙江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例数依从性情况

邓茜婕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四川成都 610072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病变部位主要位于支气管、气管,胸腔及肺部的常见疾病,据统计学调查表明,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死亡率前十位的疾病之一,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明显影响[1]。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主要有呼吸衰竭、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老年人是呼吸系统危重症的高发人群,由于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大气污染愈发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为患者带来较重的治疗经济负担,同时影响生存质量[2]。在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护理中,临床上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能够较为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一定作用,但是其灵活性相对较差,难以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或改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3]。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对其实施全程风险管理的系统化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了对患者自身体质的关注以及主治医师的相应治疗方案,同时还能将院内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统一了解并实施护理。该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疾病、活动能力、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评估,积极制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风险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4]。本研究旨在探究呼吸系统危重患者应用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护理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呼吸系统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56±3.44)岁;男性20例,女性23例;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00±0.23)年。试验组患者年龄61~77岁,平均年龄(67.54±3.40)岁;男性21例,女性21例;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05±0.25)年。诊断标准参考《临床诊疗指南:呼吸病学分册》[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满足上述诊断标准,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多种严重疾病,生存期<3个月,处于昏迷状态或意识不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病情观察。密切记录患者体温、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根据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2)基础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干净、温馨,每日通风换气,更换污染的床单;保持患者口腔卫生,每日为患者进行3次皮肤清洁,定时调整体温,避免出现压疮。(3)饮食护理。在保证每日必需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和健康,定时为患者补充水分。(4)输液护理。扎针时准确、轻柔,维持液体温度恒温,并控制输液速度。试验组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1)成立临床专项护理干预小组并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可进行临床护理,同时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2)所有护理人员护理措施的执行均需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护理制度标准,首先对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参与讨论,提出常见的风险事件并进行解决方法的讨论和确定,并根据这些事件发生的概率制定好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达到良好的风险管理效果,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3)正确识别风险,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压疮、跌倒风险、是否有管道及导管脱落的风险等,筛查患者存在的风险。(4)制定详细的风险防范和监控措施,指导、帮助患者排痰,密切观察呼吸道感染情况,并在护理过程中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患者做好沟通交流,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进行解答,与患者亲切沟通消除其心理负面情绪并了解其内心想法,认真倾听患者需求并尽量按照患者所期望的方式开展针对性护理,增加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提高患者配合度,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两组患者均给予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指标。使用肺功能仪测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最大肺活量比值(FEV1/FVC)指标并进行比较。(2)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能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为依从性好;对部分治疗和护理不愿配合为依从性一般;对治疗和护理较不配合,坚持主见为依从性差。依从率=(依从性好+依从性一般)例数/总例数×100%。(3)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90~10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为较为满意;55~69分为基本满意;<55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较为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4)不良事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坠床、跌倒、非计划性拔管、窒息、烫伤,总发生=(坠床+跌倒+非计划性拔管+窒息+烫伤)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FVC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s)

a表示与护理前比较,P<0.05。

FVC(L)FEV1(L)组别对照组(n=43)试验组(n=42)t值P值护理前1.65±0.56 1.64±0.47 0.089>0.05护理后2.03±0.75a 2.35±0.63a 2.127<0.05护理前2.45±0.66 2.48±0.64 0.213>0.05护理后2.85±0.79a 3.19±0.66a 2.151<0.05 FEV1/FVC(%)护理前0.88±0.05 0.85±0.09 1.906>0.05护理后1.13±0.18a 1.50±0.27a 7.450<0.05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依从性情况例(%)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护理后,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例(%)

2.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例(%)

3 讨论

呼吸系统与外环境接触最频繁且接触面积大,接触到外界环境中的有机或无机粉尘,其中包含的各种微生物、过敏原等有害物质就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进而对人体产生危害,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6]。呼吸系统危重症的症状一般较重,对患者机体多个系统的影响均较大,发展至晚期会造成多器官衰竭。常规护理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特异性较差,护理效果欠佳[7-8]。

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通过专业的护理人员团队组建,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进而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9]。依从性可用于评估患者面对疾病的治愈信心及按时接受治疗的具体情况,同时满意度可判定患者对护理措施的心理状态变化。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可通过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掌握并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程度,进而积极配合治疗及后续护理,整体依从性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患者在接受完善精细的护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改善,进而可达到较高的满意程度[10]。本研究结果中,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总依从率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能提高呼吸系统危重患者的配合及依从程度,满意度较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而可提高护理质量。FVC是测定呼吸道有无阻力的一项指标,其水平升高提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情况越好,病情恢复;FEV1常在处于呼吸疾病急性期时明显降低,其水平降低提示病情恶化;FEV1/FVC可提示是否存在通气功能障碍,其水平升高提示通气功能有所改善,病情好转[11]。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在护理过程中,格外注重对患者并发症和呼吸情况的观察,同时鼓励患者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避免肺部感染,进而对肺功能进行保护[12]。本研究结果中,试验组患者护理后FVC、FEV1、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能保护呼吸系统危重患者肺功能,促进病情好转。

综上所述,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模式干预能保护呼吸系统危重患者肺功能,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促进病情好转,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例数依从性情况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