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黔椒13号的选育

2022-07-21张丽李正丽杨胜俊

中国蔬菜 2022年7期
关键词:炭疽病株距园艺

张丽 李正丽* 杨胜俊

(1 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06;2 贵州省农科院山茂园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

辣椒作为贵州省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2018年种植面积35.3 万hm(530 万亩),产量587 万t,产值188 亿元,占全国辣椒总种植面积的16.6%(牟玉梅 等,2020)。辣椒是贵州人民餐桌上的必备菜肴和调味品,制作方法多样,如糊辣椒、糟辣椒、酸辣椒、辣椒面、脆辣椒等,市场需求量大。干鲜兼用型线椒既可作鲜椒售卖,也可烘干制成干椒,降低线椒滞销的风险,深受椒农喜欢。良种是蔬菜生产的关键,贵州省园艺研究所联合贵州省农科院山茂园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育成干鲜兼用型辣椒新品种黔椒13 号,已在贵州黔南惠水、贵阳清镇、毕节织金等地累计推广种植100 hm(1 500 亩)。

1 选育过程

母本AX2009-2 是2007 年由海南收集的8 号线椒经3 年6 代单株选择得到的优良自交系。株高56.5 cm,开展度63.4 cm,株型紧凑、半直立,分枝能力强,叶片深绿色,果实线形,果长26.3 cm,果肩宽1.4 cm,青熟果绿色,老熟果红色,皮薄,味微辣,中熟,耐旱不耐寒,中抗炭疽病。父本AXFB-1 是2006 年由亚洲蔬菜研究与发展中心引进的JP2001-3 与陕西8819 线辣椒杂交后选择的优良单株,经3 年5 代自交纯化获得的优良自交系。株高57.2 cm,开展度70.1 cm,株型半直立,叶片绿色,果实线形,果皮微皱,味微辣,果长24.2 cm,果肩宽1.6 cm,青熟果淡绿色,老熟果红色,早熟,始花节位第9~10 节,耐弱光,配合力极强。

2012 年底至2013 年初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配制杂交组合,2013—2014 年在贵州贵阳科研基地进行春露地栽培观察试验,组合AX2009-2 ×AXFB-1 株型紧凑,坐果率高,商品果深绿色、光亮顺直,丰产稳产,较抗炭疽病;2015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命名为黔椒13 号;2016—2017 年在贵州贵阳、织金、榕江、罗甸、平坝进行区域试验,2018—2019 年进行生产试验;2021 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辣椒(2021)520277。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5 年在贵州省园艺研究所科研基地(贵阳)进行春露地品种比较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以常年种植品种辣丰3 号为对照。3 月8 日播种,采用穴盘基质育苗,5 月3 日高畦覆膜双行单株定植,株距35 cm,行距45 cm,小区面积10 m,每小区种植50 株,7 月13 日始收,8 月10日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黔椒13 号鲜椒产量1 912.4 kg·(667 m),比对照辣丰3 号〔1 723.6 kg·(667 m)〕显著增产,增幅10.95%。

2.2 区域试验

2016—2017 年在贵州贵阳、织金、榕江、罗甸、平坝进行春露地区域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以辣丰3 号为对照。播种、定植及采收时间依据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而定,株距35 cm,行距45 cm,小区面积667 m,每小区种植3 100 株。试验结果表明(表1),黔椒13 号两年平均每667 m鲜椒产量为1 928.2 kg,比对照辣丰3 号增产6.58%。

表1 黔椒13 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3 生产试验

2018—2019 年在贵州清镇、惠水进行春露地生产试验,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以辣丰3 号为对照。3 月1—10 日播种,4 月25 日至5 月5日定植,株距35 cm,行距45 cm,小区面积667 m,每小区种植3 100 株,7 月中旬始收,9 月初采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表2),黔椒13 号平均鲜椒产量为1 849.5 kg·(667 m),比对照辣丰3号增产8.54%,稳产性好,适应性较好。

表2 黔椒13 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4 抗病性

2018—2019 年在贵州清镇试验点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每小区调查100 株,采用5 点取样法。结果表明(表3),黔椒13 号田间对病毒病、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辣丰3 号。

表3 黔椒13 号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

2.5 品质

2018 年7 月经贵州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品质测定,黔椒13 号VC 含量525.3 mg·kg,辣椒素含量0.023 1%,品质优于对照辣丰3 号(VC和辣椒素含量分别为372.3 mg·kg和0.019 2%)。

3 品种特征特性

黔椒13 号为早熟线椒一代杂种,株型半直立,株高55 cm 左右,开展度67 cm 左右,平均单株结果数52 个;果实线形,果长25 cm 左右,果肩宽1.5 cm 左右,果肉厚0.18 cm 左右,平均单果质量11.3 g,商品果深绿色;田间对病毒病、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辣丰3 号,VC 含量525.3 mg·kg,辣椒素含量0.023 1%,每667 m鲜椒产量1 900 kg左右,适宜贵州地区春露地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贵州地区一般2—4 月播种,采用50 孔穴盘或漂浮盘培育壮苗,每667 m用种量35~40 g。基肥每667 m施腐熟牛粪/羊粪1 500 kg、挪威复合肥(N-P-K 为15-15-15)50 kg,同时撒施5%噻虫胺颗粒剂1.5 kg·(667 m)防治地老虎、蛴螬、蚧壳虫等。地膜覆盖高畦双行“品”字形单株定植,株距35 cm,行距45 cm。缓苗后每667 m追施尿素5 kg,开花坐果期每隔15 d(天)每667 m追施硫酸钾50 kg;门椒坐住后及时摘除门椒以下侧枝,促进植株生长,防止坠秧。病虫害主要有病毒病、炭疽病、疫病、烟青虫、蚜虫、蓟马等,病毒病可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35~50 mL·(667 m)喷雾防治,炭疽病可用500 g·L氟啶胺悬浮剂25~35 mL·(667 m)喷雾防治,疫病可用10%烯酰吗啉水乳剂150~300 mL·(667 m)喷雾防治;烟青虫可用600 亿PIB·g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2~4 g·(667 m)喷雾防治,蚜虫可用4%阿维·啶虫脒微乳剂15~20 mL·(667 m)喷雾防治,蓟马可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20 mL·(667 m)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炭疽病株距园艺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种花生的合理行距和株距
《环保水培园艺》教案
园艺奇葩
介绍几种适宜北方设施葡萄栽培的高光效架式
园艺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巧解“植树问题”
2008年荷兰国际园艺展览会盆花新品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