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药新品种紫莳药9号的选育

2022-07-21刘也楠林飞荣何贤彪黄立飞刘伟明

中国蔬菜 2022年7期
关键词:区域试验台州市炭疽病

刘也楠 林飞荣 何贤彪 黄立飞 刘伟明

(1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台州 317000;2 台州市黄岩区种子发展中心,浙江台州 318020;3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4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 318020)

山药为药食同源作物(徐子妍 等,2019),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自夏、商起就开始种植(何海玲 等,2006)。浙江省山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台州、温州等地,地方品种紫莳药在台州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适宜山区、半山区栽培,是当地的传统特色优势农产品,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知名度较高。但是其长期以来依靠营养体繁殖,品种退化明显,抗病性和品质下降,严重影响了当地山药产业的生产效益。针对以上情况,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以改良抗病性(炭疽病)、提高丰产性、改善品质为目标,育成了紫山药新品种紫莳药9 号。

1 选育过程

2010—2011 年,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西部山区和温岭太湖传统山药种植区选择与当地特色紫山药品种紫莳药在生长势、炭疽病抗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变异的单株11 株;2012 年统一种植,筛选出抗病性、丰产性、整齐度、产量、品质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10 个;2013 年再次进行田间观察筛选,获得4 个优质品系;2014 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其中编号1409 的品系产量和炭疽病抗性表现突出;2015—2017 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临海市、黄岩区进行区域试验,但2016 年和2017 年由于野猪危害或严重干旱影响,导致试验数据缺失,故2018—2019 年重新安排区域试验;2018—2020 年开展生产试验,定名为紫莳药9 号;2021 年3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浙认薯2021001。近年来,该品种不仅在紫莳药传统种植区(温岭市、黄岩区)推广应用,还被衢州市、宁海县、仙居县、天台县、临海市的一些非传统紫莳药种植区引入试种。

2 选育结果

2.1 丰产性

2.1.1 品种比较试验 2014 年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永丰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紫莳药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0 m,3 次重复;4 月27 日播种,种植密度1 500 株·(667 m),7 月上旬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 ∶PO∶KO 为17 ∶17 ∶17,下同)30 kg·(667 m),10 月26 日收获。试验结果表明,紫莳药9 号产量为1 741.7 kg·(667 m),比对照紫莳药〔1 408.3 kg·(667 m)〕增产23.7%,差异极显著。

2.1.2 区域试验 2018—2019 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临海市、黄岩区进行区域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不设重复,以紫莳药为对照。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种,种植密度1 500 株·(667 m),7 月上旬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0 kg·(667 m),8月中旬再次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11 月收获。试验结果表明(表1),紫莳药9 号两年平均产量1 768.2 kg·(667 m),比对照紫莳药增产31.2%。

表1 紫莳药9 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 生产试验 2018—2020 年在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大溪镇、临海市永丰镇进行生产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不设重复,以紫莳药为对照。4 月中下旬至5 月中旬播种,种植密度1 500 株·(667 m),11 月收获。试验结果表明(表2),紫莳药9 号平均产量1 914.8 kg·(667 m),比对照紫莳药增产29.4%。

表2 紫莳药9 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 抗病性

2014、2021 年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上垟乡紫莳药传统种植区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紫莳药9号炭疽病病情指数分别为48.2、50.4,而对照紫莳药炭疽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00.0、71.1,说明紫莳药9 号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紫莳药。

2.3 品质

2020 年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品质测定,紫莳药9 号干物质含量269.0 g·kg,淀粉含量202.0 g·kg,可溶性糖含量18.0 g·kg;同年经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测定,紫莳药9 号蛋白质含量18.3 g·kg。品质与对照紫莳药(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66.0、172.0、18.0、25.1 g·kg)相当。

3 品种特征特性

紫莳药9 号为中晚熟紫山药新品种,生育期180 d(天)左右,出苗后30~40 d(天)茎、叶由紫红色逐渐变为绿色;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数3~6 个,茎右旋,横截面方形、有棱翼,主茎长4.4 m 左右,叶序对生,叶片卵形,叶缘光滑,叶长11 cm 左右,叶宽7.5 cm 左右,单株结薯数1~2个,无零余子;块茎圆柱形,须根少,长30 cm 左右,直径10 cm 左右,质量1.2 kg 左右,表皮褐色,肉紫色,肉质较粉、稍带糯,口感、食味好;干物质含量269.0 g·kg,淀粉含量202.0 g·kg,可溶性糖含量18.0 g·kg,蛋白质含量18.3 g·kg,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紫莳药,一般产量1 500~1 750 kg·(667 m),高产可达2 000 kg·(667 m),适宜浙江台州地区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浙江台州及生态类型相似地区,直播宜4 月底至5 月上旬进行,育苗移栽3 月底至4 月上旬播种,薄膜覆盖育苗,幼苗株高10~20 cm 即可移栽。种植密度1 400~1 800 株·(667 m),搭架栽培。重施基肥,每667 m施腐熟栏肥1 500~2 000 kg、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5 kg;7 月上旬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0 kg·(667 m),8 月中下旬根据植株长势追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20 kg·(667 m)左右,以延长功能叶寿命,维持后期块茎膨大速度。生育期主要注意防治炭疽病。10 月上旬至11 月上旬,在霜冻前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获,避免冻害;收获后晾晒2~3 d(天),挑选完好的块茎置于15 ℃左右的室内,用砂土埋藏过冬。

猜你喜欢

区域试验台州市炭疽病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丰”景独特
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台州市黄岩区: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
Efficient reading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GGE双标图分析在糯高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