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2-07-20南通海门东洲国际学校顾柳柳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22年3期
关键词:群文初中语文内容

南通海门东洲国际学校 顾柳柳

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而阅读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群文阅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初中阅读教学的热点课题。教师需认知思考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这也逐渐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本文从群文阅读的含义出发,分析和探讨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如何更好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将群文阅读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 什么是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简单来说,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结合教材中的一个主题,然后去重组教材文本等,将相同主题类型的文章汇集到一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首先,这是一种“统整课程”的好方式,它能够把学生在一个阶段学到的相似内容以及阅读经验整合到一起,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能够掌握相同主题文章的阅读方法。

其次,群文阅读也对阅读方式进行了创新,它能够结合课外的一些读物,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有趣,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也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变得更加多元化,阅读视野变得更开阔。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能够进行横向阅读又能进行纵向阅读,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会大大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因此,笔者接下来重点分析,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该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以便能够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如何将群文阅读融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1.教师需有针对性地挑选群文阅读篇目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部分都是按照相同的主题来编排的,因此,一个单元内的文章即可算作群文。比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就选取了蒲松龄的《狼》、梁秋实的《鸟》、郑振铎的《猫》还有康拉德的《动物笑谈》来构成一个单元,该单元的主题为“动物”。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由于学生本身对动物很感兴趣,而且在生活中也能接触到动物,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搜集一些有关动物的文章来供学生选择和参考。

文章主题虽然一样,但教师可以寻找不同的写作文体,让学生接触更多写作类型,比如老舍的《猫》、法布尔的《蝉的地穴》等,这些文章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的内容。此外,教师在学生阅读完老舍的《猫》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将其与郑振铎的《猫》进行对比,看看两位作者同样都写猫,其写作手法、写作侧重点有何异同。在分析之后,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

写作手法和技巧,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采用有效方式进行群文阅读

在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第一种是“平行式”,这种阅读方式适合于内容大致相同、没有主次之分的一组文章,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同样的阅读方法来阅读这组文章。第二种是“上下行式”,采用这种方式阅读的文章有主次之分,在这时,教师就要挑出一篇重点文章,以这篇文章为中心进行阅读和分析,再由这篇文章发散出去,阅读其它文章。这种“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所以,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就需作出合理的判断,看哪个方式更适合哪种主题的阅读,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举个例子来说,在部编版七年级的第一单元中,学生会学习朱自清的《春》以及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一系列有关季节的文章。在讲解这些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朱自清的《春》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而其它几篇文章则可以略讲。首先朱自清给我们展示了五幅图,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对江南的春天进行了细致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对花花草草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学习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学习他是如何将这些事物写“活”的。

在分析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其他作家笔下的春天,比如林斤澜描写的是北方的春天,他笔下的春天带有一股苍劲的气势,这与江南细腻的春天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一种粗犷的美。而这样一分析,学生就能对春天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他们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多角度去认识春天,在阅读的时候,他们的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教师利用群文阅读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的目标也自然而然达到了。

3.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群文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能够使学生阅读更多不一样的内容。但群文阅读也存在一定缺陷,比如内容太多、内容太杂,学生不能精读每一篇文章,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阅读内容或写读后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文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将阅读内容概括出来,并思考写作同样的主题,不同的作家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这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交流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想、收获写下来,鼓励学生思考阅读这类文章给自己的学习或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这些作家的作品,围绕相同的主题,进行自己的个性创作,所谓“千人千面”,学生对这个主题有自己的见解,在写作时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4.深耕教材,提升问题导向水平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语文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这导致教师往往直接将教材(教科书)作为教学内容,而没有深入思考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需结合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中挖掘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此外,根据重点内容精心设置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讨论,促进学科融合,提高问题导向培养水平。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二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教师设置什么样类型和难度的问题,都会影响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学生的阅读能力,设置1-2个问题。问题不应太深,也不能太难。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人们如此热衷于搞房地产?为什么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遇到的问题写下来,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不要让学生陷入简单或纠结的概念辩论,要触及文字的本质,更要触及真实的社会。

比如,如何观察当代社会的“血缘”与“地缘”关系?中国的农村会彻底消失吗?在阅读后,教师应带领学生及时回顾,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同时,教师应设置能串连全书内容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思想、结构和主题。如在《地球上的中国》一文中,对于什么是“农村”这个问题,作者从“礼序”、“不诉”、“政治”、“同志长辈”等相关内容出发,探讨人们如何在没有强制力的情况下维护礼制。

5.课前把握主线,课后进行回顾

如今,不少教师专心于课堂教学,却忽视了课后复习,许多教师认为完成课堂教学后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事实上,课后复习或反馈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因此,教师在每节课后,要及时回顾和反思教学内容,因为回顾或反思可以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修正,确保教学水平呈螺旋式上升状态。

为鼓励学生加强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应在教学中组织与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密切相关的每周小组会议。

例如,召开“学会欣赏”主题班会,教师可以和学生讨论一个话题,你欣赏什么样的男孩和女孩?在班会课上,罗列被赏识的少男少女的特点,也指出不受欢迎的行为。尤其是女生犀利的总结发言,让男生深受触动,纷纷表示通过讨论,更全面地认识了自己,也明确了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方向。

总的来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而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要改变原有的单一式的、纵向式的阅读方式,采用群文阅读的模式,更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进行综合性的、整体性的阅读。

首先教师需根据相关主题挑选文章,力求在进行群文阅读后,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类文章的常规写作方法和技巧。然后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此外,在学生阅读完之后,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将自己的阅读感悟表达出来,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文本,也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群文初中语文内容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群文活动
主要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