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功能的有轨电车发展模式研究

2022-07-20刘燕明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7期
关键词:旅游观光客流交通

刘燕明

(北京公交有轨电车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1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幅促进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发展,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组成部分,也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不同的城市和区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需求,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因其自身特点而受到很大制约,因此相对于地铁,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模式更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本文针对基于旅游功能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具有旅游特征的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为案例进行研究,探索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对于拓宽有轨电车应用场景,提高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适宜性,具有重要意义。

2 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中低运量交通系统的代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青睐。现代有轨电车工程造价和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每公里造价约为1亿~2亿元,相比地铁每公里6亿~10亿元的造价,建造成本低、在工程经济上有一定优势,且其本身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可与公交车共享道路资源,同时比公交车安全系数和环保系数高,这些优势现已成为大量地区快速实现轨道化骨干交通体系的重要手段。截至2020年底,中国内地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大连、长春、天津、苏州、南京、青岛、淮安、珠海、武汉、深圳、成都、佛山、天水、三亚等在内的18个城市的34条有轨电车线路投入运营,总运营里程464.6 km,在建有轨电车线路430.4 km,已获批在实施规划的有轨电车线路731.9 km。另外全国有100多个城市正在规划发展现代有轨电车。

有轨电车相对于地铁具有行驶速度慢、载客能力小、占用部分道路资源等缺点,这些不足制约着城市有轨电车的建设与发展,使得有轨电车建设远离城市核心区,大部分建设在城乡结合区域或新建区域,客运量不高,单一线路较多,不便于成网运营,不能实现百分百的路权优先等。

3 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新趋势,为加快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国家支持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交通精品,鼓励景区结合铁路遗存、自然景观等,设置旅游体验或短途观光线路,支持开发适合旅游特点的特种观光列车等装备。这充分体现交通运输业不仅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旅游业的发展也为交通运输业的升级提供新机遇。

对于一些旅游城市来说,其城市内部以及景区外围的交通需求与普通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城市的交通需求弹性较大,需适应城市季节性旅游客流变化,既能承受旅游旺季高峰期客流压力又能承担淡季日常居民出行客流,交通方式应具有更强的机动性。同时结合城市旅游发展需要,交通方式应更具有特色,更需要与自身城市旅游特点相结合,注重增强游客的独特性体验。这些特点及需求为旅游城市发展旅游观光有轨电车提供充足条件。

在一些技术设计方面,现代有轨电车相较其他交通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能适应旅游行业的交通需求。从运营组织方面来说,现代有轨电车能够实现重联运营技术,可在客流高峰期和低峰期灵活组织行车,更能匹配客流变化;从空间使用方面来说,由于现代有轨电车一般在地面线路行驶,全线处于同一平面,便于利用不同线路间的相交通道来组织运行不同的线路,成网运营时,空间使用率高,更加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优势更加突出;从景观设计方面来说,现代有轨电车一般建立在户外地面道路上,其车辆、车站的外观设计和布局更有利于与周边景观、建筑相融合,游客的体验感更强,更利于旅游行业发展。

4 发展模式研究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现代有轨电车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需求,综合来看包括4种类型:

(1)地铁线网的加密、延伸和接驳;

(2)城市范围内特定区域及交通走廊的骨干,一般体现为新区、开发区,同时也能作为旅游区的公交主骨架承担城市的旅游等特殊功能;

(3)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骨干,是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中低运量需求城市的替代;

(4)传统有轨电车。

基于旅游功能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模式是以“旅游+轨道”为出发点,充分利用现代有轨电车的优势和特色,发展旅游观光有轨电车,承担特定区域的旅游功能,使旅游与交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高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的适宜性。

4.1 发展模式的优势

基于旅游功能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模式是将旅游和交通进行融合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便捷功能,改善出行条件,优化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建立多元化客运交通体系;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旅游区的服务品质及品牌形象,带动沿线综合开发,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基于旅游功能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在旅游观光方面较其他交通方式的特色,如相比地铁运行速度慢,更加适合休闲观光;地面线路、景观玻璃的设计特点较地铁视野好,方便游客沿途观赏;车体、车站形象美观,与周边景观设计相融合,对于发展旅游交通来说特色明显。

4.2 发展现状

我国运营有轨电车线路功能定位统计表如表1所示。较早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均是作为地铁线网的补充。近几年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的不断发展,其功能需求也逐步多样化,其中具有旅游功能的有轨电车发展尤其明显,如表2所示,在建的17条有轨电车线路中,在功能分类上兼具旅游线功能的有7条,占比41.1%。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建设具有旅游观光功能的有轨电车来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表1 运营有轨电车线路功能定位统计表

表2 在建有轨电车线路功能定位统计表 km

除提升旅游品质之外,一些国外城市还通过发展兼具旅游功能的有轨电车系统来推动城市发展,形成城市品牌。如法国的波尔多在开发有轨电车项目时将城市建筑、周边景观与交通设施进行结合,来实现城市设计层面、都市层面、交通网络设计方面的改造,带动城市的更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专为游客设置免费环城有轨电车,将市中心的各个旅游景点进行串联,配备专职导游来介绍周边景点,形成当地特色,有利于城市品牌营销。

4.3 发展模式关键点

本文以具有旅游观光功能的北京现代有轨电车西郊线(以下简称“西郊线”)为例,研究基于旅游功能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模式在发展推广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3.1 线路布局

西郊线(如图1所示)是连接北京市主城区和香山风景区的一条兼具通勤功能的休闲旅游观光线路。它横跨北京西郊地区,东起地铁巴沟站,西至香山站,沿途设立的站点将沿线的颐和园、国家植物园、香山公园、双清别墅、香山革命纪念馆等旅游资源以及周边居民社区串联起来,使之具有贯穿“三山五园”、赏四季美景的突出旅游观光特点,整个线路具有较强的旅游和通勤客流吸引力,既能满足旅游乘客的游览需求,又能保障西郊地区居民通勤需求,同时以践行节能环保为理念,有效保护西郊景区资源及环境,又以整合西郊地区旅游资源组团发展的方式,提升整个地区旅游服务品质和形象。因此旅游有轨电车线路在规划设计时就其功能定位上要突出旅游观光功能,符合当地区域的功能特点,在线路布局和站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旅游资源之间、旅游资源与城市生活区之间的串联,也因此旅游有轨电车一般位于城市中的旅游区域或者景区外围,能够便于充分依托现有资源,与本地区和周边的自然观光、人文景观、特色建筑进行有效结合利用、整合组团发展。

4.3.2 客流特点

西郊线承担西郊地区主要客流,以工作日通勤客流和节假日旅游观光客流为主,且节假日客流明显高于工作日客流。以2019年统计数据为例,如图2所示,每年春季的植物园桃花节和秋季香山红叶观赏期2个旅游旺季期间,客流增长趋势迅猛,达到全年最高峰,3月— 4月的桃花节和10月— 11月的红叶观赏期共计4个月的客流占全年客流总量的50.9%,季节性特点突出,旅游观光期客流增量明显,桃花节期间周末日均客流达到 4万人次,红叶观赏期周末日均客流达到近7万人次,最高日客流达到9.6万人次,这与普通季节工作日日均1.7 万人次的通勤客流对比增量明显。西郊线的客流特点明显反映出西郊地区的交通需求,在桃花节和红叶观赏期旅游旺季旅游客流大幅上升,交通需求大,在旅游淡季期间主要是地区居民日常出行,交通需求小,不同季节地区交通需求弹性较大,也使得旅游地区对交通方式的需求更具有机动性,更加适应地区季节性客流变化,这也是编组灵活的西郊线在北京西郊这种旅游区域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发展旅游有轨电车时应重点考虑当地客流特征和交通需求,使之相匹配,旅游旺季客流大、淡季客流平稳,日常通勤客流与旅游观光客流相结合,具备这些客流特点的地区其交通需求更具有季节性、机动性、灵活性的特点,也更适合发展旅游有轨电车。

4.3.3 运营组织

西郊线设计采用的列车重联运营技术可实现有轨电车的重联与单列运行的运营组织模式,优点是降低成本、提高运力、行车组织灵活,较传统单列运行模式能提高客流与运力匹配度,既能保障旅游旺季大客流运输任务,又能兼顾日常通勤客流、旅游淡季时的经济性,这种运营组织方式较其他交通方式更利于在旅游区域发展。西郊线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多样化票务服务,实现实体票、电子票、互联网APP等多种票种,支持多种非现金支付功能,同时与上海、广州、天津、重庆等多个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现互联互通,方便全国各地游客跨城出行。运用多种客运组织措施保障旅游大客流运输安全,针对旅游团体出行问题,设置旅游团队集结点,便于跟团游及大批乘客快速进出站,与属地街道、派出所、文明办、高校志愿者协会等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客流高峰期由文明引导员、安保人员、民警、志愿者等共同维护站台秩序,保障乘客安全出行。站台设置便捷的便民设施,如便民商亭、自助饮水机、旅游纪念品自助销售柜、便捷充电宝等服务设施,满足旅游乘客的多元化需求。线路运营采取多样化、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运营组织与服务,是促进线路发展,获得更多市民、乘客认可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发展旅游有轨电车时要注重乘客的旅游体验和文化属性,针对客流人群、出行服务、多样化体验打造出一套具有特色的运营组织和服务体系、具有专属文化的旅游特色服务。

4.3.4 景观协调

西郊线在整体风格设计上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相匹配,车辆外观设计为红色枫叶流线型,车辆配备视野宽阔的景观大车窗玻璃,简约干净的同时便于旅客在车内欣赏沿途风景,车辆采用百分百低地板车型,便于各种群体乘客乘降。车站造型简约,主体建筑配色与周边地区秋冬季最明显的枫叶棕色相融合,全线照明采用设计感景观灯,与香山地区人文环境相呼应,沿线地面实施草坪轨道,配合植被绿化,创造出独有的户外“绿色空间”“花草空间”,无论从车辆、建筑的造型设计还是线路周边的景观设计,相互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乘客的观光体验,吸引大批年轻人拍照打卡。交通系统是旅游地区的组成部分,交通的体验也是旅游体验的一部分,因此要将旅游有轨电车作为区域旅游资源组成要素中的一部分进行整体设计,充分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与地区和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相匹配,塑造出一个完整的视觉系统,才能大大提高具有旅游功能的有轨电车的观赏性和体验性,增强整体美观。

4.3.5 商业开发

西郊线依托沿线旅游资源和人文特色,以“最美西郊线”特色品牌,从不同角度进行商业开发。利用线路设计特色开发包括纪念册、纪念邮票、明信片、车模、挂件、生活用品等不同类别的文创产品,利用沿线美景统一媒体广告的整体风格,利用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打造“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最美西郊线”“二十四节气”“开往新中国的列车”“青春心向党”等主题列车,利用摄影大赛、绘画征集、拍照打卡等方式开展主题互动,商业开发的同时进行品牌推广传播,不仅引起社会关注,传播品牌理念,也为线路注入文化底蕴,提升品牌形象。2020年西郊线被评为首届北京人文景观网红打卡地,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客流,展现城市新地标,从另一个角度促进地区旅游业和城市发展。因此,旅游观光有轨电车在商业开发中要注重挖掘、利用生态资源、文化资源,运用不同的商业定位和经营模式,通过文创产品、媒体广告、主题活动等多种媒介,通过特色化经营,将旅游资源和交通方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发展,从而带动沿线发展,实现有轨电车+旅游发展的共赢。

通过对西郊线在线路布局、客流特点、运营组织、景观协调、商业开发5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基于旅游功能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模式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

(1)旅游有轨电车线路的功能定位应与线路布局、地域特点相匹配;

(2)旅游有轨电车发展区域的交通需求和客流特点要与有轨电车的模式特征相匹配;

(3)旅游有轨电车在发展过程中应结合线路特色打造专属的运营组织服务体系;

(4)旅游有轨电车整体设计应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

(5)发展旅游有轨电车要注重旅游与有轨电车的有机融合,从“旅游+交通”为一个整体的角度进行商业开发。

5 结语

现代有轨电车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会因自身的特点而受到一定限制。随着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的不断深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基于旅游功能的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模式利用其自身的优点和特色,将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具有旅游功能的有轨电车,使旅游与交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助于打造现代有轨电车行业发展新业态,提高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的适宜性,促进现代有轨电车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观光客流交通
客流增多
公益广告:减少外出,居家防疫,旅游观光不任性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控制仿真与优化
如何写旅游记事:我的拉萨之旅
观光采摘园开发的问题及策略
城郊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探讨
小小交通劝导员
地铁线网客流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
图说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