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意愿动词演变为无条件连词的路径与机制

2022-07-19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复句连词主语

韩 启 振

(许昌学院 文史与传媒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一、引言

汉语的无条件连词从语义来源上看有两大类:一类是表示不顾及义的“无论”类,主要有“无论”“不论”“不管”“不拣”“不拘”“不问”“无理”“无管”等,另一类是表示任凭义的“任随”类,主要有“任”“凭”“随”“让”“听”“在”“看”“据”等[1-2]。但近年来一些方言中陆续发现了新的无条件连词。孙瑜、黑维强和张宝指出,陕北、大同等地的晋语有无条件连词“愿”,来源于意愿义动词“愿”[3-5]。宗守云指出,张家口方言有无条件连词“爱”,来源于喜欢义动词“爱”[6]。“愿”“爱”演变为无条件连词的过程有没有共性?汉语还有没有类似的动词?这些演化是否有语言类型学的价值?考察发现,除“愿”“爱”以外,“想”“要”也有类似的演变路径或演变倾向。这些动词都具有意愿性,可以确定意愿动词是汉语无条件连词的一个新的语义来源。本文将在张宝[5]、宗守云[6]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想”“要”等动词来揭示从意愿动词到无条件连词的具体演化路径和机制,并从语言类型学角度说明这一演化路径是语言共性在汉语中的表现。本文例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以下简称“CCL语料库”)。

二、意愿动词演变成无条件连词的具体路径

“愿”“爱”“想”“要”词语最早表示人的某种心理意愿,出现在单句中,随后出现在处于任凭义语境的假设复句中,然后逐步发展为有任凭义,乃至表达无条件关联意义。语义上它们经历了“意愿—任凭义(语境意义)—无条件”三个阶段,句法上则经历了“单句—松散的假设复句—无条件复句”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由意愿动词演变为无条件连词。其中比较重要的阶段是“(你)愿”“(你)爱”“(你)想”“(你)要”出现在处于任凭义语境的假设复句中。下面具体阐述演变过程。

(一)“愿”的演变过程

陕北延安、绥德和山西大同一带的晋方言里,“愿”可以表达无条件关系,经常与“反正”“都”等搭配使用。[3-5]“愿”出现的主要句式有列举式和总括式两种。列举式如:

(1)学生愿学习叻耍叻,反正学校不管。(学生愿意学习呢玩耍呢,总之学校不管。)——绥德方言[4]11

(2)愿他上午去下午去,人家那儿那儿都有人。——大同方言[5]388

总括式如:

(3)愿人家说甚嘞,你脑低下干你的就好了。(无论别人说什么,你专心干你的活就好了。)——延安方言[3]11

(4)愿谁有困难,都可以来寻我。——大同方言[5]388

当然,不同的方言点中,“愿”还有些别的不同用法。

汉语史上,“愿”作为动词先后发展出以下几种意义:①愿望、心愿;②愿意;情愿;③希望;④祝愿;⑤羡慕;⑥思念;⑦旧时祈祷神佛所许下的酬谢。无条件连词“愿”的来源与义项“愿意”“情愿”有关。这个意义的动词“愿”最早用在单句中,后扩张到复句中。下面分三个阶段考察其具体演变过程。

1.单句阶段

先秦时期,表示“愿意”“情愿”的动词“愿”一般都能带谓词性宾语。早期句子中,主语是第一人称,经常为零形式,如:

(5)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6)威公曰:“田子无让,寡人愿闻之。”(《庄子·外篇·达生》)

只有个别句子的大主语为第三人称,例如:

(7)大宰嚭曰:“寡君愿事卫君,卫君之来也缓,寡君惧,故将止之。”(《左传·哀公十二年》)

从语用方面看,这些句子都出现在独白或对话中,显示出主语的主观意愿性。

唐宋时期,主语为第二人称的“愿”字句出现,第二人称代词为“汝”“尔等”“你”等。但自唐至元,这种结构仅见几例。明代以来,使用频率开始大增,检索CCL语料库,有明一代得到19例,都出现在口语中。例如:

(8)县主发怒道:“你既不愿检,我也难问。”(《喻世明言》第一卷)

(9)叫晁梁:“你明白是魏三的儿子,你愿回去么?”(《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六回)

后面的分析将显示,主语为第二人称的“愿”字句是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2.任凭义复句阶段

明代以来,部分“你愿”句语义上不自立,与其后的句子构成了复句。这些复句中有一部分表示假设,句中常有“若”“如果”等假设连词,事件是未然的、非现实的,作为推论的条件。例如:

(10)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你若情愿时,我撺掇多把几贯钱钞与你。(《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

清末以来,含“你愿”的假设复句中有一部分出现在含有不干涉义、随便义的语境中。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有的具有了任凭义。例如:

(11)老人听了,连连摇头:“唉,贤侄呀,你要去了可太危险呀!不过,你愿走就走吧。”(《雍正剑侠图》第六十七回)

“你愿走就走”,表明老人不干涉听话人的行为,任凭他走。这类“你愿”假设复句仍然是出现在口语中,句中没有“若”“如果”等,有紧缩化倾向,上下文经常有表达任凭义的“不管”“随(你们)便”“听你自便”“管不了你”“任你”等词语同现。可分为以下四个句式。A式为“你愿V就V”,如例(11),只出现一个选择项。B式为“你愿V1,就V1,你愿V2就V2”,出现多个选择项。如:

(12)我那弟妇娘家乃是书香门第,我也曾对他说过:“弟妇你愿意在家住,愿意住娘家,来往随便。绝不敢待错。”(《三侠剑》第四回)

C式为“你愿(wh)V就(wh)V”,前后分句都有任指疑问词,提供不受限制的所有选择项,无论是形式和意义都在向总括式无条件复句靠近。如:

(13)大奶奶也说:“掌柜走的时候,跟你做了交待,赔赚我都不管,到时候你别饿着我就行。这个店房,你愿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一概不管。”(《雍正剑侠图》第六回)

D式为“你愿(wh)V,都V”,如下例:

(14)白少将军说:“……拘神遣鬼之法,排兵布阵,斗引埋伏,搬山挪海,五行的变化,样样精通,你愿意学什么都成。”(《康熙侠义传》第一百四十九回)

例(14)中“你愿意学什么都成”可变换成“你无论学什么都成”,这说明“愿”已经接近无条件连词了。

3.无条件复句阶段

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愿”的主语扩展为第三人称。此时,“愿”的“情愿”“愿意”义完全消失了,只承担把前后分句关联在一起的功能,无条件连词“愿”形成,如例(15)中世道变化跟意愿无关,“愿”只能作为连词存在。

(15)愿这世道咋家变嘞,我就是这么个狲样子。(无论这个世界怎么改变,我就是这么个样子)[3]11——延安方言

综上所述,动词“愿”的演变过程简单表示如下:

句法形式:假设复句>不干涉义假设复句>无条件意义复句>无条件连词引导的复句。

“愿”的变化:意愿动词>意愿动词|无条件连词>无条件连词。

(二)“爱”“想”“要”的演变过程

除了“愿”之外,古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的“爱”“想”“要”等其他意愿类词语也存在类似的意义功能演变过程。具体如下面A、B、C、D、E五种句式。

A式为有假设意味的复句“你爱/想/要V就V”,例如:

(16)“倘或再打破了盘子,还更了不得呢。”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红楼梦》第三十一回)

(17)你想改善一下生活,就得起大早,骑车2.5公里到市里的大菜场去排队。(《人民日报》1995年)

(18)你要洗澡就洗澡吧,不管你了,反正也不在乎那几个水费。(苏童《井中男孩》)

B式为正反假设复句“爱/想V就V,不爱/想V就不V”,例如:

(19)朱得贵越发怒道:“我说的是真话。我那里来的病!你老爱帮钱就帮,不爱帮钱就不帮!天在头上,各人凭良心说话。”(《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

(20)你想去咱们就去,你不想去就不去。

C式为有无条件意义的紧缩复句“你爱/要V不V,反正/就……”,例如:

(21)你爱听不听,反正我尽到我的心告诉你。(老舍《蜕》)

(22)你爱吃米饭还是面条,都没有关系。——张家口方言[6]444

(23)你要吃馒头哩,还是窝窝头哩,反正锅里都有。——山西忻州方言(1)山西忻州方言语料系调查该地区大学生郝玲霞所得。

(24)你要吃不吃,不管你了。——山西忻州方言

D式为有无条件意义的“你爱/想/要(wh)V就(wh)V”。有的句子上下文还有任凭义词语“随便你”“谁管你”和表结果同一的词语“反正”等,例如:

(25)你爱吃什么,做什么吧,反正这是为你买的。(浩然《新媳妇》)

(26)鹿子霖说:“你现在愿滚到哪儿就滚到哪儿去!你想死到哪儿就死到哪儿去!你娃子记住:你屋里有个媳妇!”(陈忠实《白鹿原》)

(27)小菲,现在主动权在你手里,你要怎么裁决就怎么裁决。(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

E式为表达无条件意义的“你爱/想/要(wh)V1,都V2”。例如:

(28)雨爱下到多会儿嘞,我也不在乎。——张家口方言[6]443

(29)奶奶相信你!你想怎么做,奶奶统统都依你!(琼瑶《鬼丈夫》)

(30)你要咋个说哩,他都不听。(无论你怎么说,他都不听。)——山西忻州方言

(31)西门吹雪一口把杯中酒喝光,放下酒杯道:“你要去干什么,我都跟你去。”(古龙《凤舞九天》)

这些任凭义用法,不少学者已经观察到。如武柏索[7]1、张莹莹[8]等先后指出,“爱V就V”有听便的意思,“爱V不V”表示无论选择哪一种都随便,有“听任”“听凭”的意思,“想V就V”能表达“容忍”“任凭”。

综上所述,“你爱”“你想”“你要”都有表示假设意义的复句用法和表示任凭义无条件意义的复句阶段。但是,“爱”“想”“要”这三个词中,目前只有“爱”“要”已经演变为无条件连词,“想”依然是动词。因为“想”的心理意愿义还很明显,也不能出现在列举式无条件句中,如例(32)就不能说。

(32)*你想吃米饭还是面条,都没有关系。

因此,算上前文论述的“愿”,目前只有“愿”“爱”“要”演变成了无条件连词。我们发现,这种演变具有区域性的特点,主要发生在陕西北部、山西、河北西北部等晋语区。

在普通话中,尽管“你要V1还是V2,反正……”“你要(wh)V1,都V2”“你想(wh)V1,都V2”等的形式和意义已经与无条件复句相差无几,语法化程度也很高,但是“愿”“爱”“想”“要”没有演变为连词,而是走向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即所在的整个结构紧缩化、构式化和固定化,成为一种半能产的结构。

对这些结构,学界关注颇多。刘承峰、李英子等学者指出,“爱V不V”是表义自足的固定结构,固化过程为:“爱V就V,不爱V别V”→“爱V或不V”→“爱V不V”[9-10];李宗江、皇甫素飞认为,“爱(wh)V就(wh)V”紧缩为高度构式化的“爱谁谁、爱咋咋地”类结构,演变过程为:“爱V谁,就V谁→爱V谁就V谁→爱V谁V谁→爱V谁谁→爱谁谁”[11-12]。“想V就V”被丁倩、唐贤清称为“框式结构”[13-14]。同样,任艳也认为“要X就X”是框式结构[15]。甄珍称“要多X有多X”为构式[16],汪国胜等还称其形成过程为“跨句语法化”,发展路径为“并列句→主从关系句→不可分割的构式”[17]。普通话中的“你愿(wh)V就(wh)V”也发展出“愿谁谁”结构[11]。

在意义方面,这些结构表达的放任意义更加主观化,更加专门化,但没有发展出无条件意义,如“要多X有多X”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极量评价或极性程度义[16],“想V就V”表达施事者的任意自由[13],“爱V不V”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贬抑、不满情绪[12],“要X就X”表达不受限制的任意性或听凭、容忍听话者的行为[15]。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意愿动词确实存在“意愿动词>无条件连词”的语法化路径,但是只出现在晋语中。普通话中它们没有发展成连词,而是所在结构整体趋于构式化。

三、意愿动词演变成无条件连词的条件和机制

(一)句法语义条件

1.句法条件

从意愿类无条件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可看出,其形成的句法条件有两个:①能带谓词性宾语;②出现在复句结构中。

第一个条件是演变发生的句法前提条件。因为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中,意愿动词后的谓词性小句宾语逐渐前景化,成为话语的重点信息,意愿动词则慢慢背景化,语义越来越虚,最终演变为连词。如果其后不能接小句宾语,这种演变就没有根基。

意愿动词所在小句作为复句的前分句也是其演变的一个关键点,因为复句连词的功能是关联前后小句,处在单句或单谓语结构中的意愿动词是没法发展为连词的。意愿动词出现在复句后,就处于一个前后关联的两个小句中,这提供了其演变为连词的句法环境。然后才有可能慢慢发展出假设复句,乃至含有不干涉义的假设复句,最后发展出形式和意义与典型无条件句都很相近的复句。

2.语义条件

意愿类无条件连词形成的语义条件有三个:①意愿动词是认知类动词,含有非现实义、假设义;②意愿动词的主语是第二人称,所在小句表达未然假设事件;③意愿动词所在小句处于不干涉义语境。

首先,意愿动词所表达的“愿意”“希望”“喜欢”等都属于心理认知活动,这使得其后能接谓词性宾语。其次,心理认知义属于非现实范畴,这使得其所在小句能够表达未然假设事件,所在的复句能够含假设条件义,为后来的演变提供了语义基础。

张宝指出,“‘愿’的语义由行为主体的‘意愿’逐渐转化为说话者的‘认识’——‘任由某种情况发生发展’的情感态度,表现为话语主观性不断增强的过程”[5]。“任由某种情况发生发展”的情感态度就是我们所说的任凭义。而表达任凭义正是形成无条件句和无条件连词的关键节点。目前研究比较深入的“任随”类无条件连词“随”“凭”“任”“在”“听”都是由任凭义动词演变而来,任凭义是演变中的重要语义转折点。那么是在哪一个演变环节,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意愿”转化为说话者的“认识”,产生任凭义的?通过分析前文的演变过程发现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意愿动词的主语必须是第二人称,二是所在复句表达未然假设事件。

首先,为什么只有意愿动词的主语是第二人称时才能发展任凭义呢?意愿动词是自主动词,表示人施行某种行为的能动意识。当主语是第一第三人称时,只能表达主语的能动性,说话人此时是在客观描述这个事实,并无过多主观情绪。而意愿动词的主语是第二人称时,在表达主语意愿的同时,说话人还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态度,即任凭听话人干某事,不去控制听话人的行为,此时听话人的意愿是主导,说话人的影响力接近于零。如例(11)中“你愿走就走吧”既表达了听话人想走的意愿,也显示出说话的老人不干涉其“贤侄”行为的态度,任凭他走。正是在这样的句法语义环境中,句子开始含有任凭义。其次,只有含“你愿”的复句表达未然假设事件才能够产生任凭义,这是因为这样的复句本身含有假设义,所表达的意愿及动作并没有发生,指向将来,具有非现实性,这正好与任凭义是一致的。相反,当其表达实然事件时就不会产生任凭义,因为“既然”后的“你愿”句表达一个已经发生的意愿事实,与听凭义的非现实性相抵牾。

(二)语法化机制

意愿类无条件连词的形成其实就是说话者的任由态度、话语主观性不断增强、显豁的过程,经历了“语境听凭义>句式听凭义>听凭义连词”三个阶段。因而,“愿”语法化的机制主要是主观化和语境吸收。以“愿”为例,“愿”最初就是纯粹的意愿动词,后来逐渐产生主观的任凭意义。这种任凭意义最初仅仅出现在临时的语境中,句子本身并没有。如前文的例(12),单看“你愿意在家住,愿意住娘家”并没有任凭义,但因为上下文中有“不管”“随便”等任凭义词语出现,语境中就有了表示说话人主观态度的任凭义。这种句子在清代通俗小说中使用频率很高,共收集有18例。由于高频使用,这种主观意义逐渐显豁,临时的语境义逐渐被句式吸收,如(14)已经有了“任凭你学什么”的任凭义,整个句子具备了“多个条件下结果同一”的意义,而这正是无条件句的句式意义。同时句中除“愿”之外的成分表意都比较实在,是句子的前景信息、注意焦点,而“愿”逐渐退隐为背景信息,词汇意义虚化,不再是注意的中心,结果比较抽象的句式义就附着在“愿”上,并进而固化下来。

(三)意愿类无条件连词的独特性

从语义来源上看,汉语的无条件连词可分为“无论”类和“任随”类两种。前一类主要有“无论”“不论”“不管”“不拣”“不拘”“不问”“无理”“无管”等,后一类主要有“任”“凭”“随”“让”“听”“在”“看”“据”等。这两类连词的源头都是表示无关义或任凭义的动词或动词结构。而“愿”“爱”等无条件连词的源头是意愿动词,表面上看不涉及无关义或任凭义,实际上也离不开任凭义,只不过这种任凭意义的表达视角与“任随”类词语略有不同。“任随”类词语是从说话人的视角表达听凭义,所以其主语是第一人称“我”,而意愿类词语是从听话人的视角表达听凭义,所以主语是第二人称“你”。当这几种不同视角的表达同时出现时,区别最明显。如下例中的“你愿”“我不管你”“我随便你”:

(33)你愿怎么办都行,我不管,随便你!

上例中“不管”“随便”后来都发展成无条件连词,意愿类词语不过是步其后尘。也就是说,意愿类词语发展成连词也经历了任凭义这一节点,从这一点来说,其与“无论”类和“任随”类连词的形成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同是表达任凭义,“任凭”类词语是基于说话人视角,而“愿”等意愿动词是基于听话人视角。意愿类无条件连词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从听话人的视角产生的。

结合前人研究和上文分析可以确定,目前汉语无条件连词从语义来源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来自无关义的“无论”类、来自任凭义的“任随”类和来自意愿义的“愿爱”类。见表1。

表1 汉语无条件连词的语义来源类别

从汉语史的角度看,“无论”类和“任随”类连词的形成要远远早于意愿类,分布也遍及各大方言区。尽管如此,意愿类无条件连词的发展是独立完成的,没有受到“无论”类和“任随”类两类连词的影响。

四、从意愿词到无条件标记的跨语言比较

由意愿词演变为无条件标记的现象在其他语言中也存在。哈斯佩尔马斯和柯尼西(Haspelmath & König)提到有些欧洲语言的无条件标记来源于“(you)want”,包括选择让步条件句(Alternative concessive conditionals)和普遍让步条件句(Universal concessive conditionals)(2)选择让步条件句相当于列举式无条件句;普遍让步条件句相当于总括式无条件句。,如匈牙利语(Hungarian)的“akár(‘想’)”,奥塞梯语(Ossetic)的“fœndy(‘想’)”,格鲁吉亚语(Georgian)的“ginda(-inda‘想’,g-‘你’)”,巴斯克语的“nahiz(nahi-‘愿,希望’,-z情态格后缀)”[18]。例如:

A.匈牙利语(Hungarian)的akár(“想”)

(34)Akáresikakársüt a nap,ki-megy-ünk.

Want rains want shines the sun out-go-1PL

“whether it rains or the shines,we will go out.”[18]599

Akár-hováismegy,soha nem fogja elhagyni.

PTL-where also goes never not will leave

“Wherever she goes,he will never leave her.”[18]614

B.奥塞梯语(Ossetic)的fœnd(“想”)

(35)Fœndyuarg r-k n-a,fœndyhur k s-a,u dd r mah

want rain PREV-do-SUBJ want sun shine-SUBJ still we

PREV-go-FUT-1PL street-ALL walk do-ALL

“whether it rains or the sun shuines,nevertheless we’ll go on the street to have a walk.”[5]600

(36)Cy-fœndydzur-a uyj,uyj uy-dz n n dzur g.

what-want say-SUBJ she he be-FUT(3SG) silent

“Whatever she says,he keep quiet.”[18]610

C.格鲁吉亚语(Georgian)的ginda(g-“你”,-inda“想”)

want fire-into fall want sea-into

“Whether you fall into the fire or into the sea,…”[18]600

D.巴斯克语的nahiz(nahi-“愿,希望”,-z情态格后缀)

(38)Nahizhotznahizbero,mendira doa egunero.

want warm want cold mountain goes daily

“Whether it is warm or cold,he goes up the mountain every day.”[18]600

(39)Nora-nahijoan daere,ez du inoiz utzi-ko.

Where-want go she:is also not he:her ever leave-FUT[18]610

“Wherever she goes,he will never leave her.”

此外,哈斯佩尔马斯和柯尼西还指出西班牙语、芬兰语、阿尔巴尼亚语中,“想”只能做普遍让步条件句标记。例如:

E.芬兰语的tahansa(“想”)

(40)Minne(tahansa) hän mene-e-kin,mies ei koskaan tule jättämään hanta.

where want she go-3SG-also man not never will leave her

“Wherever she goes,he will never leave her.”[18]608

F.西班牙语的quiera(“想”)

(41)Donde-quieraquevaya,nunca la dejará.

where-want that go:SUBJ never her leave:FUT:3SG

“Wherever she goes,he will never leave her.”[18]610

G.阿尔巴尼亚语的quiera(“想”)

(42)Ku-do q⊇ t⊇ shkoj⊇ ajo,ai kurr⊇ nuk do ta braktis⊇.

where-want that SUBL go she he never not FUT her leave

“Wherever she goes,he will never leave her.”[18]610

这些材料说明,从意愿词演变为无条件标记是一条具有普遍性的语法化路径。汉语的无条件连词“(你)愿”以及“(你)想”“(你)要”“(你)爱”不是汉语的个性,而是无条件标记来源语言共性的表现。主要差异在于:汉语是发展为连词或者整体结构构式化,而欧洲语言是附着在句首疑问词后的小品词或后缀,或者是动词表达式。关于“想”演变的语义机制,哈斯佩尔马斯和柯尼西[18]认为,“你想(you want)”是从指向听话者的角度表达任意性和自由选择,而“随(let it be)”从指向说话者的角度表达同样的意义。汉语的“(你)愿”正是前者。

五、结语

意愿类无条件连词不属于“无论”类和“任随”类,是新的类别,其来源是表示“愿意”“情愿”的意愿动词。由于它经常出现在含有任凭义的复句中,随后吸收了句式的任凭义,演变为无条件连词;在这个语法化过程中主要机制为主观化和语境吸收。这揭示出汉语无条件连词多了一种新的来源,除了“无论”类无关义词语和“任随”类任凭义词语以外,还有“愿爱”类意愿义词语。但后两类都是由任凭义发展而来,不同的是:“任凭”类词语是基于说话人视角表达任凭意义,自身含任凭义,而“愿”是基于听话人视角表达任凭意义,它本身没有任凭义,只是所在句式有任凭义,但后来把句式的意义吸收到自己身上了。两者最终都发展成了无条件连词。根据现有的材料,别的语言中也存在从意愿词到无条件连词的演变路径。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是一条具有一定普遍性的路径,并非汉语独有。但汉语意愿词的发展方向不都是连词,有一部分是所在结构整体趋于构式化。另一方面,无条件意愿连词的出现也是汉语的意愿词语法化为连词这一共性路径的表现,因为汉语中早就有很多意愿词发展为假设、条件连词,如“要”“宁愿”“要不”“宁肯”“只要”“要是”“要么”“要不”“要不是”“要不然”等。

猜你喜欢

复句连词主语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汉语复句学说的源流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略论复句分类与对外汉语教学
复句内部不应当用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