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理论视角下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批评话语分析

2022-07-19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2年2期
关键词:极差演讲者评判

赵 兴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前言

批评话语分析者主要站在否定、批判的立场上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及权力关系,通过解构的方式旨在揭露并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等消极现象。较为典型的批评话语分析学者是Fairclough、van Dijk 等人,他们有关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如下:话语的含义不具中性,话语分析的任务就是要挖掘字里行间隐含的、受意识支配的意义部分;权力能赋予话语地位,现实生活中的话语常带有反映社会阶层利益的政治化色彩,其中权力起着重要影响;话语分析的目的是揭露不平等现象;话语还能给人定身份。[1]“系统功能语法不仅仅描述语篇的语言结构,而且力图去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构,并从语篇所完成的社会和交际功能来解释原因”[2],因此批判话语分析的主要工具为系统功能语法。Fairclough 在话语三维概念(语篇、话语实践、社会文化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话语分析的三维分析方法:对语言文本的描写、话语生成的离散过程间关系的诠释以及离散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关系的解释。[3]

图1 三维话语分析观

演讲是一种在公众场合以语言为媒介向他人传播意义、观点、思想的交际活动,政治演讲则是以政治事件为主题的语言交际活动。虽然每个语篇都有意识形态,但相对而言,意识形态在具有争议的事件中表现得最明显,其原因是与这些事件有关的人通常都会以某种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4]政治演讲最主要的便是通过演讲说服听众,传递意识形态,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前英国首相丘吉尔曾在1941年德国大举入侵苏联之际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广播演讲,并在演讲中说明了相关战时政策、消灭纳粹的决心以及对全国人民、世界人民联合起来肃清纳粹制度的鼓舞。本文以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语篇为语料,从评价理论为视角出发,以Fairclough 的三维话语分析观为指导,分析语篇中的批评话语,窥探出政治演讲语篇中的意识形态、丘吉尔为鼓舞人们获得战争胜利与和平而斗争所使用的演讲语言特色。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wordsmith 词频统计软件以及UAM 标注工具以追求数据的客观性的同时,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参考评价系统中的态度子系统对政治演讲语篇中的消极词汇、介入系统、极差系统以及态度韵进行定性的批评话语分析。

1 理论综述

Martin 的评价理论是在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在人际元功能的基础上在词汇层面的发展。Halliday 主要是从语法的角度研究语境与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人际功能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语气和情态这两个语法范畴上,而忽视了词汇的人际功能。语言研究只从结构和功能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赋值语义的研究(semantics of evaluation),即研究说(对)话者通过语言赋予语言对象的价值意义。[5]因此Martin 在肯定Halliday 从语法层面研究人际功能的基础上,从词汇层面入手,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已有框架之下创建了评价理论,丰富了原有理论基础。在跨学科方面,Martin 在以Halliday 功能语法为基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结合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其跨学科范围有了一定扩大,体现在语言学与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的结合上,分别反映在情感系统,评判系统以及鉴赏系统上。

Martin 的评价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态度、介入、极差。态度次系统由情感(affect)、评判(judgement)以及鉴赏(appreciation)三个变量组成,且三个变量都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直接与隐含之分;介入次系统主要关注态度的来源;极差次系统包括语势(force)以及聚焦(focus)两个变量,其中语势指的是讲话者态度的强弱变化,聚焦指的是讲话者对某个人或某个事情所作的加剧性的描述。[4]评价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是“合取”的关系,态度系统为评价系统的核心,态度的来源概括为介入,态度的强弱概括为极差。

国内,王振华在2001年对评价系统作了详尽的描述,指出其缘由、背景,并介绍了该理论的研究框架,为后人的研究指明了方向。[5]在此基础上,王振华通过对“硬新闻”进行“态度系统”的分析,指出新闻中也会较为隐蔽地表达出主观观点、态度。[6]马伟林指出,评价理论与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层次不同,前者研究语法层面,而后者研究话语层面,后者超越了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气和情态,但他指出评价理论并未涉及语篇中小句的逻辑语义关系、信息结构以及物性系统中的过程中的评价。[7]王振华等整理出评价理论带来的困惑,并一一作了消解,在态度是否有否有“零极差”中的解答中,指出只要有态度,就会有极差。[8]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最初的应用是怀特博士对报刊话语中的评价系统做的分析,而李战子综述了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一些应用,对三种话语的研究做了简要介绍:商业包装话语、历史话语的分析以及自传话语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应用中的问题。[9]

2 政治演讲语篇中的批评话语评价分析

2.1 介入

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其对所说或所写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5]介入系统具体可以分为单声与多声,如果所说内容来源为一个声音则为单声,如果语篇声音由多方面组成则为多声介入。多声系统主要包括了两种介入策略:对话收缩与对话扩展。其中对话收缩指的是引入多种声音而对某一种声音进行限制,包括否认和声明两个部分;对话扩展指的是引入其他声音唤起更多的声音,以此来扩大对话空间,包括引发和摘引两个部分。利用UAM 标注工具对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语篇中的介入系统进行统计、标注,得出如下数据:

图2 语篇介入系统统计

(1)单声

由于所选语篇为演讲语篇,演讲者通常无沟通,由一人进行演讲,因此演讲语篇中单声介入较多。根据统计,第一人称主语“I”共出现23 次,其复数形式“we”共出现24 次,“our”共出现17 次,“us”出现7 次。由此可见,第一人称的使用在演讲语篇中是频率较高的,这是因为演讲者是整个事件的主要参与者,演讲内容多为自己的观点、所见所想。同时,该语篇中第一人称复数的使用旨在弱化演讲者的主观性、增强话语的可信度、拉近与听众的关系,起到更好的呼吁作用。

例如该演讲语篇的最后一段:“Let us learn the lessons already taught by such cruel experience. Let us redouble our exertions and strike with united strength while life and power remain.”。此段落用单声的方式直叙了演讲者的呼吁,希望听众们能够团结起来、合力奋战。通过运用第一人称复数“us”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表明抗战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整个世界应该团结在一起做的努力。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加强了气势,使该呼吁更有效力。

(2)多声

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也会使用多声介入的方式来增强演讲内容的可信度,降低主观性,使内容更加客观可靠。根据统计可知,该语篇中对话收缩、对话扩展均有使用,但对话收缩的使用更多,促使听众认同演讲者观点,抑制其他潜在立场。语篇仅有两处使用引发策略中的情态动词would、shall 进行对话扩展。

But presently I shall show you something else that lies behind and something that touches very nearly the life of Britain and of the United States.(黑体为作者所加,下同)

These Quislings, like the Nazi leaders themselves, if not disposed of by their fellow-countrymen, which would save trouble…

通过使用情态动词“shall”凸显了演讲者的倾向,且“shall”用于第一人称时有表决心的作用,此处表明演讲者决心将纳粹的真相揭露出来,体现出演讲者的坚定态度。此处“would”一词用在虚拟条件句中,意为纳粹头目被同伙解决掉就会省下麻烦。

通过摘引策略进行对话扩展也为两处,以此来表示外部的声音,第一处引自国王陛下政府的声音,第二处为敌对一方皇家空军的扬言。然而,对话缩略的使用在语篇中体现更多,主要手段是否认和声明。例如:

It is noteworthy that only yesterday the Royal Air Force, striking inland over France,cut down with very small loss to themselves twenty-eight of the Hun fighting machines…

此句中的“noteworthy”一词通过声明的手段压缩了对话,强调皇家空军在自己基本无损伤的情况下对法国的大肆侵略这一行径是显著的行为,是全世界人民都有目共睹的行为。

If Hitler imagines that…he is woefully mistaken. On the contrary, we shall be fortified and encouraged in our efforts to rescue mankind from his tyranny

由此可见,该语篇演讲者扩大对话空间的意愿并不强烈,仅仅站在主观的立场上发表呼吁,压制其他外来声音的介入,因此主观性较高,确立了自己的权威性。与之相反的是,多声中的对话收缩使用频率远高于对话扩展。可以看出尽管演讲者通过介入多种声音来增强可信度,但其目的还是在于促使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带动听众的情绪,说服听众团结一致,因此主观性较强。

2.2 态度

演讲语篇具有呼吁、表情的功能,因此此类语篇中有较多态度类词汇,用以体现演讲者的主观态度、情感。本文参考评价系统中态度子系统,统计了全文总计2025 个词汇中的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其中表示评判性的词汇共38 个,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态度词汇统计

根据统计可知,表示情感类评判词汇较少,共3个且都为积极词汇;表示评判的词汇最多,全部为消极评判词汇,因此可以看作被前景化;鉴赏类词汇共9 个,占比较为均匀。

(1)评判

该语篇的演讲者侧重于通过大量使用消极的评判类词汇,使其前景化,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兴趣,且需注意的是26 个评判类词汇中24 个都是用于描述希特勒或是德军敌人,大量评判类词汇构建出德军消极的形象。只有词汇“ill-armed”和“ill-prepared”用于描述英方军队。通过使用这两个消极词汇,显示出敌人攻击英方时,英方处于弱势地位,以此凸显出敌方的不人道、不仁慈。而语篇第十一段,全段共用了5 个评判类词汇形容德国军队:

Hitler is a monster of wickedness,insatiable in his lust for blood and…The terrible military machine which we and the rest of the civilized world so foolishly,so supinely, so insensately…It must be in continual motion, grinding up human lives and trampling down…

通过使用大量的消极评判词汇,演讲者塑造了德国军队十恶不赦的形象,使听众能产生共情,了解到德国军队的真实面目,从而合力抗争争取和平。整个段落作者只是通过对希特勒及其军队进行描述达到呼吁的作用,同时使用“must”这一情态动词,增强了语气,加深了对德军恶劣行径的描述。

(2)鉴赏

鉴赏类消极词汇全部用于对敌方的描写:

Not content with having all Europe under his heel or else terrorized into various forms of abject submission, he must now…the Nazi gangsters to build up year by year from almost nothing-this machine cannot stand idle…which the diabolic emblem of the swastika flaunts itself…I see advancing upon all this, in hideous onslaught…

区分评判和鉴赏的一个关键在于首先看它评价的是人的行为(如能力)还是人的行为所致的结果(如业绩)。其次看它是含有伦理道德意义还是含有美学价值。[1]此处四个形容词全部用于形容敌军行为的结果,但都无一不凸显出敌军纳粹党的残忍可怕,饱含了演讲者对纳粹党的厌恶之情。

(3)情感

值得注意的是,该语篇中仅有3 个情感类词汇,且为积极情感词汇,分别为:pleasant, laugh 以及delighted,其中pleasant 和delighted 为“品质”情感词汇,laugh 为“过程”情感词汇,通过使用行为过程动词表达出情感的波动。

I see the 10,000 villages of Russia, where the means of existence was wrung so hardly from the soil, but where there are still primordial human joys, where maidens laugh and children play…I see the German bombers and fighters in the sky, still smarting from many a British whipping, so delighted to find what they believe is an easier and a safer prey…

此段中的两个情感类词汇与全文前景化的消极评判词汇形成了对比。仔细观察可发现,此处两个积极词汇均用于描写苏联人民在战争前的幸福生活,说明德国军队的入侵将会给普通人民带来沉重的后果。通过强烈的对比能够激起听众的共情,能使听众联想到自己现目前的美好生活,同时想象出战争将要带来的灾难,由此集结所有反法西斯力量为维持和平、守卫现在的美好生活而共同抗战。

2.3 极差

极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包括语势和聚焦两个子系统。[5]语势指的是讲话者态度的强弱变化;聚焦指的是讲话者对某个人或某个事件所作的“加剧性”描述。

图3 语篇极差系统统计

极差系统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分析发现,该语篇中的语势远远高于聚焦出现的次数。聚焦子系统仅包含两个词汇,一个为模糊性描述“nearly”,一个为加剧性描述“so”。在语势子系统中,强势多于弱式,主要通过比较级、最高级来实现,强化了演讲者所表达的情感、判断、鉴赏感情。如:

We shall bomb Germany by day as well as by night in ever-increasing measure, casting upon them month by month a heavier discharge of bombs and making the German people taste and gulp each month a sharper dose of the miseries they have showered upon mankind.

该段落出现于语篇的后半部分,连用三个比较级说明英国人民、世界人民可以尝试的努力,体现出抗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家加倍共同的努力。语势的变化除了由可以表示程度的强化性副词以及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表示之外,还可以由含有不同程度的不同表态性词汇来表示,如:

We will never parley; we will never negotiate with Hitler or any of his gang.

此句话连用两个动词表示出演讲者的态度,但动词“parley”比“negotiate”的程度更深,特指与敌人的会谈、商讨。由此可见演讲者想要传达的态度为毫无商量的余地,不仅是因为对方是演讲者方的敌人,就算是作为普通的谈判对象,演讲者一方也不会愿意与希特勒进行谈判、让步。

2.4 态度韵

当评价资源被用来建构一段话语的基调时,随着语篇的展开,评价方面的选择会如同某种特定的韵律一样分布在逐渐展开的语篇中。[10]态度韵的韵律结构共同存在于一个语篇之中,使语篇成为连贯的整体,因此可以说态度韵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体现,其理论来源同样为Martin 的评价理论。Martin 进一步将韵律结构分为渗透型(saturation)、加强型(intensification)和主导型(domination)。

(1)主导型

在演讲语篇的开篇部分,演讲者陈述了目前的状况:战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而这次是第四次关键时刻,前三次分别是法军战败德军、英军皇家空军战胜德军以及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为英国提供战争支持,第四次即德军袭击苏联。这四次关键时刻将第一部分的语篇串了起来,形成了连贯的整体。通过层层逼近的方式体现了第四次关键时刻来临的危机感,奠定了整篇演讲的基调。

图4 主导型韵律模式

(2)渗透型

在该演讲语篇中,消极态度被前景化,消极态度资源数量远远高于积极态度资源,对语篇的建构起到了支撑作用,并且以渗透性韵律贯穿全文。该语篇中的消极态度资源的渗透型分布通过对希特勒、对德军行径的渗透型描写,加深了演讲者对听众的情感呼吁,也凸显了演讲者强烈的主观态度。

图5 渗透型韵律模式

(3)加强型

态度资源在句内、句际和段落间层层推进而加强,呈现出加强型的韵律结构,可以通过反复、下级修饰、感叹句结构、最高级等形式体现。[11])在该演讲语篇的第十六段中,出现了最高级的修饰词“worst”,指出纳粹政权的身上有着共产主义最糟糕的特点,其后使用三个动词句具体化了其糟糕恶劣的行径,此处属于句际间同一个段落之间的加强型韵律结构。通过逐渐加强的韵律体现出演讲者对纳粹党不断递增的痛恨之情,又将这种痛恨传递给世界听众。但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演讲者将纳粹党与共产主义相提并论,无不体现出演讲者意识形态中对一切违背西方资本主义的对抗。

图6 加强型韵律模式

3 结语

评价手段表达的不仅仅是叙事者的态度,更是作者与读者共同构建共享的价值观的努力。[1]该演讲语篇的对象为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受众较广,且有共同敌人,演讲者通过广播演讲的方式拉拢了与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心理距离,建构起共同的价值观,传递出演讲者的意识形态、情感态度。

在评价理论的框架下,本文探讨了丘吉尔“就希特勒入侵苏联演讲”中的态度系统、介入系统、极差系统以及韵律模式,以此来揭示丘吉尔做该政治演讲时的意识形态、情感态度。根据统计可知,该演讲语篇中的消极评判态度处于前景化的地位,演讲者通过使用大量的消极评判词汇对德军进行批判;介入系统中,多声子系统中的对话收缩资源较多,使语篇的商榷性降低,凸显出演讲者自己的主观态度;极差系统中的强势语势运用较多,更加显示出演讲者态度的强硬、坚定;语篇的态度韵律分布较广,使语篇更为连贯。总体而言,该演讲能在时代背景下鼓舞人心,但从评价理论视角下对该政治演讲语篇进行分析可知,该语篇的主观色彩较为强烈,体现出丘吉尔战时的意识形态,演讲者旨在通过贬低与西方意识形态相违背的纳粹主义、共产主义构建出丘吉尔担负国际使命的伟大形象。

猜你喜欢

极差演讲者评判
厘清概念 领悟意义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会计时的话筒
作弊
阅读自然的艺术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方差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错误观点
生日快乐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