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2-07-19沈艳霞

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 2022年2期
关键词:产教民办高校校企

谭 勇,付 裕,陈 旭,沈艳霞

(1.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员会党校,四川 成都 610218;2.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分校,四川 成都 610000;3.成都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834;4.四川工商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前言

二十世纪末期,国务院在相关政策中提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和“产学合作”等相关概念,从而逐渐演变成“产教融合”理论,该演变主要体现为:合作主体逐渐拓宽和多样化、合作的关系内涵和层次由浅至深、由单一变成全方面的融合。[1]2007年,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产教融合”首次以学术研究对象的形式出现,直到5年后它才在相关政策文件中明确出现,在2017年它开始成为我国非常重要的教育和产业政策。2017年底,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 号),这是首次以国务院名义颁布的“产教融合”专门文件,明确了“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的产教融合总体目标,该文件对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提出了若干指导建议,对我国高校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之后,相关部门陆续下发了一系列关于“产教融合”的文件,我国的学术界对“产教融合”的关注度也逐年提高。

通过统计可知,从被中国知网收录的篇名为“产教融合”的文章数量上来看,从2007年至2013年这7年期间,每年不到十篇,但从2014年开始关于“产教融合”的文章数量每年多达数百篇,且数量呈逐步增加趋势。通过查阅发现2014年至2020年的文章篇数分别是137、271、329、434、1110、2070、2307 篇,文献发表趋势图见图1。

图1 文献发表趋势图

伴随“产教融合”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关于产教融合的内涵亦越发精准。当今,各大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与相关企业开展了一些合作,在产业和教育的深度合作中逐步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高校和企业通过构建部分利益共同体,从而实现教育和生产一体化,促进教育与产业的有效衔接。

通过激发产教融合的 “产”与“教”两大主体,实现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可知,“产教融合”机制研究主要研究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主要从动力机制、互动机制、运行机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2],这些研究更多是停留在“产与教”囿于“校”与“企”之间合作的关联性,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但是,“产教融合”的内涵、外延均在不断演化,包括职业教育领域人才培养的范畴、搭建“校企合作”模式、甚至扩展到教育、经济金融、产业等各大领域。“产教融合”的目的是通过输出成果和人才,进而为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为增强我国经济和文化自信心,提供有力的保障。[3]因此,研究“产教融合”的意义非常重大。“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目前高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和主流趋势,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契机,异军突起的民办高校亦是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教育改革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

1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现状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还很受限,存在较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具体如下:

1.1 政府层面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推进及深化离不开政府。政府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推力,近年来多次强调“产教融合”等理念,但由于尚处于摸索阶段,政府尚未出台相关的、详细的、成文的法律和法规,也未能建立健全专门监督协调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部门和机构。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获得的政府推力更显捉襟见肘。

在邢晖、李玉珠对于《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曾做过题为“政府对贵校的支持与管理”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2.67%的院校处于一般的水平,24.62%的院校处于较好水平,9.23%的院校处于很好层面,1.53%的院校处于不太好状态。可见,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投入及扶持还存在很大的空间。

发挥好政府指挥棒及监管者的职能是产教融合的前提,也是保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顺利进行的外部条件。

1.2 企业层面

长久以来,由于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政策支持和奖励机制的匮乏,校企合作时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法规、实施细则和保障机制,企业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众所周知,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的永恒追求,实现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工作的重心,正因如此,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对而言稍显薄弱。因而,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进程中,企业容易为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高校及学生的根本利益。此外,企业和高校合作基础较弱,导致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不管是合作的层次,还是合作的领域都始终在浅层次滞留。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企业自身管理等原因和各种因素影响,被派往企业实习的高校学生在实习期间很难接触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从而没能得到更好的锻炼,很难掌握最新的技术。

1.3 民办高校层面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但民办高校办学实际与本地行业发展需要存在一些差距。比如高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不符合,人才培养与产业需要相矛盾,合作育人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高校在校企合作教育方面仅仅停留在个别的、甚至单一的试点专业上,与企业的合作过于浅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地方性院校的实践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存在脱节现象,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实践知识技能滞后,从而导致学生在实习时觉得理论和实践结合极为困难。在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绝大多数高校并未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其中,这种浅尝辄止的合作教育模式不利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良好发展。此外,缺乏企业技术人员长期兼职实施实践教育,缺乏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长期合作模式,都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现状不理想,难以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不少民办高校已经把社会实践纳入学生成绩管理之中,但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存在校外基地实习“影子化”、教学组织“形式化”等现象。学生实习时,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自身情况选择实习任务,而是服从学校和企业的安排,甚至实习就是局限于走流程,“走马观花”式的实习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的所谓的实习根本没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付诸实践,从而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有的企业的实习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学生自愿在其单位实习的主动性不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淡薄,导致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的根本目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打折扣。加之,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尚不足,导致对于技术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上双方很难达成一致目标,难以实现深层次合作。

2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分析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关乎教育创新、改革整体水平。国内外关于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均有一些成功个案。国外,在斯坦福硅谷科技园,以可以与其师生联合研究、邀请学校教师做企业顾问或公司董事、可互相访问其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为条件,吸引了150 多家高端企业争先进驻入园,这些入园企业在科技园建立的各种研究中心,为斯坦福的师生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学校和企业相互协作、互利互惠,产业前沿需求反过来促进了斯坦福学科结构的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师生的科研水平。[4]国内,北京吉利学院堪称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典范,在北京吉利学院,学校专设产教协同办公室,进而推动该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育人模式快速发展,得到了国内高校的认可和效仿。

总之,要改善和完善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现状和机制,首先要从政府、企业和学校等多方入手,才能扎实推进产教融合。

2.1 夯实政府引导机制

产业和教育虽然是人才需求与供给的两端,但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均属于不可忽略的两大主体,它们缺一不可。教育和产业之间存在差异,教育属于公益性行业,产业属于营利性行业,两者属性不同,正因为它们之间有所不同,就需要发挥政府的媒介作用,比如直接推动或间接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和有效的合作。首先,政府需要营造关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制度环境,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布局时统筹考量产教融合,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5]其次,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和惠民措施,推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产业的发展,推动衔接和配套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协同育人,健全需求导向、产学结合和校企协作的人才培养机制。此外,相关部门应该成立相关督查组,专项监督学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际情况,保障其有效实施,杜绝“摆架子”和“装样子”的情况出现,充分保障学校和企业的根本利益,共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2.2 强化企业参与机制

企业是民办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企业这个主体的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很难得到实施和实现。亦或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则会导致合而不融。要提高企业的参与度且实现高质量的融合,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合作企业一些实际利益,譬如符合条件者,可以减免或减少部分税收、在人才筛选上具有优先权、给予一些相关的社会荣誉等等,并力求形成保障机制,这些举措都能激发企业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和配合度。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制定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相关企业的准入标准,优化准入门槛,筛选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

2.3 健全多元办学机制

倡导“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充分调动和发挥高校和企业双方各自的优势和功能,互相填补对方的弱项,形成互助互补模式,将高校从以往的、主体较为单一的办学模式变为双主体办学模式,建立起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这一转变的实现,需要深化现代高校教学教育制度改革、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吸收合作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等要素,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探索出多种所有制形式,打造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同时,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也是多元化办学的相关要求,高校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行业动态,开阔视野,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教学理念、方法不断改进,进而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最终反哺学生,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3 结语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是我国现行高校发展变革的重要趋势,探索更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长远且艰巨的目标。

在政府层面,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惠民措施,且成立相关督查组,充分保障学校和企业的根本利益,推动衔接和配套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协同育人,健全需求导向、产学结合和校企协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企业层面,根据政府制定的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相关企业的准入标准和优化准入门槛,筛选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创新。在高校层面,深化现代高校教学教育制度改革、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吸收合作企业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市场等要素,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过程中探索出多种所有制形式,打造多元化的办学机制。

总之,不忘“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初心,坚持高质量地践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始终倡导夯实政府引导机制、强化企业参与机制、健全多元办学机制,只有在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共同踏踏实实改革和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民办高校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民办高校教学论三个基本问题研究的反思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