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市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07-18邹亚亚张明君梁福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延安市大豆品种

邹亚亚 王 波 张 强 杜 娟 张明君 梁福琴

(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陕西延安 716000)

大豆(Glycine max (Linn.) Merr.)又名黄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和油脂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被称为“大豆的故乡”,已有5 000多年栽培历史[1]。由于其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卵磷脂和维生素等,常用于制作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等,除此之外,它可用作医药,起到降血脂、抗氧化、调血糖、防癌变等作用[2]。大豆生产遍及全球,其中北美洲、南美洲和亚洲种植面积较大。我国是除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外的第四大主产国,目前也是全球大豆最大的消费国和进口国。大豆被誉为“五谷之一”[3],在我国南北地区均有种植,以东北产区为主。尽管全国均有大豆种植,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长期处于大豆供需紧张状态。据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1—7月,我国大豆进口总量为5 763万t。因此,加强大豆生产、提高大豆产量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延安市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以塬梁峁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延安市土地总面积3.7万km2,其中耕地面积36.7万hm2,四季分明,属于“北方晚熟春作大豆区”。延安市历来有种植大豆的习惯,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1.6万hm2左右,单产2 325 kg/hm2左右。本文通过概述延安市大豆生产情况、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情况,分析目前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大豆产业的对策,旨在为延安市大豆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延安市大豆生产现状

1.1 生态环境

延安市地处东经 107°38′~110°32′、北纬 35°20′~37°29′,平均海拔 1200 m 左右,年均无霜期 170 d,年均降水量550 mm,年平均气温7.8~10.6℃,年日照时数 2 300~2 700 h,≥10℃有效积温 2 724~3 863℃,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土壤类型从南到北分别为黑垆土、黄绵土、沙壤土,土层深厚、保水性能好,大豆易获高产。延安市日照、温度、降水量、土壤等自然条件均适宜大豆生长,且纬度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大豆蛋白质、脂肪酸、异黄酮的积累[4-5]。

1.2 大豆生产现状

大豆在延安市种植历史悠久,各地区均有种植。杜翠萍[6]根据延安市气候特点,将延安市大豆生产分为4个生态区:北部早熟春播大豆区、东部中熟春播大豆区、中南部中晚熟春播大豆区和南部春夏播混作区。

1997—2019年,延安市大豆产量、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单产呈上升趋势。由表1可知,1997—2019年,延安市大豆平均产量4.96万t,其中1998年延安市大豆产量最高,为10.08万t,2018年产量最低,为3.41万t。1997—2019年,延安市大豆平均播种面积为2.68万hm2,其中1997—1999年,延安市大豆平均播种面积最高,为4.20万hm2,随后呈下降趋势。近23年延安市大豆单位面积产量降中有升,总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1 851.87 kg/hm2,其中2019年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2 435.25 kg/hm2。

表1 1997—2019年延安市大豆生产情况

2019年延安市13个县(区)均有种植大豆,每个地区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不同,且差异明显。由表2可知,2019年全市大豆总种植面积16 593.72 hm2,占农业用地耕地面积4.53%,占豆类总面积82.37%,占秋粮总播种面积11.73%。其中,宝塔区播种面积最大,达2833.33 hm2,占全市大豆总面积的17.07%;洛川县和宜川县播种面积最小,分别为67.80 hm2和62.13 hm2。2019年全市大豆总产量40 408 t,占豆类总产量的79.68%,占秋粮总产量的58.11%。13个县(区)中,志丹县和宝塔区产量最高,分别为9 261 t和8 278 t,洛川县、宜川县和延长县最低,分别为208 t、373 t和365 t。宜川县大豆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为6 003.25 kg/hm2;黄龙县和黄陵县次之,分别为 4 356.29 kg/hm2和 3 791.67 kg/hm2。

表2 2019年延安市各县(区)大豆生产情况

1.3 主要品种和栽培模式

目前,延安市以春播大豆为主,主栽品种有中黄13、冀豆 17、中黄 30、汾豆 78、汾豆 93、延豆 6 号、齐黄34、汾豆牧绿2号(绿)、晋大滞绿1号(绿)和晋豆47(黑)等。其中,延豆6号是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品种,该品种高产多抗,属于高蛋白品种,一般产量2 700 kg/hm2左右,高产地块可达3 750 kg/hm2以上;晋大滞绿1号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和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叶片从衰老到死亡无黄化迹象。延安市主要推广的大豆栽培技术有幼龄果园套种大豆栽培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全膜微垄沟播种植技术和大垄沟种植技术等。

2 限制延安市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耕地资源短缺

延安市土地总面积为3.7万km2,其中耕地面积36.73万hm2,而苹果种植面积26.67万hm2,导致种植粮食土地资源紧张。随着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耕地资源的短缺制约着延安市大豆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发展。

2.2 生产技术落后

科学技术在大豆育种、栽培与耕作、病虫害防治和加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延安市大豆产业发展滞后,在大豆品种方面:品种老化,更新换代慢,自育品种少,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特用型品种缺乏,且现有的大豆品种单产低,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品种结构不平衡,大豆供求缺口逐年扩大;育种技术落后,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主要采用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这些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在栽培耕作方面:栽培技术仍以垄沟、套作技术为主;在生产中多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主,农民田间管理粗放,不能合理密植和施肥、不能及时防治病虫害,不能很好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种植户在生产中更多依靠经验,对于大豆各生育期所发生的病虫害不能准确辨认,不能及时科学防治病虫害。在大豆加工方面:延安市大豆加工产品单一,大豆主要用于制作豆制品,精细加工偏弱,导致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2.3 种植效益低

延安市人口多,地形复杂,可用耕地面积少,生产方式主要以分散经营为主。与玉米、苹果相比,大豆单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当地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不高。

2.4 其他

延安市交通不发达、发展缓慢,导致生产的大豆销售渠道单一,大都满足自用。延安市大力发展“3+X”产业,对于大豆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小,种植补贴少,收益无保障。除此之外,从事大豆生产的农民文化程度低,且很少接受专业的种植技术培训,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先进知识无法得到更新,对于新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认知低。

3 对策

3.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业务能力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应根据延安市大豆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解决生产中所遇到的困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破传统育种模式,运用常规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基因测序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方法[7-9]。根据育种目标,加快育种进程,培育适应不同区域种植、不同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抗、适应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大豆新品种,特别是高蛋白、高异黄酮、高油脂、可青贮等特用大豆新品种,如曾维英等[9]利用BSA-Seq和RNA-Seq方法初步确定了控制豆卷叶螟性状的相关候选基因。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环境条件,创新栽培模式,将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充分体现于大田,做到一个品种一套栽培标准,如利用延安市苹果种植优势,大力推广幼龄果园套种大豆栽培技术;运用互联网或高光谱遥感技术等准确识别病虫害[10],利用“慧植农当家”等App进行病虫害科学防治,为提高大豆产量、品质,增加种植户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3.2 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打造本地特色品牌

优良品种是大豆增产和提高品质的基础[11]。延安市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利用当地有利条件,选育抗旱、高产、优质、抗病强的新品种,不仅可以提高大豆的单产和品质,也能满足不同企业加工的需求;利用高蛋白、高异黄酮等特用品种积极发展大豆精细加工,延长产业链,打造延安市本地特色大豆产品,可以提高农民对种植大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延安市大豆种植面积,实现大豆规模化种植,促进当地大豆产业发展。

3.3 注重大豆加工技术研发,提高产品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需求的改变,大豆的加工利用应该实现多元化。加快大豆粗加工向精细加工的转变,高效利用大豆,能实现生产效能的最大化。大豆不仅可以直接食用、饲用或用作绿肥,还可以加工成豆油、酱油、保健品、调味品等产品。大豆可以进行多元化加工,如豆粕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用于复合材料、胶合板黏合剂、汽车和电器业的塑料、纸张上浆等生产制造;除此之外,从豆粕中提取的大豆蛋白,还可制作不同的糕点、保健品等。提高大豆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可以推动大豆加工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乡村振兴。

3.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动种植户积极性

针对本地大豆产业规模小、品种少、种植面积少、劳动力不足、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投入少等问题,延安市要加大资金扶持,积极落实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提高种植户种豆的积极性;增强良种“育—繁—推”力度,加快对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新方法的研发,对于工作中有贡献者给予奖励,提升科研主体积极性;加大农资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强对基层推广人员及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并鼓励企业与农业合作社签订收购订单,从而激发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延安市大豆产业的发展。

3.5 加强产学研联合,促进产业发展

大豆品种育成年限时间长,且投资多、见效慢,地方科研单位项目少、资金短缺、设备旧,无法独自高效完成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只有加强与高校、企业合作,通过资源共享、人员共享、实验平台共享,开展合作育种、委托育种、品种权转让等[12],才能加快新品种及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速度,积极延伸产业链,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高校、科研单位以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新基因挖掘、性状分子机制探究等育种基础性研究为主[12],企业以自主培育新品种、良种繁育和推广为主,农民以种植为主,加强相互合作,实现“育种单位+种子公司+农户(基地)+加工企业”的有机联合[13]、“产、加、销”一体化建设,形成大豆产业联盟,促进大豆种子产业发展,全方位推进大豆产业振兴。

猜你喜欢

延安市大豆品种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换届后,乡镇班子干事状态观察——以延安市96个乡镇班子为例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延安过大年”——第38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欢天喜地过大年”摄影作品展成功举办
狗狗的常见品种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