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州市烟区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2022-07-18包丽辉胡焕亮汪文杰张蕴睿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池州市烟区烟农

包丽辉 胡焕亮 汪文杰 张蕴睿

(安徽省烟草公司池州市公司,安徽池州 247100)

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是衡量烟叶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烟叶等级合格率。随着行业改革和现代烟草农业转型升级,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的实施对烟叶捆内合格率要求更高。同时,卷烟工业配方中卷烟结构的提升对烟叶原料等级合格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生产中,监管不到位、技术落实偏差、分拣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导致捆内混部位、混颜色、混等级等现象一直存在[1]。因此,探讨提高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的措施,并在实际操作中有效落实,对提高池州市烟叶综合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 池州市烟区烟叶分拣收购现状

根据优化烟叶结构工作要求,自2013年起池州市烟区在田间管理、采烤、分拣、收购等环节实施优化结构工作,但在分拣过程中存在分拣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2个方面:一是优化不彻底,烘烤后烟叶舍不得丢弃;二是中等烟混入上等烟,以次充好[2]。

2018年在收购期间对散烟仓库进行抽样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随机抽取 C2F、C3F、B2F、C4F、X2F等5个等级各200把,对等级合格率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可知,5个等级中混颜色、混等级现象明显,等级合格率比较低,特别是C4F等级分拣比较混乱,对等级合格率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工商交接和工业使用,对本烟区烟叶整体收购质量影响较大。

表1 2018年池州市烟叶收购抽检等级合格率情况

经过2年梳理和改进,2020年收购期间对C2F、C3F、B2F、C4F、X2F等5个等级再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2020年池州市烟区收购等级合格率明显提升,其中X2F从2018年的63.0%上升到2020年的81.5%,增加了18.5个百分点;B2F从2018年的65.0%上升到2020年的79.0%,增加了14.0个百分点;C2F从2018年的67.5%上升到2020年的75.0%,增加了7.5个百分点;C3F则从2018年的64.5%上升到2020年的86.5%,增加了22.0个百分点;C4F合格率上升了22.0个百分点。混部位、混颜色、混等级等现象得到明显控制。

表2 2020年池州市烟叶收购抽检等级合格率情况

2 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影响因素

2.1 烤烟下炕解竿后未分类堆放

田间管理措施不当造成的瘦黄烟、后发烟、过熟烟、采青烟,烘烤中出现的问题烟,一些部位交界烟以及自然灾害造成的抢采抢烤烟叶等在烤后下炕解竿后全部堆放在一起,分拣时分拣人员意识模糊,未分类堆放。

2.2 专业化分拣人员的分拣水平偏低

一是在专业化分拣人员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分拣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接受能力弱,对新的观念接受较慢;二是分拣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分拣人员不能够正确把握和理解标准。

2.3 专业化分拣人员思想意识有偏差

一是烟农和分拣人员对等级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了解烟叶等级合格率对稳定卷烟配方的重要性,等级质量概念模糊;二是专业化分拣人员都是烟区当地人,人情关系导致思想波动,影响分拣。

2.4 预检员执行力不够、责任心不强

预检员在分拣过程中对分拣人员的指导、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的预检员甚至在指导、监督与管理过程中只流于形式,分拣现场秩序混乱,混部位、混等级、混颜色,甚至还有混青杂现象。预检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给烟叶收购工作增加了难度。

2.5 收购人员收购程序不规范,等级把握不准

收购人员在收购过程中对等级标准的把握有偏差或存在“人情烟”“关系烟”“面子烟”等主观因素,徇私舞弊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失公平公正,严重影响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

3 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提高措施

3.1 烤后烟叶下炕解竿分类堆放保管

正常烟在烤后进行分类堆放保管,非正常烟在烤后出炕时剔除低次烟,如明显的黑糟烟、青片烟等。按照正常烟的堆放要求进行堆放保管,要求不同部位、不同炕次的烟叶分开堆放保管[3]。

3.2 合理选择专业化分拣人员

专业化分拣人员的选择应当由当地村组推荐和烟农合作社组织相结合,年龄限制在55周岁以下。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情况,由当地政府或烟农合作社出面协调一些季节性的工人参与进来。技术员对分拣人员的选择进行监督,对符合要求人员建立人员建档,确保下一年度分拣队伍的稳定性。

3.3 加强专业化分拣人员的培训

组织系统、全面的培训,多使用简单、直白、分拣人员易懂的语言与方法进行讲解、示范,在分拣现场采用训和练相结合的方法[3]。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剔除青杂烟、划分部位与颜色、划分等级等。

3.3.1 剔除青杂烟。识别青杂烟主要通过眼看,叶面上含有明显青色或浮青、含有非基本色20%及以上的斑块、破损等情况的烟叶全部丢弃。

3.3.2 划分部位与颜色。划分部位主要观察烟叶的外观特征,利用眼看、手摸的方法从脉相、叶形、叶面、身份、颜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各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有明显差异[4]。云烟87在池州市烟区的主要外观品质见表3。

表3 云烟87不同部位烟叶外观特征

可以看出,不同部位的烟叶脉相(主支脉特征)、叶形、叶面状态、身份、颜色差异较明显。当以上几个因素相互矛盾时,应以脉相和叶形作为主要区分依据。颜色区分以眼看为主,部位和颜色密切相关,部位由下往上,因而颜色由浅变深。同一颜色,其部位不同。颜色深浅有差异,颜色的深浅必须在同一部位进行衡量。颜色区分应先易后难,当遇到难以把握的颜色时,参考《烤烟》(GB 2635—1992)相关规定,即当一批烟叶介于2种颜色界限上时,视其他品质先定色后定级。质量好的烟叶定为橘黄色,质量差的烟叶定为柠檬黄色。

3.3.3 划分等级。按照《烤烟》(GB 2635—1992)中品质相关规定,指导分等级人员要多看、多摸。同一部位、同一颜色,下部和上部叶按好(2级)、差(3级),中部叶按好(2级)、中(3级)、差(4级)划分等级。 叶片韧性强、弹性好、厚薄适中、手握感觉柔软不糙手,叶表面有油润感,给人很亮、很强的视觉反应,叶片发育正常、开片好,此类叶片划入高等级。叶片有干燥感,韧性、弹性一般,稍薄或稍厚,手握有糙手感,叶表面油润感不太显露、颜色一般(不太均匀,不太亮,有些暗淡)、叶片发育偏弱、开片不太好,此类叶片只能在中等烟范围内定级。

3.4 强化专业化分拣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烟农和专业化分拣人员签订《专业化服务协议》,规定烟农不允许参与或干扰分拣人员的分拣工作,专业化分拣人员必须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分级工作。如果烟农在交售时因分级质量不符而退烟,分拣人员要负责无偿返工,并承担相应的损失。合作社和公司作为鉴证方,全程负责分拣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分拣指导、监督工作。

3.5 加强烟叶收购的过程管理

3.5.1 加大对预检员的考核力度。预检员严格执行公司的技术方案要求,严格落实三工位的分拣模式;严格按好、中、差3种等级摆放归类,并加大对摆放人员的监督,防止放错;在交售前,对各等级烟叶安排最后一道程序提纯,即预检员对分拣后的等级进行最后筛查,防止在摆放时错放和漏放。针对以上技术方案的落实情况,公司要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和收购初检对预检员进行双层考核[5]。

3.5.2 加强对收购人员的考核。在收购现场每天随机抽取收购的烟叶并记录定级人员姓名、所评等级。翌日上午收购前,对照收购样品进行眼光平衡,所有收购人员当场对每个等级进行评级,以多数人评定的等级为标准,即少数服从多数,再对照前一天评级人员所定等级是否相符。对少数评定等级不符合该等级或前后不符的评级人员进行考核扣分,并在每天眼光平衡后召开早会,有问题的收购人员分析原因,提出改正对策,即总检对主检、主检对初检、初检对预检进行考核打分,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对于明显人为因素造成的严重等级不符等问题,上报公司上级,追究相关当事人责任,给予停职待岗处理。

4 结语

加强对烟叶生产各环节的技术落实,培训、指导、监督和管理专业化分拣人员,加强对预检员、收购人员的监督与考核,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可有效提升烟叶收购等级合格率,为卷烟工业产出优质的烟叶原料,保证卷烟工业配方和卷烟产品质量稳定,促进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池州市烟区烟农
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打顶调控对烟叶碳氮代谢主要产物的影响
宝鸡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上杭县烟区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宝鸡烟区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小小书画廊
善用国学经典文化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小小书画廊
浅析烟草企业如何提升服务烟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