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及策略分析

2022-07-15朱耀庭

参花(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网络文学全民图书馆

一、引言

阅读是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以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首要途径,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阅读推广阵地,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推广阅读的主要阵地,肩负着文化推广的使命与职责的公共图书馆也积极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但总体来看,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还未能跟上社会公众文化需求的增长速度。本文通过对国民阅读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全民阅读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剖析阅读推广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出推广策略。

二、我国公民阅读现状

(一)整体阅读量变化不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综合阅读率由上一年度的81.1%提高至81.3%,图书阅读率由59.3%提高至59.5%,均较上一年度提高0.2%,呈稳定上升态势。报纸、期刊阅读率分别下降2.1%和0.6%。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由4.65本上升至4.70本,报纸阅读量由16.33份下降至15.36份,期刊阅读量由2.33期下降至1.94期。随着数字信息的持续发展,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达到79.4%,人均电子阅读量也由2.84本上升至3.29本。有43.4%的成年国民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较上一年上升6.7个百分点。综合来看,相较于上一年度,整体阅读量变化不明显。

(二)电子化阅读率显著增长

调查结果显示,较之上一年,有10.8%的公民在2020年增加了数字内容阅读,可见电子化阅读作为一种碎片化、便捷化的新兴阅读方式,在当下快生活节奏中很有优势。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听书”正成为一种新时尚,相较于去年的30.3%,提高了1.3个百分点,且有17.5%的公民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有10.8%的公民选择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在应用商店中检索后,可以找到很多相关联的App,如喜马拉雅、蜻蜓FM广播、番茄小说等。

(三)公共阅读服务设施满意度较高

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对街道附近的公共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报刊栏等一种以上的公共阅读服务知晓率达51.1%,其中对公共图书馆的知晓率为29.9%。此外,使用过公共图书馆的比例达13.9%,对公共图书馆的满意度为76.7%。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的推动过程中起着显著的作用,但依旧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全民阅读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一)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学发展迅猛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学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快餐文学作为网络文学的一部分,发展迅猛。究其主要原因,是快餐文学更具有易读性、趣味性,能够缓解当下读者因工作、生活产生的压力,且短篇幅的阅读不会让读者产生抵触情绪。绝大多数的快餐文学贴近读者生活,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然而快餐文学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一味迎合读者的喜好,其文学价值不高,因而要理性对待网络文学。同时,社会也要重视对网络文学的引导,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学加以引导。

(二)纸质阅读时长过短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健康的休闲方式,但一些人买的书其实都没翻开过,甚至布满了灰尘。处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多种多样的休闲方式吸引了读者,占据了他们本就不多的閱读时间。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阅读时长为20.04分钟,较上一年增加0.35分钟;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5.71分钟,较上一年减少0.37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3.25分钟,较上一年减少0.63分钟。这样的结果足以说明当下的全民阅读在推广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四、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内容

阅读推广是图书馆人近年的核心话题,这一领域所进行的研究也很深入,但“推广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整体偏少。

(一)经典阅读推广

经典文学是指广为流传,且具有一定历史性,能够普遍被接受的一类文学。经典文学与网络文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其需要深层次阅读,与碎片化和浅阅读是对立的,因而经典阅读推广也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核心。在文化强国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必须将经典列为阅读推广的第一顺位。如长沙理工大学图书馆组织在校学生开展“潭州夜话”活动,以学习古圣贤经典为主,开展经典诵读、讲座、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紧跟经典阅读的核心目标,打造经典阅读品牌。此外,经典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如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等一系列儿童诵读工程;由共青团武汉市江岸区委员会指导、江岸区青梦阅读指导中心组织的“青梦阅读”活动,将中小学生的假期充分利用起来,组织开展兴趣班、冬(夏)令营等方式,集中时间开展深度阅读。

(二)基于文化自信的阅读推广

2012年以来,各地公共图书馆大力开展形式各异的活动推广阅读,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诞生了很多典型,在极大程度上培养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但“推广什么”这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图书馆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的推广实质上就是中国文化的推广,培养当代国人的文化自信。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璀璨的星光,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忽视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导致部分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降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分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因此,弄清楚文化自信的内涵,有助于公共图书馆积极投身到文化自信推广当中去。

(三)基于亲子教育的阅读推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着人民对精神生活水平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除了忙碌的工作之外,要回归家庭、陪伴家人。因此,近几年基于亲子教育的阅读推广也在快速发展。

基于亲子教育的阅读推广就是鼓励父母利用周末、节假日,带着子女入馆,父母陪同子女一起读画本,围绕名著开展阅读活动等。比如南京市六合区图书馆,依托本馆的招牌性活动“六图讲坛”,邀请育儿专家或插画师开展创意手工坊、亲子讲坛或亲子讲座。邀请家长和孩子入馆,一起欣赏爱国主义相关画作、文物,观看爱国主义电影,阅读红色书籍等,对父母和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基本策略

(一)重视公共图书馆团队的培养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作为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当下阅读推广大环境对其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能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大力度对其进行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着重提升其思想意识。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定期开展理论知识培训的方式,指导工作人员从自身出发,对不同类型书籍的阅读推广亮点进行剖析与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推广的技巧和创新思路,提升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确保推广工作方向准确无误。此外,培训教育还应当包含匹配推广服务的培训,即为读者提供延伸性的推广服务,确保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针对不同受众的需求提供各异的图书,极大程度上提升全民阅读的质量与效果。例如,截至202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举办馆员书评征集活动已累计开展8季,展现了中图学会对公共图书馆团队培养的重视力度。

(二)针对不同人群做好阅读推广服务

不同人群对书籍需求具有差异性特征,因此在实际的阅读推广过程中,需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结合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推广,同时做好配套的阅读推广服务。例如,针对少儿读者,公共图书馆提供亲子教育的活动场所,达到既增加亲子间关系,又培养少儿阅读兴趣的目的,可以着重推广儿童文学类作品,以及经典国学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插画类作品;针对平时忙碌的中青年读者,公共图书馆应大力推行“无卡免押信用”借书,在轻松借还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期提醒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其提供方便;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读者,公共图书馆应提供“送书上门”服务,老年读者致电图书馆表明需求后,提供本人借书卡账号信息以及有效地址,实现足不出户,送书到家。

(三)利用数字新技术进行阅读推广

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推广的实质就是利用公共图书馆的藏书资源,通过形式各异的活动吸引读者培养阅读兴趣,长此以往养成爱阅读的习惯,达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读者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使用手机以及电子阅读器进行快餐式浅阅读。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过程是不可逆的,移动阅读也更广泛地被读者所接受。对这种新技术,公共图书馆必须顺应数字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数字新技术对阅读进行推广。

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或App等方式,将馆藏搬至线上,建立线上图书馆。线上图书馆应界面简洁,易于操作,以提高社交性、建立持续反馈机制为原则。读者可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几本图书,图书馆再利用AI大数据,根据检测读者阅读興趣,精准地为其推送符合兴趣的书籍;建立阅读社区,在线上为读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建立阅读积分机制,即读者阅读一定时长后,系统自动派发书币,一定量的书币积累可以再购买新书或兑换文创产品等。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可定期在线下组织读书沙龙、读书分享会,邀请学者举办讲座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手段,达到阅读推广的目的。

(四)树立公共图书馆阅读品牌

品牌能够吸引读者眼球,获得读者关注。公共图书馆应结合本馆馆藏特点,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品牌,吸引更多读者参加。公共图书馆可与高校、协会等进行合作,组织开展报告会或读书辅导会,定期围绕一个选定的专题进行研读、讲解,进而形成该馆的阅读品牌。例如南京市六合区图书馆邀请各领域学者专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开展文化交流各类活动,打造区域性公共图书馆阅读品牌“六图讲坛”。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阅读推广工作要注重实效,侧重内容结构的筛选与推广,持续做好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同时,作为全民阅读这一工程的落实者、推动者,应当努力提高个人能力素质与业务水平,通过新方式、新方法、新手段更好地实现推广效果,以实际行动助推国民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李灵灵.新媒体与中国网络文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20:17-20.

[2]李岱,汝萌.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2):153-155+157.

[3]王余光.阅读,与经典同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16-42.

[4]许欢.儿童传统经典阅读推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02):7-10.

[5]吴漂生.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5):49-53.

[6]黄成思.全民阅读背景下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29):161-163.

[7]金雅茹.全民阅读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探究[J].出版广角,2020(08):82-84.

[8]王丙炎,程伟丽.基于用户兴趣图谱的阅读推广研究──以高校图书馆读者为例[J].图书馆学刊,2020,42(02):37-40+45.

(作者简介:朱耀庭,男,本科,南京市六合区图书馆,初级,研究方向:图书资料)

(责任编辑 王瑞锋)

猜你喜欢

网络文学全民图书馆
全民·爱·阅读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图书馆
网络文学的诞生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去图书馆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