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伍姓湖入湖口水生态治理人工湿地设计案例探讨

2022-07-14徐小乐杨世翎

绿色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水渠人工水质

徐小乐,夏 强,杨世翎

(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省生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1 引言

涑水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也是流入伍姓湖的主要河流,流域范围包括闻喜县、夏县、盐湖区、临猗县、永济市,干流总长约200.55 km,属北方间歇季节河流,非汛期成为沿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的河道,目前涑水河水质为劣Ⅴ类,水域功能受到威胁并影响黄河水质,近年来虽经过对上游的污染整治,使涑水河水质有明显改观,但并没有根治对黄河和伍姓湖水环境的污染威胁[1~4]。采用生态型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涑水河河水,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氮磷污染物去除能力强、建设费用低、运行维护方便和运维费用低以及对负荷变化适应能力强等特点[5~8]。

2 工程概况

伍姓湖入湖口水生态治理人工湿地位于永济市伍姓湖东侧的入湖口,环湖路与干古路之间的盐碱滩地(图1)。工程占地约170亩,设计进水量为2万m3/d,设计进水水质主要指标为CODCr≤100 mg/L、BOD5≤15 mg/L、NH3-N≤4.0 mg/L、TP≤0.7 mg/L、SS≤80 mg/L,经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即CODCr≤30 mg/L、BOD5≤6 mg/L、NH3-N≤1.5 mg/L、TP≤0.3 mg/L),工程从2019年2月份开工建设,2019年12月份完工。

图1 平面布置

3 工艺流程

根据涑水河的水质情况及建设地点的土地利用情况,综合考虑技术的生态安全性、效果持久性、经济可行性和自然生态性,对常用的水质净化工艺比选分析后,本项目采用“预处理工程(格栅渠、沉砂池)+两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主体工艺路线[9]。为避免对涑水河安全行洪及周边农田排碱造成影响,进行了项目现场高程的详细论证,本人工湿地系统进水采用提升的进水方式。

4 工程设计

4.1 格栅渠

格栅渠位于工艺流程的最前端,去除进入湿地系统的生活垃圾、农作物秸杆,以免影响后续工艺的正常运行。新建格栅渠尺寸为L×B×H=15.5 m×4.8 m×3.8 m,分三格运行,渠内设置粗、细格栅及检修闸门等设施。

4.2 沉砂池

新建沉砂池尺寸为L×B×H =41 m×17.2 m×2.5 m,平均水深为1.6 m,停留时间HRT为1.35 h,钢混结构。沉砂池清泥频率为4次/a,每次清理时间为3 d,冬季可适当减少排泥频率,直接采用虹吸式清淤平台,配备渣浆泵清泥,清理出来的污泥存放在储泥浓缩池,后续进行机械脱水。

图2 工艺流程

4.3 提升泵房

本工程运行采用提升方式,综合考虑沉砂池前提升和后提升的优缺点后,选择在沉砂池后提升更利于湿地进水。新建提升泵房尺寸为L×B×H=10.84 m×6.6 m×4.5 m,有效水深1.4 m,停留时间HRT为7.2 min,配备潜污泵3台(2用1备)及超声波液位计。

4.4 两级表面流人工湿地

两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根据功能分为一级和二级两部分[10],具体如下。

(1)一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主要目的是对沉砂池出水进行预处理,主要削减SS负荷,降低垂直潜流湿地的堵塞风险,同时配套设置立体生态浮床,削减COD、BOD、NH3-N、TP等主要污染物。一级表面流湿地面积10987 m2,墙体为钢砼结构,池底结构形式为“防渗膜+30 cm回填土+30 cm片石(砂浆勾缝)”,池深2.35 m,平均水深2.0 m,四周设置不锈钢栏杆。

(2)二级表面流人工湿地。主要目的是对预处理后的河水进行调节水质和进一步削减CODCr、BOD5、NH3-N、TP等主要污染物。二级表面流湿地面积26441 m2,采用廊道式,中间浆砌石隔墙长度为320 m,边坡采用连锁砖生态护坡(边坡比为1∶2),湿地池底及边坡铺设防渗膜,池深2.0 m,平均水深1.5 m。配套种植挺水、沉水植物、浮叶等水生植物,以适宜当地生长的物种为主,其中沉水植物以苦草、眼子菜、黑藻为主[11]。

4.5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氮、磷等污染物,使河水净化并达标排放。垂直潜流湿地占地面积69亩,湿地净面积44939 m2,分为两个潜流湿地区域并联运行,其中:一区垂直潜流湿地面积为33321 m2,共13个单元;二区垂直潜流湿地面积为11618 m2,共5个单元。表面水力负荷为0.45 m3/(m2·d),有效停留时间为1.11 d。

垂直潜流湿地系统包括配水系统、湿地床层、湿地植物、集水系统等,污水经配水渠 → 配水主管 → 配水支管的布水系统向湿地单元均匀布水[12],经湿地区域处理后,由末端集水管排至收水渠内,最后排至展示池。

(1)配水系统。新建配水渠深2.00 m(含盖板),渠宽1.50 m,总长度735 m,断面为矩形,采用钢砼结构,进水渠前端配置不锈钢粗细筛网各1套,每套尺寸为2.0 m×1.5 m,孔径分别为8 mm、3 mm。配水主管连接进水渠,配水主管DN200 mm,布水支管DN100 mm,各单元人工湿地主水管按其总水量负荷合理配置,主管间距20~30 m、布水支管间距5 m。

(2)湿地床层构成。床层深1.3 m,由3层不同粒径级配的石灰石碎石填料层构成,从上至下填层的粒径级配及厚度依次为:第一层厚度400 mm,碎石粒径8~12 mm;第二层厚度500 mm,碎石粒径15~30 mm;第三层厚度400 mm,碎石粒径30~60 mm[13~15]。

(3)湿地植物。湿地种植植物以芦苇、香蒲(抗盐碱)为主,搭配种植黄花鸢尾,营造景观效果。

(4)集水系统。湿地的收水管道连接出水渠,收水管管径DN300 mm,配放空阀。收水渠采用钢砼结构,断面为矩形,渠深1.95 m(含盖板),渠净宽1.00 m,湿地两侧收水,总收水渠长度为1130 m。

(5)防渗设计。湿地区域防渗采用1 mm厚的HDPE膜(两布一膜)进行防渗。

4.6 展示池

展示池位于湿地西北角环湖路拱形桥旁,具有湿地出水展示、提升景观效果等功能,提高人工湿地观赏性能,展示池的出水排至涑水河下游。出水展示池面积约1058 m2,边坡采用生态驳岸,边坡比为1∶2,水陆交接处点缀景观石。

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该工程总投资为5469.11万元,其中直接工程费用为4802.34万元。运行维护费用主要由电费(提升能耗)、人工费、湿地植物处置费等组成,总费用为120.36万元/a,水量按2万m3/d计算,单位水量运维成本为0.16元/m3。

6 结果及分析

该项目于2019年12月份完成湿地工程施工,试运行半年后对湿地工程的进、出水口进行水质监测,项目运行水质稳定,2020年6月份、8月份、10月份及2021年1月份、3月份、5月份湿地工程的进、出水口检测水质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完成后进、出水水质

根据检测数据发现:COD指标从 50~70 mg/L 降低到 15~20 mg/L; NH3-N 指标从 0.50~2.0 mg/L 降低到 0.50 mg/L以下;TP 指标从0.05~0.60 mg/L 降低到 0.05 mg/L以下,显示湿地系统对COD、NH3-N、TP等污染物有着良好的处理效果,湿地的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满足设计出水水质达地表水Ⅳ类标准要求,本湿地项目的进水水质优于设计进水水质(主要是2019年后运城市对涑水河沿线加大截污整治,杜绝直排入河情况),进水口的NH3-N、TP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地表水Ⅲ类标准,处于较低浓度状态,湿地系统对NH3-N、TP指标的去除率分别可到达为40%~80%、45%以上,为类似河湖中低浓度的NH3-N、TP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削减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7 结论与讨论

(1)采用“预处理工程(格栅渠、沉砂池)+两级表面流人工湿地+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处理涑水河水体,具有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维护方便、景观效果良好等优点。

(2)本湿地工程总投资为5469.11 万元,运维成本为0.16元/m3,比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的造价和运行成本低,且运维管理方便。

(3)湿地系统对COD、NH3-N、TP 去除效果稳定,湿地的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标准要求;在进水浓度低时,出水指标可以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4)我国河道污染问题还较为严重,本项目采用的湿地工艺处理微污染河水,可以对其他类似河流、湖泊的污染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猜你喜欢

水渠人工水质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我的乐园
人工“美颜”
人工制冷
最重的工作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
人工降雪
观水色,辨水质
观水色,辨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