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前无古人的“打擂”

2022-07-14孙福海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嗓音晚会

在京韵大鼓的发展历史中,有一场前无古人的“擂台”演出,即在一场京韵大鼓专场中,所有演员都分别唱《丑末寅初》。此举轰动京津,因为按旧俗,绝不能在一场晚会中唱相同的曲目。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1961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陈云专程来津,观看一场京韵大鼓专场,并作了关于将京韵大鼓传统曲目进行搜集整理的指示。3月3日,天津市文化局在新中央剧场(后改为滨江剧场)举办两场京韵大鼓专场,分别是新节目和传统节目专场。在传统节目专场中,要求每一个演员在主唱节目之后,返场都唱《丑末寅初》。凡唱京韵大鼓的,都会唱《丑末寅初》,但流派不同,气口、唱法、曲调、音韵各有特色。这场晚会有六位京韵大鼓名家献艺:骆玉笙、小岚云、林红玉、侯月秋、小映霞、刘凤霞。

  第一位唱《丑末寅初》的是刘凤霞,她让人们欣赏到刘宝全“刘派”的正宗唱法,韵味甜美,嗓音高亢,吐字气口功力非凡。小映霞的《丑末寅初》,变刘宝全晚年的写意性表演为接近写实,演出时精气神贯满全台,尤善运用身段、动作、眼神,对曲中人物身份转换的把握独具特色。侯月秋嗓音调门儿深沉浑厚,在“刘派”基础上吸取“少白派”的唱腔,在中、低音区域低回委婉,颇似京剧之杨(宝森)派,韵味醇厚而动听。林红玉是第一代“女鼓王”,按旧俗,杂耍园子都是京韵大鼓“攒底”,“倒二”的相声,由“攒底”艺人聘任,侯宝林、马三立先后都是为其“挎刀”演“倒二”。她虽年龄最长,但其善于嗓音变化,舍弃“刘派”必有的高腔,代之以低回、舒缓的吟唱,舍弃立音、假声,更加粗犷、洗练。小岚云正值精力旺盛,大气磅礴的高腔、噴口独领风骚,凡高腔皆落“满堂彩”。骆玉笙除“嘎调”之外,高音区用鼻音辅助,在“自在逍遥”的“遥”字拖腔时,使用了十分明显的胸音,用高难度的低音长腔,将晚会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

(摘自《今晚报》 7.5 孙福海/文)

猜你喜欢

嗓音晚会
教师嗓音健康管理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惊蛰
教师嗓音的保护和发声练习初探
森林晚会
师者, 如何让你甜美的声音更长久?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
慈善晚会1
八大特色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