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

2022-07-12汤继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家属

汤继芳

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 410000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性疾病,由病毒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导致患儿发病〔1〕。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呕吐、腹泻等,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危害患儿消化、呼吸系统,将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发展〔2〕。因此,患者除临床治疗外,还需要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采取适当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康复,以促进患儿身心健康发展。传统健康宣教主要通过护士口头讲解,或者发放健康手册进行,被宣教者难以在短时间理解、记忆冗长的宣教内容,从而延误患者疾病治疗〔3-4〕。思维导图作为图文工具,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将枯燥乏味的信息进行加工与管理,以帮助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理解、掌握,以便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5-6〕。研究表明,将思维导图引入到患者健康宣教中,可使患者对宣教内容掌握条理化、清晰化,从而满足患者的健康宣教需求〔7-8〕。本研究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中,探讨思维导图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招募参与研究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0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纳入标准:患儿均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粪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检查可见白细胞与少量脂肪滴,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诊断标准〔9〕。排除标准:①感染其他病毒出现类似症状;②重度脱水。干预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2~32个月,平均(24.80± 6.97)个月;病程1~4 d,平均(3.20±1.18)d;体温38.2~39.4 ℃,平均(38.48±0.47)℃。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3~30个月,平均(25.00±6.21)个月;病程1~5 d,平均(3.40±1.37)d;体温38.3~39.5 ℃,平均(38.58±0.47)℃。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轮状病毒性肠炎常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口头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常规心理支持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思维导图干预,首先对护士进行思维导图培训,培训思维导图的概念、背景及应用方法等。小组成员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绘制成思维导图。护士在图上标记其需要注意或强化的内容,并且着重讲解该部分内容,在宣教后将思维导图交予家长保存,指导其按照图中所示,提高遵医行为。思维导图宣教贯通入院到出院全过程。

1.3 评价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止吐、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比较临床疗效。无效:治疗3 d内大便次数、性状无改变,全身症状无变化。有效:治疗3 d内大便次数、性状好转,全身症状均明显改善。显效:治疗3 d内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无全身症状〔1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③比较护理满意程度〔11〕。护理满意情况的判定标准分为特别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不满意:<60分;满意:60~89分;特别满意:≥90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情况

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情况

2.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n)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好发于秋冬两季,潜伏期为1~3 d,但具有发病急的特点〔12-13〕。患儿因感染轮状病毒发病,并通过消化道、呼吸道途径感染,当病毒进入患儿体内侵袭小肠黏膜,促使肠黏膜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从而引发患儿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导致患儿水电解质失衡,甚至损坏患儿肝、肾等内脏器官,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发展〔14〕。因此,应给予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及早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及健康宣教。

传统的宣教方法多由护士口头讲解,或发放文字宣传手册,以知识灌输的方式为主,内容枯燥乏味,患者被动接受,宣教内容未考虑到受宣教者文化程度、理解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患者对宣教知识一知半解、产生错误认知,造成健康教育效果不佳〔15-16〕。思维导图是一种发散思维模式,作为一项全方位视觉、图解思考工具。一方面护士讲解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条,便于减少宣教减少疏漏,利于进行护患沟通;另一方面利用丰富多彩的图形、色彩效果,可视化思维方式,方便患者理解记忆〔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短,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思维导图可以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问,增强患儿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分析其原因,思维导图健康宣教中,根据患儿病情制定护理宣教方案,可以提高健康宣教效率,便于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的治疗进度,实现对患儿的有效护理。①入院时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感染途径、症状、化验检查注意事项、治疗环境、住院环境、治疗方法,讲解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手段以及注意事项,正确有效采取预防措施,促进家属遵守严格消毒制度。②住院期间思维导图健康宣教强调对患儿及家属心理护理,有效的思维导图宣教能够增进家属与患儿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便于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提高临床疗效。③将思维导图运用至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中,以关键词为中心,可将复杂、无序的宣教内容利用层次分明的颜色和图形以思维训练工具形式进行展示,促进受教育者建立记忆链接,拓宽发散性思维,激发患儿及家属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19-20〕,便于医护人员、家属更加全面地掌握患儿的病情;方便用药和肛周皮肤护理等;从而有效调整患儿饮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提高疗效,利于家庭护理的顺利开展,提高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应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可缩短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住院天数,提高患儿疗效、家长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肠炎家属
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宝宝拉肚子需警惕轮状病毒
宝宝拉肚子 警惕轮状病毒
感染性肠炎如何应对
儿童秋冬季应注意防轮状病毒感染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肠炎是如何引起的、生活中该注意什么?
得了肠炎怎么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