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年人不同肥胖评价指标对高血压患病风险预测效果的比较

2022-07-11史青云陈炳华罗婉榕汪亚琼严斌国吴晨璐裴磊磊陈方尧康轶君党少农王新华赵亚玲

关键词:患病对象预测

史青云 ,陈炳华,罗婉榕 ,汪亚琼,黄 浩 ,张 茜,马 浇 ,严斌国,吴晨璐,裴磊磊,陈方尧,康轶君,党少农,王新华,颜 虹,赵亚玲,赵 翊

(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陕西西安 710061;2. 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1],全球的高血压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2-3],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疾病和经济负担[4]。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质量者的1.16 和1.28 倍[5]。通过肥胖评价指标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并发现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进行体质量控制等干预可促进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

有研究用一般性肥胖评价指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脂率(body fat percentage,BFP)和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腰围身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 WHtR)和内脏脂肪指数(visceral fat index, VFI)预测高血压的患病风险[6-9],但研究结果不一致,且少有研究探讨联合使用不同肥胖评价指标预测高血压的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单独使用 BMI、BFP、WC、WHtR 和 VFI 及联合使用两类肥胖评价指标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西北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下设课题“甘肃城乡自然人群队列建设与肿瘤随访研究”2018年9 月至2019 年5 月基线调查的数据。研究对象为甘肃省白银、武威、甘南和天水项目点年龄在35.0~74.9 岁、能进行正常交流、无严重肢体和精神残疾、自愿参加基线调查和随访研究的常住居民。分析时剔除了 297 名身高、体质量、WC、BFP、WHtR、VFI 及血压数据缺失或异常的调查对象,分析用数据集共纳入研究对象20 079 人。本研究通过了医学伦理审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资料。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生活行为方式(吸烟、饮酒、运动、膳食和睡眠情况)和健康状况(疾病史、自我健康评价和生活质量)等信息。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体格测量。采用百利达 567 体脂仪测量身高(cm)、体质量(kg)、BFP和VFI,采用无弹性塑料软尺测量腰围(cm),并计算BMI[体质量(kg)/身高2(m2)]和WHtR[腰围(cm)/身高(cm)]。采用欧姆龙HEM7125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mmHg,1 mmHg=0.133 kPa),调查对象静坐休息10 min 后按照操作规范间隔2 min 以上测量并记录2 次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或舒张压的两次读数相差5 mmHg 以上时进行了第3 次测量,记录读数最接近的两次),以2 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1.3 高血压的定义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中的定义[3],具有下列一项者诊断为高血压:①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②有高血压史;③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AS 9.4 和R4.1.1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带有协变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肥胖评价指标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和相关指标。采用DELONG等[10]提出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AUC 比较。AUC越大,肥胖评价指标的预测价值越高。约登指数最大时所对应的肥胖评价指标取值为该指标预测高血压的适宜切点值。对单个肥胖指标预测高血压的能力进行分析后,进一步对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评价指标进行联合,分析联合指标的AUC 变化率,以AUC 变化率≥10%为联合指标预测效果优于单个指标的标准[6]。进行带有协变量的ROC 曲线分析时,控制了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和生活行为方式(吸烟、饮酒和体力活动)。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20 079 名研究对象,男性8 696 人(43.3%),女性 11 383 人(56.7%),年龄为(52.5±8.7)岁,高血压患病率为37.6%,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Tab. 1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in the study

2.2 不同肥胖评价指标预测高血压的ROC 曲线分析结果

如表2 所示,控制混杂因素后对全部研究对象及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的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研究对象中,BMI、BFP、WC、WHtR 和 VFI 的AUC 分别为 0.636、0.604、0.615、0.614 和 0.619,在男性中依次为 0.644、0.587、0.617、0.615 和 0.635,在女性中依次为 0.622、0.620、0.598、0.601 和 0.595,均P<0.001。在全部研究对象及男性和女性中均为BMI 的AUC 最大,BMI 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为24.2 kg/m(2男性24.3 kg/m2,女性24.1 kg/m2)。

表2 肥胖评价指标预测高血压的ROC 曲线分析结果Tab. 2 Results of ROC curve analysis of obesity evaluation indices in predicting hypertension

2.3 两种肥胖评价指标联合预测高血压的ROC 曲线分析结果

如表3 所示,控制混杂因素后,对全部研究对象的分析显示,BMI+WC 的 AUC(0.643)与单独预测高血压风险效果最佳的指标BMI的AUC(0.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但AUC 变化率仅为1.09%;BMI+WHtR(0.641)和 BMI+VFI(0.639)的 AUC与单独使用BMI 的AU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 WC、WHtR 和 VFI 与一般性肥胖评价指标BFP 联合的AUC 均小于单独使用BMI 的 AUC(均P<0.001)。男性中 BMI+VFI 的AUC(0.653)与 BMI 的 AUC(0.64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AUC 变化率为1.39%;BMI+WC(0.650)、BMI+WHtR(0.649)和 BFP+VFI(0.653)的AUC 与BMI(0.644)的AU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FP+WC(0.622)和 BFP+WHtR(0.620)的AUC均小于单独使用BMI的AUC(均P<0.001)。女性中 BMI 与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 WC(0.626)、WHtR(0.623)和VFI(0.619)联合预测及BFP+WC(0.622)和BFP+WHtR(0.619)的AUC 与单独使用BMI(0.622)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FP+VFI(0.615)的AUC小于单独使用BMI的AUC(P=0.034)。

表3 肥胖评价指标联合预测高血压的ROC 曲线分析结果Tab. 3 Results of ROC curve analysis of predicting hypertens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obesity evaluation indices

3 讨 论

本研究对20 079 名甘肃成年人的研究发现,采用 BMI、WC、WHtR、BFP 和 VFI 等肥胖评价指标单独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时,在全部研究对象及男性和女性中均是BMI 的AUC 最大,提示BMI 为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最佳肥胖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还提示,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联合预测高血压的效果并未优于BMI 单独预测的效果。

DONG 等[15]的研究发现,中国男性 BMI 和高血压的关联程度比腰围更密切;ZHOU 等[16]研究指出,在中国女性中预测高血压发病的最佳指标为BMI;LAM 等[17]在 新 加 坡 的 研 究 也 发 现 ,BMI 是 预测高血压的最佳指标,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而RAMEZANKHANI[9]和 ONONAMADU[18]的 研 究 认为,WHtR 是预测高血压的最佳指标,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其研究对象与本研究对象种族不同。CHEN 等[19]在北京和 JIANG 等[7]在河南的研究报道VFI 为预测高血压发病的最佳指标,汪宏莉等[20-21]在沈阳的研究发现WHtR 是预测高血压发病的最佳指标,但这些研究均未控制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行为方式等混杂因素的影响。TUAN 等[6]和REN 等[22]的研究发现,不同肥胖评价指标联合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效果与单独使用BMI 预测的效果无差别,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不同肥胖评价指标联合未提高预测高血压患病能力的原因可能是一般性肥胖评价指标BMI、BFP 和中心性肥胖评价指标WC、WHtR、VFI 虽然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人体的肥胖状况,但彼此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22],导致BMI、BFP、WC、WHtR 和VFI 对高血压风险的预测作用有很大的重叠[6]。

BMI 可综合反映人体的身高和体质量,是最常用的评价一般性肥胖的指标。研究发现,BMI 和血液黏度及血容量相关[17],BMI 增加可导致体液容量、血管外周阻力和心排血量增加,而这些因素均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15]。此外,BMI 增加可诱导交感神经活化,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和尿钠排泄障碍,进而引起血压升高[23-24]。虽有研究表明,内脏脂肪增加会导致瘦素和胰岛素抵抗增加及血脂状况恶化[6],腹部脂肪沉积还可通过干扰胰岛素代谢和肾脏钠潴留而影响血压[25],但本研究发现,反映全身性肥胖的BMI 对高血压的预测效果优于反映腹部肥胖的WC、WHtR 和VFI 等指标。与 BFP 和 VFI 等相比,BMI 的测量更简便、经济、易操作。采用实用、低成本和易接受的人体测量指标来预测高血压,促进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对发展中国家降低高血压相关的疾病负担具有重要的意义[26]。可见,使用BMI 预测高血压具有较好的公共卫生学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成年人中BMI 预测高血压的切点值为24.2 kg/m(2男性24.3 kg/m2,女性24.1 kg/m2),接近2002 年中国肥胖工作组推荐的成年人超重诊断标准(即 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11]。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成年人应将BMI 控制在超重标准以下。

本研究的样本量大,进行了 BMI、BFP、WC、WHtR 和VFI 5 种肥胖测量指标对高血压预测效果的分析和比较,并进一步将一般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评价指标进行了联合分析,控制了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生活行为方式等混杂因素,比以往的研究更清晰和全面地展示了肥胖评价指标对高血压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甘肃成年人的高血压防控提供依据。

本研究也有一些局限性,即研究对象为甘肃省的中老年人群,研究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区和年龄的人群。本研究采用的是基线调查所得的横断面数据,无法说明肥胖评价指标和高血压发生的因果关系,尚需采用前瞻性研究进一步验证BMI 等肥胖评价指标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与其他肥胖评价指标相比,BMI 预测高血压患病风险的效果最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成年人应将BMI 控制在超重标准以下。

猜你喜欢

患病对象预测
无可预测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个性签名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