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2020 至2021 年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

2022-07-11刘晓倩

大医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嗜血革兰氏链球菌

刘晓倩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300)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1],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患儿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患儿死亡[2]。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开展前,需先明确导致其感染的病原体,并针对该病原体选择效果较强的抗生素[3]。但由于患儿年龄普遍较小,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机体免疫力较差,加上各类广谱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使得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造成治疗的难度增大[4]。故本研究特选取118 例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旨在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8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中男性65 例,女性53 例;年龄0~8 岁,平均年龄(3.47±0.82)岁。本研究经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标准[5];②临床资料完整;③年龄≤8 岁。排除标准:①有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②有恶性肿瘤者;③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分析方法 痰液标本采集和细菌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6]执行,婴幼儿用一次性使用痰培养管吸引呼吸道分泌物1~2 mL,置于无菌痰杯内;大龄儿童用清水漱口后,用力咳出肺深部的痰液,置于无菌痰杯并立刻送检,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到的菌株不重复计入菌株培养及鉴定。对患儿痰液标本分别接种于血平板、嗜血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置于培养箱(温度:35 ℃,CO2浓度:5%~10%)中培养。对合格的痰液标本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湖南迈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TDR-300B PLUS]及其配套鉴定卡对菌株进行鉴定与药敏实验,药敏试验方法如下:将带有抗菌药物的纸片贴附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培养基上,并于培养箱中培养至浊度≥0.5 麦氏单位,在琼脂平皿上划线,置室温4~5 min。使用无菌镊子取药敏纸片在平板表面贴附,并将纸片贴平。纸片中的药物在琼脂中扩散,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抗菌药物的浓度呈对数减少,从而在纸片的周围形成浓度梯度,观察纸片周围的浓度梯度。将上述平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20~24 h,随后测量抑菌圈的直径,根据抑菌圈的大小,推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性。质控菌株如下:粪肠球菌ATCC29212、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1.3 观察指标 ①病原菌分布情况。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拉乌尔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中间葡萄球菌)。②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主要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WHOEN T5.4 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于118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样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118 株,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占比可达61.01%(72/118),远高于革兰氏阳性菌占比38.99%(46/118)。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26 株(22.03%)、肺炎克雷伯菌16株(13.56%)、流感嗜血杆菌14 株(11.86%)为主;革兰氏阳性菌中,以肺炎链球菌28 株(23.73%)、金黄葡萄球菌13 株(11.02%)为主(见表1)。

表1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革兰氏阴性菌中主要菌群: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呈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28.57%、42.86%;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天然耐药,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粘菌素呈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13.33%、13.33%、20%(见表2);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类药物呈较高的耐药性,均在60.00%以上(见表3)。革兰氏阳性菌中主要菌群: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类药物呈较高的耐药性,分别为66.67%、69.70%、63.64%(见表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类药物呈较高的耐药性,分别为57.14%、35.71%、35.71%、35.71%(见表5)。

表2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分析

表3 流感嗜血杆菌(株数=14)耐药性分析

表4 肺炎链球菌(株数=28)耐药性分析

表5 金黄色葡萄球菌(株数=13)耐药性分析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导致5 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同地区的不同患儿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也有所不同,及时对患儿痰液标本进行检测,了解本地区患儿主要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耐药性特征,对该疾病的诊断、后续治疗药物的选择及患儿预后均有重要意义[7]。经本研究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发现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患儿主要为社区获得性细菌感染居多,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本次研究中118 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液样本中分离出的细菌118 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72 株、革兰氏阳性菌46 株;革兰氏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革兰氏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上述结果提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患儿感染病原菌也会有所不同。临床上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缺少明显病原菌特征性表现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先做痰液培养,在确定患儿感染病原菌种类后,选择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以避免盲目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

在韩飞等[8]的研究中,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主要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而本次研究中发现,革兰氏阴性菌中主要菌群中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呈较高的耐药率,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类药物呈较高的耐药性,对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利福平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也达到了100.00%;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类药物呈较高的耐药性。同时本次还发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率为100%。分析其原因:青霉素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体细胞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所以青霉素类抗生素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是青霉素是常见抗生素中过敏反应最为严重的药物[9]。因此,在使用青霉素抗生素之前,必须先做皮内试验。四环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由于临床上大量使用四环素,导致其耐药率不断增加,严重的细菌耐药性导致临床上急需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的抗生素[10]。滥用抗生素不仅会增加细菌的耐药性,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还要面对可用药物越来越少的困境。因此,临床上在针对不同细菌时应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发生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分离出的细菌对一定药物具有耐药性,并未见严重多重耐药菌株。临床上在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时,应尽量在使用抗生素前先做痰液培养,在确定患儿感染病原菌种类后,根据其病原菌检测情况及分离出细菌耐药情况和趋势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减少凭经验用药,以减慢病原菌耐药性的发生。

猜你喜欢

嗜血革兰氏链球菌
猪副嗜血杆菌病诊断与治疗研究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准妈妈:孕晚期莫忘B族链球菌筛查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住口
解读羊养殖过程中链球菌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花脚蚊
海豚链球菌LAMP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种猪的饲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治技术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