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钇铝石榴石晶体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7-11李艳平

大医生 2022年12期
关键词:玻璃体眼压晶状体

李艳平

(淄博康明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山东淄博 255000)

白内障为眼科常见疾病,也是目前常见的一种致盲性眼病。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方法,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但同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并成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视力再次下降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也是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率较高的一种远期并发症。有数据显示[2-3],成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概率为10%~40%,而儿童白内障患者术后出现该并发症的概率则几乎达到100%。其发生率之高已经不容忽视,加强对后发性白内障患者治疗的重视十分必要。钇铝石榴石晶体(Nd:YAG)激光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具有简单便捷、起效快等特点。为分析该治疗方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本研究以80 例(80 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为例对Nd:YAG 激光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0 月至2021 年10 月淄博康明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80 例(80 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9 例为男性患者,31 例为女性患者;年龄8~78 岁,平均年龄(60.99±2.03)岁;后囊膜浑浊程度分级[4](后囊膜浑浊程度分级按照从无到严重分为4个等级,其中0 级为后囊膜无浑浊,眼底清晰可见;Ⅰ级为后囊膜伴有轻度浑浊现象,眼底可见,但其清晰度欠佳;Ⅱ级为后囊膜浑浊程度较重,但可见部分眼底情况;Ⅲ级为后囊膜伴有严重浑浊现象,眼底完全不可见):Ⅰ级23 例,Ⅱ级42 例,Ⅲ级15 例。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内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淄博康明爱尔眼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后发性白内障;②治疗时间均为白内障术后6~8 个月;③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④精神状态、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正常,能够配合研究;⑤均无激光手术禁忌证,且手术耐受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原发性白内障;②合并神经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本组80 例患者均行Nd:YAG 激光治疗,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视轴位置、玻璃体眼底情况检查、裂隙灯及后囊膜浑浊程度检查等。同时术前所有患者均以复方托吡卡胺[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51,规格:1 mL∶托吡卡胺5 mg 和盐酸去氧肾上腺素5 mg]行散瞳处理,散瞳至5 mm 左右为宜。治疗时选用Nd:YAG 激光治疗仪[卡尔蔡司(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型号:VISULAS YAG Ⅲ]进行治疗,波长为1 064 nm,光斑直径为50 μm,单脉冲能量为10 mJ,瞄准器采用He-Ne Ⅲ旋转双光束。治疗前,以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参天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60094,规格:20 mL]行表面麻醉处理,放置接触镜,在混浊的后囊上准确聚焦,并发射激光;以用晶状体后囊膜环形切开向后翻转法,在晶状体后囊膜距中央约1.0~2.0 mm 处较为薄弱的部位开始,按照从小能量到大能量的原则逐渐增加能量,取能够切开晶状体后囊膜裂隙状的最低单次脉冲能量,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将晶状体后囊膜环形切开,切开直径约为3.0~4.0 mm,并于下方保留1.0 mm 的蒂和周边晶状体后囊膜连接;对游离的晶状体后囊膜进行激射、震荡处理,促使其向下沉同时向后翻转。本组80 例患者均1 次治疗成功,本组患者脉冲次数为15~160 次,单次脉冲能量为0.6~1.2 mJ,激光总能量为22~245 mJ。术后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视力、眼压、眼底检查,并进行裂隙灯检查。同时所有患者术后均以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455,规格:

0.4 mL ∶0.4 mg)点眼,1 滴/次,4 次/d;对于伴有眼压升高者(升高0.66 kPa)则应予以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视力恢复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恢复至1.0 及以上水平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视力水平恢复至0.4~0.9 为有效,治疗后患者视力水平仍然未达到0.4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变化情况。对不同视力水平人数占比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水平变化情况。③统计对比患者治疗期间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眼压升高、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落、激光损伤斑、玻璃体前界膜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比较 本组80 例患者经Nd:YAG 激光治疗后,显效65 例(81.25%),有效15 例(18.75%),无效0 例(0.00%),总有效率达到100.00%。

2.2 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变化情况分析比较 本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视力≥1.0 者明显增多,视力为0.4~0.9 及≤0.3 者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患者视力水平变化情况分析[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情况分析比较 本组患者治疗前平均眼压水平为(16.23±2.09)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水平为(16.85±2.15)mmHg,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水平较治疗前略有所升高,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9,P=0.066)。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情况分析比较 本组80例患者治疗后均无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发生,2 例患者治疗后出现眼压升高现象,经降眼压药物治疗1~2 d 后均恢复正常;另有1 例患者出现人工晶状体激光损伤斑,呈现点状凹陷现象,1 例患者出现玻璃体前膜破裂现象,但均不影响视力情况;本组患者中共4 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00%(4/80)。

3 讨论

白内障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眼科疾病,该病发生后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现象,对患者正常生活的影响较大。手术是临床上治疗白内障的常用方法,在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手术及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等治疗方式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效果,逐渐受到了广大医患人员的认可,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5-6]。与此同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也呈现出明显增高趋势。所谓后发性白内障主要是指白内障术后或外伤性白内障部分皮质吸收后而引发的后囊膜混浊现象[7]。临床上通常认为,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多是因残留在晶状体赤道部囊膜下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出现增生、纤维化现象,并向中央移行生长,进而形成致密的膜,对光纤进入产生阻断所致[8]。同时由于纤维增生具有不均匀性,受此影响,还可能会造成后囊膜出现广泛褶皱,这也会对患者的视力水平造成影响,使得患者出现视力下降、眩晕等[9]。虽然近年来临床上一直致力于探究如何预防后发性白内障,使得该病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如何有效的防治后发性白内障仍然是今后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临床针对后发性白内障的治疗上多以Nd:YAG 激光后囊膜切开术为主,该治疗方式主要是利用激光产生的微爆破力将菲薄的晶状体后囊膜击穿,从而形成透明的光学通道,对患者的视力水平进行改善[10]。具体来讲,Nd:YAG 激光属于不可见的近红外线,其波长可达到1 064 nm,具有功率高、密度大等特点,治疗时能够产生光裂效应,可以在爆炸的同时形成球形冲击波,从而可通过光子击穿眼内无色素性、半透明或白色组织的方式实现机化膜、晶状体囊膜等组织切割效果,对患者视力恢复有积极帮助[11-12]。本次研究中分析了80 例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应用Nd:YAG 激光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80 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且治疗后患者视力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视力≥1.0 者显著增多,视力为0.4~0.9 及≤0.3 者均显著下降;治疗后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2 例患者治疗后出现眼压升高现象,经降眼压药物治疗1~2 d 后均恢复正常;另有1 例患者出现人工晶状体激光损伤斑,1 例患者出现玻璃体前膜破裂现象,但均不影响视力情况。提示Nd:YAG 激光在后发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一定积极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予以后发性白内障患者Nd:YAG 激光治疗时还应做好对下述几个方面的关注:第一,手术操作应小心谨慎,手术医生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做到操作熟练、聚焦准确;同时术前还应做好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予以患者必要的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对于手术过程、手术注意事项的了解,从而提升患者的手术配合度、依从性,避免因医生操作不当或患者配合不当而增加手术风险,造成人工晶体损伤等不良后果发生。若人工晶体和后囊过于接近或贴附者,应适当后移能量焦点,以防损伤人工晶体。第二,不同程度的后发性白内障所需能量不同,在治疗时能量的设计应遵从轻度到重度逐步增加的原则;同时需注意激光切割能量应选择可以产生切割效果的最低能量,避免因能量过大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第三,对于伴有后囊膜严重浑浊症状的患者,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分次治疗,不可过于强调一次成功而给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引发不良后果。第四,对于儿童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在发病后应及时进行治疗,以防患儿出现弱视现象,通过及早治疗来改善其视功能情况、保持立体视觉。此外,对于后囊膜伴有明显褶皱现象(后囊膜轻微浑浊)者,同样需及早开展治疗,以改善患者炫光、视物变形等症状。

综上所述,针对后发性白内障患者实施Nd:YAG激光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视力水平恢复,并且还具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在临床上上推广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Nd:YAG 激光治疗的安全性,在予以患者该疗法治疗时,应注意对靶细胞组织前后的影响,对于能量的选择应从最小能量开始,逐渐增加能量至出现切割效应。从而在保证切开后囊膜的基础上避免出现过强的爆破力、冲击力,从而防止角膜损伤、玻璃体疝、葡萄膜炎等并发症发生,保持玻璃体前膜的完整性。

猜你喜欢

玻璃体眼压晶状体
高频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突然视物清晰 未必是好事
非接触广角镜联合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及预后
眼压自测法——指测法
白内障患者须慎重选择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手术,该选哪种晶状体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不同抗青光眼眼药对开角型青光眼 h眼压的影响观察
Google新专利把电子眼注入眼球近视眼福音
哪些病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