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系林农 扎根基层
——记“最美林草科技推广员”邵海燕

2022-07-11供稿淳安县林业局淳安县瑶山乡人民政府

浙江林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淳安县林农海燕

邵海燕,中共党员,曾任淳安县林业局营林科技站站长、淳安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现任淳安县瑶山乡党委委员。2005年他从浙江林学院毕业后便一直在基层林业站工作,坚持林业事业已有十六年之久,他主要从事国土绿化、林业科技推广、林业种苗管理、森林培育等工作。

邵海燕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不仅在汾口镇助推林业产业发展,还根据东西扶贫协作安排,两次带队赴贵州省剑河县开展科技帮扶,由他指导帮助建成的12个林下套种中药材帮扶共建基地为剑河发展林下中药材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邵海燕曾获大学生志愿服务四川贡献奖、杭州市G20 杭州峰会森林消防先进个人、淳安县首届最美人大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援黔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通报表扬等荣誉。

扎根基层一心为林农着想的“务林人”

基层林业工作覆盖面广,既繁琐又纯粹,要想做好工作,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认可,贵在用心和坚持。16年来,邵海燕一直扎根基层,先后在淳安县林业局下属大墅林业中心站、汾口林业中心站从事林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尤其是担任汾口林业站站长期间,在服务林农、助推产业发展上工作突出。

在语言教学结束时,教师会进行总结。这时,教师也可运用留白艺术,让幼儿进行总结,更进一步掌握本节所学的知识。

针对汾口片区林业产业发展特色不明、火灾隐患较大的现状,他积极向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建言献策,鼓励荒山流转经营,加大荒山经营利用力度。2014年配合汾口镇“两带”建设,利用荒山新发展良种油茶基地1600余亩;2016年通过上下衔接,积极协助汾口镇对火烧迹地成功完成公益林调整,并通过流转引进民间资本,推广采用“香榧+茶叶”复合经营技术模式,成功发展2000 余亩高质量绿色消薄基地,既增加了造血功能,又提高了防火减灾能力。据统计,2013年自他任林业站站长以来,累计新发展良种油茶3600亩、香榧4200亩、珍贵树种基地5000余亩。

邵海燕在基层林业岗位上,结合实际,积极开展调研、科研及成果转化推广和项目建设,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困难地生态快速恢复重建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7项,组织(主持)或协助开展森林抚育、生态公益林区划落界完善等国家省市县专业项目10项。2020年担任局营林科技站站长以来,他更加注重林业技术的推广、示范和应用,通过积极和大学、科研院所等科研单位合作,持续深化科技兴林、产业富民新路子。2021年新争取林下中药材、经济林果壳废弃物基质化应用技术推广等中央推广项目2个,芒秆基质化利用、彩叶茶花新品种推广等院县合作项目4个。

产业集聚在不同的发育程度表现出不同的环境效应,在产业集聚的初期,由于产业间关联疏散、企业之间的网络化协作水平较低,此时产业集聚呈现出较强的负环境效应,表现为污染物排放增加(耿焜,2006)。随着产业集聚水平逐步高级化,产业之间合作逐步深化,通过物质循环、生态效率提高等途径,产业集聚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排放(Gargava et al.,1996)。当产业集聚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区域资源综合利用网络基本成型,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有效发挥,产业集聚的负面环境效应最弱,污染物排放强度最低(Šlachtová et al.,1998;张攀等,2008)。

学做结合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践行者”

2018 年10—11 月,2020 年7—10 月,根据东西扶贫协作的安排,他两次带队踏上贵州省剑河县累计挂职帮扶4个月,开展剑河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剑河期间,他带领淳安林业帮扶小分队走村进寨,上山入林,先后深入12个乡镇26个村寨开展林下中药材发展技术指导,对15个涉林大户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给出各类意见建议30余条。协助剑河林业局建成林下套种黄精、前胡标准化示范基地12 个,种植面积320 亩,累计赠送黄精块茎种苗6800 公斤,前胡种子40公斤。

邵海燕在平时工作中注重结合实际,心系林农所想所需,不断创新,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发展。他曾在淳安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中提出希望以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为契机,结合山水林田湖草试点修复项目,不断推进淳安县森林生态修复工作,特别是汾口、中洲一带荒芜山地多,建议大力开展复绿增绿行动,随后他也在工作中将之付诸行动。在邵海燕看来,作为林业人,要全力以赴对重点工作抓好落实,推进林业事业持续发展。

(2)若CurrentLayerDepth 等于CurrentSampleDepth,则算法终止,此时,CurrentTexcoords 就是最终要输出的纹理坐标toff;

作为务林人,邵海燕在工作中既是一名干劲十足的战斗员,也是一名处处为林农着想的林业技术员,并积极推进“生态型、富民型、服务型”三型现代林业建设。他在抓好绿化造林、林木采伐等常规性林业工作的同时,重点加强了珍贵树种造林、林相改造、林木限额采伐制度执行等工作,争做淳安护绿的“使者”和保护森林的“卫士”。

倾情奉献东西扶贫对口协作的“助力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林业也在不断变革中发展,由90 年代的大兴用材造林采伐为主到如今注重绿色发展,产业富民的现代林业发展体制。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是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科技兴林是永恒不变的真理,邵海燕深谙此理。从进入林业站的第一天起,他就注重对林业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特别是在担任汾口站站长和营林科技站站长后,更加注重对林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和应用。多年来的基层一线林业工作经历,也让邵海燕熟练掌握了为林农服务的技术能力,以及林业一线林业产业和科研项目推广工作的技术服务水平。

在汾口担任林业站站长期间,他带领站员,结合属地林业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困难地生态快速恢复重建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毛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示范推广”“森林火灾常发区综合整治技术集成与示范”等林业新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16年联合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在中洲率先开展的毛竹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了成功,引领全县毛竹主产区推广竹荪种植年均200余亩,年产值400万元以上,通过示范引领,县政府专门出台林下竹荪发展扶持政策,亩补助金额达到2000元。

林下中药材的引种示范进一步推动了剑河林下中药材的种植推广,目前辐射面积已超2.08万亩,为剑河县脱贫攻坚和今后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民族意识是对于民族本身文化的认可,是人们发自内心对民族的热爱。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应铭记历史,梳理民族意识,以此推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民族意识,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发展历史,从而培养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及对民族文化认可。

为尽快推动剑河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乡土林业技术人才和农民技术员,在挂职期间,他结合当地需求,积极协助剑河林业部门组织开展林下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班5 期,种植技术培训现场会2 次,深入基地一线开展技术指导60余人次,受益林农达600余人,培育了一批林下种植黄精、重楼等示范户和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剑河壮大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几年来,他积极参与和承担林业科技项目研究和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完成省市县级项目建设10 个,推进了兴林富民建设,促进了辖区林业产业化建设,加快了林农增收步伐。林业科技推广是一项没有终点的工作,研究、示范、推广、应用永远在路上,作为基层一线的组织者、实操者,他将一如既往坚守初心,围绕淳安生态特区建设,从林农利益出发,持续加大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力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贡献林业力量。

猜你喜欢

淳安县林农海燕
淳安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分析与思考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淳安县森林康养发展研究及展望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Friendship
淳安县流动少年宫走进培智学校
赏春
赏春
淳安县汾口镇森林城镇建设规划探讨
林农的林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