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十二要”学生真需要

2022-07-11赵传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育人学生

赵传伟

[摘 要]育人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复杂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素养,学校要加强对于学生成长相关问题的关注,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从育人的“十二要”出发,阐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育人;“十二要”;学生;需要

为全面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山东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秉承黄河文化精神,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以积极践行育人“十二要”活动为载体,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内化规范于心,外化标准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多读书,不仅要求全体学生每天坚持晨读,而且要求他们在读书时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及口到)。因为晨读时如果心思不在书本上,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只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地读,晨读的作用很难发挥。所以,学部要求学生在晨读时要端正坐姿,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务必“三到”一体。初期可能需要教师对学生多加提醒和不断纠正,但养成习惯后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学部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每年新生入学后,教师都要对他们进行悉心指导,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带着问题(难点)去听课,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要边听讲、边思考、边记录,手脑眼并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枯燥抽象的学科知识,要借助顽强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不分心开小差。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遇到疑难时及时举手提问,老师提问时积极举手回答,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促进知识生成。

学生之间的差异多是因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的差距造成的,引导学生提升自学能力,在主动学习中实现自我成长,一直是学部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向。为此,学部注重通过系列主题课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自习时间,提高其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当然,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具体实践中,教师除了讲授一些通用技巧,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各学科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学部要求学生首先保持作业本封面干净整洁,书写认真工整,避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严禁抄袭他人作业。其次,教师批改作业后,要引导学生深入反思错题,仔细分析出错原因,认真更正错误,弥补知识缺陷和漏洞。另外,为了强化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在各科作业中,教师要求学生必须保持格式规范,步骤完整。

良好的考试习惯能帮助学生有效减少失误,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学部注重通过日常模拟考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试卷到手,学生首先要按照要求认真、准确、规范地写好姓名、考号等个人信息。答题前,先用几分钟浏览一遍试卷,做到胸有全局,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要仔细审题,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从头到尾读题,对关键性的字词句段,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正确把握。做完试卷后要一丝不苟地落实“五项检查”,即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检查涂卡情况。

培养学生文明用餐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爱惜粮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还能让校园更加文明和谐。在济南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就餐前,学生有序排队打餐,不插队、不拥挤、不推搡、不高声喧哗、不嬉戏打闹、不敲打餐具,双手端餐盘,吃多少打多少。就餐时,在各自座位上坐好,文明就餐,不随意走动,不让汤水溢出,不让饭菜掉在地上。就餐后,残渣剩汤倒入指定桶内,自觉将餐具放整齐,及时离开餐厅,不在餐厅逗留玩耍。

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是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因此充分而高质量的睡眠十分必要。为了保障学生充足的休息时间,学部制定了严格的“两休”制度。午休时学生必须在12:30之前到达宿舍,晚休时必须在2 2 : 0 0之前到达宿舍。午休、晚休期间,禁止随意进出宿舍,要始终保持安静。学生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起床不赖床,按时就寝不拖延。就寝铃响后,一切洗漱活动立即停止,迅速进入就寝状态,熄灯后要鸦雀无声,不窃窃私语,不发出声响,维护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学生养足和养好精力。

广播响起后,学生迅速按班级排好队,在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节拍中,随着“跑步——走”的响亮口令,抬头、挺胸、曲臂、跨步……每天的早操和课间操是学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仪式感鲜明的“两操”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斗志。为了充分发挥“两操”作用,学部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集合要“快、静、齐”;学生要统一穿校服;班与班之间间距5米左右,前后一臂距离,左右间隔两拳;各班站六路纵队,呈矩形方阵,步伐一致,口号响亮,整齐行进。

音乐是启迪智慧的钥匙,经典的校园歌曲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陶冶人的情操。为了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作用,学部要求全体学生每天都要唱好课前一首歌。班级同学每天第一节课前,全体自然站立,头眼平视,颈部放松,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大方,大家齐唱一首节奏欢快、主题鲜明、健康向上的歌曲,奔放的热情,嘹亮的歌声,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带着积极愉快的心情投入一天的学习中去。

作为一名中学生,日常言行要严格依照《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要养成以下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卫生习惯、守纪习惯、爱物习惯、劳动习惯、安全习惯等。学部注重通过专题课程、系列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人人爭做谦谦君子,美德少年,引领学生时时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美好的环境使人赏心悦目,精神愉悦。学部不仅努力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环境,还出台多项制度引导学生积极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幸福感,提高学习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学部还定期进行班级卫生评比。外在环境的清新整洁能让学生的心越来越清净,学习高效自然不言而喻。

中学时代学业繁重,很多学生都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与人交流的经验、为人处事的方法都是很不成熟的。积极参加学部组织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学生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兴趣,缓解学习压力,让身心得到适当放松和调节。总之,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能帮助学生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在一朝一夕,需要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黄河双语实验学校初中部常年坚持育人“十二要”活动,将“德智体美劳”各项教育目标分解融入对学生的日常要求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效落实了五育并举,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宗林.学校教学管理模式的缺陷和改革[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9).

[2]吴志宏.教育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育人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校文化育人的三维向度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把我哥带走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赶不走的学生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