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价值资源再生:彩绘散乐浮雕再设计研究

2022-07-09吴介刘慧喜byWuJieLiuHuixi

雕塑 2022年3期
关键词:乐者浮雕彩绘

文/吴介、刘慧喜 by Wu Jie、Liu Huixi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彩绘散乐图浮雕中,乐者体态圆润,饱满润泽、神色生动,面容丰腴,神情专注。勾勒一幅舒适闲静的“人间性”画面,营造“听乐”之境的感“兴”叙事表现。在乐女一颦一笑一回眸间,雕刻者运用“隐喻”手法将乐者内在眷恋之情与岁月感叹交织的感情宣泄,具有高超的感染力与情感认同。对浮雕特性分析,寻求契合的文创再设计,予以表达记忆的归属、情感共鸣。

一、彩绘散乐浮雕意象的传达

《旧唐书·音乐志二》:“散乐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声,俳优歌舞杂奏……总名百戏。”散乐是民间舞剧团、杂戏团之意,而非中正和平、典雅纯正之乐,是自由通俗的天伦之乐,未有礼仪与教化的功能,接近于当今的流行音乐。通过对乐者的嘴角、眉尖、眼神、脸颊雕肝琢肾、雕章镂句的刻画,将内心深处无耐、悲伤的情感予以准确传达。将惆怅、落寞的“个人情感”升华为“社会情感”,注重物象、形象、意象、意味的表达,对乐者生存状态的叙事转化为社会生存关怀、无奈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它是历史散乐表演的鲜活标本,又是封建军阀浮华奢侈的如实写照,也是内心精神世界的生动描绘,解码了乐者微笑的“真实”含义。[1]

二、艺术表现手法营造的“势”

艺术表现手法中的“势”,是艺术形式的造势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中展示最佳的组合形态,造势手法表现在充分借助某些“势”能有效激活“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势。

1.任势

任势是营造、创造、掌控、利用艺术的自然态势,以“即兴式的刻画”方式,将乐者的情愫与眷恋的感叹交织融合,雕刻工艺集圆雕、镂雕、浮雕、透雕等技法一气而成,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乐者群像构图疏密得当、错落有致从而实现任势。

2.气势

造型、线条、俏色处理方面,乐者造型注重演奏姿态的起、承、转、合的流变,强调乐器配合乐者之容,以“画人间戏”“脱相形色”雕刻乐者面部的雍容华贵之相貌、手肘姿态之细腻,达到物境、情境、意境的合一,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营造出极强的气势。

3.位势

《文心雕龙》中有“隐秀”中的圆融之美,与西方理查兹的隐喻理论不谋而合,“隐”绝非“秀”,“秀”是“不隐”。[2]乐者服饰衣裙体量压缩的错落点、叠加点、起伏点的位置作为意象符号为“隐”,而面目的精雕细琢为“秀”。在实体与虚体之间,有无相生,虚实结合,创造有力的位势。

4.态势

乐者形体由体态写实刻画,衣裙部分则疏放勾勒,雕刻线条与块面“随类赋彩,应物相形”,乐者群像以“兴情”“真情”营造生动传神,气韵生动,在动静之间极富有动感与情态,艺术表现上营造出极强的态势。

5.度势

“刻有其形”刻画线条以实现浮雕意象空间的叙事。乐者的思绪已超越物象的表达,“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实现雕刻具身性的“真趣”。在时空条件下将乐者人物进行融入,不偏不倚、审时度势,营造有力的度势。

图1 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

图2 乐者形象“萌化”的传达

三、彩绘散乐浮雕的艺术形式语言

形式语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打破物与我的阻隔,贯通物与我的边界,完成程式化构建对雕刻形式的解构与重塑。[3]形式语言以情构境、隽永含蓄、托物言志的转译与融合,表达“物象之原”、阐释“度物象而取其真”的思绪、交织感性与理性的情感阐释。[4]浮雕在审美上遵循以艺术具身感知表现为主,艺术形式语言以线为主与面结合的艺术路径,注重“当下即成的感兴”,重视当下直接的生命体验对人文性、具身性、地域性、时空性的探索。

1.“物—符号”三联体滑动营造“听乐”之境

彩绘散乐浮雕雕刻精美,乐者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鲜活美艳,雕刻线条流畅,刀法细腻,动人心弦、引人入胜,富有极强的艺术情调与情怀,以物-实用符号-艺术符号的意义构建了“物—符号三联体滑动”的叙事传输意象。①营造“听乐”之境,超越“物的世界”进入生命的“妙悟之境”。[5]

2.乐者之“兴”——当下即成的感兴

“随物赋形、各极其趣”,雕刻画面引入诗学“兴”。强调雕刻目的在于“寄兴”,在简澹形式中表现乐者无声呻吟的真实情境,雕刻过程重在“漫兴”,体现乐者真实世界的生活,“直指人心”“明心见性”。强调雕刻表达原则在于“乘兴”,传递乐者的可感、可思,从“得其势”到“得其韵”再到“得其性”,以“生生之气”展现社会之“真性情”。[6]

四、彩绘散乐浮雕文创设计

非遗价值资源再生为视角的彩绘散乐浮雕文创设计应要注重传统文化美学的视觉体验,更要注重人文情怀与体验感的可读性,对文创设计建立认同感与归属感。彩绘散乐浮雕文创要继承传统非遗解码与重构的关系,处理内在的转向与超越的指向性,活化乐者的形态特征。

1.传神与达意

艾伦·卡普洛在《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中,提出在某种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去表达、演绎、理解某些特定时间的集合,空与时、内与外彼此融合、同构、转换,令时间空间化、空间时间化。彩绘散乐图浮雕所营造乐者面容圆润、腰肢轻斜的意象情感,腰肢轻斜,衣带飘飘营造的叙事表达,似有“罗薄透凝脂”之通感与联觉,在“古今”“你我”“天地”之间构建“理致向理趣”传达的时空记忆,隐逸、流露出浓丽丰肥、体态丰膄的审美意象符号。对超活化乐女摆件设计的造型形式应服从于浮雕所传达的内容,设计予以传神与达意,增加设计的内涵与温度。对乐者的形象造型信息进行神采捕捉与凝练,在“原型”形态上“萌化”,实现社会语意角色的转换。其语意转换的差异化为情感与意义的差异化,这一差异化的艺术效果是以传神与达意而实现的,在对比冲突中脱颖而出。[7]

2.艺术语言的“共感—知性”

《跨媒介作为态度——新物种:遗传与变异》提及“新物种”是凭借真实的沉浸式现场感官体验形成的真实现场先验与经验,实现真实“共感—知性”的场所精神,表达真实的呼唤与亲近,实现“全景式”艺术共振体验。②以彩绘散乐图浮雕雕刻文化与传统雕刻文化相结合,以非遗价值资源再生为视角进行活化侍女摆件文创设计,从彩绘散乐浮雕提取典型的符号意象元素,围绕散乐浮雕的相似因子、形状文法构建多种或同一主体符号,与差异的符号意象融合,重塑主体符号,将其进行解码、转换、重组、活化乐者摆件以“萌化”的渲染方式实现“共感—知性”的场所精神。

图3 活化乐者形态的再设计

3.事理系统的空间叙事

空间叙事通过研究彩绘散乐浮雕由时空、乐者、服饰、乐器、演奏秩序、演奏行为、演奏创所精神等,保持“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特征,以此构建的空间叙事关系,从物到事、从情到理、合情合理构建的事—理关系系统,实现“无目的的和目的性”。③彩绘散乐乐者形态的刻画作为媒介的演绎,构建了“物—符号三联体滑动”的叙事方式传输意象,突破时间、空间的范畴,叙事方式的转换符合转喻与隐喻原则,丰富场景、语境的内涵。结合乐者的主体、元素、方法对乐者重新审视及超越,实现文创“事理”设计系统的“萌化”超活化设计空间模型的架构,构建当代跨媒介艺术“新空时的混沌”与“多感知的共振”的事理系统。

小结

以非遗价值资源再生为视角对彩绘散乐浮雕进行研究,将经典化的思想得以提取、凝练、表达、传译,再设计过程注重乐者内心情感含蓄优美、意趣婉柔的传达,绝非单纯地“嫁接”。彩绘浮雕形态神采的捕捉与符合“神、能、逸、妙”时尚主流意蕴的诠释,拉近大众对浮雕历史背景及背后故事的距离,实现“后象”绝非“前象”的情愫。以此挖掘并赋予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为当今语境下的文化创意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

注释:

①物—符号三联体滑动:物意义-实用符号意义-艺术符号意义构建的三联体滑动,携带意义的感知,构建表意秩序,注重情感表现的形式与传播功能。实现泛艺术化,获得展示的赋义。

②共感知性,多感观知觉构建新的心智系统共同参与的共感知方式,感观共振保持具身敏感性、体验性。

③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由个体到社会,从个别到一般,从普遍到特殊,主体性向多重主体性转变,构建主体的间性。

猜你喜欢

乐者浮雕彩绘
SOUNDS OF THE VILLAGE
浮雕圆圈
彩绘“未来之星”
出错的浮雕
知止者富 知乐者常乐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红粉影院《单人乐队》
彩绘玻璃
“乐者”何以“乐也”
彩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