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脉介入治疗对轻中度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

2022-07-09邢彦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冠脉心衰心功能

邢彦麟

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狭窄致心肌供血减少,这种氧供失衡会逐渐出现心肌细胞变化,导致心肌细胞功能下降,细胞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心肌收缩能力减弱。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为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而且冠心病合并心衰会对患者的机体功能造成严重损伤[1]。冠状动脉前向血流被阻断1min后,该血管所供应的心肌可发生运动失常,当流向心肌血流受阻,血流量降至原来水平的25%以下时,该部分心肌可丧失收缩功能。如果心肌受累范围逐渐增大,进一步影响心室排血功能,心室充盈也受阻,会逐渐出现心衰症状。冠心病心衰患者往往治疗难度较大,患者表现为体力下降及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当前对于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虽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2]。Brophy等[3]纳入4 628例稳定性冠心病合并LVEF≤35%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1 322例患者接受了临时PCI治疗,随访时间3年,与药物治疗相比,在PCI队列中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再住院率也较低。冠脉介入治疗相对于药物治疗对缺血所致心功能不全可以降低心衰发生率及再住院率[4]。本研究选取我院100例轻中度冠心病心衰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冠脉介入治疗对轻中度冠心病心衰患者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轻中度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9岁,平均(52.75±3.59)岁。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3~76岁,平均(54.65±3.08)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患者经CTA或CAG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冠脉血管狭窄70%~80%;②患者近1年出现心衰症状或体征(心功能Ⅱ~Ⅲ级,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脏收缩功能减退,EF值≤50%,且BNP>1 800pg/ml;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eGFR<60ml·min-1·1.73m-2;②合并精神、认知障碍;③临床治疗缺失;④中途退出。

1.2 方法 两组患者加强生活管理,限制钠盐摄入,注意体重变化。

1.2.1 常规治疗 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阿司匹林肠溶片(久联,规格:0.1g×100片)0.1g/次,1次/d;缓解心绞痛:单硝酸异山梨酯片(规格:20mg×12片×4板,齐鲁制药有限公司)20mg/次,2次/d,严重者可用40mg/次,2次/d;抑制心室重构及减轻心脏负荷:缬沙坦氢氯噻嗪片 (福坦,规格:80mg:12.5mg×7片)1片/次,1次/d。

1.2.2 冠脉介入治疗 研究组在参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前3d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久联,规格:0.1g×100片),累积量达300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恩存,规格:75mg×14片),累积量达300mg。术前入组患者均做Allen试验和碘过敏试验,建立静脉通路;选择患者右侧桡动脉(或左侧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为穿刺点,穿刺处局部利多卡因麻醉,应用多功能造影管进行选择性造影,明确患者冠脉血管病变后,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均选择第二代药物洗脱支架,最终介入狭窄梗阻的冠脉血管,达到靶血管血运重建。术后予以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滞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LVEF、LVESD、LVEDD;②效果评估:治疗后综合评估心功能整体改善情况(包括LVEF、LVESD、LVEDD),同时评定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改善≥Ⅱ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为有效,改善情况不满足上述标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③生活质量:患者填写改良后生活质量量表,其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分数范围为0~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用n(%)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LVEF高于参照组,LVESD与LVEDD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n LVEF(%) LVESD(mm)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40.29±7.62 54.85±5.67 34.72±5.53 28.59±3.64 57.29±9.62 41.12±5.59参照组 50 41.43±6.51 49.94±6.37 34.82±5.46 30.02±2.57 57.41±9.35 49.99±6.43 t 0.812 3.977 0.158 2.256 0.087 7.136 P 0.430 0.001 0.912 0.010 0.924 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组别 n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情感健康 心理健康参照组 50 64.21±11.4064.25±11.0560.32±10.0365.27±11.95研究组 50 77.32±14.8573.65±13.2075.36±15.2878.26±17.95 t 4.952 3.861 5.819 4.260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其所致的心衰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基础状态下心脏氧供摄取量大致相当于冠状动脉心肌供血量的3/4,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存在严重狭窄引起心肌缺血,心肌供血长期得不到改善进而发展为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所致的缺血性心衰,为冠心病晚期表现,如不积极治疗,会增加治疗难度[5]。冠心病早期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能够代偿心功能,但如果不及时改善心肌供血的状态,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生命。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基础,还有非药物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外科冠脉搭桥手术。药物治疗能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同时抑制动脉硬化。临床上一般采用ACEI/ARB或ARNI类等药物抑制交感神经、逆转左心室重构,但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程度不大。冠脉搭桥手术创伤较大,而且患者围手术期可能会发生肺部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等。上世纪90年代经皮介入治疗在我国开始应用于临床,随着支架材质的进步和手术技术的提高,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可[6]。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冠心病血运重建的微创办法,可改善心肌供血状态,从而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Georg等[7]在射血分数降低合并冠心病心衰的一项Meta分析中表明,在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衰患者生存率及射血分数方面,血运重建策略优于药物治疗。王晓琳[8]在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对比数据中证实,PCI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主要体现在介入治疗后NT-proBNP和LVEDD下降、EF提高及心功能改善。Wang等[9]在缺血性心衰的PCI治疗单中心观察中发现,药物治疗组EF无变化,PCI组EF明显改善,且MACE事件发生率较药物治疗组明显下降。丛中华[10]在冠脉介入治疗心衰研究中发现,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治疗效果确切,优于药物治疗,结果表明冠脉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LVEF、LVESD、LVEDD均优于参照组;同时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及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感健康、心理健康方面也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和心力衰竭虽然可以各自为独立疾病,但两者有很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又可相互促进疾病的进程。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多种,冠心病占比较高,药物治疗虽然能改善射血分数,提高心衰患者的生存率,但不能促使濒临死亡的心肌逆转。早期积极干预心衰,可阻止心衰的进程,不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减少患者后续治疗费用。对于介于临界病变的轻中度冠心病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降低再住院率,也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冠脉心衰心功能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