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双创”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22-07-09王树法

科技视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科学技术公安

柯 技 刘 泉 王树法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5)

0 引言

普通高校开展“双创”(创新创业)教育的起始目标是“以创业带动就业”解决就业问题的,普通高校“双创”教育中的创新,是应用的创新,是关注资本的创新,是指向创业的创新。 目前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双创”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大学生“双创”目标定位不清晰。 其次,“双创”教育资源不足。最后,“双创”教育机制缺乏。为应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双创”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教育资源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笔者从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开展教学改革,同时重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通过具有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特点的“双创”能力培养,为公安机关输送满足“改革强警、科技强警”双轮驱动需要的警务专业人才。

1 明确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大学生“双创”目标

按照富有刑事科学技术特色的人才定位要求,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大学生“双创”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具有刑事科学技术行业特点的“双创”能力,即“显性创造+隐性创新”能力,而不是“创新+创业”能力。 一方面,培养学生“显性创造”能力,即培养学生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中发现问题, 并通过创新技术、产品、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隐性创新”意识,即培养学生在刑事科学技术工作流程中发现问题,并通过机制类的改革创新来实现机制优化、模式变化,以提升工作效能的能力。

2 构建完善的“双创”课程体系

“两个融入”主要指: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管理、将创新教育融入刑事科学技术实践教学中。 通过“两个融入”的方式整合“双创”教育资源,对“双创”活动组织保障机制进行补充、完善。

2.1 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管理

公安院校办学的优势就是与地方公安机关建立了紧密的校局合作关系。 公安院校实行严格的警务化封闭管理,相较于普通院校,公安院校的学生纪律性更强,在校时间更多。 笔者充分整合警务化学生管理的优势、结合学校内、外部资源,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管理,系统构建了与教学计划相结合、 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结合、与厅校局合作相结合的,从学生进校至毕业的“三位一体”能力培养全过程教学管理体系。

2.1.1 与教学计划相结合,持续改进学生“双创”能力

新生进校伊始,即以宿舍为单位成立科研互助小组,为每个互助小组指派一位刑事技术专业教师作为科研导师,并且每周由一名专业教师以“坐诊”的形式深入学员队中,解答学生各类专业问题。 同时专业教师以“每周一课”的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及创新意识。 大二时,按专业兴趣进行分组,选拔出优秀学生作为法庭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科研小助手,带领其他学生进行应用创新或机制创新项目及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训练学生的创新技能。 进入大三后,以前期的大创项目为基础,继续开展创新实践,通过参与学科竞赛的方式,检验项目水平,提高成果质量。 毕业前,将应用创新项目内容融入毕业设计中,将机制创新项目融入毕业论文中,使毕业设计(论文)具有实用性,更贴近公安实战,完成对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的持续改进。 通过对学生从创新意识到创新技能再到创新能力的三级能力培养,实现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全程管理。

2.1.2 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结合,完善“双创”活动机制

结合法庭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需要,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储备、 实验室经费为支撑,以项目制为主要方式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 从法庭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及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中拿出专项经费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学生科研训练、论文发表,产品研发,专利申报。 重点实验室聘请了校外的专家学者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他们同时也担任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专家导师,在每年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年会时对学生的项目进行面对面指导,并协助学生完成应用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及机制类成果的试运行工作。

2.1.3 与厅校局合作相结合,拓宽“双创”教育资源

在湖北省公安厅的政策支持与指导下,湖北警官学院与地方公安机关合作,形成了厅、校、局一体,共同履行培育公安后备人才行业责任的协同育人格局,建成了24 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见习、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笔者所在院系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在要求学生完成规定的实践任务的同时,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创新实践教学计划:在第一学年暑期一个月的见习及第二学年半个月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刑事技术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见习及社会调查结束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调查成果。 在第三学年五个月的专业实习以及经常性的重大安保社会实践活动中运用部分成熟的创新成果帮助实战部门解决问题,并由实习(实践)的公安机关出具应用证明。 这样,既在实践中开拓了学生的问题视野,又在实践中检验了创新效果。

首先,充分整合校友资源,聘请公安刑事技术专家及优秀校友为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实战导师,每月邀请一位专家举办警务前沿动态讲座,选拔公安实战专家以上派交流的方式到学校任教;其次,组织教师观摩实战部门在学校举办的各警种大比武,与一线民警交流学习;最后,安排教师至实战部门参与警务实践,学习实战经验,了解实战需求。 通过积极的双向合作交流,不断更新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开拓师生的问题视野,提升师生的创新能力。

2.2 将创新教育内容融入刑事科学技术实践教学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环节中,新工科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为加深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互相转化,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现有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以理论、实践、创新教学三者有机结合的方式,从三个方面: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课程设计、将创新实验融入实验教学、将竞赛内容融入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探索将创新教育融入实践教学的多维度培养方法。

2.2.1 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课程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笔者尝试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课中,以案例分析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法医人身伤残鉴定”的案例分析课中,学生对多起涉及人体关节伤残鉴定的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此类案件出现重新鉴定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当事双方对关节功能丧失程度数值有异议,于是以如何准确测量关节活动度作为创新点,分小组进行产品及方法创新,最终项目成果“获得第十三届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金奖。 同时,还鼓励学生选修学校引进的“双创”相关优质慕课或网络课程,使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创新相关内容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教学补充效果。

2.2.2 将创新实验融入实验教学,优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加强专业课实验项目的调整与更新,在实验内容上减少演示型、验证型实验项目的数量,增加综合类、设计类、创新类实验项目,在保障专业核心实验内容的基础上,优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形成合理的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同时,充分利用法庭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高等学校法庭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部门的仪器设备,在“法医学概论”课程实验环节,对法医学主要研究方向(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物证、法医毒物分析)各只保留一个核心实验项目,增加3D 打印体验与应用、虚拟现实产品体验、PCR 实验工具(试剂)开发、模拟司法鉴定等创新型实验内容,使学生能有体验、有兴趣的学习专业知识,增长创新能力。

2.2.3 将竞赛内容融入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笔者要求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利用学校及公安机关实验室的便利条件开展创新设计,充分利用实习期间对警务工作的全流程了解开展机制类新方法的小改革、小创新。 积极动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对获奖项目组成员给予创新学分。 通过与高层次院校的同场竞技,既开拓了师生的视野,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综合素养。 并要求参赛学生在毕业前,再对这些来源于公安一线的竞赛内容进行加工完善,完成紧贴公安实战的毕业设计,真正实现“到一线找课题,同一线做课题,回一线检验课题”。 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又为解决公安一线的实际困难提供了参考办法。

3 打造“双创”型教育师资队伍

首先,同普通高校一样,地方公安院校的教师来源大多是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但由于“升本”时间不长,其师资队伍水平明显落后于普通高校。 其次,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参与基层公安实战的经历,在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时常常因为没有抓住公安行业特点进行“双创”,使“双创”成果不伦不类,既失去了基于公安专业特点的核心竞争力,也不能服务及应用于公安实战。 最后,由于公安院校特殊的政治属性以及没有完全理解公安专业“双创”的意义,导致部分教师对公安专业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且忽视了创新教育对专业教学的辅助作用。 因此,通过“外联内聚”,采用将创新竞赛融入教师警务实战、将实战创新融入教师日常工作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1 将创新竞赛融入教师警务实战

在选派教师定期参与一线警务实战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参与公安系统内的创新竞赛,实现科研创新与公安实战的精准对接。 教师以普通民警的身份参与公安实战部门的创新竞赛,首先,可以获得与各警种优秀民警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了解实战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拓宽教师的问题视野,使教师在自己创新及指导学生创新时做到紧贴实战,有的放矢;其次,通过分析比赛内容,摸清公安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以补充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 并将比赛中搜集到最典型、鲜活的案例纳入教学案例资料库,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实战保持同步;最后,教师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也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提升了教学及科研创新的水平。

3.2 将实战创新融入教师日常工作

高校要求所有刑事科学技术教师通过国家司法鉴定人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证书,具备教师与司法鉴定人的双重身份。 湖北警官学院下设的湖北三真司法鉴定中心是湖北省司法鉴定专业门类最齐全的鉴定机构,也是省级实战实践平台,教师在完成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以司法鉴定人的身份处理鉴定中心受理案件的检验鉴定工作, 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实战, 然后带着在实战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反过来再将研究及创新成果在平台中应用、检验。 这种基于校内平台“实战—科研创新—实战”的形式,将实战创新融入教师日常工作中,教师除能获得一定的报酬外,还为科研创新及成果应用提供了便利,乐于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参与实战创新的积极性逐年提升,且为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案例资料。

4 实施效果

通过对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开展“双创”能力培养教学改革,创新开拓、锐意进取的学风已逐渐在学生中大范围形成,学生科研创新项目数量、获高层次学科竞赛奖励数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显著提升。 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法医学课程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 在“双创”成果方面,近两年刑事科学技术学生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 项。 作为公安传统技术,近两年刑事技术专业学生研发的创新产品获全国公安院校学生科技应用创新大赛金奖3 项;刑事科学技术教师主持的创新项目, 获得了公安实战部门的认可, 近两年在湖北省公安改革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2项;2019年, 在公安部举办的首届刑事技术“双十计划”攻关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1 项,优秀奖2 项,是全国唯一获奖的公安院校。

5 结语

通过明确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双创”培养目标,构建与教学计划相结合、 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结合、与厅校局合作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将创新思维培养融入课程设计、 将创新实验融入实验教学、将竞赛内容融入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改革;结合打造“双创”型师资队伍等举措,提高了地方公安院校的“双创”教育水平,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拓了学生的问题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职业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科学技术公安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公安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思考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公安院校科研与评价